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場館資訊
  • 微風水行者俱樂部:立槳衝浪安全又好玩
1
微風水行者俱樂部:立槳衝浪安全又好玩
2
109年全國衝刺划船錦標賽,划船甜姐兒黃義婷首次參加就穫金牌!
3
運動科學強化體能訓練奏效 全大運游泳池畔頻破紀錄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微風水行者俱樂部:立槳衝浪安全又好玩

2016-07-04
場館資訊 水上運動 趨勢 新聞

微風水行者,優遊於微風運河上的一群人,藉著SUP板漂浮於水面,能更親近於大自然,深入水域的每個角落。微風水行者俱樂部是由一群熱愛立槳衝浪朋友所組成,大家一起划遍每個水域、推動體驗課程,讓更多人一同參與,如同創立者吳睿豪教練說的,「SUP運動像踩飛輪,起步困難,一旦轉動會越來越順利。」,從一開始推動不易,如今俱樂部成員已多達百人。

微風水行者俱樂部專業的教練群

立槳衝浪 比你想像中簡單

立槳衝浪,引進台灣約莫4、5年,很多人沒聽過的運動,看似困難,但事實上它和衝浪、潛水不同,上手門檻不高,是個老少咸宜的水上運動。利用充氣的SUP板,划水者可或站或坐於板上,透過划槳來產生動力,「這項運動老少咸宜,且兼具環保,我們不用透過任何機械動力來移動,也減少對於環境的污染。」吳睿豪教練說道。

國內立槳衝浪先行者之一的吳睿豪教練

4年前引進 帶動俱樂部的成立

6年前SUP曾引進台灣,但當時推動的是硬板,效果不彰,不好存放是個問題,直到4年前軟式SUP問世,吳教練在因緣際會之下接觸到,過去從事多種不同水上運動的他認為,軟式SUP較適合台灣,也因此發展較為順利,「軟式SUP可以收納,適合住家普遍偏小的台灣,加上這運動入門檻較低,對於大多不習慣從事水上運動的台灣人來說,比較好上手。」
 
目前俱樂部成員約一百人,他們大多在5點到7點於微風運河練習,一大早來到河邊,伴著晨曦划SUP,是平凡生活中的一大享受。「我們大多數成員都有其他正職,上班前來划一下,就像有些人會去晨跑、運動,活動一下身體,才開始這一天,上班的上班、接送小孩的也不會來不及,也是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吳教練分享道。

俱樂部假日會帶團隊至北海岸一帶溪流做體驗。

起步困難 如今參與者眾

微風水行者的成立並非一蹴可幾,一開始推動困難,到現在體驗課程常常爆滿,吳教練分享一路以來的心情,「剛開始推廣,體驗課程一次只要200元,超便宜吧!但都沒人想參加,那時還會被報名的人放鴿子。但是現在,體驗課程收費變高,卻反而有更多人參與,表示這運動大家越來越能接受,而且玩過的人都會想再來。」吳教練也感謝這段路上,一起努力的夥伴,因為有他們的投入,才讓SUP這個運動像是踩飛輪一般,起步艱困,但卻越踩越順。

體驗課程都有數位教練隨隊,除教導正確知識,也確保成員安全。

體驗課程 安全樂趣兼具

目前微風水行者除了自備SUP等器材的會員外,也開放一般民眾參與體驗課程,且全程有教練陪伴,從熱身、幫SUP板打氣、到河面上划,俱樂部設計一系列課程,讓參與的學員能滿載而歸,也不用擔心完全沒經驗或安全問題,「只要下水,一定全程穿救生衣,且教練們都有救生員執照,上過緊急救護課程,一切安全第一。」吳教練強調。
 
不少會員都是因參與的體驗課程,或跟朋友一起來,一玩就玩上癮,最後決定自己買一塊SUP,這樣出遊就能帶在身上隨時「划一下」。而這也是軟式SUP最大好處,因為收納方便,整組帶出門與一般行李箱差不多,吳教練表示有不少板友都帶著板子出國,只要有不錯的水域,還能下水體驗,「不過要合法啦!」吳教練笑說。

在環境優美安全的水域做體驗,實在是一大樂事。

成立協會 使立槳衝浪成為全民運動

立槳衝浪協會近期成立,吳教練表示,設立協會的目的,是希望透過制度的建立,讓這項運動能更順利發展,也能讓政府加以重視。對此,吳教練已有一套想法,「教練證照制度的建立、申請經費協助選手出國、開放飲用水水域讓SUP板進入,是未來三大目標。」
 
吳教練表示,教練的證照制度建立,主要希望透過正式課程、考證照,培養專業教練,增加安全性,讓這運動更大眾化,其次是協會成立後,能跟政府、業界合作申請經費,讓有潛力的選手能無顧之憂的出國比賽。
 
開放飲用水域這也是未來努力的重點,吳教練說:「台灣很多美景都在山上、保護區、水庫,但這些地方無法隨便進入,而立槳衝浪最大特色就是無汙染,不像小艇需要其他動力,因此,並不會汙染環境,合法進入的板友說不定還能幫政府好好監視這些地方呢!」

體驗活動結束,成員都意猶未盡。
大型龍舟板需要所有成員同心協力。
划到出海口,挑戰海浪。
挑戰海浪更為刺激。
連教授也忍不住下海試身手。

微風水行者俱樂部

add 新北市蘆洲區中正路327-1號1樓
tel 吳睿豪教練 0932-332-942
web http://www.isup.com.tw/
price 體驗課程收費:1900元

撰文/粘粘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9年全國衝刺划船錦標賽,划船甜姐兒黃義婷首次參加就穫金牌!

2020-11-06
賽事水上運動新聞話題

109年全國衝刺划船錦標賽於11/3-6在台南運河舉行。其中代表國訓中心參加公開女子組賽程,也是最受矚目的划船甜姐兒黃義婷,自11/3起陸續過關斬將,最終拿下金牌殊榮。一般划船比賽距離,國中約為1000公尺,高中與一般組則在2000公尺,此次400公尺的衝刺賽,划船協會亦希望讓選手有不同的體驗。

跟正規的2000公尺比賽相比,400公尺的衝刺賽如同田徑短跑項目,一開始就得想盡辦法將對手的距離拉開再拉開,一路衝到底。相較於2000公尺,能有較多的戰術可供應用。例如在起跑過後,根據自己的配速,可一面控制呼吸並將節奏慢慢抓出,最後在250公尺左右在盡全力衝刺。從第一天的比賽起,義婷便參加了2場比賽,分別對上來自國立台北商業大學的選手吳惠晶以及台北市立大學的楊婉妤選手,最終黃義婷皆已第一名晉級至11/4的比賽。緊接至今日的連續三天,皆與同為奧運培訓隊的學妹們李冠儀、謝怡晴對戰。

在11/4與李冠儀的對決中,開始時兩位選手的距離並未相差太遠,但約不到100公尺,義婷便迅速的超過對手,並以1分22秒的時間拿下勝利。同樣400公尺的距離,這個時間比11/3下午第二場的成績整整快了4秒鐘,使得黃義婷更有自信地迎接11/5與謝怡晴的比賽,並在當天以1:27的成績晉級總決賽。

事實上,這是黃義婷第一次參加400公尺的衝刺賽,並在第一次參加就拿下金牌的她也表示:「將近一年沒有比賽了,終於能夠有機會感受比賽的氣氛,所以心情相當興奮,不管成績如何,接下來除了努力訓練,教練也會持續安排以賽代訓的方式,讓我們不管在比賽或者訓練上,都能持續全力以赴的備戰。」

來台南不僅收穫金牌,義婷也利用吃飯時間品嘗台南最具有特色的小吃牛肉湯、鱔魚意麵等。她表示自己平時就很喜歡吃牛肉,因為能在訓練前後快速補充能量,而台南的牛肉湯又特別有名,平時在北部也很難吃到,此次可說是一個收穫滿滿的行程呢!

圖、文/承筠行銷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科學強化體能訓練奏效 全大運游泳池畔頻破紀錄

2017-05-09
新聞游泳水上運動話題

運動科學的介入,可以讓競賽選手能力在短期內大幅提升!接連兩天,106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在游泳池畔,分別打破男子200公尺自由式、400公尺自由式接力的全國紀錄;其中,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科學處的體能訓練師陳佳慧,負責規劃及執行各種體能訓練,是一大重要功臣。

林建良、黃硯歆、安廷耀與王郁濂組成的輔大接力隊打破國家隊在仁川亞運保持的全國紀錄。 國訓中心/提供

運科博士分析選手狀況 安排體能訓練

這次在全大運打破全國紀錄的游泳好手,包括黃硯歆、安廷耀與王郁濂,目前都在國訓中心進行密集訓練,由總教練李澄峯指導。
 
游泳隊是從去年12月進入國訓中心,運動科學處立即與總教練和選手討論,了解選手狀況,並配合比賽訓練週期,把全大運當作第一個階段性目標。
 
在體能訓練方面,國訓中心運科團隊的負責人,是運科博士陳佳慧。她依據比賽日程,規劃訓練週期、重量訓練、核心和TRX訓練課表;每週3次重量和核心訓練、2次TRX訓練。

訓練過程中,運科團隊發現部分選手,上肢和下肢肌力不足,核心能力有待加強;因此,從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主要在提升選手的肌力、耐力和肌肉,3月至5月則轉換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

結果證明,游泳隊在核心、TRX和最大力量,都有大幅提升。教練李澄峯說,「現在在水裡的訓練量減少,搭配由運科安排的重量訓練,從選手的身體狀況開始改造,收到不錯效果」。

國訓中心體能訓練師陳佳慧(右)是游泳池畔破全國紀錄的幕後功臣。 國訓中心/提供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