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破紀錄!電動機車單趟長征19,000公里
1
破紀錄!電動機車單趟長征19,000公里
2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燒燙傷後不萎靡 陳萬坤的鐵人夢
3
蘋果iOS 10新增多組運動Emoji表情符號 讓你盡情表達對運動的熱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破紀錄!電動機車單趟長征19,000公里

2016-07-06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趨勢

隨著Gogoro電動智能機車的發表,讓我們對於這種新的移動方式有了更多想像與疑惑,到底電動機車可以騎多遠?

去 (2015) 年8月初,美國人湯馬士·湯姆齊克 (Thomas Tomczyk) 騎著他的電動摩托車進入哥倫比亞的翁達市(英文名Honda,位於波哥大西北部約150英里之遙),打破了電動摩托車單趟騎行路途最長的世界紀錄。湯姆齊克以他的2012 Zero S這款電動重型機車,騎了12,644公里(7,856英里),來到這個位於中央哥倫比亞的美麗小鎮。

Thomas Tomczyk騎在南美鄉間小路上。 ©facebook/Electric Powered Odyssey
Thomas Tomczyk騎到Honda鎮時,打破紀錄的GPS紀錄。 ©blog.motorcycle.com

在這之前的世界紀錄也有超過12,000公里,但那個紀錄其實是得力於一輛廂型車的幫助,為那台電動機車提供充電和維修。湯姆齊克這趟是獨自騎行,得靠自己維修和少數充電站來完成這次壯舉——能提供充電的包括監獄、學校、博物館、住宅、車庫,以及咖啡館等等。

他這趟騎行的最終目標是提升大眾對於永續旅遊的認知。「我想證明以電動摩托車做長途旅行不是未來的想像,而是現今一個可被實行的選擇,」湯姆齊克說。「我和兩個朋友共同創建了一個名為『電能奧德賽 (Electric Powered Odyssey) 』的計畫,通過它,我們希望傳播這種新冒險旅行方式的消息。」

當然,這個壯舉也關於締造一個新的世界紀錄。「我也想成為以電動摩托車從美國騎車到南美洲盡頭的第一人。」沒錯,他正準備進一步往南走,儘管已經打破了紀錄。他的計劃是繼續一路騎車到南美洲南端的巴塔哥尼亞,這意味著他還有6,000多公里要走。

Thomas Tomczyk騎在南美沙漠中。 ©facebook/Electric Powered Odyssey

他的Zero S機車一天可以騎乘200英里,但每次充飽電只能走大約90英里路。還有其他一些獨有的挑戰,例如荒涼而遙遠綿長的公路和維修資源的缺乏。「在墨西哥北部塔毛利帕斯州一些冷清的道路上騎這台摩托車真是相當大的挑戰,這個地區的基礎建設匱乏和不安全感,令人在車上隨時擔心害怕,」湯姆齊克說。「在拋錨時,與當地維修師傅合作,來維修這台他們從來沒見過的車輛也是一大挑戰。」

當地修車師傅對於這款車感覺新奇。 ©facebook/Electric Powered Odyssey
Tomczyk必須四處找插座充電。 ©facebook/Electric Powered Odyssey

但湯姆齊克對這趟長途騎行意志堅決。他擁有超過17年的摩托車長途道路騎行經驗,並有單趟從南非一路騎到歐洲的紀錄。然而,這趟旅行對於他來說,有一點比別人更特別。「今天,在南北美洲的公路上騎傳統摩托車更是一種耐力和耐心的鍛鍊而不是冒險,」他說道。

湯姆齊克和他的團隊一路上會同步拍攝紀錄片,來向世人呈現這種旅行是什麼樣子,與之前任何電動機車的騎行有什麼不同,並透過在Kickstarter網站上面募款來為這個計畫籌得更多資金。此外,他以社交媒體同步更新他這個冒險,在透過Twitter發布和網站更新的同時,他將繼續往巴塔哥尼亞騎去。

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漠中,有任何狀況都很棘手。 ©facebook/Electric Powered Odyssey
Tomczyk已成功騎到南美洲南端。 ©facebook/Electric Powered Odyssey
駱馬是南美常見野生動物。 ©facebook/Electric Powered Odyssey
深入南美大陸,才能見到如此美景。 ©facebook/Electric Powered Odyssey

臉書專頁:Electric Powered Odyssey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燒燙傷後不萎靡 陳萬坤的鐵人夢

2021-05-10
人物誌路跑故事鐵人三項戶外運動

「我不知道能鼓勵多少人?但我可以先做自己。」陳萬坤說道:「我想寫下全國燒燙傷界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在陳萬坤的人生中,幾個數字帶有意義:40、226、20。手臂上的燒燙傷痕跡細說了一些他的過去:全身 40% 面積燒燙傷二到三級,把鐵人 226 立志為個人宏願以及每運動 20 分鐘就必須補充少量水分。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才剛滿四十歲的陳萬坤,談到 2015 年的八仙塵爆不免流露出難過的神情:很多人對八仙塵爆事件持有負面觀感。但這並不是陳萬坤給予他人的印象,他時而樂觀時而心底糾結,每天上午完成了烹飪課程之後,便把下午時光投入鐵人三項訓練,即使是面對炎熱的氣候也甘之如飴。至今已完成了 2018 年與 2019 年的 IRONMAN Taiwan 澎湖賽事。「我的目標只有 IRONMAN,」他說:「希望有朝一日能前往夏威夷參加 KONA。」

鐵人之夢路迢迢

早在八仙塵爆之前,萬坤透過新北微風運河鐵人三項,他便喜歡上鐵人三項運動。然而,在鐵人之旅還未啟程,一場突如其來的八仙塵爆事件回到起點。在漫長的燒燙燒療程歲月裡,他加入了陽光基金會。2019 年藉由小曠老師的幫助投入『陽光圓夢計畫』,他的鐵人夢。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訓練過程中艱辛不斷,他面臨的挑戰也更多。「我的皮膚比一般人更脆弱,很容易破皮,」陳萬坤說道:「一般人的傷口癒合的很快,燒燙傷者的傷口有時要一兩周才會癒合。」每回只要一受皮外傷,為了避免感染就必須放棄游泳訓練。除此之外,燒燙傷的雙腿,隨時因為充血腫脹而麻痺刺痛,所以運動時間一拉長、或者是長期久站都可能造成雙腿如細針般痛楚。這使萬坤必須坐在椅子上、甚至是坐在地板上洗澡。兩年後這種症狀消除了。他笑說曾經有 153 天強迫自己洗冷水澡,只為了要適應冬天的游泳訓練。雖然說得非常寫意輕鬆,但此中的甘苦卻難為他人道。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泳訓不容易,但陸上訓練亦然。二到三級 40% 面積的燒燙傷,致使萬坤的手臂與雙腳的汗腺都被燒掉,身體無法有效排汗,為了避免過熱與其他狀況,他每騎車或跑步 20 分鐘便強迫要補充水分。「我知道自己的狀況不如其他人,」他說道:「所以我很注意也會小心。」他伸出手來讓拍攝下燒燙傷的痕跡,儘管留有慘痛回憶,陳萬坤卻不為此耽誤人生。

穿著壓力衣也要參加鐵人三項賽

八仙塵爆後兩年,陳萬坤參加了 2017 年高雄愛河半程鐵人三項賽(衝刺賽 25.75 公里)。當時的他穿著控制治療疤痕增生的壓力衣出賽,主辦單位也特地派人幫助他。儘管全程都穿著壓力衣,但雙腳仍然相當刺痛、體感悶熱不適。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完成衝刺賽的隔一個月,他再次參加了 CT 51.5 正式賽程,確認自己身體的狀況適合與否。在鐵人訓練過程中,他感謝瘋三鐵的賴曉春教練給予多次指導與幫助,以及 IRun 跑老闆 Bruce 一直以來的鼓勵與支持,還為他的目標開出客製化訓練課表。同年的十月份,他參賽了台東超鐵 113 競賽,逐漸朝著自己的夢想前去。

燒燙傷鐵人陳萬坤

「『IRONMAN』這個稱呼有很大的精神,它帶給我做任何事情不輕易放棄。」陳萬坤侃侃而談:「很多人說燒燙傷因為訓練跟生活不便,很難把激烈的鐵人三項當成目標。但我卻不是這樣想。」他笑說自己有點好強,燒燙傷不適合曬太陽跟長時間運動,所以他偏偏投入鐵人三項運動。很多人說燒燙傷者會有『怕火』、『怕熱』的陰影,萬坤則放棄了電腦機械製圖工作,轉投入學習中餐烹飪、與大鍋大火快炒為伍。「廚房很悶熱,但我覺得自己能克服。」他說:「鐵人訓練很辛苦,但我沒想要放棄。」投入鐵人運動的路漫長而艱辛,他很感謝家人沒有反對他追求 KONA 夢想。

IRONMAN
照片來源:BBC

他引了兩個例子作為自己的楷模:肢體障礙,以單腳完成鐵人賽的日本選手俊男古畑,以及 65% 燒燙傷的女鐵人 Turia Pitt 圖莉亞‧彼特。萬坤說:「我只覺得自己不夠,還可以再努力一點。」不同於其他人,陳萬坤習慣獨自訓練,一來可以更有效率的訓練(保持專注),二來自己的時間也不是能配合他人。

「我都是一個人長距離騎車到北海岸,」陳萬坤說道:「真的太累或太熱,就會在公車站牌的蔭影下休息。」每 20 分鐘就要補一次水,除此之外,他也在三重體育場獨自跑長距離練習。

2018 年與 2019 年他完成了 IRONMAN Taiwan 鐵人賽,未來也期許一次一次完成鐵人賽。「雖然很難也很遠,但我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前往夏威夷參加 KONA 世錦賽。」

我想為自己寫下一份傳奇故事

回到最前頭『我想寫下全國燒燙傷界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很多人在面臨燒燙傷之後,人生與世界就起了變化。然而,陳萬坤選擇用更強烈也更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自己:「鐵人三項帶給我遇到困難事情時,我會想到訓練鐵人三項辛苦的日子,告訴自己困難的事情都能克服。」

燒燙傷鐵人

除了把目標朝向 KONA 之外,另一個小小的夢想就是考取中餐乙級烹飪證照,即使待在廚房裡悶熱且受苦。比起在炎熱天候下跑步或騎車,萬坤對於這個小小的挑戰依舊甘之如飴。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蘋果iOS 10新增多組運動Emoji表情符號 讓你盡情表達對運動的熱愛

2016-10-27
話題趨勢趣味戶外運動

愛運動的你,在聊天時有更多表情符號可以用了!如果你是使用iOS配備如iPhone及iPad等等,也將作業系統更新到iOS 10了,那麼也許你已經發現,在表情符號(Emoji)選單中多了好幾組運動主題的圖案。上個月發佈的iOS 10更新,蘋果一共新增了72個新的Emoji表情符號,除了強調不同種族、膚色、髮色等等外表特徵,以及性別平等的議題之外,還新增了跑步、騎單車等等運動主題的表情符號,讓你在聊天時能夠更盡情地表達自己的訊息了!

iOS 10 Emoji表情符號新增運動主題圖案,更貼合愛運動人士的需求。 ©emojipedia

跑步是全民運動,當然是運動表情符號一定要囊括的項目,各種舞蹈是不少人在休閒時娛樂兼運動的選擇。

©emojipedia

除了跑步之外,還有騎馬、滑雪、高爾夫、衝浪、划船等等,項目非常多元。在種族和性別平等方面,每一組動作都非常細緻地描繪了各種膚色、髮色,男生女生也都依據特徵做不同的描繪,例如衝浪者男生著長袖長褲,女生則是短袖短褲。

©emojipedia

游泳也是大家熱愛的休閒活動之一。

©emojipedia

除了籃球之外,還有舉重!顯然蘋果也注意到越來越多人在從事健身運動了。

©emojipedia

騎單車還有分公路車和登山車,真是太貼心了。

©emojipedia

現在就趕緊打開你的iOS配備,好好用這些Emoji表情符號來表達你對於運動的熱愛吧!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