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啞鈴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伸展
  • 核心肌群
  • 跑步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健身
  • 側棒式交叉捲腹 SIDE PLANK CRISS CROSS CRUNCHES
1
側棒式交叉捲腹 SIDE PLANK CRISS CROSS CRUNCHES
2
居家徒手訓練
上身訓練五大招!人人都可擁有結實的手臂及肩膀
3
阻力訓練竟然能對身體做出這麼多的貢獻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側棒式交叉捲腹 SIDE PLANK CRISS CROSS CRUNCHES

2016-06-01
健身 動學堂 初階訓練 核心訓練 訓練動作

側棒式交叉捲腹 (Side Plank Criss Cross Crunches)是一個全身性的訓練,也是側棒式中,進階的動作。除了穩定腹部核心、腹外斜肌、臀大肌外,還能鍛鍊到豎脊肌、腰方肌等多項肌群,是一個具有難度但是值得挑戰的動作。初次嘗試者建議先進行側棒式即可。。

側棒式交叉捲腹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左臂撐地,呈側棒式姿,將臀部抬離地面,右手彎曲放置頭後方預備。

STEP 2 觸碰左膝

左膝彎曲,身體向左旋轉,右手肘觸碰左膝。

STEP 3 觸碰右膝

右膝彎曲,身體向右旋轉,左手肘觸碰右膝,左右輪替,做1分鐘。

以上教學示範僅供參考,實際訓練狀況請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斟酌。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上身訓練五大招!人人都可擁有結實的手臂及肩膀

2022-09-05
手部肌群肩部肌群上半身肌群徒手訓練健身動學堂

擁有強壯的手臂線條及寬大的肩膀,相信都是許多男性想要的身形。但要擁有這樣的上半身就一定要去健身房訓練嗎?其實,你也可以運用一些簡單的徒手訓練動作,打造出令人羨慕的倒三角喔!現在就快利用以下這五個動作,鍛鍊自己的上半身。

居家徒手訓練
上身訓練五大招!人人都可擁有結實的手臂及肩膀

1.手腕訓練正手向上

主要訓練:

增強手腕的伸展和腕力的增強,活化手腕關節。

動作步驟:

Step1. 跪在地上,雙手放在地上,手掌朝下,手指頭朝外。

Step2. 輕輕地來回搖動身體,使掌心內側感到繃緊,手掌前部放鬆。

手腕訓練正手向上
手腕訓練正手向上

2.伏地挺身

主要訓練:

伏地挺身是同時鍛練手臂、背部、和核心肌肉的最佳訓練,上身的部分包含了胸、肩膀和三頭肌,可以替你打造最完美的身型。

動作步驟:

Step1. 將手掌及腳尖四點平放在地板上,全力推高肩膀,縮緊臀部並將核心收緊,讓身體呈一直線。

Step2. 將手肘靠近肋骨,身體直直放下至到胸部距離地面不超過一顆網球的高度。

伏地挺身
伏地挺身

3.單腳伏地挺身

主要訓練:

透過單腿支撐跟往上抬的這個動作,能夠增加肌群的受力跟肌耐力,也同時可以訓練到腿部肌群的肌力,是一個很好的伏地挺身進階動作。

動作步驟:

Step1. 身體先平躺在地上,雙手約與肩同寬,手掌放在約胸口的位置,手肘向後45度,兩手盡量貼近身體。

Step2. 利用一支腳撐地,雙手用力水平把身體往上推。

Step3. 再慢慢回到伏地挺身姿勢,全程因為單腳,核心須保持出力,抬起的那支腳也因為要伸直,同時可以鍛練到股四頭肌的部份。

單腳伏地挺身
單腳伏地挺身

4.蝦型伏地挺身

主要訓練:

這個訓練動作主要是針對手臂彎曲的肌力強化,能為肩膀及上半身力量大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肌力。

動作步驟:

Step1. 先採取伏地挺身標準姿勢,雙手張開比肩膀略寬。

Step2. 臀部往上抬高,腳趾穩穩頂住地面,使身體呈倒「V」字形。

Step3. 慢慢將頭頂往下貼近地面,頭部即將碰到地面時,停頓一下,然後將身體撐起回到起始姿勢。

蝦型伏地挺身
蝦型伏地挺身

5.屈膝板凳撐體

主要訓練:

主要可以訓練到三頭肌與胸大肌,對您日常生活中推、壓等動作無往不利,另外通常在鍛鍊三頭肌時,也可以一起鍛鍊二頭肌。

動作步驟:

Step1. 背對一個長凳或堅固的高架表面,將手掌放在身後的長凳上。

Step2. 將雙腿至於身體前方,膝蓋彎曲,雙腳要放在地面上,肩膀向後,胸部挺高,然後微微降低身體使肘部成90度。

Step3. 將身體全力推高,再慢慢回到低位,並重複動作。

屈膝板凳撐體
屈膝板凳撐體

撰文、製圖/郭彥呈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阻力訓練竟然能對身體做出這麼多的貢獻

2017-06-07
觀念重量訓練健身知識庫

對於許多人的印象而言,重量訓練可能就是一些健美運動員拿著高磅數的啞鈴或槓鈴揮汗如雨地舉上舉下,只為追求更大塊的肌肉與更強壯的體態。但專家們說,是時候拋棄那些過時的想法了,你可能不知道阻力訓練可以為你的身體和健康做出多大的貢獻。現代運動科學表明,使用重量做訓練 - 無論以一對輕至6磅的啞鈴還是身體重量 - 可能會是維持你身體機能與體態的最佳運動。

©Bodybuilding.com

阻力訓練能強化骨質密度

「對我來說,阻力訓練是維持身體總體健康和福祉的最重要訓練形式。」紐約市雷曼學院運動科學助理教授布萊德·尚費爾德(Brad Schoenfeld)說。在過去十年間,尚費爾德在阻力訓練的各種層面上發表了30多篇學術論文,從伏地挺身的生物力學到身體在大重量訓練之後的營養需求。許多人認為重量訓練是一種為了增加肌肉尺寸和力量的運動,這是肯定的。但是尚費爾德說,這種訓練形式對骨骼及其支撐肌肉、肌腱和韌帶所施加的“負載”,對於健康和身體功能而言,其助益可能更大。

他說:「骨質吸收是最近常被討論的議題之一,這是骨骼組織的正常代謝作用,不過骨質總量會隨時間而減少。」這是因為當你年輕時,骨質吸收是平衡的,只有在少許情況下,吸收速度會超過新的骨骼組織生成。但是,在生命的後期,骨骼組織的流失加速並超出了新組織的生成,這就是人人害怕又不得不面對的「骨質疏鬆症」。尚費爾德說,這種加劇狀況在長年久坐者或已經停經的婦女中尤其明顯。這種骨骼組織流失的狀況會導致許多困擾老年人的跌倒骨折和姿勢問題。

不過別擔心,「阻力訓練可以消抵這些骨骼流失和身體姿勢不良的問題,」他說。藉由被稱為骨骼重塑的過程,阻力訓練能刺激硬骨母細胞(一種修復骨骼的細胞)的發育。雖然藉由有氧運動也可以達到一部分刺激骨骼生長的效果,特別是對於下半身,但阻力訓練才是真正可以維持並強化全身骨質強度的最佳方式。

阻力訓練可以強化老年人骨質密度。 ©KATRINA WITTKAMP/GETTY IMAGES

阻力訓練對於改善糖尿病、炎症等症狀均有幫助

更多的研究將阻力訓練與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胰島素敏感性的改善聯繫起來。一項發表在《糖尿病護理雜誌 (Diabetes Care)》的研究發現,每週兩次的阻力訓練有助於控制患有2型糖尿病老年男性的胰島素變化(和體重)。密西根大學運動醫學助理教授馬克·彼得森(Mark Peterson)說:「肌肉非常具有代謝活性,並使用葡萄糖或血糖進行能量消耗。」(詳情可參考此文)

彼得森表示,在進行阻力訓練的過程中,你的肌肉正在迅速使用葡萄糖,而且這過程甚至在你訓練結束一段時間內還會一直持續。他說,對於任何一位有高血壓、不健康的膽固醇水平和代謝綜合症等症狀,有代謝異常風險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阻力訓練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尚費爾德也提到,阻力訓練似乎也是對炎症有效的解決方案,這是心臟病和其他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一份來自康乃狄克大學2010年的研究將規律的阻力訓練與身體中細胞因子(cytokines,一種免疫系統蛋白)的炎症減緩變化反應相關聯。另一項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研究發現,當超重女性進行每週兩次阻力訓練後,他們在炎症的幾項指摽中都明顯下降了。

更多的研究將阻力訓練與改善注意力和認知功能、更佳的身體平衡、更少的焦慮和更大的福祉等好處聯繫起來。

阻力訓練強度不必大,輕量就會有效果,重點是要持之以恆。 ©seniorslifestylemag.com

阻力不必大 輕量就會有效果

一些最新與最令人驚訝的研究是在“輕量訓練”的領域。尚費爾德說:「傳統觀念認為,你需要提高重量負荷才能增加肌肉並獲得很多益處。」「這是以往我在大學和研究所所學到的,但現在看起來完全不正確。」

他說,讓自己承受一個“幾乎要失敗”的重量 - 或者說,增加到一般你肌肉所能負荷的最大值 - 才是真正的關鍵,無論你使用多少重量。他說:「這是對於這論點一個很有力的支持,因為許多老年人與受傷或有關節問題的人可能無法舉起沉重的重量。」也就是說,你不需要像專業運動員一樣,為了追求更好的表現,讓自己承受超過負荷的重量,破壞肌肉以便能重建出更大的肌肉量與爆發力。

如果上述所有這些好處都不足以說服你嘗試阻力訓練,也許彼得森提到的這點可以:“在生命的晚期維持身體肌力”。他說:「阻力訓練可說是維持生命的最佳關鍵因素之一」,「當我們增加肌力...幾乎身體每一項健康條件都能得到改善」。

「以前我們認為阻力訓練是專屬於運動員的,」他補充道,「但現在我們認識到,它是維繫所有年齡者總體健康和福祉一個不可或缺的條件。」

資訊來源:Time

分享文章
  • 啞鈴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伸展
  • 核心肌群
  • 跑步
  • 跑10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