•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直腿上抬 FLUTTERKICKS
1
直腿上抬 FLUTTERKICKS
2
背部肌群訓練技巧與關鍵
要做好背肌訓練該如何著手?CSCS肌力與體能專家是這樣選擇
3
懷孕期也想運動嗎?這10個孕期運動常見的迷思妳不能不知道!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直腿上抬 FLUTTERKICKS

2016-06-01
健身 動學堂 初階訓練 核心訓練 訓練動作

直腿上抬 (Flutterkicks)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利用交替的左右腿加上微離地面的上半身來強化腹部核心。此外還可以訓練臀大肌。初次嘗試者建議可先將上半身平躺地面,僅動雙腳即可。

直腿上抬

鍛鍊肌肉群:下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雙手置於身體兩側,肚子收緊,上半身抬離地板,頸部放鬆,左腳微離地面,右腳向上伸直預備。

STEP 2 換左腳

右腳微離地面,左腳向上伸直,相互替換,做一分鐘。

以上教學示範僅供參考,實際訓練狀況請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斟酌。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要做好背肌訓練該如何著手?CSCS肌力與體能專家是這樣選擇

2020-10-20
增肌觀念上半身肌群背部肌群重量訓練健身知識庫

當你走進健身房要開始訓練背肌時,知道該從哪裡開始嗎?擁有CSCS肌力與體能專家的斯科特·馬歇爾(Scott Marshall)教練說,我通常會選擇5個不同的訓練方式,包含有兩個下拉式的動作;兩個划船動作和一個下背部動作,同時,我很喜歡從下拉動作或引體向上開始進行,這兩個動作可以把肩膀關節與肌肉充分的暖開,並可透過懸吊的方式來拉伸下背部肌肉,因此,會比從划船動作開始要更好。

背部肌群訓練技巧與關鍵
要做好背肌訓練該如何著手?CSCS肌力與體能專家選擇5個動作

然而,這樣的訓練順序會依據每個人的感受度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從下拉動作開始會比較好,也有的人卻反之要從划船動作開始。因此,當你要進行背肌訓練時,必需要多多注意過程中肌肉的感受度之外,還需要集中精神關注於訓練動作的準確性。另外,馬歇爾也特別強調將下背部訓練擺在最後,這是因為無論是下拉或划船動作,都需要下背肌肉的穩定與支撐,如果你在之前就先將訓練下背肌肉,就很有可能會造成下拉或划船動作時失去穩定力量,這不僅會造成訓練的成效不彰,還有可能會導致肌肉受傷的風險。

加強上背肌的原因

當大多數人考慮背部訓練時,基本上都會專注於腰部以上要寬腰部以下要窄,並增強背部的肌力以避免常時間的坐姿不良造成傷害。然而,為何要注意上背肌的訓練?如果你的上背肌無力在加上過多的胸肌訓練,就很容易導致胸部肌肉過於緊繃,呈現出蟹狀的姿勢也是俗稱的駝背,這樣的姿勢不僅在外觀上不好看之外,還會在椎骨上產生大量的壓縮與負擔,最終導致身體的健康狀態出現問題。

然而,擁有健康的上背肌肉對於保持良好的姿勢及力量有著相當大的影響性;對此馬歇爾教練也表示,錯誤的姿勢通常也會導致運動方式的不正確。要確認上背肌是否要增加訓練的方式,就是觀察硬舉和划拉動作是否將身體向前拉,另外,後三角肌、菱形肌與斜方肌都有助於在這些訓練動作的過程中,維持胸部抬高並減輕下背部的壓力。

加強上背肌訓練的原因
上背肌無力就很容易呈現出蟹狀的姿勢也是俗稱的駝背。

背部訓練成功的關鍵

在進行背部肌力訓練的時後,大多數人都會錯誤的依賴手臂力量來舉起重量,正確的做法是要盡可能的使用肩膀的力量來帶動整個動作,無論是引體向上或划船動作都是如此,同時,肩胛骨活動度較大的人在背肌的訓練表現上,也較容易呈現優異的成效,最後,在增加訓練強度之前請務必確認動作及姿勢是否到位,否則將很容易造成肌肉與關節的傷害。

資料參考/draxe、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懷孕期也想運動嗎?這10個孕期運動常見的迷思妳不能不知道!

2019-01-10
觀念書摘孕婦健身知識庫

「我懷孕了,還能運動嗎?」、「我本來沒有在運動,我懷孕後是不是也不要運動比較好?」、「我懷孕以後變好胖!可以這時候減肥嗎?」、「我也想要有腹肌的孕肚,我現在懷孕3 個月了,還能做腹肌運動嗎?」以上這些是不是正在懷孕的妳,想要運動卻又怕傷害肚子裡的寶寶所遇到的一些問題?這次將由超人氣健身教練Michelle,整理了10個孕期運動大家常問的迷思與誤解來做講解,讓妳在孕期也能安心運動!

懷孕期也想運動嗎?這10個孕期運動常見的迷思妳不能不知道!

 迷思  1 孕前沒運動是否孕期也不要動
如果妳在懷孕前完全沒有運動習慣,那麼懷孕後的確不是一個好時機「把自己鍛鍊成運動員」,但不代表妳更適合在孕期的這十個月窩在沙發裡當一顆馬鈴薯。孕期其實也是運動的好時機,因為懷孕可能會帶來妊娠糖尿病、高血壓等等與肥胖有關的疾病,因此在孕期間做好飲食控制及適量的運動,對於孕婦及胎兒都很有益處。

 迷思  2 跑步對寶寶不好
只要妳的韌帶與關節都能負荷,在這樣條件的安全範圍內,跑步是沒有問題的。我們的寶寶在我們的肚子裡面有重重的保護,跑步的時候,寶寶其實正在我們的羊水裡面游泳呢!不過在孕期前3 個月,因為胚胎並不穩定,且每個人體質都不同,一定還是要透過醫生檢查,確認妳的身體與寶寶都很健康,才能開始新的運動計畫。

有時候懷孕初期出血,並不全然是因為運動的原因,受精卵著床就像一顆種子種在我們的子宮內膜中,著床的深度、著床的位置、著床時子宮環境的健康度等各種因素,都影響著胚胎的健康,有些人並不知道自己懷孕了而持續進行運動,出血之後就認定是因為運動的影響,其實很有可能是因為胚胎本身就不太穩定的緣故造成,若胚胎本身並不健康,子宮環境也不適合懷孕,那麼即使只是打個噴嚏也會容易出血,必須躺著安胎才能確保胚胎安全長大。所以在運動前,務必要先了解自己的身體適不適合在孕期運動唷!

 迷思  3 孕期有任何情況發生表示整個孕期都不能運動
孕媽咪們在運動前的確需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並且絕對必須要先詢問過醫師,確認寶寶與母體沒有特殊不良狀態才能在醫師的建議下開始運動。當有任何出血、下腹疼痛、頭暈等狀況發生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要停止運動,以寶寶的安全為第一考量,但並不代表之後妳就不能再運動了。出血、頭暈等狀況的原因有很多,懷孕初期的著床會有正常少量的出血,或是在醫師內診後也會正常性的少量出血,孕期間缺乏水份的攝取也會導致頭暈、宮縮的情況發生,因此當妳有出血、腹痛、任何不適情況,主要還是由專業醫師替妳診斷原因後,在諮詢醫師是否可以繼續運動。

 迷思  4 運動會消耗媽媽身體的營養而影響寶寶吸收
事實上,妳肚子裡的寶寶並不會因為運動消耗了身體的能量,而影響到寶寶對營養的吸收,妳只需要在運動前、中、後都記得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透過少量多餐以確保維持體內血糖的水平;科學研究顯示,孕期有運動的媽咪所生出的寶寶,反而較不易肥胖。

 迷思  5 孕期間做肌力訓練會受傷
懷孕期間的確會分泌一種叫做「鬆弛素」的賀爾蒙,這個賀爾蒙的目的是為了讓孕妹們的韌帶、關節等等都變的較有彈性,讓身體得以因應新生命在我們的身體裡面慢慢長大,而這個賀爾蒙的確會使我們較懷孕前還要容易受傷(不只是運動,跌倒時扭到腳、拿重物過度使用關節力量等等都較容易受傷)。然而,懷孕期間運動其實並不需要因為這個賀爾蒙這麼膽戰心驚,只需要把握好「循序漸進」的訓練法則,事實證明這對孕婦是無害的。

有一項研究針對32 位懷孕21 至25 週的孕婦們,進行為期12 週的研究,讓她們一週進行兩次肌力訓練,並且每週都比前一週增加36% 的重量,在實驗結束後,沒有一位女性受傷,不過研究有特別指出,強度過高的肌力訓練會導致血壓上升,所以在做肌力訓練的時候必須非常注意強度與自身能負荷的程度,若有感到暈眩或任何不適,必須立即停止運動。若妳在孕前並沒有做過肌力訓練,在懷孕後想要嘗試,請務必請專業教練指導,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地慢慢安全的鍛鍊肌肉唷。

孕期間做肌力訓練會受傷?

 迷思  6 懷孕不能做有氧運動
有許多人認為有氧運動會導致胎兒缺氧,但其實基本上懷孕期間,常見的有氧運動都能做,除了某些較不安全、容易摔倒的運動,例如:越野單車、衝浪、騎馬等,衝擊性較高的運動該避免之外,一般性的游泳、慢跑、快走、橢圓機、室內腳踏車機等運動都可以做。而懷孕期間在做有氧運動的時候,須確保在整個運動過程都要能順暢的談話,切勿過喘、過度換氣而影響寶寶養分的輸送。

 迷思  7 孕期間絕對不能鍛練腹肌
許多孕妹似乎認為寶寶是在我們肚子裡腹肌外側與肚皮之間長大,有的人甚至會以為我們的肚子在懷孕的時候,全部裝滿了寶寶,腹肌可能融進子宮裡了,以至於認為懷孕的時候鍛鍊腹肌,會傷害我們的子宮與寶寶⋯⋯事實上,寶寶在我們的「腹肌下」長大,而我們的腹肌,就像肚皮一樣會隨著寶寶逐漸長大而持續伸展。在孕期間,孕妹們的腹圍可能會增加50 公分之多,而我們的腹部肌肉可以伸展至20 公分之多。由於腹肌位於子宮與皮膚之間,有力量的腹肌反而可以將寶寶安穩地穩固在妳的肚子上。

孕妹們在懷孕期間可以多做「腹橫肌」的運動,腹橫肌就像一條皮帶一樣橫向的圍繞在我們的腹部的深處,有力的腹橫肌可以幫助你更有力量的將大肚子綁在身上,並且有力量的核心肌群也能幫助生產。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孕妹們在第一孕期後,鍛鍊腹肌時必須特別注意會壓迫背部的運動動作,例如仰臥起坐、躺在地面上的捲腹等等,因為長大變重的子宮很可能會壓迫靜脈,使血液回流到心臟,造成頭暈目眩或噁心等症狀,最好利用鍛練基礎核心的方式,或是站立姿式鍛鍊腹肌來取代仰躺的腹肌運動。另一個關於腹肌的問題,就是腹直肌分離的狀況。因為懷孕時肚子會不斷長大、肚皮與腹肌會不斷伸展,導致我們兩條腹直肌逐漸往兩旁分開如圖所示,這是自然的現象,在生產完後會逐漸恢復,但少數女性會無法恢復得很好,必須靠鍛鍊甚至是手術將腹直肌分離的症狀調整回來。因此在孕期間,為了不要讓腹直肌分離的太嚴重,我們可以避免做「腹斜肌」相關的運動,從圖上可以看到,腹斜肌在我們腹直肌的兩側,如果過度鍛鍊腹斜肌,發達緊繃的兩側肌肉,會把我們的腹直肌往兩旁拉去,導致懷孕期間的腹直肌分離越來越嚴重了。

孕期間絕對不能鍛練腹肌?

Tips|孕期做腹肌訓練注意事項: 
1. 第一孕期後,不要讓背部直接仰躺在地面上作運動。
2. 可以站立的方式鍛鍊腹肌,或是多鍛鍊基礎核心取代針對腹部的運動。
3. 盡量避免鍛鍊腹斜肌。
4. 可以多鍛鍊腹橫肌。

 迷思  8 孕期必須降低運動強度
其實若你的醫生認為可行,並且妳的身體感覺維持一樣的運動量與強度並不會不舒服,那麼這樣的運動強度其實是可以維持下去的。不過必須注意的是,在懷孕初期如果體溫過高,可能會對子宮有不良影響,所以在運動時記得隨時補充水分,也避免穿著不透氣的衣服,在高溫艷陽下運動,注意體溫的調節。

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American Congress of Obstetriciansand Gynecologists)早在1985 年,就有針對孕產婦的運動健康做指引,該指引有詳細的建議孕婦運動的種類限制、運動時間長度、運動強度等,當時ACOG 建議孕婦運動不要超過15 分鐘,並且心跳率不要超過每分鐘140 下,體溫不應超過38 度C。然而,在1994 年的時候,ACOG 對於孕婦運動的指引做了變更,將對於運動時間長度及心跳率限制的規定移除了。近年來的研究顯示,其實孕婦實際上能做的運動強度比過去認為的還要高,孕妹在運動的時候可以透過「談話測試」來確認當下做的運動是否恰當安全,「談話測試」就是在孕妹運動的時候,依然可以順暢的談話的程度,就表示這樣的運動強度是安全的,而且每個人年齡、心肺功能等狀況都不太一樣,設定一個固定的心跳率做為安全基準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迷思  9 孕期運動強度不高不用做暖身與收操
懷孕期間,肌肉、關節、韌帶已經比孕前更容易受傷了,若沒有足夠的暖身,肌肉、關節、韌帶的溫度不夠高,會更加容易受傷。而運動後至少要有五分鐘的收操也一樣重要,因為在突然停止運動後,會使得肌肉充血,對於孕媽咪與寶寶的血流量有較不好的影響,也較能避免頭暈、虛弱無力、噁心嘔吐等情況發生,所以對孕婦來說,在運動後循序漸進的緩和收操也非常重要。

 迷思  10 並不是每一種運動都適合孕婦
任何需要良好平衡感,像是騎腳踏車、滑雪、溜冰的運動,即使這些運動是妳本來就熟悉的運動,在懷孕後還是盡量避免較安全,因為在懷孕期間,我們的平衡感、穩定度會因為鬆弛素賀爾蒙的分泌,而提高了受傷的風險;其他例如一些高風險的球類運動,例如棒球、排球、籃球等等,高衝擊性且讓孕肚暴露在容易被球擊中風險的運動也應該避免,所以確實並非所有運動都適合孕婦。

書籍資訊
《好孕動STAY FIT WITH MI:超人氣健身教練的孕期健康動‧營養吃‧養胎不養肉全計畫》/ Michelle著

醫生說懷孕可以運動,但該做什麼運動?可以做到什麼強度?
孕媽咪們該怎麼運動才不會受傷?
 

身為專業美女健身教練/超人氣部落客/二寶媽的Michelle,以兩胎孕期的親身實證,為「預備懷孕」、「正在懷孕」、「產後恢復」的媽咪,全階段量身打造的健康好孕動計劃!
 
「跑步對寶寶不好?」
「懷孕就是要多休息?」
「孕期運動可幫助減重?」
這些孕妹們在腦袋中千迴百轉的問題就由Mi來幫忙解答吧!
運動,所得的不只是緊緻的身段,更是建立自信與維持自我的一種方式,而運動帶來的快樂因子,更是孕媽咪及寶寶最珍貴的養份。
跟著Michelle一起動起來,Happy Mom, Happy Life!
【獨家設計】
◎老公可陪做的好隊友運動!
◎附有好孕動手冊,隨著懷孕周期列出適合運動、飲食及注意事項,是媽咪的貼心小本本。
◎不只孕妹需要,一般人也能輕鬆上手的居家運動,必備!
◎養胎不養肉食譜,讓孕妹及寶寶們吃得好、吃得飽、吃得更健康!
【名人推薦】
孕婦教練Akemi(香月明美)
康柏體能訓練中心創辦人 江蕙妤
禾馨醫療營運長  林思宏
體適能教育機構創辦人  周博陽
ViaSweat創辦人  許安璿
前新光醫院營養師/台大公衛學院博士生/營養師的餐桌營養顧問 梁家瑋
飛創國際課程講師  筋肉媽媽
營養顧問  楊哲雄(好食課)
人氣多功能家管  隱藏角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