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建立屬於你的跑步方法
1
建立屬於你的跑步方法
2
開始跑步前必學會的事-關鍵跑姿
3
提高跑步實力的6個增強式訓練

建立屬於你的跑步方法

2016-11-02
知識庫 跑步 觀念 跑步訓練 書摘

鍛鍊跑步體魄是一種個人經驗,不像工廠大量生產的肯尼或芭比娃娃,你的身體狀態是獨一無二的,包括體內各種肌肉纖維、過去的體態歷史以及健身目標也是如此。不論你是誰、住在哪裡或鍛鍊動機為何,只要你願意小心翼翼對待身體每個與跑步相關的部位,勇敢完成訓練計畫,你就能變瘦、變得更快,也能保持健康避免受傷。

鍛鍊跑步體魄是一種個人經驗

跑步方法是什麼?

「跑步方法」不只是你的訓練時程而已,它是一種讓你進入鍛鍊狀態的態度和經驗,是你期望完成的健身目標,也是願意適應的生活方式與變化。訓練自己成為競賽型跑者,與目標是健身的跑者有很大的差異,要花多少時間在鍛鍊計畫上全憑你自己決定,哪種層級的健身狀態最符合你的生活方式也是取決在你,而你做決定時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
 
▲非競賽訓練 vs 競賽訓練
▲時間管理
▲延續性
 
一旦你下定決心,可以從第十五章中選擇最適合的訓練菜單,或是利用你從本書習得的知識(加上個人經驗),設計專屬的訓練計畫。有了訓練菜單後,你會想複習幾種訓練法則,好讓自己從各種訓練動作中獲取最大助益。

選擇你的跑步方法

選定一項跑步方法後,先不要考慮訓練內容,也就是跑步、訓練、阻力訓練、伸展和其他部分,先思考你想完成的目標,接著實際一點,想想你有多少空閒時間可以訓練並完成目標。下列是幾項會影響你決定的因素。

競賽訓練 vs 非競賽訓練

你為什麼而跑?這是第一章的第一句,也是你在開始訓練計畫前,必須回答的問題。如果你的理由是減重、改善健康或減壓,你的計畫就該納入更多全方位的訓練動作(例如阻力訓練和交叉訓練),跑步特定的相關訓練(像是節奏跑和長距重複跑)可以少一點。非競賽訓練的優點在於,既然不用背負跑贏比賽的體能調適包袱,訓練時程就有更多餘裕,你不會因為訓練較少和強度較低而受傷,比起受傷和疼痛,你會感覺自己更加強壯,更能衝刺且更有活力。
 
如果想參加比賽,但目標是跑完全程而非拔得頭籌,你就必須決定選擇完整的訓練課程,還是跑步量更多的訓練方式。不論哪一種,你都需要加上第二十四章會提到的特定比賽訓練。
 
如果你的目標是來場精采的比賽,就在訓練內容加上更多跑步量和提升強度。你得考慮到日常可能會有的疲勞感、痠痛與疼痛,還有可能受傷的風險。這類訓練時程的彈性較少,且每種訓練都與下一個(和前一個)密不可分,略過一項或改變訓練,可能會破壞連續幾週的訓練,當然你會發現自己的跑步體魄有驚人潛能,並在跑步期間感到更快活(有時也心滿意足)。

時間管理

本來很有野心想參加訓練課程,卻發現自己沒有足夠時間完成訓練,這樣一點都沒用。開始時,選定一個你在家庭、事業、社會義務和社群活動之外,還能切合日常生活的訓練時程。如果不這麼做,你很快就會被迫在訓練和生活中抉擇,通常生活會是贏的一方。不要自我設限,要記得,一項訓練需要的不只是完成它的時間,比方說,六十分鐘的跑步至少需要十分鐘才能穿戴好跑步配備,跑完步還需要二十至三十分鐘淋浴和更換衣服(如果你非常厲害,還可以有十至十五分鐘做跑完步的伸展和運動)。千萬別在不對的地方硬做不對的事,充分運用你的時間吧!

延續性

你需要一個可以長期堅持的訓練方法,太過用力或太急的訓練將讓你受傷、生病或精疲力竭。當身體無法快速適應時,你也無法堅持當初的動機,而且欲速則不達。身為一名跑者,你可能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才能看到跑步成果和健康體態有所改善。沒錯,就是十年,這無關乎年齡多少,就算看到明顯的進步,你也必須維持身體健康且堅持下去,這就意味著訓練可以控管。跑步的好處像是對身體、健康、心情和社交生活的優勢,都需要長期投入參與,因此要像選擇朋友一樣選擇訓練課程,把它當成你每天看到時都會開心的生活元素。

訓練法則

一旦選定好跑步方法,就要記得幾項基本的訓練原則(以及一些絕對不能違背的規定):
 
以自己身體訓練:你擁有獨一無二的生理狀態和潛能,不能將自己當作他人來訓練。
 
以現有體態訓練:過度訓練無法使你更快達到健身目標,反而容易受傷、生病和精疲力盡,身體還會感到痛苦。
 
訓練是段旅程而非目的地:健身目標和比賽目標就像明燈,努力向前然後持續下去,只要你的身體有所改善,訓練方法就是正確的。
 
不要顧此失彼:除非你已經強化跑步體魄所有部分,不然千萬不要顧此失彼。本書提供的訓練內容可以讓你準備好參加五千公尺到馬拉松的跑步競賽。
 
百分之十規則:每週以不超過百分之十的漲幅增加訓練量,但是這項規則並不等同於實際跑者訓練的比例,因此可以換成三週規則。
 
三週規則:身體需要時間來適應增加的跑步里程和強度,因此進行任一項重大改變後,保留至少三週的時間,再做下次的訓練增幅。
 
高—低強度訓練:拚命幾天後可以輕鬆幾天,努力幾週後可以放鬆幾
週,奮力一季結束後就能更輕鬆幾週。
 
熱身運動:要讓生理準備好更用力的訓練,需要十至十五分鐘進行熱身活動(比如慢跑、動態伸展、跨步)。
 
緩和運動:雖然在生理循環上,緩和運動一直備受爭論,但教練和運動員從未對其價值產生質疑,就遵從教練和運動員的做法吧!
 
肌肉纖維範圍:你需要足夠的訓練量(距離)來鍛鍊慢縮肌纖維,還有良好的訓練品質(重複動作、上坡跑、訓練等)來鍛鍊快縮肌纖維。沒有任何單一訓練可以同時鍛鍊到全部。
 
重複循環規則:在做跑步重複動作時,記得在還可做一、兩次動作時就結束訓練,這可以保護你避免過度鍛鍊。
 
上坡跑的價值:如果你想成為表現突出的跑者,那就一定要進行上坡跑:長距上坡跑,長時間的上坡反覆跑,還有短距上坡加速跑和下坡加速跑。
 
特殊性原則:訓練一定要符合你現實中打算一較高下的活動。像是騎自行車很好,但騎自行車的訓練無法讓你成為更好的跑者。
 
加倍:一天跑兩次對有經驗的跑者來說有所幫助(跑步量提升、HGH 釋出量增加、更好的跑步效益),但對新手來說負擔過重。
 
不需在鍛鍊時競力:一場比賽通常要用上百分之百的努力,而在比賽前和恢復體力後,這份努力多少有點變少,百分之百的鍛鍊亦然,至於需要百分百力量的多種重複動作,請參考下一個法則。
 
訓練不足比訓練過度好:訓練不夠時,你會感覺還好,永遠都有進步空間;訓練過度時,你會覺得身處地獄一般,需要休息數週才能恢復。

事實證明,保守且足以等待的跑步方法幾乎都有非常好的結果,因為鍛鍊跑步體魄需要時間,你不可能光靠單次、兩次或十幾次的鍛鍊就一步登天,你需要數十次的訓練才能開發潛能。
 
走捷徑不會有用。
過度訓練也不會成功。
殺手式的訓練和超級魔鬼幹部訓練營也做不到。
 
如果你想謹記一條本書提到的訓練重點,就這一個吧:沒有完美的訓練動作,只有完善的鍛鍊課程。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彼特.馬吉爾、湯瑪斯.舒華茲、梅莉莎.布瑞兒著作《跑步的科學》一書。掌握關鍵數據,調校9大身體機能引爆動力鏈,讓你突破瓶頸,超越自己!

第一本跑者精準訓練指南,從短跑到超馬都適用的全方位體能計畫,以科學訓練提高跑步經濟性,打造超完美跑步體魄!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開始跑步前必學會的事-關鍵跑姿

2019-02-19
跑步姿勢書摘跑步訓練觀念跑步知識庫

無論是參加馬拉松賽、訓練,對跑者來說,適合當下狀態的跑姿是跑步必備基礎。而根據「姿勢跑法」開發者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在《跑步,該怎麼跑﹖(15週年最新增訂版)》一書指出,姿勢跑法的核心為「關鍵跑姿」,它是雙腳循環交替過程中的一個姿勢,也是熟練跑步的關鍵。掌握「跑步姿勢」的概念、意象和感覺,你的跑步功力就能提升到新的境界;反過來說,沒掌握好這個姿勢,你就無法在技術上有所進步。

 
 
通透一件事,你會了解所有的事。     
─日本禪修大師鈴木俊隆(Shunyru Suzuki)

從時間和空間分析我們身體的任何一個動作,你會清楚發現身體是在無數個「姿態」(position)或「姿勢」(pose)間進行轉換。大部分的姿勢都是動作的過渡,它們得靠一個關鍵姿勢才會出現。那麼,要釐清哪個跑姿是關鍵,我所做的是研究世上最厲害跑者的跑步影像,從連續動作中找到符合生物力學的「關鍵姿勢」。

跑步的動作是一連串姿勢的組合(深色部分表示最關鍵的姿勢)

這個關鍵姿勢不僅會激發跑者不錯的表現,還能讓他們去掉多餘的思緒與不必要的動作,專心在完美跑步所需的確切動作上。如果我們能找到完美的「關鍵跑姿」,就可以說是直抵一切的核心,而且也能集中能量在推動身體前進真正需要的姿勢上,而不會浪費多餘的能量在無關緊要的動作上。
 
「姿勢跑法」的基礎理念在於:精準掌握關鍵姿勢,其他的姿勢就會隨著它一個一個正確地整合起來。我們在分析過世界級跑者的連續動作影片後,證實了最初的假設:的確有「一種姿勢」符合所有的條件,並可以拿來當成完美跑步動作的基礎。這項分析顯示,所有的跑步技術皆可經由單一姿勢的輔助來形成,那就是我一再強調的「關鍵跑姿」。

「關鍵跑姿」的4種角度

要從跑步動作中判別出「關鍵跑姿」,有三種鑑定方法:平衡、彈力和潛在勢能。
 
處於「關鍵跑姿」的狀態時,跑者也剛好在支撐點上處於完美的平衡狀態。此時,你可以從頭開始,通過肩膀、臀部,一直到與地面接觸的蹠球部畫一條直線。支撐腿的腳跟會略高於蹠球部,甚至可能稍微碰到地面,但身體的重量永遠只落在腳掌前緣,而非腳趾。

左:跑步過程中腳部與地面的接觸點─體重剛好落在蹠球部/右:處於「關鍵跑姿」時身體的垂直校準線─通過頭、肩膀、臀部與腳掌前緣

「關鍵跑姿」也是身體力道最集中、處於「準備前進」的狀態,這會讓此時的肢體互相交替支援,使移動達到最佳的效率。換句話說,這個姿勢可以讓身體潛在能量發揮到最大。此時的身體如同一顆在桌子邊緣準備滾動的球,蓄勢待發。
 
最後,「關鍵跑姿」是有彈性的姿勢。此時肌肉肌腱與結締組織處於彈性能「滿載」,身體會處於像彈簧準備彈射的狀態。

呈S形站姿的腿猶如彈簧,此時肌肉累積最大的彈性能

在前一章,我們討論到人在學新東西時會用到思考、視覺與感覺三種不同方式。現在讓我們很快地用這三種方式來分析「關鍵跑姿」。首先,我們的思考邏輯告訴我們「關鍵跑姿」的合理性:身體處於平衡、身體力道最集中,也是身體準備前進的狀態。不會浪費能量,而且跑者的身體很放鬆,準備把他們的所有能量直接釋放到前進動作中。
 
第二,從視覺化的觀點來看,試著想像一隻為了追捕獵物正在草原上飛奔的獵豹。運用你的想像力,把畫面停格在獵豹的四隻腳都正在身體下方的時刻,這時獵豹的肌肉完全放鬆,身體也載滿能量,準備向前衝到下一步,那正是獵豹的「關鍵跑姿」。人類的「關鍵跑姿」也是身體載滿能量、蓄勢待發的狀態。
 
最後,我們該如何去感覺跑步的關鍵姿勢呢?穩定、平衡與放鬆。當我們無法掌握關鍵姿勢時,肌肉為了保持姿勢會稍稍向左右或前後收縮,這就浪費能量了。關鍵姿勢練得很熟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彷彿可以這樣站一整天,而且隨時準備以毫不費力且迅捷的動作向前跑去。

獵豹的「關鍵跑姿」

開始練習「關鍵跑姿」

現在是把思想與理論轉為行動的時候了,但別誤會,我們不是要出門去跑個很快的10公里,而是先站在鏡子前面學習如何跑,而且還不會有前進動作。
 
就如同我們在前幾章討論的,只有在能量沒有一直耗掉的情況下,身體才會有最大的能量。因此在開始快跑10公里之前,要學會在「關鍵跑姿」中完全自在放鬆。
 
先脫掉你的鞋子,站在一面可以看到全身的鏡子前面。你的兩條腿都要微彎成S彈性站勢。要確定你所有的關節都是彎曲的,而且肌肉感到輕微的緊繃感。
 
輕輕地上下跳動,但不要伸直你的膝關節,試著找到你最舒適的膝關節彎曲角度。此時腳掌不要完全離開地面。檢查一下腳掌上的感覺,並確認你的體重是壓在腳掌的蹠球部,而不是在腳趾或腳後跟上。這在整個跑步循環的動作中非常關鍵,你的體重只能落在蹠球部,而且你必須完全掌握這份知覺。

站在鏡子前的姿勢(雙腳的姿勢一樣),身體重量落在蹠球部(即灰點位置)

現在雙腿以S形微彎姿勢開始原地向上跳,這時候腿仍然不能打直,而且腳掌稍微離開地面就好。輕柔地重複這個動作。試著去感受身體移動過程中的整體感。感受一下肌肉的彈力,而非伸展關節的力氣。
 
只要有一腳碰觸到地板,就立即輕輕地向上跳。做身體上下反覆跳動時應盡量以最少的力氣完成,且過程中不要停頓。這個動作目的在於:把身體落下的高度位能轉換成肌肉的彈性能。你所有的力氣都只花在姿勢維持上。試著這樣想:當你的體重落在腳掌上的那一瞬間,也正是你開始準備把體重移開腳掌的時刻。
 
最好的視覺圖像範例是一顆彈跳中的球。當一顆球碰觸到地面,球面與地面的接觸點會因壓縮而變平,但我們也知道這壓縮的力道會立即轉換成反向作用力:球會立即向上彈起。同理,在跑步時只要你蹠球部一碰到地面,你唯一要做的事就是馬上把它彈離地面。

彈跳中的球

剛剛是用彈跳中的球為圖像做「看到」的學習,接下來我們以碰觸熱煤炭的感受來做「感覺」的想像。當你在做輕跳動作練習時,試著想像每次你的腳著地時都像是落到一堆熱煤屑上面似的,你的動作將變得更迅速果決。
 
現在你已經有個「關鍵跑姿」的樣子了!把這些動作綜合起來,我們來練習下面的動作。一腳以蹠球部站在地面上,腳跟略微離開地面,或略微碰到地面。你的身體現在呈S形,而且腿與軀幹的肌肉感到略微緊繃。另一條非支撐腿略為離地,而且略彎的幅度比支撐腿還多一點。
 
保持這樣的姿勢,同時使你的肌肉保持些微緊繃感。如果你剛開始覺得很難,可以找牆、椅子或其他夥伴做額外的輔助。一旦開始適應「關鍵跑姿」,就試著做輕輕彈跳的動作。你必須體會到的感覺是利用「肌肉的彈性」像彈簧似的上下彈動,而不是肌肉使力做跳動。你的身體應該感覺像是一個整體的彈簧系統。
 
接著換另一條腿試試看。如果你發現其中一條腿特別難維持「關鍵跑姿」時不要太驚訝,大部分人一開始都會用慣用腿做支撐點,所以換成另一條腿當支撐點時會比較難維持平衡,這是很正常的,之後經由練習會逐漸改善。
 
好了,你現在已經在做「關鍵跑姿」了。感覺如何呢?如果你仍然會前後搖擺,正努力與平衡奮鬥中的話,請放輕鬆,停止浪費你的體力。一開始可以先把腳跟壓低,讓腳掌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大一點,然後閉上眼睛,慢慢尋找平衡時放鬆的感覺。現在的你也許還沒準備好快速跑個十公里,但你已經準備好該怎麼跑了!

書籍資訊
◎ 圖文摘自臉譜出版,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約翰.羅伯遜 著作《跑步,該怎麼跑?:認識完美的跑步技術,姿勢跑法的概念、理論與心法(十五週年最新增訂版暨特別收錄姿勢跑法常見Q&A)》一書。

本書特色
• 十五週年最新增訂版
• 5個全新章節、50張重修圖片,完整度、精確度同步升級
• 書末特別收錄跑者常見問題Q&A
• 長銷萬冊的跑步經典,為華文世界跑者全新起跑 


mail更多臉譜出版《跑步,該怎麼跑?:認識完美的跑步技術,姿勢跑法的概念、理論與心法》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提高跑步實力的6個增強式訓練

2016-12-29
爆發力跑者肌力動學堂訓練動作跑步訓練跑步

研究表明,採用增強式訓練的運動員們,在他們的訓練期間能有更好的表現勝過於僅有練習跑步的人。所以我們何不每週抽出一些時間,來進行這些有效的訓練以提高你跑步的整體表現和實力呢?以下六個增強式訓練供你練習參考:

訓練方式

在開始鍛鍊以前,首先必須先進行10分鐘的熱身。每一個動作,至少維持20秒,休息10秒,然後再繼續下一個練習。當你完成了這六個練習之後,可以重複再進行3組或者是在跑步過程之中練習。

 1  垂直蹲跳

垂直蹲跳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想雙腳打開與肩同寬,然後將身體放低形成深蹲姿。收緊核心肌群,一口氣將臀部向上推,盡量跳高。務必要以腳跟使力而非腳趾。著地時,身體立刻向下進入深蹲姿並再度跳起,做1分鐘。

©Oliver Baker

 2  後跨部抬膝跳

預備姿勢呈站姿,先以右腳向後跨步蹲。兩腳膝蓋略呈90度,維持上半身挺胸收腹,重心盡量放置前腳的腿後側與臀部,膝蓋不超過腳尖。當右腳往後跨的同時吸氣,以右腳向上抬膝跳,左右交替,做1分鐘。

©Oliver Baker

 3  踢臀跑

這個動作可以伸展大腿肌,讓你在跑步時的後半段跨步姿勢有更佳的延展性。
上半身挺直,勿左右晃動,雙腳交替往後踢,一次30秒,做3-5組。

進階版:待熟悉後,可一面踢臀,一面快速向前移動。

©Oliver Baker

 4  單腳跳躍

單腳站立,保持身體平衡,單腳微蹲,用力往上跳,到最高點時身體伸直,並保持平衡。落下時雙腳落地,並放輕動作,以免受傷。回到準備動作做下一次的跳躍,每組跳6-8下,跳3-5組。

©Oliver Bake

 5  跨步跳

擺動腿快速前抬與地面平行,支撐腿用力向上推蹬,要求擺動腿前伸後積極抓地,保持上半身挺直。兩腳有節奏的交替行進。來回5趟,做3-5組。

©Oliver Baker

 6  單腿階梯蹲跳

將右腳置於階梯上,左腳向後延伸,雙腳左右的距離不要太靠近以維持平衡,並彎曲左右腳的膝蓋,重心落於前腳腳跟,左腳抬至度其高度,以腳跟得力量垂直向上蹬起,保持核心收緊。左膝抬至肚臍高度,落下時迅速把重心放至腳跟,同時把左腳向後延伸。 左右交替,做3-5組。

©Oliver Baker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