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Bliss Cycle冥想飛輪——飛輪上的心旅行
1
Bliss Cycle冥想飛輪——飛輪上的心旅行
2
輕鬆訓練、快樂順產:孕媽媽們的健康運動小撇步
3
女孩踢吧 KICK OUT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liss Cycle冥想飛輪——飛輪上的心旅行

2016-06-29
知識庫 健身 飛輪 趨勢

想要逃離塵囂,我們選擇旅行;想要放鬆,難道只能靜坐冥想,用冥想走入內心與自己對話,尋找心中寧靜嗎?生活壓力無可避免,但是可以選擇放下,在飛輪上冥想,看似打破常規,利用動態的方式引領自己,讓踏板隨著心跳轉動,心靈跟著音樂放鬆,閉上眼睛,放鬆心情,專注自己的每次呼吸心跳,跟著踏板旋轉,烏托邦其實不遠,其實就在自己的眼前!

Bliss Cycle冥想飛輪——飛輪上的心旅行 ©SpaceCycle

音樂╳運動╳冥想

飛輪與冥想,兩者看似毫不相關,甚至聽起來相當衝突的兩項動作,卻能夠完美結合,利用飛輪的踩踏的動作,進行深度的冥想體驗。過去的經驗認為,要進入冥想,需要一個安靜且讓人專注的空間,盤腿而坐在瑜伽墊上,閉上雙眼,跟著呼吸,進入我們的心靈。飛輪在健身房中,一直都是很好的燃脂運動,藉由跟著律動不斷的變化騎乘速度,讓汗水噴發,讓呼吸急促,來燃燒身體的脂肪,達到運動與放鬆的效果,但是將彼此融合之後,帶來不是衝突,而是另外一種和諧。

在冥想飛輪中,不講求阻力、速度、舞動姿態、重量訓練,在45分鐘的冥想騎乘裡,老師創造出一個「專注時刻」,雙腳踩踏著如同自身心跳的節奏,透過老師提示的「關鍵字」與音樂打開心中的大門,專注內心情緒找到最真實的自我,是動態冥想的內觀,更是學習「少則得」的正念練習過程。

進入冥想時,每個人對於所見的畫面都有不同的詮釋,各種山水風景,各式花草植物都是許多人所見,但是這樣的講法似乎相當抽象,當進入這個情緒時,你的所見所聞,其實是內心中最歡樂的一段記憶,那段因為時間、壓力與環境改變時,早已埋藏的歡樂回憶,讓你在課程中從「心」被喚醒,帶領你再次體驗那個塵封在心底的故事,讓你回顧那段時間有多麼快樂,那段時間有多麼放鬆,現在的壓力再大,生活再苦,覺得生活過不下去,都是因為我們忘記了那段曾經快樂的日子,只要找回那股甜蜜與快樂,壓力就會消散,讓美好充滿心中,釋放一切的壓力。

尋找太陽還是眺望星空

冥想飛輪不只是釋放壓力的一種體驗,針對早上與晚上的時間差異,可以帶來不同的心靈體驗,對於早上來說,我們更需要找到能量,將自身充滿電力,應付接下來一整天的忙碌生活,當我們一張眼的瞬間,代表著一天的開始,但是對於離開床緣後,一天生活,不禁讓人產生猶豫與壓力,是否自己又要被現實壓迫的喘不過氣。如果我們能夠藉由尋找太陽,照亮我們心中的灰暗,在飛輪機上,跟著老師的引導,透過冥想與飛輪,找到照亮內心的太陽,保持踩踏的速度,告訴自己目標離我不遠,我只是正在努力的路上,一堂課時間的充電,讓陽光充滿內心的每個房間。

夜晚離開辦公室,抬頭眺望夜空,繁星就像我們遺忘的那股美好,被現實的強光所遮蔽,積鬱了一整天的無奈與煩悶,就算回到家中,如果無法釋放,即便躺在床上,更是輾轉難眠,踏上飛輪再次跟隨著老師的引導,打開心中的大門,見見真實的自己,就像拜訪好友一般,好好的跟自己聊聊吧!釋放腦中積累情緒,找回自己的步調,回到內心最初的快樂美好,就像星空再次閃耀,回到床上,帶著美好的心情,安穩的入睡。

壓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不懂得如何釋放他,當這些壓力越積越多時,身體就會產生影響,不僅對於生活感到無力,對於未來感到困頓,每天被都在這樣的負面情緒中輪迴,無法斷開這樣的枷鎖,心是無法自由的,利用冥想飛輪的方法,讓「心」旅行,讓心中的晦暗的房間,得到陽光的照耀,或是讓被掩蔽的快樂回憶再次閃耀,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踏上飛輪,讓憂鬱與壓力,隨之消散。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輕鬆訓練、快樂順產:孕媽媽們的健康運動小撇步

2018-02-01
健身知識庫觀念孕婦

孕媽媽與一般人做運動的目的有所不同,主要著重於改善懷孕帶來身體不適的現象、維持體能水準,而非超越原先的體能狀況。因為懷孕後身體荷爾蒙的產生變化,身體分泌雌激素、鬆弛素等,會讓關節會較為鬆動、不穩定,寶寶的體重也會造成媽媽的重心偏移,常見的肩頸、下背痠痛、骨盆前傾、圓肩、膝蓋鎖死,隨之而來,因此需要藉由運動加以緩和、改善。

針對孕媽媽們運動時有哪些注意事項、禁忌以及如何找一位好的專業教練來帶自己運動、他們需要具備哪些能力,運動星球編輯訪問到在孕婦體適能領域具有多年經驗、且培訓了多位優秀教練的AFAA認證莉莉教官,與大家分享她多年經驗所累積的一些獨到提醒與小撇步。 

張莉莉教官是AFAA認證訓練講師,培訓出許多優秀教練,擅長孕婦體適能領域的訓練與知識。

懷孕的生理變化 可藉由規律運動訓練來適應

莉莉教官表示,一般來說懷孕後的3~7個月是適合運動的最佳時機,除了心肺運動,孕媽媽們也可以做適當的阻力訓練,讓肌肉質量、骨質密度較佳,並減緩鈣質流失的速度,但須有專業教練在旁協助指導較為安全。而7個月後需視身體情況選擇能以勝任的運動,並注意運動過程中若遇到破水、見紅及規律性的子宮收縮三大徵兆,就要立即停止運動,因為隨時會有生產的風險,無論媽媽自己或在旁指導的教練均需特別留意。

另外,對於生產後的恢復,產後第一週是靜養週,建議自然生產的孕媽媽們可以下床在週邊走走,動動手腳、抬抬腿讓身體稍微的活動,幫助恢復。而產後的30天稱產褥期,孕媽媽們會分泌乳汁、子宮收縮產生惡露,因此不建議游泳,容易造成細菌感染。產後30~42天為恢復期,通常42天醫生會要求回診,查看恢復情形,而剖腹產的孕媽媽們靜養時間通常會再更久。產後的訓練通常會因為孕媽媽們不同的恢復情形來做安排,同時也會針對媽媽們需要的肌力做訓練,如未來會抱小孩等,而預先做手部肌力訓練。這樣的阻力訓練也能幫助媽媽們保留哺乳所需的鈣質。

對於未來規劃懷孕的準媽媽們,建議在懷孕之前就開始逐步的鍛鍊,如此能改善懷孕時會面臨的孕吐、疲倦感,懷孕過程中會比較不辛苦;懷孕時鍛鍊肌肉能幫助代謝,讓孕後的精神、體態恢復更加順利。

隨著懷孕後期寶寶越長越大,媽媽因為負擔加重難免會引起諸多身體不適,可藉由適當運動來舒緩。

孕媽媽運動小撇步

莉莉教官也分享了給孕媽媽的幾項運動小提醒:
 
  1. 孕媽媽們運動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安全,建議孕媽媽們要進行運動訓練,最好是懷孕12週之後再開始,因為初期受孕在子宮中是非常不穩定的,12週之內建議走走路、散散步即可。
 
  1. 12週後的運動也需要盡量避免仰臥的姿勢以及過久的站立姿勢,因為可能會壓迫到主動脈或下腔靜脈而影響血液的流通不順。
 
  1. 建議無運動經驗的媽媽們從15分鐘的運動開始,再漸進式的提升到30分鐘,讓身體可以慢慢的接受、適應。
 
  1. 其中心肺運動的部分可以選擇快走、踩固定式飛輪、游泳、輕量的有氧舞蹈。需特別注意的是,運動環境的溫度不能太高且要有良好通風,如游泳時水溫不宜太高。
 
  1. 動作部分需留意不應有任何可能撞擊到腹部的動作,也需避免太大方向改變的動作、雙腳離地的動作,確保孕媽媽們的安全。
 
  1. 運動過程中穿著選擇合適、吸震的鞋子及有鋼圈式的內衣,讓運動的過程更加舒適。
 
  1. 伸展放鬆也很重要,因為孕媽媽們荷爾蒙的改變造成關節較為鬆動,需注意不要過度的伸展。可以選擇瑜珈或皮拉提斯,配合呼吸的訓練,與肚子裡的寶寶做身心的連結、對話。

孕媽媽運動第一就是要注意安全。

體適能教練指導孕媽媽要訣

針對想指導懷孕客戶的體適能教練,莉莉教官也提供幾項建議:

1. 教練與顧客和其家人們有良好的信賴關係很重要,因此需要不斷的進修專業能力,不論是證照或是針對孕婦的醫學知識課程。

2. 教學上,教練需要以安全為優先考量,站在孕婦的立場思考。因此,莉莉教官在培訓教練時,會讓男性教練及未有懷孕經驗的女性教練穿戴懷孕袋,親自感受孕媽媽們懷寶寶所承擔的重量,如此更能夠體會學員們訓練時的情形,給予適當的運動指導。她建議教練們都親自體驗一下承受寶寶重量的感受,如此對於孕媽媽的身體狀況會有更切身的體會。

3. 心理方面,教練也需要多關照孕媽媽們的情緒,懷孕時荷爾蒙的改變,容易影響孕媽媽們的情緒,此時教練們要讓孕媽媽心理上能夠良好的適應,且感到放鬆自在,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教練們要為孕媽媽們設身處地,了解她們的感受,才能做出最適合的訓練指導及建議。 張莉莉/提供

孕媽媽、教練、醫生三方緊密合作 讓懷孕、生產更順利

最後,莉莉教官特別提到,將來醫生、體適能教練、孕婦三方的橋樑需要更加良好、密切的聯繫,如此才能讓孕媽媽們能夠安心的運動,教練、醫生也能更加了解產婦的狀況,給予適當的專業建議,創造一個對三方都有助益的共贏局面。

profile
張莉莉 LiLi Chang​
大學講師
AFAA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教育講師
MATE FITNESS 孕婦體適能 MATE
GROUP EXERCISE INSTRUCTOR 國際基本團體運動指導員 GEI
PERSONAL FITNESS TRAINING 國際個人體適能顧問 PFT
WEIGHT TRAINING 重量訓練指導員 WT
STEP TRAINING 階梯有氧指導員 STEP
KICKBOXING 拳擊體適能指導員 KB
SPINING 飛輪

採訪撰稿/林恩麒
攝影/楊仁渤、Oliver Wu
審稿/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女孩踢吧 KICK OUT

2016-06-01
訓練動作核心訓練初階訓練健身動學堂

女孩踢吧 (Kick Out)是一個下半身的訓練。利用核心肌群來穩定腿部的力量,使另一腳踢出時,其身體依然能穩定於原地,不會左右搖晃。此外,此動作也能鍛鍊到腿部的力量,若是初次嘗試者,建議可先將手插在腰部即可。

女孩踢吧

鍛鍊肌肉群:下半身

動作難度:★★

STEP 1 準備動作

左腳在前,右腳在後預備。

STEP 2 右腳向上踢

右腳向前向上踢,左手同時伸出,觸碰右腳腳尖。

STEP 3 換邊

右腳在前,左腳在後。

STEP 4 左腳向上踢

左腳向前向上踢,右手同時伸出,觸碰左腳腳尖,左右輪替,各10下。

以上教學示範僅供參考,實際訓練狀況請依個人身體狀況自行斟酌。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