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疫情逐漸趨緩,生活開始回到原有步調,世界各大路跑賽事亦隨之恢復舉辦,而堅持不懈的跑者們,早已準備好挑戰自己的下一場目標!專業運動品牌UNDER ARMOUR為幫助廣大跑者重返賽道,全新推出「UA RUN ANYWHERE」機能服飾及「HOVR SONIC 6」跑鞋,並特別邀請Team UA 跨欄&田徑好手 吳佩珊、林丞彥搶先感受新品魅力!
UA RUN ANYWHERE系列服飾材質柔軟舒適、彈性靈活,搭配機能口袋與反光設計,大幅提升夜間運動安全性,讓你全力專注備賽、挑戰極限!而升級的「HOVR SONIC 6」跑鞋則增加20% UA HOVR中底,提升緩震回彈腳感且不增加跑者負重,為 HOVR系列鞋款至今最輕量跑鞋,讓跑者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展開跑程、享受自在暢快的跑步體驗!
全新「UA RUN ANYWHERE」系列服飾,滿足跑者一切所需,採用混紡棉料材質、排汗速乾,讓你隨時保持乾爽舒適,不但能有效減少肌膚摩擦,同時能幫助跑者保持全天候舒適;搭配輕量的彈性拉伸結構,讓跑者能在各種環境下不受阻礙,專注訓練。隱藏式機能口袋可放置個人隨身小物,便利收納設計給予跑者既輕盈敏捷又無負擔的跑步體驗!
為幫助每位跑步愛好者能自由安排日夜間訓練,UA RUN ANYWHERE全新系列服飾皆於衣領、胸前、衣角處注入反光設計元素,有助於提高跑者夜間運動安全性、讓跑者即便在弱光環境也能安心暢跑,自由暢跑不設限!
HOVR SONIC系列跑鞋是一款專為喜歡輕裝上腳的跑者所量身打造,「HOVR SONIC 6」採用一片式工藝透氣網布鞋面,利用增多穿孔數量與精工處理,消除多餘布料使結構更加輕量化,同時給予極佳透氣性與貼合包覆性;搭配採用發泡橡膠與碳橡膠相互結合的流線型大底,提供輕量避震與耐磨兼具的驚艷腳感!
而HOVR SONIC 6本次更升級增加20%的UA HOVR中底系統,提供長時間緩衝避震與絕佳能量回饋,能減少衝擊力、幫助迅速恢復能量,推動雙腳穩定前進。融合俐落搶眼的動力學足跟杯設計,強化落地時對腳跟的支撐與速度表現;以及採用完美包裹足部的3D壓模鞋墊,大幅增加踏步舒適度,帶領跑者放心邁步、專注奔馳,適合喜歡輕量訓練、間歇跑練習以及正起步訓練的跑步愛好者!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林彥甫
下肢肌力訓練可以區分成髖主導與膝主導兩個類別,這樣劃分可確保課表簡潔且平衡。髖主導的訓練包括硬舉與橋式,著重在後鏈肌群,特別是臀肌和膕旁肌。要特別注意的是,下肢肌力訓練的課表應該以單邊訓練為主,例如單腳硬舉、單腳蹲等,這些動作能高速回應運動場上的需求,同時保護脊椎免於過度負荷、降低競技運動的傷害。以下兩個常見的髖主導的下肢肌力訓練,對常使用下半身肌群的跑者們特別適合!
操作步驟
1. 挺直站立,雙腳併攏,兩手各拿一個壺鈴或啞鈴。左腳抬離地面,並進行髖鉸鏈動作,身體朝地面向下傾斜。進行髖鉸鏈時,輕輕彎曲左膝,不必鎖定伸直它。主動將左腿盡可能往後伸。
2. 當軀幹平行地板後,用力收縮臀肌和膕旁肌,讓身體回到直立的位置。
3. 重複上述步驟以完成課表安排的次數,然後換邊進行。
參與肌肉
主要
● 膕旁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Hamstrings (semitendinosus,semimembranosus, biceps femoris))
● 臀中肌(Gluteus medius)
●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次要
● 腓腸肌(Gastrocnemius)
● 比目魚肌(Soleus)
● 豎脊肌(髂肋肌、最長肌、棘肌)(Erector spinae (iliocostalis,longissimus, spinalis))
單腳硬舉是一項真正的功能性訓練,能強化後鏈肌群,發展衝刺和避免大腿後側拉傷所必須的身體素質。單側鉸鏈動作讓你能在膕旁肌群進行離心超負荷,保護它免於受傷,並訓練膕旁肌和臀肌一同協調地工作,如同它們在衝刺時做為髖伸肌一樣。
操作步驟
1. 身體仰臥,膝蓋彎曲且髖部屈曲,腳跟著地,腳趾和腳踝向上背屈。你可以在草皮上使用塑膠滑板進行訓練,或是在訓練墊或木頭地板上使用毛巾,讓腳可以順利滑動。
2. 髖部向上推直到它完全伸展,膝蓋至肩膀會形成一條直線。慢慢地伸展膝蓋,滑動腳部使其遠離身體,同時要維持髖部完全伸展。
3. 一旦膝蓋完全伸展,彎曲膝蓋來反轉腳部滑動方向,使其慢慢靠近身體,同時推動臀部向上,直到回到原來的位置。
4. 在整個訓練過程中,腹部肌肉要支撐住且髖部要完全伸展。重複上述步驟,完成課表安排的次數。
參與肌肉
主要
●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
● 膕旁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Hamstrings semitendinosus,semimembranosus, biceps femoris))
● 腹斜肌(Obliques) 次要
● 豎脊肌(髂肋肌、最長肌、棘肌)(Erector spinae (iliocostalis,longissimus, spinalis))
●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仰臥滑盤勾腿會同時訓練膕旁肌、臀肌跟腹斜肌,這 3 個肌肉會在衝刺時共同發揮功用。膕旁肌、臀肌和腹斜肌的功能存在微妙的平衡,是衝刺時的最佳狀況。膕旁肌和腹斜肌應該共同活化來控制骨盆的位置,而膕旁肌和臀肌也會共同活化來進行髖伸展。在最佳情況下,各個肌群會共同分擔這些工作來完成步態週期。然而,臀肌與腹斜肌如果不能發揮正常功用,膕旁肌就會負擔過重,然後導致膕旁肌拉傷。
這項運動訓練你運用腹斜肌保持骨盆位置對齊,同時伸展髖關節與臀肌,並對膕旁肌施加離心壓力。
肩抬高式單腳橋式 Shoulder Elevated Single-Leg Hip Bridge
坐在地上,背靠著重訓椅。肩胛骨的位置要在椅子上方。讓兩邊的髖部屈曲,腳跟踩在地上且腳踝向上背屈。右腳抬離地板,右膝盡可能向身體彎曲。左邊腳跟推向地板,用力伸展左邊髖部直到軀幹平行地面,讓膝蓋至肩膀呈一直線。透過前核心保持張力,防止脊椎過度伸展。慢慢朝地板降低身體,直到右腳碰觸地面。重複上述步驟完成課表安排的次數,然後換邊進行。
• 文章摘自臉譜出版 ,Kevin Carr, Mary Kate Feit, PhD、劉玉婷譯《全彩圖解.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從人體的構造、動態運作與功能出發,精準打造完整活動度、運動控制力、爆發力與全身肌力》一書。
【本書特色】
一本所有肌力訓練專業人士都該擁有的書
從理解、學習到執行,全面掌握功能性訓練的最佳指南
MBSC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凱文・卡爾(Kevin Carr) × 麻州春田學院肌力與體能教授瑪麗・凱特・菲特博士(Mary Kate Feit, PhD)
逾百張全彩清晰訓練動作肌肉運作解剖圖
7大類訓練 × 56項關鍵訓練操作方式、肌肉運用及功能剖析 × 課表設計方法與範例
幫助你完全掌握功能性訓練的原則與技術
設計出能均衡打造所需活動度、運動控制力、爆發力與肌力的高效安全訓練計畫
所有體能訓練者、專業教練、運動員必讀!
• 更多《全彩圖解.功能性訓練解剖全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