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超越自己挑戰極限-極限體能王李恩至
1
超越自己挑戰極限-極限體能王李恩至
2
東京帕奧台灣柔道選手 李凱琳:不是柔道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柔道
3
柔道女王連珍羚備戰2020東京奧運 勇敢面對自我弱點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越自己挑戰極限-極限體能王李恩至

2016-06-29
人物誌 武術競技 專訪 故事

從小到大跑步經常最後一名,李恩至如何從原本對運動缺乏信心,30歲以後卻蛻變成為世界矚目的「極限體能王」? 熱愛運動的李恩至,從每項運動中開發自己的各種可能性,同時也更了解自己真正的興趣以及專長。

小時候因身材瘦小,李恩至往往只能在各種運動競技場外觀看,無法參與比賽。上高中後轉戰體操運動,因濃厚興趣加上不懈的努力開始重拾信心,高中畢業後順利考上台北體專;巧妙的是,30歲後在一個偶然機會下參加日本「極限體能王」大賽,李恩至第一次就打進就打進決賽,2006年起連續8屆出賽,一度闖入最後關卡,兩屆獲得100多名選手中總合成績第一名! 

轉換跑道後發現真正熱情所在

然而,體專畢業後,李恩至原本並未如預期朝體育的方向發展。「畢業後24~30歲之間我嘗試做過10多種工作,包括業務、研究助理、餐廳、賣鞋…等工作,發現自己真的什麼都做不好,唯有「運動」是可以發揮所長的項目。」
 
幸運的是,有次遇到一位當健身房教練的體專同學,因緣際會轉回體育領域。「30歲以後學習攀岩,體操與餐飲,發現了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幸好平時仍然都有練習體操。」
 
雖然起步比很多人晚,所幸李恩至平時在家都持續練習體操和運動,第一次報名參加極限體能王競賽,就第一關全過,2006年成為赴日比賽SASUKE(極限體能王)舞台的台灣預選賽唯一代表。「平常身心的訓練很重要。」李恩至坦承,以前在比賽前爾偶會做惡夢,夢到自己遇到關卡卻無法破解,平時要模擬不同的狀況,身心壓力也很大。也在不斷調整心態找到平衡點,現在雖然有時候還是會緊張,但是已經學會用平常心面對。

興趣從極限體能王到越野車

「以前以為自己喜歡的是攀岩,高中以後發現只有體操這項運動是讓李恩至主動想要練習;當時間過去,發現自己朝思暮想的原來是越野車;有趣的是,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其實是武術。」李恩至從小就很崇拜李小龍,因為對於武術有相當大的興趣。
 
然而,喜歡一件事和真正去做到又是另一回事。此外,李恩至學過很多類型的運動,對他來說,人生除了該對一件事情專精之外,還要能夠豐富,這樣的人生才有趣精彩。」對於目前最熱衷的越野車,李恩至在過程中享受「重機式的狂野」,能夠內心很平靜的面對外在的狂野,這是李恩至對於重機所下的註解,也是他所追求的極致的表現。
 
李恩至認為奧運冠軍也只有一項很強,真正讓他崇拜的是能夠在每項奧運比賽都能拿到冠軍,這也是李恩至最大的夢想。不斷為自己設定目標進步。「有一天如果你覺得夠了,就會停滯不前。」
 
目前將所有時間都放在越野車上,李恩至全心全意地練習,透過全神貫注在這一項運動上,在自己能掌握的範圍內持續超越極限,用這樣挑戰極限的心,學習任何運動都能保持高度專注力。

在運動中享受生命每一刻

對李恩至來說,喜歡單獨可以完成的運動勝過群體,因為一個人更能夠專注,但一群人運動比較像是「同樂會」的感覺。因為一群人是可以很歡樂的,彼此激勵共同前進,一個人時就比較容易有壓力,練習過程中容易患得患失。但是,相較於一群人的歡樂,李恩至更喜歡與自己獨處的時間。
 
當下你做什麼事會快樂,就全力去做。不用想太多。「我妹妹就很羨慕我,可以為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活,不用為了討生活,考量現實與金錢,就像很多人想賺大錢,拼命去投資,但是也不見會真的順心如意。」把握當下,對李恩至來說是非常重要生活目標,追尋夢想也要趁早,人生短短數十寒暑,如果不能做自己的熱情,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對李恩至來說,用這句話來形容運動對的他意義在適合不過,因為對他來說活在世上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能夠運動,各種運動項目都有好玩的地方,他願意把時間花在運動上,自然能在各種體育項目中拿到不錯的成績,即使再辛苦,仍然樂此不疲。
 
對於想要入門開始練習運動的朋友,李恩至的建議是,找到一項熱情所在才有辦法持續,「找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去做,這是最快最可能有成效的方式」。因為當你對一件事情真正有興趣,自然就會全力以赴,使命必達。

撰文/緹爾思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東京帕奧台灣柔道選手 李凱琳:不是柔道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柔道

2021-09-27
故事武術競技人物誌

李凱琳出生於柔道世家,父親、叔叔都是視障柔道選手,叔叔李青忠更是 1996 年亞特蘭大帕運柔道金牌得主。李凱琳因為 家族遺傳 視神經萎縮症,視神經慢慢退化到僅剩 0.03 視力,同時聽力也逐漸退化…。

但即使眼前的光越來越模糊,凱琳對於自己的路,卻是越來越清晰…。

李凱琳以 18 歲之齡,拿下廣州亞帕運銀牌!隔年右膝前十字韌帶撕裂,開刀治療之後,2012 倫敦帕奧再奪銀!

時間軸來到 2016 年巴西帕運,備受期待的李凱琳卻以第五名作收。在那之後林凱琳在工作與訓練之間兩頭燒、身體健康出現狀況,林凱林陷入空前低潮…。

2019 年凱琳連續在兩場國際賽拿下一金一銀,取得東京帕運參賽資格,將第三度參加帕運!李凱琳說:「不是柔道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柔道。」或許這就是林凱琳注定的人生功課。「很期待,也很開心自己能夠堅持到現在!也希望自己的堅持能夠讓更多人看見帕拉選手的努力!」

出戰項目:女子柔道 B2 級、48 公斤量級

圖片/資訊來源:體育署、殘總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柔道女王連珍羚備戰2020東京奧運 勇敢面對自我弱點

2019-02-13
武術競技話題新聞

曾在2016年里約奧運女子柔道項目57公斤級,為台灣寫下第五名歷史的旅日好手連珍羚,上月才剛從奧地利結束移地訓練。面對明年即將到來的2020東京奧運,從今年起的每一場比賽和訓練,對她來說都非常重要,特別是今年8月將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盃,連珍羚依然會展現女王的風範,不只為了備戰東京奧運,更希望今年能為台灣柔道再創新歷史!

柔道女王連珍羚備戰2020東京奧運 勇敢面對自我弱點

所以,要想在場上有更好的表現,除了柔道技巧的精進,體能訓練亦不可忽視。珍羚表示:「無論甚麼項目,有強必會有弱!再加上其他無法預期的狀況,之中,得更注意自己每一個細節的弱項。」因此,去年底開始,連珍羚利用訓練之外的時間,特別請到專業的體能訓練師,來為她設計重量課表,補足自己身體力量不足的地方。

談起在日本訓練,今年已是連珍羚待在日本的第10年,從大二起便在日本山梨學院訓練、念書的她,不論訓練或者比賽都有別於他人的堅持不懈,而這份毅力也是來自於運動員們的共同最高夢想殿堂「奧運」,於是畢業後便被教練推薦留在僅有12位柔道女選手的小松職業隊,成為台灣柔壇第一位旅日職業選手。

去年底開始,連珍羚利用訓練之外的時間,特別請到專業的體能訓練師,來為她設計重量課表,補足自己身體力量不足的地方。

而在這10年間,隨著年年的進步與成長,每到有大型的賽事時,常有人讚譽她是台灣柔道唯一最有希望挺進奧運的選手…對此,連珍羚本人並不是很同意這樣的說法,她認為,其實台灣還有很多選手們,都在默默積極的為了挺進奧運而做準備,畢竟奧運本是每位運動的最高夢想,沒有唯一或絕對,只有不斷努力,用實力換取美好果實。

會有如此深的感觸也是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除了柔道成長精進外,她也學會更懂得珍惜身邊的資源以及每個幫助自己的人。 所以東京奧運備戰,除了為自己之外,更重要的是還要為了身旁幫忙自己、支持自己的人而更努力。因為連珍羚相信: 讓自己變得更好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回報。

資料來源/連珍羚經紀團隊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