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睽違一年回到頒獎台,連珍羚在塔什干大滿貫賽鍍銀!
1
連珍羚
睽違一年回到頒獎台,連珍羚在塔什干大滿貫賽鍍銀!
2
於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3
日本柔道隊再添4金 金牌數遙遙領先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睽違一年回到頒獎台,連珍羚在塔什干大滿貫賽鍍銀!

2021-03-08
話題 武術競技 新聞

旅日柔道女王連珍羚3月5日參加在烏茲別克舉辦的塔什干大滿貫賽,一路過關斬將,闖進女子57公斤級金牌戰,最後不敵日本好手玉置姚,獲得銀牌。塔什干大滿貫賽事為IJF(nternational Judo Federation,國際柔道總會)世界巡迴賽系列第三級賽事僅次於世錦賽與大師賽,金牌可挹注積分1000分,銀牌700分,銅牌則有500分。 目前連珍羚女子57公斤級奧運積分排行榜名列第10名,若扣掉日本地主保障名額,非常有機會取得東京奧運資格。

連珍羚
睽違一年回到頒獎台,連珍羚在塔什干大滿貫賽鍍銀!

連珍羚首輪輪空,第二輪對上來自葡萄牙的選手葳爾莎(GOMES WILSA),最後珍羚以她的漂亮的內腿動作擊敗選手,進入第三輪比賽。第三輪碰上世界排名第36名的羅馬尼亞選手奧海(OHAI LOREDANA),連珍玲再次以自己的招牌內腿動作,成功摔進8強賽。8強賽面對年僅20歲,世界排名第26名,相當有潛力的南韓選手金知秀,可惜仍不敵珍羚強而有力的三角鎖而掉入敗部復活,連珍羚則順利取得4強門票。

連珍羚

4強準決賽連珍羚遭遇上周才在特拉維夫市大滿貫拿到金牌的以色列女將緹娜(NELSON LEVY TIMNA),兩人一路戰至黃金得分,最後珍羚在黃金分的1:57成功以三角鎖壓制對手,搶下金牌戰門票。連珍玲再決賽面對世界排名第三名的日本選手玉置姚(TAMAOKI MOMO),珍羚與玉置姚在比賽中總共交手過3次,而這次仍差臨門一腳,不敵玉置姚的抱腳攻勢,最後獲得銀牌。這面大滿貫銀牌是連珍羚第五面大滿貫銀牌,也是她繼一年後回到頒獎台上,這份感動也讓連珍玲為接下來的東京奧運增添更多信心。

連珍羚

2020年因疫情的緣故,加上珍羚都待在最嚴重的日本,其實能夠練習的時間要比在台灣的選手更少。但即便如此,珍羚還是會利用家裡附近的階梯或在家裡做自主訓練,一刻也沒有停歇過。 珍羚也表示現在的她很珍惜每一次比賽的機會,她會繼續努力再每一天的訓練,並做好萬全的準備盡力發揮再每一場的比賽當中。下一站賽事尚未決定,要等連珍羚回到日本隔離過後再跟教練討論。

資料來源/承筠行銷事業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2021-07-27
武術競技綜合運動心理趨勢奧運新聞話題

正如火如荼進行的東京奧運會不僅是各運動大國激烈競爭的場域,也是展現「運動科學」實力的重要舞臺。台灣由國家訓練中心邀集國內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專家組成運動科學小組,整合國內各主要大學運科研究團隊及國訓中心運科處資源,應用運動科學協助選手減少運動傷害以提升競技表現,往奪牌目標邁進。中華男子射箭代表隊甫為中華隊奪得銀牌,總召集人相子元教授表示: 射擊與射箭運動較不受體型限制,是台灣優勢運動項目,希望能妥善運用運動科學資源達成奪牌目標。

於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圖為在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運動科學小組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總召集人。他提到,運動科學團隊在幕後默默幫助我國參加奧運會的教練及選手,依照各代表隊訓練與競賽需求,提供相關運動科學與醫學防護的支援;國訓中心的運動科學小組主要聚焦在奪金聲望高的選手上,給予最高等級的運科支援,以專案團隊的運作模式,協助各運動代表隊積極備戰東京奧運。國訓中心內設之運動科學處亦提供完整到位的運科即時服務,扮演好教練與選手背後的支柱,提升我國競技運動實力,達成奪牌目標。此外,科技部也籌組「精準科研計畫」,結合科學與科技的方法來幫助重點運動項目之選手,並開發更多創新之科技設備,為下一屆奧運作準備。

運科支援涵蓋相當廣,包涵生理體能、生物力學、運動心理、營養生化、醫學防護、運動資訊等等。相子元表示:「在執行運科工作時,必須先整合規劃後再同步實施,根據客觀量化的科學數據,找出各單項及選手的訓練需求,定期監控選手表現並彈性修正運科支援內容,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以射擊及射箭這兩項需要穩定性及高技巧性的運動項目為例,運動科學小組整合了運動心理及生物力學領域,提供代表隊選手完整的心理技能訓練,提高選手抗壓性及專注力,擬定賽前心理計劃及比賽之專注計劃,亦針對瞄準的穩定性,從生物力學角度進行射擊及射箭專項技術診斷,透過量化分析與即時回饋,提供瞄準技術力學指標作為技術調整之依據;利用瞄準分析訓練系統,更有利於控制好晃動規律,增加穩定性,延長穩定期。

相子元表示,射擊與射箭運動較不受體型限制,非常適合亞洲國家發展,也是台灣優勢運動項目,希望射擊與射箭代表隊能妥善運用運動科學資源,在奧運期間將身心調整至最佳狀態,達成奪牌目標。

運科團隊持續開發在手機上即時呈現槓鈴軌跡與數據
運科團隊持續開發在手機上即時呈現槓鈴軌跡與數據

另外,舉重也是台灣奧運代表隊重點金庫之一,相子元在多年前即針對舉重隊需求,開發舉重即時技術回饋系統,協助舉重隊在2016年里約奧運摘金。這兩年更進一步結合科技部「精準科研計畫」舉重運科團隊,利用影像分析技術及人工智慧開發出智慧型槓鈴軌跡追蹤系統,應用於舉重隊日常訓練,不僅可協助教練針對選手動作進行修正,亦可藉由量化參數與軌跡變化作為預防訓練傷害的重要指標;其中槓鈴移動軌跡的辨識,可透過電腦運算即時呈現軌跡與數據,也可直接在手機上即時顯示,希望舉重隊能在運動科學團隊的支援下,確實發揮訓練績效,在東京為我國延續奧運奪金戰績。

運動科學小組

國訓中心內設的運動科學處自 2016 年起,開始擴大後勤支援團隊,進駐碩博士級的生物力學、體能訓練、運動防護、物理治療、運動心理、運動營養等專業人員,已逐漸成為支援國家代表隊運科主要人力,為了落實運科支援工作,近年來國訓中心運科處安排運科人員長期隨隊,依據教練需求進行例行性之運科檢測與評估,整理出選手身體狀況資料,提供教練在擬定與修改訓練計畫的參考依據。 近年台灣在重要國際運動賽會獲得佳績,如 2017 年台北世大運、2018 年雅加達亞運,運動科學皆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希望台灣奧運健兒在運動科學團隊支援下發揮訓練績效,全力在 2020 東京奧運上發光發熱,展現台灣競技與運動科學實力。

運動科學小組召集人相子元教授主修生物力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因熱愛運動,在美國即從事運動醫學博士後研究,自 1994 年返台後第一份工作便是國訓中心運動科學研究員,之後轉任教職。其研究曾多次榮獲行政院體委會及教育部運動科學研究獎勵,也是國內第一位以運動科學專業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學者,在運動科學應用於競技訓練及運動產業上,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專家。

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這次運動科學小組總召集人
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這次運動科學小組總召集人 ©科技生活TechLife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日本柔道隊再添4金 金牌數遙遙領先

2017-08-24
賽事新聞台北世大運武術競技話題

臺北世大運柔道賽第四天,日本隊橫掃最後四個量級金牌,金牌數累計達8面,遙遙領先其他各隊;角逐男子60公斤級以下的中華臺北選手楊勇緯,評估有機會奪牌,最後卻都與獎牌擦身而過,二度淚灑賽場,觀眾都為他不捨。

女子柔道無限量級金牌戰,由日本選手(藍)井上 あかり拿下金牌、韓國選手Kim Jiyoun拿下銀牌。

晉級四個量級決賽的日本隊,先後傳捷報,由梅北 眞衣(UMEKITA Mai)在女子48公斤級以下摘金,接著藤阪 泰恒(FUJISAKA Taikoh)在男子60公斤級以下、井上 あかり(INOUE Akari)在女子限量級先後傳出捷報,再由男子無限量級的太田 彪雅(OTA Hyoga),為隊伍寫下一天完美句點。

日本隊太田 彪雅拿下柔道男子無限量級金牌,為日本隊添上本日第四金。

今年才在羅馬歐洲公開賽摘金的藤阪 泰恒,乘勝追擊在臺北世大運摘金,他說:「很開心,也很感謝臺北世大運。」拿下女子無限量級金牌的井上 あかり說:「今年才在東亞柔道賽拿下銀牌,臺北世大運助我開花結果,更上一層樓。」

原本與日本在金牌數上平分秋色的韓國柔道隊,23日僅有女子無限量級選手KIM Jiyoun一人晉級決賽,最後還是敗在日本隊手下,金牌數維持4面;巴西、義大利、法國與亞塞拜然四隊各握一金。

女子48公斤以下級金牌由日本選手梅北 眞衣獲得。

下個月就將過廿歲生日的中華臺北隊楊勇緯,是角逐本次柔道賽最年輕的選手,他一心想在男子60公斤級以下為隊上拿牌,在前三輪賽事皆順利過關,接著在攸關晉級金牌資格戰時,輸給世界排名25的法國選手LIMARE Vincent, Olivie;之後在銅牌戰,又敗給上一屆光州世大運的銅牌選手俄羅斯選手Federation OGUZOV Albert,再度落淚。

楊勇緯說:「我真的很想贏。我真的很想替中華臺北隊奪下獎牌。」曾經也是柔道選手的楊媽媽在一旁安慰他說:「你還年輕,或許經驗上不及那些老將,但只要你肯繼續努力,不停往前衝,你一定可以辦得到。」

男子柔道60公斤以下級楊勇緯(白)銅牌戰賽落敗,無緣爭銅。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