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Bliss Cycle冥想飛輪——飛輪上的心旅行
1
Bliss Cycle冥想飛輪——飛輪上的心旅行
2
恭賀奪金!UA向舉重女神郭婞淳致敬
3
堅持健身!英國辣媽生完五個孩子依然火辣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liss Cycle冥想飛輪——飛輪上的心旅行

2016-06-29
知識庫 健身 飛輪 趨勢

想要逃離塵囂,我們選擇旅行;想要放鬆,難道只能靜坐冥想,用冥想走入內心與自己對話,尋找心中寧靜嗎?生活壓力無可避免,但是可以選擇放下,在飛輪上冥想,看似打破常規,利用動態的方式引領自己,讓踏板隨著心跳轉動,心靈跟著音樂放鬆,閉上眼睛,放鬆心情,專注自己的每次呼吸心跳,跟著踏板旋轉,烏托邦其實不遠,其實就在自己的眼前!

Bliss Cycle冥想飛輪——飛輪上的心旅行 ©SpaceCycle

音樂╳運動╳冥想

飛輪與冥想,兩者看似毫不相關,甚至聽起來相當衝突的兩項動作,卻能夠完美結合,利用飛輪的踩踏的動作,進行深度的冥想體驗。過去的經驗認為,要進入冥想,需要一個安靜且讓人專注的空間,盤腿而坐在瑜伽墊上,閉上雙眼,跟著呼吸,進入我們的心靈。飛輪在健身房中,一直都是很好的燃脂運動,藉由跟著律動不斷的變化騎乘速度,讓汗水噴發,讓呼吸急促,來燃燒身體的脂肪,達到運動與放鬆的效果,但是將彼此融合之後,帶來不是衝突,而是另外一種和諧。

在冥想飛輪中,不講求阻力、速度、舞動姿態、重量訓練,在45分鐘的冥想騎乘裡,老師創造出一個「專注時刻」,雙腳踩踏著如同自身心跳的節奏,透過老師提示的「關鍵字」與音樂打開心中的大門,專注內心情緒找到最真實的自我,是動態冥想的內觀,更是學習「少則得」的正念練習過程。

進入冥想時,每個人對於所見的畫面都有不同的詮釋,各種山水風景,各式花草植物都是許多人所見,但是這樣的講法似乎相當抽象,當進入這個情緒時,你的所見所聞,其實是內心中最歡樂的一段記憶,那段因為時間、壓力與環境改變時,早已埋藏的歡樂回憶,讓你在課程中從「心」被喚醒,帶領你再次體驗那個塵封在心底的故事,讓你回顧那段時間有多麼快樂,那段時間有多麼放鬆,現在的壓力再大,生活再苦,覺得生活過不下去,都是因為我們忘記了那段曾經快樂的日子,只要找回那股甜蜜與快樂,壓力就會消散,讓美好充滿心中,釋放一切的壓力。

尋找太陽還是眺望星空

冥想飛輪不只是釋放壓力的一種體驗,針對早上與晚上的時間差異,可以帶來不同的心靈體驗,對於早上來說,我們更需要找到能量,將自身充滿電力,應付接下來一整天的忙碌生活,當我們一張眼的瞬間,代表著一天的開始,但是對於離開床緣後,一天生活,不禁讓人產生猶豫與壓力,是否自己又要被現實壓迫的喘不過氣。如果我們能夠藉由尋找太陽,照亮我們心中的灰暗,在飛輪機上,跟著老師的引導,透過冥想與飛輪,找到照亮內心的太陽,保持踩踏的速度,告訴自己目標離我不遠,我只是正在努力的路上,一堂課時間的充電,讓陽光充滿內心的每個房間。

夜晚離開辦公室,抬頭眺望夜空,繁星就像我們遺忘的那股美好,被現實的強光所遮蔽,積鬱了一整天的無奈與煩悶,就算回到家中,如果無法釋放,即便躺在床上,更是輾轉難眠,踏上飛輪再次跟隨著老師的引導,打開心中的大門,見見真實的自己,就像拜訪好友一般,好好的跟自己聊聊吧!釋放腦中積累情緒,找回自己的步調,回到內心最初的快樂美好,就像星空再次閃耀,回到床上,帶著美好的心情,安穩的入睡。

壓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懂得如何釋放他,當這些壓力越積越多時,身體就會產生影響,不僅對於生活感到無力,對於未來感到困頓,每天被都在這樣的負面情緒中輪迴,無法斷開這樣的枷鎖,心是無法自由的,利用冥想飛輪的方法,讓「心」旅行,讓心中的晦暗的房間,得到陽光的照耀,或是讓被掩蔽的快樂回憶再次閃耀,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踏上飛輪,讓憂鬱與壓力,隨之消散。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恭賀奪金!UA向舉重女神郭婞淳致敬

2017-08-29
健身話題新聞UNDER ARMOUR

UNDER ARMOUR簽約選手郭婞淳,於2017 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以抓舉107公斤、挺舉142公斤、總和249公斤成績,為台灣拿下女子58公斤級金牌,完成打破大會紀錄的目標,更讓人驚艷的是,郭婞淳挑戰「在家破世界紀錄」的目標,也在挺舉舉起142公斤的瞬間達成!賽後郭婞淳表示,「不只要在世大運奪金,我還要在自己的主場創下世界紀錄,142公斤,是全台灣人一起舉起來」。
 
UNDER ARMOUR秉持著讓運動員更強的品牌核心,與郭婞淳一路面對挑戰克服困難,透過全方位的運動裝備來幫助郭婞淳提升運動表現。

奪金裝備捍衛主場

UNDER ARMOUR在世大運賽前為郭婞淳精心準備奪金裝備,包含21日晚間參賽時所穿著的「特製賽服」,在聽取郭婞淳自身的比賽需求與喜愛的設計風格量身打造,成為破記錄奪金瞬間的最佳戰袍!奪金裝備也包含透氣輕量、極致舒適的Threadborne系列服飾與幫助肌肉恢復的TB12睡眠裝備,讓郭婞淳能夠專心訓練、提升表現,並在訓練後能迅速恢復。

「婞念」來自追求夢想的意志力

世大運比賽期間,UNDER ARMOUR為喜愛郭婞淳的支持者特別設計「婞念」應援服,設計理念以郭婞淳的親筆字跡來呈現內心IWILL意志力「婞念」,透過心理的意志調整,郭婞淳放手一搏,成功為台灣留下金牌並一舉打破世界紀錄。UA台北八德門市將獨家提供「婞念」上衣的客製化服務,詳細服務內容請上:https://goo.gl/FL4ibT。

婞念應援Tee

UNDER ARMOUR持續讓運動員更強

世大運比賽後,郭婞淳將持續進行訓練備戰接下來的2018年雅加達亞運與2020年東京奧運,UNDER ARMOUR將持續做為郭婞淳最可靠的「毛毯」,透過一系列高科技訓練裝備,包括已絕版的中華隊配色的3D列印訓練鞋「3D ArchiTech」來提升選手訓練的成效,期許郭婞淳持續為台灣爭光。

資料提供/Under Armour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堅持健身!英國辣媽生完五個孩子依然火辣

2017-07-20
健身人物誌趣味

西蒙·蓋特里(Simone Gately)是英國一位35歲的超級辣媽,光看外表很難聯想她已經育有5名孩子,她時常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秀上她的腹肌、馬甲線還有火辣傲人的身材,許多媽媽都將她視為完美的典範並且跟隨她一起健身。

堅持健身!英國辣媽西蒙·蓋特里(Simone Gately)生完五個孩子依然火辣 ©simonegatelyfitmum5/Instagram

來自哈利法克斯的蓋特里,在懷第一胎時,跟丈夫商量好要在家當一位全職媽媽,所以開始把心力投入在家庭,但在一心一意顧家時,卻忽略了身材開始走樣。在懷孕的過程中,蓋特里完全不忌口也不運動,導致生完小孩後體重飆漲了19公斤,但是為了要讓自己穿上婚紗並且美麗的出席婚禮,她就下定決心開始減重。

當時發胖的蓋特里 ©Caters News Agency/news.com.au

蓋特里每天早上五點會起床運動,像是健走、散步,之後再花兩個小時上健身房運動,在晚餐過後,她會遛狗出去散步或是慢跑,平常還會跟小孩一起運動並且增加與孩子們的互動。

©thesun.co.uk

在飲食方面,都是由蓋特里的丈夫來調理。蓋特里的丈夫是在做專業研究肥胖症狀的工作,所以在均衡飲食、減重方面非常在行,因此他為了要幫助蓋特里減重,開始協助她改變飲食方式。蓋特里表示,好險有丈夫幫忙,自己在減肥期間,完全不吃加工食品,像是義大利麵、麵包、炸雞、蛋糕等,只吃新鮮食物,像是大量的蔬菜、水果等來幫助自己更有活力。

除此之外,她還大方公開自己的減重菜單。早餐吃燕麥和荷包蛋;午餐吃全麥沙拉和鮭魚;晚餐可以吃多一點,有鮭魚、燙青菜和火雞肉;平常的點心就是兩根香蕉。

生完小孩的蓋特里依然火辣。

©thesun.co.uk

由於蓋特里火辣的身材吸引到許多媽媽前來詢問如何同時顧小孩又要顧身材,蓋特里也非常大方地告知這些方法與訓練方式,並且希望所有女性不要因為生產後就不顧自己的身材。

©Caters News Agency/dailymail.co.uk

最後蓋特里表示,建議大家不要也不要天天泡在健身房,只要你有心,任何地方都可以是你的健身房。

參考資料/daily mail、news.com.au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