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美國專欄作家的路跑終極指南
1
美國專欄作家的路跑終極指南
2
2021日本航空屏東墾丁國際馬拉松
疫情讓跑者悶壞了!2021日本航空屏東墾丁國際馬拉松將於週日熱鬧登場
3
在危難時刻如何應變?你需要冷靜掌控自己的杏仁核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專欄作家的路跑終極指南

2016-07-24
知識庫 跑步 運動生理 路跑 馬拉松

在舊石器時代,當時的人類必須在大草原上追逐羚羊追個半死,一天的食物才有著落。但在21世紀的今日,我們不再需要仰賴跑步來維持生命——除非你身在電影場景中,就算穿著高跟鞋還是要死命的跑給恐龍追——跑步成了一種選擇,而每週有近三千萬的美國人選擇這樣的運動方式,現在不妨來看看美國一些知名專欄作家們怎樣描述跑步這件事。

該為何而跑?跑步專家建議你: 打破辦公室牢籠,勇敢跑出本色!

☀但,我們為何而跑呢?

「因為你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站在我身旁的約翰.瑞提博士(Dr. John Ratey)說,「我想你應該...」

「等一下,」我想起了電影《派特的幸福劇本》,劇中患有躁鬱症的男主角,套著垃圾袋跑步的情節,「我可沒有ADHD喔。」

我與博士對看了半晌,突然意識到:他可是著名的哈佛大學臨床心理專家,還寫了好幾本腦神經科學的暢銷書,而我只不過是一個學生時代常被老師叫到走廊罰站的魯蛇(而且罰站到一半跑去福利社買熱狗吃從來沒被發現過),我好像不該這樣質疑他的專業。

「別擔心,我不是在診斷你,」博士說。他沒必要這麼做,因為我開始懂他的意思了。

☀跑步讓你的注意力更集中

我在撰寫《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的頭九個月裡,從清晨五點半就在書桌前埋首奮鬥,直到天黑,哪裡都不去。但後來我真的受不了,推翻這個超枯燥乏味,又效率低落的書寫計畫,開始隨處亂「跑」亂晃(當然也要敷衍隔壁老王還有對面阿婆的各種閒話家常)。在我每週的行程表中,唯一不變的,是和老婆在每週二早上去爬健行步道。

在外「跑路」整天充充電,回家吃飽晚餐後,我才終於回到書桌前開始寫作。這倒是奏效了,寫作的狀態跟效率都遠比過去的方法來得好,跑步訓練出的集中注意力,讓我每天都有穩定的篇幅進展。

後來想想,其實這並不是我有多聰明想出這個辦法,而是海軍陸戰隊退役的爸爸傳給我的無形資產。他從韓戰戰場退役後,早上打工、晚上上課,徹夜苦讀取得了法律學位,並考上律師執照。當他成為一位執業律師後,每天早上破曉前,他都會套上經典的黑色帆布球鞋,在附近街口跑上至少半個小時。  只是每天跑步還不夠,他還發明了一套不比蛙人操輕鬆的訓練方法,讓他越跑越遠:每個月設定好每日應跑里程數,然後在禮拜天跑上兩倍的里程。例如:四月每天應該要跑四公里,那四月的禮拜天就要跑八公里;五月每天五公里,五月的禮拜天就是十公里。以此類推,十月的禮拜天,他就會跑上一趟半馬。全年無休,永遠忠誠。

☀不為「紀律」 只為「自我」

我小時候一直認為他是紀律的鐵人,直到我跟隨他的腳步後才發現,他這麼做根本不是為了什麼冷冰死板的「紀律」,而是為了在脫下西裝皮鞋後,孑然裸身、奔向原始本性的時刻。

連動物關在動物園裡都會脾氣暴躁、飲食失調,甚至性功能障礙了,更何況是人類呢?其實現代社會造設了太多的「牢籠」,讓我們自困其中而不自覺。這些「牢籠」已經讓現代人付出太多身、心、靈的代價了。

說到底,我們為何而跑?我想答案已經很清楚了。能像我爸一樣,想辦法打開辦公室的「牢籠」,才能真正跑出自我本色。

撰文/克里斯多福.麥杜格(Christopher McDougall)

缺乏跑步動力嗎?那就養隻狗吧!

「能不跑步、就不跑步」是我一向的堅持,就跟「就算只是到巷口買飲料也要騎機車」還有「反正只要加了辣椒醬什麼都好吃」一樣堅持。  不過,因為我的貝蒂寶貝,讓我打破了「不跑步」的堅持。在我們剛開始的幾個月裡,貝蒂總是容易滿足,在陪伴她之餘,我還能輕鬆地過著原來的生活。但半年過後,一切都不一樣了。貝蒂越來越食髓知味,讓我們的同居生活開始發生一些變化。喔不,是劇烈的變化。  你知道嗎?貝蒂會在一大清早拉開我房間的窗簾,讓早晨美好的陽光曬醒我,逼我穿上運動鞋(其實是我老婆的,我可沒這種玩意)和她出去走走。她完全無視我的氣喘噓噓,自顧自地在我面前跳上跳下,我看著她水汪汪大眼冒出的光芒,心想:拜託!讓你躺在我身上看電影都沒這麼興奮!

這是三個月前的我們。我和貝蒂慢慢磨合,多少找到了一些平衡,有些時間陪她,有些時間留給老婆大人,有些時間讓我獨處。我會在街坊鄰居都還沒醒的早晨牽著貝蒂,一起到街角的公園晃一圈。但我不得不承認,我有點習慣了陪伴貝蒂的時光,希望老婆大人不要吃醋。

現在,反而是我會拿著遛狗繩,在門口看著貝蒂,挑起眉頭問她:「貝蒂寶貝,要不要出去上廁所啊?」

撰文/喬納.歐格斯(Jonah Ogles)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跑步拯救了厭食少女瀕臨崩毀的人生!

我是個舞者,保持身型不只讓我的舞姿更曼妙,我也相信這能讓我在比賽中表現得更傑出。那時的我總覺得只要越瘦就會越強,所以我嚴格控管每一分進到我身體裡的卡路里,甚至到了抗拒進食的程度。直到大二那年,我的體重跌破40公斤。我不再是那個活力四射、樂觀進取的女孩,只剩下一具蒼白虛弱的軀殼。我不但無法控制我的飲食失調,更無法控制逐漸崩毀的人際關係。我越來越瘦,非但沒有越來越強,卻只有越來越孤單。

問問你身邊愛跑步的朋友,一定會有人告訴你:跑步不只是一種嗜好,更是一帖自我治療的天然良方。超馬跑者 Rob Krar 用跑步來控制他的抑鬱症,而他的好戰友 Timmy Olson,更因此從酗酒嗑藥的深淵中,跑出全新的人生。當你在閱讀這篇文章時,一定也有將跑步視為救贖的人們,在外揮汗奔馳著。我則要感謝我爸,讓我有了改變的契機。

在我人生(與體重)最低潮的時候,學校保健中心警告我,如果不想辦法恢復正常體重,我可能活不過三十歲。那時我爸正迷上超馬。每個週末看他和六、七位跑友一起出門穿山越嶺,讓承諾要增重的我越看越心動。我心想:何不就來跑跑步呢?然而,我的營養師要求我,必須回復到45公斤,才能開始運動。所以我開始努力的吃東西,想辦法讓自己長點肉出來。  沒想到,我開始吃東西之後,好像有了源源不絕的精力。在暑假到來之前,營養師終於同意我買雙萊姆綠的跑鞋,讓我從學校跑回家。雖然我跑得並不快,距離也不很遠,但邁開步伐的自由感,一如想像中的美好。那年夏天,我每天都這樣跑步回家。兩年後,我報名了我人生的第一場越野賽跑。原本怕我愛上跑步而繼續變瘦的爸媽,也都來幫我加油。

你可以說我只是從「追求變更瘦」變成「追逐自由感」,當然某種層面來說是這樣沒錯,但如果能選擇的話,每週跑上一百多公里的自由感,總比什麼都不吃、「無所食食」每一天來的好吧!跑步讓我把生命中最痛苦的部分,轉換成美麗的風景,更拯救了我瀕臨崩毀的人生。當厭食少女搖身變成追風少女,我的生活又重新步入常軌了!

撰文/梅根.布朗(Meaghen Brown)

Meaghen Brown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跑步不止讓你「嗨」,你還能隨時停下來

美好的一週,就應該天天都很「嗨」。這週還不賴,意味著我至少「嗨」五天。如果低於這個數字,你八成是看到我都要退避三舍。因為,我只要超過48小時沒有「嗨」到,就像現在,我身上就會放射出「烏煙」跟「瘴氣」(我前女友說的)。

解「嗨」後,我樂觀正面的能量會逐漸被焦慮、陰晴不定、消極所取代。而且時間過得越久,我會開始花越多心思找「嗨」。我常常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如行屍走肉般爬下床,完全無視我的家人往外走。我真的沒有辦法。我需要綁好鞋帶,出門跑一跑。

如果讓我「嗨」的是尼古丁、酒精,或者垃圾食物,我絕對會被貼上「癮君子」的標籤。但讓我「嗨」的是跑步,聽起來夠陽光正面清新健康了吧?這樣有什麼問題嗎?話雖如此,我的那些「烏煙」跟「瘴氣」真的很像成癮物質的戒斷症狀,必須依賴它才能過活了。

不幸的是,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2013年更新了《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賭博行為」與其他「藥物濫用」並列,納入成癮條件之一。這是第一次把「行為」放入名單中。我已經看到,在不久的將來,「性愛」與「網路」成癮也會被納入其中。而「跑步」要名列其中,我想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天啊!這可不行!我一定要阻止它!等一下。為什麼我覺得好孤獨?

(已出門跑步)

(半小時過後)

請忽略我上面寫的東西。我只想說,這世界真、他、_、的、美、好。跑步也是。我愛你。

撰文/克里斯多夫.凱斯(Christopher Keyes)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邊跑邊喝酒?邊跑邊畫畫?你沒想到的五個路跑理由!

在舊石器時代,當時的人類必須在大草原上追逐羚羊追個半死,一天的食物才有著落。但在21世紀的今日,我們不再需要仰賴跑步來維持生命——除非你身在電影場景中,就算穿著高跟鞋還是要死命的跑給恐龍追——跑步成了一種選擇,而每週有近三千萬的美國人選擇這樣的運動方式。但,我們為何而跑呢?以下有五個理由:

一,跑步總比塞在車陣中好。

早晨還不太熱的時間,是最適合跑步通勤的了。早上醒來或許還有點昏沈,但跑步能讓血液循環加快,攜帶更多氧氣到大腦。而且,當你跑步穿越重重車陣,看到塞在路上的駕駛們各個愁眉苦臉,這種快感令人感到無比的愉悅。

不過也要先想好,你工作的地點是否有能讓你沖澡換裝的盥洗設施,如果沒有,那就搭捷運或公車,早個一兩站下車,多走幾步路也是不錯的選擇。至於跑步,就留給下班後來實行吧!放心跑回家,因為浴室跟乾爽的衣服在等著你。

二,跑步時來杯啤酒也不錯。

跑步跟啤酒怎麼都無法說是天生一對吧?你錯了,在許多人眼中可是絕妙組合。
全球各地都有人瘋狂迷上這種「邊跑邊乾」的另類路跑。像是「一英哩啤酒跑(Beer Mile)」,從大學生到奧運選手都為之瘋狂(目前的紀錄保持人是在4分57秒內喝完百威完賽)。「捷兔路跑俱樂部(Hash House Harriers, HHH or H3)」在全球有兩千多個分部,他們的標語是:「跑步過量的飲酒社群」。

而這樣「邊跑邊乾」的賽跑,也有日耳曼版本,叫做「啤酒桶賽跑(Kastenlauf)」,在奧地利、德國和瑞士十分流行。參加路跑的隊伍都由兩人組成,他們必須抱著一桶啤酒,並在跑過終點線之前,把裡面的啤酒喝個精光。既然喝酒跟跑步都是社交活動,那結合在一起有何不可呢?更何況邊跑邊喝還能補充水分呢!(並不會好嗎?)

 【運動星球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三,跑步真的、真的很簡單。

你只需要:出發上路,然後開始「跑」。然後依照您的需求,接著重複上一步。

四,跑步當然能夠延年益壽。

跑步能減低阿茲海默症的致死率。跑步能幫助掌管記憶的腦細胞生長。跑步能減緩老年心智能衰退。跑步能產生一種消除抑鬱症因子的肌肉酶。跑步能預防骨質疏鬆症發生。跑步降低45%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跑步讓你的膝蓋更健康。跑步能降低罹患某些癌症的機率。跑步讓你老得慢,晚年還能健步如飛。總的來說,跑步平均可以讓你多活五年。

五,跑步也是新興藝術媒介。

許多路跑app都會記錄下你跑過的路徑。因此有不少人開始利用這個功能,讓「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塗鴉牆」,試著在城市錯綜的街道找出一些圖案排列,組合成有趣的圖案或文字,甚至還有人藉此求婚、求職。

其中的翹楚便是路跑藝術家克萊兒·威科夫(Claire Wyckoff)。「像我這種不認真跑步的人,才會想一些有的沒有的。」2014年,她在舊金山利用金門公園附近的街道輪廓,畫出了一隻柯基犬,自此開始創作了超過二十幅路跑畫作。其中包括一個鳥籠,紀念已逝影星羅賓·威廉斯。

「邊跑邊畫圖讓我更投入在跑步這件事情上,」克萊兒說,「而且我會為了完成圖案而多跑幾公里。」熱愛藝術的她,無法接受創作半途而廢。「要畫出某器官,我不會只畫一根棒子,一定要把底部的兩顆蛋蛋也完成才行。」

撰文/克里斯多夫.所羅門(Christopher Solomon)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Claire Wyckoff和她跑出來的「人體某器官圖」 ©thebolditalic.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疫情讓跑者悶壞了!2021日本航空屏東墾丁國際馬拉松將於週日熱鬧登場

2021-11-03
賽事路跑馬拉松新聞跑步話題

自今年5月中旬疫情升為3級警戒之後,國內外許多的馬拉松賽事都受到嚴重的波及,對於跑者們來說無不哀鴻遍野。然而,隨著臺灣疫情的趨緩之下,11月開始有許多的賽事也開始恢復舉辦,尤其又以本周日(11/7)於南台灣墾丁所舉辦的「2021日本航空屏東墾丁國際馬拉松」最受到注目。

2021日本航空屏東墾丁國際馬拉松
11/7即將登場的「2021日本航空屏東墾丁國際馬拉松」。

這次的賽事是由屏東縣政府、屏東縣觀光協會、日本航空、凱撒飯店和LAVA台灣鐵人公司聯手打造,屏東縣府致力於品牌提升並推動國際化,而墾丁素有「東方夏威夷」的美譽,本次活動目標將「屏東墾丁國際馬拉松」打造成為下一個已有50年歷史的「夏威夷檀香山馬拉松」,期許在後疫情時代用運動賽事將恆春半島推向國際舞台。

屏東墾丁國際馬拉松
本次活動目標將「屏東墾丁國際馬拉松」打造成為下一個已有50年歷史的「夏威夷檀香山馬拉松」。

眾多好手齊聚南台灣

「2021日本航空屏東墾丁國際馬拉松」提供高額獎金更吸引來自各個運動領域的好手競相角逐,吸引近1000位的選手參與。包含台灣半程馬拉松紀錄保持人「黑色閃電」蔣介文(全國紀錄1:03:46)、「越野一哥」周青、2017年世界大學運動會半馬團體組銅牌「玉兔女神」游雅君、2020年台東國際鐵人三項女子冠軍郭家齊、聽障奧運金牌「羽球球后」范榮玉,還有上個月才剛在全國運動會鐵人三項鍍金的女子冠軍張綺文等等,相信這次眾多高手雲集讓今年的墾丁馬拉松更加精彩可期。

墾丁馬豐富的獎金
這次「2021日本航空屏東墾丁國際馬拉松」將提供高額獎金,吸引來自各個運動領域的好手競相角逐。

賽事分為4個組別

本次賽事分成「全程馬拉松42公里」、「半程馬拉松21公里」、「挑戰組 12 公里」和「休閒組 3 公里」共4個組別。全程馬拉松(42公里)的賽道路線從墾丁大灣草坪出發,一路沿台26線往南奔跑,途中會經過形似帆船的巨大珊瑚石「帆船石」、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再沿東海岸的佳鵝公路北行,經過一片濱臨浩瀚太平洋的廣闊草生地「龍磐公園」,遼闊無際的草原生態景觀「水蛙窟」,北上經過台灣珍貴的風蝕和風積地形景觀「風吹砂」,最後抵達「佳樂水」折返,途經埔頂路接回番仔寮,再沿台26北上返回大灣草坪。

墾丁馬42K路線攻略
全程馬拉松(42公里)的賽道路線圖。

半程馬拉松(21公里)則是同一條路線,在龍磐公園處即折返;挑戰組(12公里)在蕃仔寮埔頂路前折返;休閒組(3公里)在墾丁福華飯店附近折返。路線從海天一線跑進山巒疊翠,保證能讓選手們大呼:「原來南臺灣這麼美!」

墾丁半程馬拉松(21公里)
半程馬拉松(21公里)的賽道路線圖。

補給站充滿小驚喜

豐富的補給站對於跑者來說,總是充滿著另一種的期待性。這次賽事的補給得到屏東縣觀光協會會員的支持協助,包括墾丁福容飯店、墾丁福華渡假飯店、悠克馬場、長鈺溫泉飯店、墾丁凱撒大飯店、墾丁夏都沙灘酒店、小墾丁渡假村、屏東客運,以及冠名贊助商日本航空都認養補給站的工作,準備給選手滿滿的在地熱情。

另外,補給站也準備了一個小驚喜,除了水、運動飲料和餅乾口糧之外,還準備了可果美嚴選高品質契作100%蕃茄汁,經過獨家冷破碎技術處理,讓蕃茄豐富的氨基酸、礦物質與糖類等營養完全釋放,讓跑者運動後飲用更有利於補充流失的水份及電解質,讓你元氣滿滿地往下一站前進!同時,大會也與MIZUNO美津濃合作,提供全馬組和半馬組紀念背心、挑戰組和休閒組紀念T恤,以及全馬和半馬組完賽毛巾。

充滿墾丁元素的完賽獎牌

比賽除了享受過成中的感覺外,最重要的就是完賽獎牌的設計!這次在完賽獎牌部分則是充滿濃濃的墾丁元素,裡頭以墾丁牌樓、沙灘和海洋為設計理念,配上浪花意象的織帶,帶出濃濃的墾丁味。最值得一提的是,獎牌背面特別製作「墾丁」點字,貼心的設計讓視障跑友能透過獎牌上的點字輕鬆分辨賽事名稱。

墾丁馬拉松完賽禮
完賽獎牌以墾丁牌樓、沙灘和海洋為設計理念,配上浪花意象的織帶完整帶出濃濃的墾丁味。

賽後完賽禮的部分也是滿滿誠意,完賽的選手們將獲得一份「瑯嶠米」,以恆春古地名「瑯嶠」命名的瑯嶠米,雖因長年受到颱風及東北季風侵襲,但仍能成長茁壯,彷若恆春當地先人不屈不撓的「瑯嶠精神」,也呼應著選手們永不放棄的「馬拉松精神」。

透過濃濃墾丁味的完賽獎牌和完賽禮「瑯嶠米」,加上墾丁四季如春的好天氣與旖旎風光,希望帶給選手的是充滿陽光、並飽含熱情的南國故事,以及能夠細細品味一輩子的美麗回憶。本週日讓我們戰勝疫情,用自己的雙腳奔Fun,一起來感受國境之南的魅力吧!

資料提供/LAVA台灣鐵人公司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在危難時刻如何應變?你需要冷靜掌控自己的杏仁核

2016-08-26
故事知識書摘運動生理話題

近日多數社會案件讓人心不安,在緊急危難時刻如何應變?

2001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校園屠殺事件,小學校長諾麗娜,一位42歲手無寸鐵的中年婦女,獨自面對手持開山刀的退役軍人,並保護了她的學生。
 
諾麗娜首先必須要能掌控自己的杏仁核:腦內掌管恐懼的區域。如果對比後曾經有相似的狀況,那麼你便準備好面對接下來即將發生的一切:你的肌肉會放鬆,你的心跳會穩定下來,你的疑慮會消失。但是,如果杏仁核找不到相似的狀況,好比說,從很高的樹上爬下來,杏仁核便會遊說你的神經系統讓它停止運作。

你的杏仁核不講道理;它只負責回應。你無法用技倆欺騙它,你只能訓練它。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校園屠殺事件 ©AP

把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就成為致命的武器。
─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箴言

我的阿拉伯勞倫斯──讓我第一次體認到英雄其實是個技能,而不是美德的人是位中年婦女,她帶著一副大圓框眼鏡,在賓夕法尼亞州(Pennsylvania)的鄉下經營一所規模不大的小學。二〇〇一年二月二日諾麗娜・班賽爾(Norina Bentzel)正在她的辦公室裡,一個男人拿著一把開山刀追殺她的學前班老師和學童。我知道這件事的後續發展已經十年了,但是直到現在我才開始理解一個問題的答案:

諾麗娜校長 ©fox43.com

她為什麼沒有放棄?

一個四十二歲的小學校長,從來沒有對付過狂暴的陸軍退役軍人──憑著五尺三吋的身高,用赤手空拳持續反抗──利刃銳利地可以砍斷樹枝,對方用利刃朝著她猛砍,她卻能不停地抵抗這個男人?

她能夠頑強地與這個男人對峙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但真正的謎團是在她很快地了解到這場戰鬥她注定會輸時,她如何堅持下去。因為這就是身為英雄的醜陋真相:考驗不會等你準備好才開始,或者在你疲倦時便結束。你不能喊暫停、不會有暖身或者去上廁所的休息時間。你可能會頭痛或穿著不適當的長褲,或者你會發現自己,像諾麗娜就是如此:正穿著裙子和矮跟鞋子,同時學校的走廊因為你的血而變得濕滑。

受傷的學生 ©tout.com

麥克・史坦傑(Michael Stankewicz)在巴爾的摩的高中教社會研究,在第三任妻子離開他之後,開始變得暴躁易怒和偏執多疑。他的暴力傾向導致學校解雇了他、讓他入院治療,最後使他入獄服刑。出獄後,他拿了把開山刀,開車到他前妻的孩子們曾就讀的學校──位在賓夕法尼亞州,令人無聊得想睡、充斥著鄉村風格的約克郡(York County),郡內的北霍普維爾──冬鎮小學(North Hopewell-Winterstown Elementary)。

午餐時間剛過不久,諾麗娜恰巧從她的窗戶向外看,看到有人尾隨一位母親和兩個孩子,悄悄地從前門溜進來。她前去探查這位男子的身分,發現一位陌生男子正在窺視學前班內部的情況。

「不好意思,先生,」諾麗娜開口問道:「您找人嗎?我可以協助您。」
史坦傑轉過來,猛地一拉從左邊褲管中抽出開山刀。他朝諾麗娜的喉嚨亂砍,差一點就砍中,刀子劃斷了諾麗娜掛在脖子上的塑膠識別證。諾麗娜腦中浮現了一個悲慘卻極為清晰的念頭:我的周圍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救我。她必須孤軍奮戰。接下來的幾秒鐘內,她所做的任何事將決定誰可以活著走出這所學校。

諾麗娜大可以放聲尖叫並且逃跑,她可以整個人蜷曲起來像一顆球一樣並且求饒,或者撲向史坦傑的手腕。相反地,她將雙手交叉在臉的前面打成一個「X」型,並且向後退。

史坦傑繼續拿刀揮舞亂砍,但是諾麗娜隨機應變,從未將目光從他身上移開,也不讓史坦傑縮短兩人之間的距離,不讓他有機可乘將她壓制在地上。諾麗娜引導史坦傑離開教室區域朝著走廊方向前進,往她的辦公室走。她最後成功地溜進辦公室內,鎖上門,用她被刀深深砍入、浸滿鮮血的雙手,按下全面封鎖的警鈴。

諾麗娜的識別證 ©ydr.com

但是,她還是慢了一步。警鈴大響的同時,已經有一些學前班的學生從教室中走出來,史坦傑朝他們追去。他的刀深深地砍入老師的手臂,劃下了一個女孩的馬尾,砍斷了一位男孩的手。孩子們朝著辦公室飛奔而去,就在這裡諾麗娜再次面對史坦傑的攻擊。開山刀狠狠地砍進諾麗娜的雙手,割斷了她兩隻手指頭。諾麗娜看起來已經沒戲唱了,於是史坦傑轉身尋找新的受害者──就趁這個時候,諾麗娜從地上一躍而起。她整個人緊抱著史坦傑,用盡她全身的力氣撐著,史坦傑猛烈地掙扎,拿著刀猛刺,接著──噹啷。

史坦傑丟下了開山刀。學校的護士衝上前搶走了刀,往外跑去,把刀子藏在走廊。史坦傑步履蹣跚朝書桌走去,諾麗娜依舊掛在他的背上。沒過幾秒,便聽到警笛和如雷般的步伐聲逐漸接近。諾麗娜全身流失了將近一半的血液,但是被及時送往醫院急救,撿回一命。史坦傑就地伏法。

諾麗娜送往醫院急救 ©google.com

在攻擊發生後的那幾天,「運氣」和「勇氣」很常被提起,但是考量所有相關因素後,運氣和勇氣卻是最不重要的兩項。勇氣讓你陷入險境,但不一定可以讓你脫離危險;除非史坦傑的腳滑了一下後跌倒,否則要打贏拿著開山刀、朝你而來的男人,不是只有運氣好就可以了。諾麗娜・班賽爾之所以能活了下來,是因為她在巨大的壓力下、當下立刻做出的一連串決定。而她是否能夠活下來或者就這樣死去,便取決於這些決定的成功率。

諾麗娜雙手交叉在臉前,並且向後退時,她本能地利用了古希臘式搏擊建議的姿勢,這是種沒有規則的古希臘搏擊技能,稍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絕配雙胞胎」(Heavenly Twins)──比爾・希凱斯(Bill Sykes)和威廉・費爾貝恩(William Fairbairn)──所採用,他們的貼身搏擊技巧到今天仍舊在特種部隊中使用。諾麗娜沒有因慌亂而腳步踉蹌,或者將自己困在死角,她有計畫、有目的地慢慢向後退。如果她讓自己的腎上腺素竄升至極限,她可能會耗盡自己的能量,最後變得無計可施。反倒是史坦傑最後用光了自己的氣力,讓諾麗娜逮住了機會,並且充分利用這個契機。

提到力量、體積和野蠻,諾麗娜完全被比了下去。所以與其硬碰硬,她發現了更好的辦法。她使用了筋膜,筋膜是皮膚底下的纖維結締組織,它包覆著我們的身體。人的上半身有個帶狀的筋膜,橫跨胸前,從左手延伸至右手。諾麗娜透過用雙手環抱住史坦傑,形成了緊閉的筋膜圈,把自己變成了人體套索,基本上就像用厚實的橡膠纜線,捆綁住史坦傑的雙手,抵銷了他的力量。

但是要讓以上所說的任何一件事得以發生,諾麗娜首先必須要能掌控自己的杏仁核:腦內掌管恐懼的區域。杏仁核可以讀取你的長期記憶,掃描在過去你有沒有做過任何事情是和你即將要處理的狀況類似。如果對比後曾經有相似的狀況,那麼你便準備好面對接下來即將發生的一切:你的肌肉會放鬆,你的心跳會穩定下來,你的疑慮會消失。但是,如果杏仁核找不到相似的狀況,好比說,從很高的樹上爬下來,杏仁核便會遊說你的神經系統讓它停止運作。杏仁核就是導致人類寧願活活被燒死,也不願意踏上消防隊雲梯的真正原因,或者寧願在水中淹死,也不願意鬆開緊掐住救生員脖子的雙手。

這也是為什麼你在五歲時,要學會騎腳踏很難;但是五年後,這件事情變得易如反掌;因為你一旦嘗試過後,杏仁核便認定這項行為,核發許可證。你的杏仁核不講道理;它只負責回應。你無法用技倆欺騙它,你只能訓練它。

我們大多數的人,不論體格強壯或勇敢,面對開山刀的攻擊時,這種突如其來的狀況會擊潰我們的杏仁核,使我們在原地僵住。諾麗娜厲害的地方便是找到了適合她技能的策略:她不是一個戰鬥員,但她可以是位擁抱者。用雙手擁抱一個人是她再熟悉不過的動作,她的感官系統不會排斥這項行為。諾麗娜可以做到這種擁抱,是因為她的腦中突然閃過這個念頭:她無法戰勝史坦傑的怒氣,但或許可以讓他冷靜下來。

「我用雙手抱住你,」她在麥克・史坦傑被判刑的那天,從證人席上對著他說:「讓你得到平靜。」
史坦傑兩眼直瞪著她,默默地從嘴裡喃喃說出「謝謝妳」,便被帶開入獄服刑,史坦傑遭判刑二百六十四年。

所以,對於一位瘋子拿著開山刀攻擊,你該如何準備?

諾麗娜 ©mixedmartialarts.com

書籍資訊
◎文字摘自遠流出版, 克里斯多福‧麥杜格著作《天生是英雄》。

「不等待英雄出現,將自己鍛鍊成為英雄!」─ 克里斯多福‧麥杜格

群被視為不適合作戰的大膽之徒,如何精通失傳的希臘英雄技藝,變成機智、強壯、耐力十足的英雄?


克里斯多福.麥杜格離開墨西哥銅峽谷前往地中海地區,因為他發現造就古希臘英雄的秘密依然完整地保存於克里特島上,而且這些秘密能力正在你我身上蠢蠢欲動,等待著被釋放。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希臘克里特島那些有如刀鋒般銳利的山峰上,一群牧羊人攀登絕壁,在石頭間跳躍,他們吃野生植物補給營養,燃燒身體脂肪獲得能量。他們繼承古希臘英雄奧德修斯與海克力斯的「勇氣」與「力量」,為保衛家園與正義犧牲而不顧自己安危,將納粹德軍牽制在克里特島上,並且幫助英國的「陰險詭計戰略小隊」執行一次又一次特殊作戰任務,甚至神不知鬼不覺地成功綁架德國將軍,創造二戰傳奇。

書摘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