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1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2
認識雙腳跑步運動能力和跑鞋的選擇
3
The North Face掀起夏日「輕」風潮 城市旅人必「背」單品
黃柏青
黃柏青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2022-03-31
運動部落 戶外運動 跑步 鐵人三項 單車

中長距離鐵人賽的勝負關鍵,自行車配速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自行車距離不是 90km 就是 180km,配速快一點慢一點也許就會差到數十分鐘。另外如果配速失誤,跑步正常發揮與抽筋爆掉,21km/42km 差距更是可能拉大到半小時甚至 1-2 小時,因此,自行車段要如何配速真是要好好研究一番。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半程超鐵113km跑步段不爆掉 自行車段最佳配速該配多少? ©Victoire Joncheray on Unsplash

一般來說,在 113km 的半程超鐵賽,也就是 Half Ironman 距離,自行車段 90km 的配速,我們會建議選手控制在 FTP 75% 強度左右,才能在比賽有正常發揮。當然如果你是自行車訓練非常札實、跑步實力也很強的選手,也可以控制在 80% 左右去騎乘。

半程超鐵自行車賽段的 FTP 強度與比賽可控制預估
半程超鐵自行車賽段的 FTP 強度與比賽可控制預估

跑步 21km 的合理成績範圍

那我們要如何判斷跑步有沒有正常發揮呢? 我都是這樣判斷,半程超鐵的最後 21km 路跑成績,比起你的半馬最佳成績來看,多出 15% 以內都算正常發揮。如果在 10% 以內就是神級表現,超過 20% 都可以算是爆掉,超過 30% 就算是去散步健行的。

以我這幾年帶過的學生來說,最後半馬能夠跑在 PB 的 10% 以內也是有,但是真的很少,一般可以在 15% 以內就算是非常不錯的發揮。 剛好月初我有多位課表學員參加這次 IM70.3 台東站,就拿他們的數據來分析不同配速後,跑步段的表現如何。

自行車強度與穩定度是關鍵
自行車強度與穩定度是關鍵

首先我們看自行車段的配速 IF,最低是 0.70、也就是 NP 是 FTP 的 70%,最高是 0.88。跑步表現最佳的 C 與 D 選手,分別配速是在 0.70 與 0.76,都是在合理甚至偏低範圍。跑步爆最慘的自行車是用 0.88 去配,幾乎是 All-out 全開。另外他因為習慣用低轉速 70rpm 左右騎車,也是爆掉的一個重要關鍵。另外二位騎到 0.80 以上的,跑步也都跑得不好。

再來看一下變動指數 VI,一般我們建議最好能控制在 1.05 以下,也就是全程穩定輸出。跑步表現較佳的二位 C/D 選手,都穩定控制在 1.05/1.03。二位選手在 1.10 以上的,跑步也都表現比較差。IM70.3 台東的路線算是相當平坦,途中會遇到兩次上下坡,但是要控制在 1.05 以內其實並不難。 這次表現最好的 C 與 D 選手,剛好也是我的課表學員中,訓練最穩定與扎實的,可以發現如果平常訓練很穩定,生活很正常,比賽可以有好表現的機會就比較高。而 D 選手甚至騎車最後十幾公里還爆胎降速騎完,成績並沒有太大影響。

鐵人賽是比誰先進終點、不是誰先進 T2

雖然說正常建議自行車配速是在 75% FTP,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假設用 80% 去騎,或是用 70% 甚至 65% 去騎,對於整體成績影響如何? 這個其實很難有定論,如果沒有真的去嘗試也很難知道結果怎樣。

對於幾位訓練比較札實,自行車與跑步成績都很不錯的選手,我會建議他們可以挑戰 80% 配速。如果是跑步原本就稍弱的,我會建議用 70% 穩穩完成,希望跑步可以穩穩跑完。有時候騎車犧牲個 3-5 分鐘,跑步反而可以快 10-15 分鐘,算是一個很不錯的交易。

以上數據可以給大家參考一下,其實配速並沒有規定一定要多少,但是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如何、訓練狀況、甚至要考量當天氣候與風勢,決定最適合自己的配速。

/ 關於黃柏青 /
黃柏青

筆名:柏青哥
鐵人運動專欄作家
焦耳極限訓練中心總教練
USAT Level II Endurace Coach
美國鐵人三項協會長距離LII認證
Ironman Certified Coach 美國鐵人三項協會認證教練
USAT Level 1 coach/ Level 2 Endurance Coach
美國Peaks Coaching功率訓練認證教練
NSCA CPT 美國肌力體能協會認證私人教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認識雙腳跑步運動能力和跑鞋的選擇

2016-09-29
運動傷害鞋子路跑馬拉松跑步知識庫

曾經在跑步的過程中,有受過傷嗎?是足底筋膜炎,還是膝蓋痛呢?不管如何,我們最終的目的皆是希望自己跑得更快或是更遠。
但是,該如何達到目標呢?有兩個主要的目的:
  1. 關於訓練:身體、跑步項目、運動能力
  2. 該挑怎樣的鞋子去完成目標:挑戰自己

如何選擇自己適合的跑鞋

以上應該是透過心、技、體,三個項目去整合一項運動。所謂的心、技、體是指意志力、跑步的技巧以及體力或是身體的運動能力。而你身體的能力就同等於跑步的方法。我們透過跑步或運動,使自己變得更強壯,但在變強壯的過程之中,我們的身體應該要有好的能力Move well、Train well 、Smart training,好好恢復,強度才能堆疊。那我們該用什麼方式以及工具去輔助整個訓練呢?
 
跑步的過程中,一雙好的鞋子對於整個跑步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除了跑得快,重點是避免受傷。在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前,首先得認識自己的足部,這樣才能真正選到自己適合的鞋子。

腳趾與腳踝皆會連結到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骨盆等位置,膝關節同時也會連動產生扁平族或是拇指外翻。當跑步跑到一定的距離(ex:30公里以上),腳丫的感受絕對比開始奔跑時要來的不舒適,不只是累,最嚴重的問題是腫脹;當腳開始腫脹的時候,連帶我們的跑鞋也會變得緊繃,這時若腳上跑鞋的楦頭不夠有彈性時,磨出水泡的機率也相對題高。所以當我們在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前,首先應該在意的是鞋子前的楦頭是否足夠有彈性?在試一雙新跑鞋時,除了跑跳感受舒適度外,最重要的應當是將足弓的部分用力往下踩,確認鞋子的大小是否足夠以及這個時候的腳丫感受才是真正到運動後期的腳。

如左腳所示,應將整隻腳尤其是足弓的部分用力往下踩,才能知道鞋子大小是否足夠

深蹲這個姿勢相信絕大部分的人都練習過,但不管做了多久,該如何確定自己的身體是否為正?或是曾經觀察他人深蹲時,重心偏向一邊嗎?當我們在從事某項運動或是姿勢的時候,身體的歪斜或不平往往不自覺,這是因為我們會無意識地避開自己較弱的一方。
每個人身上都有腳踝關節,平常站立在地板上的時候;應該要有90度的活動度,當我們每次走路、蹲、跳的時候,小腿骨脛骨、腓骨…等都會在距骨的頭頂上滑來滑去。腓骨頭沒有順暢的在距骨上移動;那麼腳踝的活動度就會受到限制;導致在執行深蹲的時候骨盆重心偏向一邊,長期下來也容易產生脊椎側彎、下背疼痛或是緊繃等情況。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The North Face掀起夏日「輕」風潮 城市旅人必「背」單品

2016-07-04
THE NORTH FACE運動裝備戶外運動配備館

戶外探險活動、城市輕旅行已成為城市旅人追求豐富生活的必需品,而輕量配備不僅提供各式活動的整體舒適性,更支持旅人們零負擔的出遊冒險。全球戶外運動領導品牌The North Face今年夏天推出一系列輕巧繽紛的多功能背包,兼具外型多變的款式,在色系選擇上更加多元,不僅為夏日帶來新脈動,更是城市旅人的必「背」單品!

The North Face掀起夏日「輕」風潮,輕量背包系列繽紛搶眼登場。

展現夏日「輕」風潮 城市旅人必「背」單品

全球戶外運動領導品牌The North Face今夏主推輕量包款系列,輕盈設計讓城市旅人可輕鬆穿梭於城市與戶外,更針對郊外出遊不同的使用需求推出多款輕量側背包、肩背袋、後背包等,搭配繽紛搶眼的螢光色彩、迷彩與圖騰,聰明穿搭出多變風格,為夏日帶來獨特「輕」風潮。其中多功能腰包符合登山、健行、露營等各種使用需求,多變外型更能凸顯獨特個人風格,成為城市旅人戶外探索的最佳選擇。輕量多功能背袋主打方便攜帶、好收納,展開時輕巧使用、外型時尚,收整時攜帶便利不占空間,陪伴旅者面對多變環境的每個瞬間。此外防水多功能背包採用全防水貼條結構,輕鬆滿足野溪泡湯、泛舟溯溪等各種水系活動的需求,讓城市旅人更能自在享受夏日休閒時光!

4L-戶外多功能腰包 雲杉綠燈籠綠
6L-戶外多功能腰包 宇宙藍薄荷綠
5L-多功能包 斑紋灰熱帶珊瑚
3L 多功能腰包 宇宙藍彩
13L-校園側背包 銅橘民族彩印
20L-輕量多功能肩背袋 灰白燈籠綠
34.5L防水多功能背包 里蒙藍
17L-輕量多功能背包 潘普洛納紫粉桃紅
32L-輕量多功能裝備袋 瀝灰

關於The North Face​
1966年,兩位熱愛登山的年輕登山家創立了一家小型登山用品專賣店,並且為它取名為The North Face,開始設計生產專業的登山服裝與裝備,由於品質精良與傑出的產品設計,The North Face很快地成為知名的戶外服裝領導品牌。The North Face名字的由來緣起於在北半球,山脊的北壁往往日照時間最短,最寒冷、最多冰雪,對登山者而言也是最具危險與挑戰性的區域,需要更好的技巧與最佳的裝備來克服;許多登山家皆以攀登山峰的北壁作為他們挑戰的終極目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