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式
鍛鍊肌肉群:全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強化雙手與雙腳肌力。
STEP 2
手肘放鬆上身體自然下降,下降到身體與手臂平行。下巴內收,保持頸部與背部呈一直線,維持這個動作三個呼吸的時間。
靜瑜伽的意義是要讓身心透過體式、用輔具完全支持身體,讓身、心、靈一層層消融。像是如果你會游泳的話,就像是學水母漂那樣的放鬆,或是你可以仰躺漂浮在水面,或你在家裡泡澡那樣的感覺,很輕盈、溫暖、舒適的感受。此後最終,心智與意識在練習中,體悟到「萬物合一」與「生命已然俱足」。
靜瑜伽,其英文翻譯也是「Restorative」yoga,但其練習內容無站姿瑜伽體式,只蘊含可舒適停留二十分鐘以上的仰躺體式或俯臥體式。其用意在於讓長期在高壓生活中的現代人透過靜瑜伽練習,能獻給沙漠中的身心靈一片能深層放鬆的綠洲。 在靜瑜伽練習中,專注和緩地自然呼吸,身體得到瑜伽輔具給予完全的支持,讓 皮膚、肌肉、筋膜、關節、情緒、意識、神經都得以放鬆,身體因此來到完全放鬆的狀態,彷彿像是在游泳池裡漂浮著。給予自己在練習中找到1%的舒適開始,因為生活與工作中,環境、他人、工作或我們對自己有太多百分百的期望與要求。先找到1%的舒適,允許自己可以什麼也不做的同時,1%的舒適將如漣漪般慢慢地將身心中一層又一層的緊張與僵硬融化。
當精神與意識來到深層放鬆時,身體甚至會消融於一切,但意識卻是清明的。此時即體悟了三摩地-天人合一的狀態與深層靜坐冥想殊途同歸。就像每堂瑜伽課的最終體式──攤屍式(Savasana)外在的身體經過練習拜日式如站姿、扭轉、前彎、後彎等體式,讓身體原本緊張、僵硬、氣血不順之處變順暢之後身體就能夠放鬆。「攤屍式」意為外在身體放鬆之後意識清明醒覺,這是在身心靈平衡時才會乍然,就像是彩虹般出現,並非透過努力或刻意去做到。 彩虹的出現是那一天?是各種濕度光線的條件全部都具足之後,才會出現的一個狀態。以清明醒覺的意識,覺察整個身心靈。如果睡著也沒有關係,毋需要有「吼~我怎麼又睡著了」這種心情,它比較是像是一個機會可以來觀察身心,並從中瞭解身心的訊息「喔~我還滿累的!」 那麼接下來幾天或接下來生活中,能為身心重整工作與生活的步調,能為自己騰出時間和空間,我們就懂得什麼叫做「自我關愛」與「自我照顧」,這是靜瑜伽練習的主軸意義。尤其在疲累、生病、受傷、重大事件、平衡忙碌生活、尋找生活或工作之靈感就是適合練習靜瑜伽的時候。
以下靜瑜伽的體式沒有序列,可以選擇單個或多個想要練習的體式來觀察身體對體式的放鬆程度與反饋。由於靜瑜伽的練習是非目標性的,其目的在於有意識為自己創造一個能從生活中停下來,給予自我身心靈一片休憩的放鬆與品質,並從中自我覺察身體與心緒。
1. 將毛毯捲成長條狀下一步驟備用
2. 雙腿彎曲至兩腳掌腳心對腳心,腿外側墊著長條狀毛毯
3. 身體往後仰躺至瑜伽枕上
4. 頭部後方用毛巾墊好,以幫助頭部穩定及頸部放鬆
5. 附註:若有眼枕或小毛巾,亦可覆蓋在眼睛上,以助深層放鬆
1.將毛毯捲成長條狀下一步驟備用
2.雙腿自然攤開,腿外側墊著長條狀毛毯
3.身體往後仰躺至瑜伽枕上
4.頭部後方用毛巾墊好,以幫助頭部穩定及頸部放鬆
5.附註:若有眼枕或小毛巾,亦可覆蓋在眼睛上,以助深層放鬆
1. 將毛毯鋪在地上
2. 將瑜伽枕放在大腿與小腿後方
3. 將另ㄧ毛毯折好放在頭部後方支撐頭部
4. 用眼枕分別放在眼睛與肚臍下方
5. 可用薄圍巾覆蓋全身
6. 覆蓋薄圍巾時,手掌可輕握圍巾並包覆手臂
1.將兩個瑜伽枕以直線並排
2.鋪一個毛毯在瑜伽枕上端
3.臀部跨坐於瑜伽枕後往後躺下直到肩膀背部放在地面的毛毯
4.將另ㄧ毛毯折好放在頭部後方支撐頭部
5.用兩條疊好的毛毯放在髖部前方
6.用眼枕放於眼睛及雙手手心
7.可用薄圍巾覆蓋全身
8.覆蓋薄圍巾時,手掌可輕握圍巾並包覆手臂
1.鋪兩個疊好的毛毯在瑜伽枕上端
2. 鋪一個打開的毛毯在瑜伽枕上端
3. 將大腿中段放在瑜伽枕上並俯臥趴下
4. 將眼枕放於肩胛骨中間,折好的毛毯放薦骨,另一瑜伽枕一放在大腿後方
1.將毛毯鋪在地上
2.雙腳夾一個瑜伽枕,雙腿向左側倒
3.在薦骨後方用一個瑜伽枕抵住薦骨給予支持
4.用眼枕覆蓋於腹部及手心
5.用毛巾包覆頭部及眼睛
1. 將ㄧ個瑜伽枕立放於牆上(瑜伽枕後可放一瑜伽磚支持)
2. 鋪一個毛毯在瑜伽枕,身體躺在瑜伽枕
3. 雙腳抬起放至於牆上的瑜伽枕
4. 將另ㄧ毛毯折好放在頭部後方支撐頭部
5. 將兩個眼枕個放在胸前鎖骨兩側
6. 亦可將一張摺好的毛毯放在腹部下方
1.側躺於身體右側,右腿伸直,左腿屈起
2.將另ㄧ毛毯折好放在頭部後方支撐頭部
3.將屈起的左腿用一瑜伽枕墊著
4.左手臂用另一瑜伽枕墊著
5.背部可在用一瑜伽枕支撐並用毛毯覆蓋於左髖
• 文章摘自商周, Michelle Chu( Aaron Horschig)著作《心靈靜瑜伽:瑜伽的文藝復興》一書。
本書特色
☆ 靜瑜伽的目的,除了放鬆與休息。
☆ 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舒適,並透過深刻的允許來練習自我覺察。
☆ 靜坐冥想,進而讓心智與身體解脫,並提升靈性。
• 更多商周《心靈靜瑜伽:瑜伽的文藝復興》一書資訊 請點此
跑步這項運動,不僅是全世界最普及且最受一般人歡迎的運動,也是檢視一個人身體狀況的健康櫥窗,在跑步的過程中,可以關及一個人的心肺、肌力、肌耐力和動作模式等,但透過做瑜伽,可以互相配合,變成相輔相成的一項運動,還能降低受傷機率以及提升跑步表現。
一般來說,運動員做瑜伽主要是為了避免受傷,且瑜伽能幫助身體伸展,固定時間來練習瑜伽,再加上按摩和適當的休息,對於跑者來說,都能避免一些運動傷害的發生,像是足底筋膜炎、髂脛束症候群等。然而對於許多跑者來說,瑜伽扮演的是預防身體傷害的角色,但其實,瑜伽還可以從許多方面來改善跑者的跑步狀態,例如調整跑步的姿勢、增進自我知覺、並且使心靈更為敏銳。
除了運動傷害外,瑜伽對於跑者的好處還很多:
對於跑者來說,平時除了做足訓練之外,還必須有更良好的專注力才能提升表現。在跑步或比賽時,有時候會因為緊張或心不在焉,導致結果不理想,尤其是對長跑的人來說,必須透過瑜伽來駕馭自己心靈,並且磨練自己的專注力。
許多跑者在跑步時,下巴與肩頸的快縮肌會因為壓力而迅速收縮,會因為壓力而迅速收縮,使這些部位肌肉過度緊繃,不但會阻礙跑步時的手臂擺動,還會讓跑者無法輕鬆跑步,並消耗精力、限制呼吸。透過瑜伽的伸展、呼吸、放鬆運動來處力這些緊繃的肌肉,可以舒緩很多身體的不適。
抬頭挺胸跑,這個姿勢是一個跑步的基本姿勢,但許多跑者在跑步時,可能都會忽律跑步的正確姿勢,當姿勢不正確時,就可能會造成身體受傷,透過瑜伽來矯正身體,讓跑步時能回到正確的姿勢,才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
身體知覺對坡地跑者或是野徑跑者來說,更格外重要,因為往往跑這類型的跑者,都要面對崎嶇的路做出立即的反應,透過練習瑜伽,可以強化腳部、踝與小腿肌肉,有助於吸收在堅硬路面上跑步所帶來的衝擊。
透過瑜伽的呼吸、放鬆、伸展、冥想,都可以幫助跑者心靈更加平靜,這些動作,還可以讓身心更加放鬆,雖然這是最古老的方式,但也是最有效的休息方式。
所以,你如果是一個跑者,可以將瑜伽融入日常生活當中的訓練,這樣不僅對身心靈都有益處,還可以提升自己運動後的表現。
資料來源/YOGA JOURNAL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