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美國專欄作家的路跑終極指南
1
美國專欄作家的路跑終極指南
2
全碳板氮氣跑鞋  PUMA Deviate NITRO 2   烈焰新色火熱登台
全碳板氮氣跑鞋 PUMA Deviate NITRO 2 烈焰新色火熱登台
3
進階跑者的遞減訓練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專欄作家的路跑終極指南

2016-07-24
知識庫 跑步 運動生理 路跑 馬拉松

在舊石器時代,當時的人類必須在大草原上追逐羚羊追個半死,一天的食物才有著落。但在21世紀的今日,我們不再需要仰賴跑步來維持生命——除非你身在電影場景中,就算穿著高跟鞋還是要死命的跑給恐龍追——跑步成了一種選擇,而每週有近三千萬的美國人選擇這樣的運動方式,現在不妨來看看美國一些知名專欄作家們怎樣描述跑步這件事。

該為何而跑?跑步專家建議你: 打破辦公室牢籠,勇敢跑出本色!

☀但,我們為何而跑呢?

「因為你的注意力不夠集中,」站在我身旁的約翰.瑞提博士(Dr. John Ratey)說,「我想你應該...」

「等一下,」我想起了電影《派特的幸福劇本》,劇中患有躁鬱症的男主角,套著垃圾袋跑步的情節,「我可沒有ADHD喔。」

我與博士對看了半晌,突然意識到:他可是著名的哈佛大學臨床心理專家,還寫了好幾本腦神經科學的暢銷書,而我只不過是一個學生時代常被老師叫到走廊罰站的魯蛇(而且罰站到一半跑去福利社買熱狗吃從來沒被發現過),我好像不該這樣質疑他的專業。

「別擔心,我不是在診斷你,」博士說。他沒必要這麼做,因為我開始懂他的意思了。

☀跑步讓你的注意力更集中

我在撰寫《天生就會跑(Born to Run)》的頭九個月裡,從清晨五點半就在書桌前埋首奮鬥,直到天黑,哪裡都不去。但後來我真的受不了,推翻這個超枯燥乏味,又效率低落的書寫計畫,開始隨處亂「跑」亂晃(當然也要敷衍隔壁老王還有對面阿婆的各種閒話家常)。在我每週的行程表中,唯一不變的,是和老婆在每週二早上去爬健行步道。

在外「跑路」整天充充電,回家吃飽晚餐後,我才終於回到書桌前開始寫作。這倒是奏效了,寫作的狀態跟效率都遠比過去的方法來得好,跑步訓練出的集中注意力,讓我每天都有穩定的篇幅進展。

後來想想,其實這並不是我有多聰明想出這個辦法,而是海軍陸戰隊退役的爸爸傳給我的無形資產。他從韓戰戰場退役後,早上打工、晚上上課,徹夜苦讀取得了法律學位,並考上律師執照。當他成為一位執業律師後,每天早上破曉前,他都會套上經典的黑色帆布球鞋,在附近街口跑上至少半個小時。  只是每天跑步還不夠,他還發明了一套不比蛙人操輕鬆的訓練方法,讓他越跑越遠:每個月設定好每日應跑里程數,然後在禮拜天跑上兩倍的里程。例如:四月每天應該要跑四公里,那四月的禮拜天就要跑八公里;五月每天五公里,五月的禮拜天就是十公里。以此類推,十月的禮拜天,他就會跑上一趟半馬。全年無休,永遠忠誠。

☀不為「紀律」 只為「自我」

我小時候一直認為他是紀律的鐵人,直到我跟隨他的腳步後才發現,他這麼做根本不是為了什麼冷冰死板的「紀律」,而是為了在脫下西裝皮鞋後,孑然裸身、奔向原始本性的時刻。

連動物關在動物園裡都會脾氣暴躁、飲食失調,甚至性功能障礙了,更何況是人類呢?其實現代社會造設了太多的「牢籠」,讓我們自困其中而不自覺。這些「牢籠」已經讓現代人付出太多身、心、靈的代價了。

說到底,我們為何而跑?我想答案已經很清楚了。能像我爸一樣,想辦法打開辦公室的「牢籠」,才能真正跑出自我本色。

撰文/克里斯多福.麥杜格(Christopher McDougall)

缺乏跑步動力嗎?那就養隻狗吧!

「能不跑步、就不跑步」是我一向的堅持,就跟「就算只是到巷口買飲料也要騎機車」還有「反正只要加了辣椒醬什麼都好吃」一樣堅持。  不過,因為我的貝蒂寶貝,讓我打破了「不跑步」的堅持。在我們剛開始的幾個月裡,貝蒂總是容易滿足,在陪伴她之餘,我還能輕鬆地過著原來的生活。但半年過後,一切都不一樣了。貝蒂越來越食髓知味,讓我們的同居生活開始發生一些變化。喔不,是劇烈的變化。  你知道嗎?貝蒂會在一大清早拉開我房間的窗簾,讓早晨美好的陽光曬醒我,逼我穿上運動鞋(其實是我老婆的,我可沒這種玩意)和她出去走走。她完全無視我的氣喘噓噓,自顧自地在我面前跳上跳下,我看著她水汪汪大眼冒出的光芒,心想:拜託!讓你躺在我身上看電影都沒這麼興奮!

這是三個月前的我們。我和貝蒂慢慢磨合,多少找到了一些平衡,有些時間陪她,有些時間留給老婆大人,有些時間讓我獨處。我會在街坊鄰居都還沒醒的早晨牽著貝蒂,一起到街角的公園晃一圈。但我不得不承認,我有點習慣了陪伴貝蒂的時光,希望老婆大人不要吃醋。

現在,反而是我會拿著遛狗繩,在門口看著貝蒂,挑起眉頭問她:「貝蒂寶貝,要不要出去上廁所啊?」

撰文/喬納.歐格斯(Jonah Ogles)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跑步拯救了厭食少女瀕臨崩毀的人生!

我是個舞者,保持身型不只讓我的舞姿更曼妙,我也相信這能讓我在比賽中表現得更傑出。那時的我總覺得只要越瘦就會越強,所以我嚴格控管每一分進到我身體裡的卡路里,甚至到了抗拒進食的程度。直到大二那年,我的體重跌破40公斤。我不再是那個活力四射、樂觀進取的女孩,只剩下一具蒼白虛弱的軀殼。我不但無法控制我的飲食失調,更無法控制逐漸崩毀的人際關係。我越來越瘦,非但沒有越來越強,卻只有越來越孤單。

問問你身邊愛跑步的朋友,一定會有人告訴你:跑步不只是一種嗜好,更是一帖自我治療的天然良方。超馬跑者 Rob Krar 用跑步來控制他的抑鬱症,而他的好戰友 Timmy Olson,更因此從酗酒嗑藥的深淵中,跑出全新的人生。當你在閱讀這篇文章時,一定也有將跑步視為救贖的人們,在外揮汗奔馳著。我則要感謝我爸,讓我有了改變的契機。

在我人生(與體重)最低潮的時候,學校保健中心警告我,如果不想辦法恢復正常體重,我可能活不過三十歲。那時我爸正迷上超馬。每個週末看他和六、七位跑友一起出門穿山越嶺,讓承諾要增重的我越看越心動。我心想:何不就來跑跑步呢?然而,我的營養師要求我,必須回復到45公斤,才能開始運動。所以我開始努力的吃東西,想辦法讓自己長點肉出來。  沒想到,我開始吃東西之後,好像有了源源不絕的精力。在暑假到來之前,營養師終於同意我買雙萊姆綠的跑鞋,讓我從學校跑回家。雖然我跑得並不快,距離也不很遠,但邁開步伐的自由感,一如想像中的美好。那年夏天,我每天都這樣跑步回家。兩年後,我報名了我人生的第一場越野賽跑。原本怕我愛上跑步而繼續變瘦的爸媽,也都來幫我加油。

你可以說我只是從「追求變更瘦」變成「追逐自由感」,當然某種層面來說是這樣沒錯,但如果能選擇的話,每週跑上一百多公里的自由感,總比什麼都不吃、「無所食食」每一天來的好吧!跑步讓我把生命中最痛苦的部分,轉換成美麗的風景,更拯救了我瀕臨崩毀的人生。當厭食少女搖身變成追風少女,我的生活又重新步入常軌了!

撰文/梅根.布朗(Meaghen Brown)

Meaghen Brown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跑步不止讓你「嗨」,你還能隨時停下來

美好的一週,就應該天天都很「嗨」。這週還不賴,意味著我至少「嗨」五天。如果低於這個數字,你八成是看到我都要退避三舍。因為,我只要超過48小時沒有「嗨」到,就像現在,我身上就會放射出「烏煙」跟「瘴氣」(我前女友說的)。

解「嗨」後,我樂觀正面的能量會逐漸被焦慮、陰晴不定、消極所取代。而且時間過得越久,我會開始花越多心思找「嗨」。我常常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如行屍走肉般爬下床,完全無視我的家人往外走。我真的沒有辦法。我需要綁好鞋帶,出門跑一跑。

如果讓我「嗨」的是尼古丁、酒精,或者垃圾食物,我絕對會被貼上「癮君子」的標籤。但讓我「嗨」的是跑步,聽起來夠陽光正面清新健康了吧?這樣有什麼問題嗎?話雖如此,我的那些「烏煙」跟「瘴氣」真的很像成癮物質的戒斷症狀,必須依賴它才能過活了。

不幸的是,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在2013年更新了《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賭博行為」與其他「藥物濫用」並列,納入成癮條件之一。這是第一次把「行為」放入名單中。我已經看到,在不久的將來,「性愛」與「網路」成癮也會被納入其中。而「跑步」要名列其中,我想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天啊!這可不行!我一定要阻止它!等一下。為什麼我覺得好孤獨?

(已出門跑步)

(半小時過後)

請忽略我上面寫的東西。我只想說,這世界真、他、_、的、美、好。跑步也是。我愛你。

撰文/克里斯多夫.凱斯(Christopher Keyes)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邊跑邊喝酒?邊跑邊畫畫?你沒想到的五個路跑理由!

在舊石器時代,當時的人類必須在大草原上追逐羚羊追個半死,一天的食物才有著落。但在21世紀的今日,我們不再需要仰賴跑步來維持生命——除非你身在電影場景中,就算穿著高跟鞋還是要死命的跑給恐龍追——跑步成了一種選擇,而每週有近三千萬的美國人選擇這樣的運動方式。但,我們為何而跑呢?以下有五個理由:

一,跑步總比塞在車陣中好。

早晨還不太熱的時間,是最適合跑步通勤的了。早上醒來或許還有點昏沈,但跑步能讓血液循環加快,攜帶更多氧氣到大腦。而且,當你跑步穿越重重車陣,看到塞在路上的駕駛們各個愁眉苦臉,這種快感令人感到無比的愉悅。

不過也要先想好,你工作的地點是否有能讓你沖澡換裝的盥洗設施,如果沒有,那就搭捷運或公車,早個一兩站下車,多走幾步路也是不錯的選擇。至於跑步,就留給下班後來實行吧!放心跑回家,因為浴室跟乾爽的衣服在等著你。

二,跑步時來杯啤酒也不錯。

跑步跟啤酒怎麼都無法說是天生一對吧?你錯了,在許多人眼中可是絕妙組合。
全球各地都有人瘋狂迷上這種「邊跑邊乾」的另類路跑。像是「一英哩啤酒跑(Beer Mile)」,從大學生到奧運選手都為之瘋狂(目前的紀錄保持人是在4分57秒內喝完百威完賽)。「捷兔路跑俱樂部(Hash House Harriers, HHH or H3)」在全球有兩千多個分部,他們的標語是:「跑步過量的飲酒社群」。

而這樣「邊跑邊乾」的賽跑,也有日耳曼版本,叫做「啤酒桶賽跑(Kastenlauf)」,在奧地利、德國和瑞士十分流行。參加路跑的隊伍都由兩人組成,他們必須抱著一桶啤酒,並在跑過終點線之前,把裡面的啤酒喝個精光。既然喝酒跟跑步都是社交活動,那結合在一起有何不可呢?更何況邊跑邊喝還能補充水分呢!(並不會好嗎?)

 【運動星球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三,跑步真的、真的很簡單。

你只需要:出發上路,然後開始「跑」。然後依照您的需求,接著重複上一步。

四,跑步當然能夠延年益壽。

跑步能減低阿茲海默症的致死率。跑步能幫助掌管記憶的腦細胞生長。跑步能減緩老年心智能衰退。跑步能產生一種消除抑鬱症因子的肌肉酶。跑步能預防骨質疏鬆症發生。跑步降低45%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跑步讓你的膝蓋更健康。跑步能降低罹患某些癌症的機率。跑步讓你老得慢,晚年還能健步如飛。總的來說,跑步平均可以讓你多活五年。

五,跑步也是新興藝術媒介。

許多路跑app都會記錄下你跑過的路徑。因此有不少人開始利用這個功能,讓「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塗鴉牆」,試著在城市錯綜的街道找出一些圖案排列,組合成有趣的圖案或文字,甚至還有人藉此求婚、求職。

其中的翹楚便是路跑藝術家克萊兒·威科夫(Claire Wyckoff)。「像我這種不認真跑步的人,才會想一些有的沒有的。」2014年,她在舊金山利用金門公園附近的街道輪廓,畫出了一隻柯基犬,自此開始創作了超過二十幅路跑畫作。其中包括一個鳥籠,紀念已逝影星羅賓·威廉斯。

「邊跑邊畫圖讓我更投入在跑步這件事情上,」克萊兒說,「而且我會為了完成圖案而多跑幾公里。」熱愛藝術的她,無法接受創作半途而廢。「要畫出某器官,我不會只畫一根棒子,一定要把底部的兩顆蛋蛋也完成才行。」

撰文/克里斯多夫.所羅門(Christopher Solomon)

©Ian Allen/Outside Magazine
Claire Wyckoff和她跑出來的「人體某器官圖」 ©thebolditalic.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全碳板氮氣跑鞋 PUMA Deviate NITRO 2 烈焰新色火熱登台

2022-07-22
PUMA鞋子跑步配備館

專業運動品牌 PUMA 2021 年研發總部首度發佈 NITRO 氮氣中底科技,將液態氮氣注入發泡成型的中底胚模中,利用氮氣不易熱脹冷縮變形的物理安定性,讓中底擁有「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高穩定機能;2022 年初再度優化科技性能,推出全新 NITRO Elite 菁英版氮氣中底,以更輕量、更大能量回饋的絕佳機能震撼全球跑圈。今夏,PUMA 全面升級 PUMA Deviate NITRO 2 全碳板氮氣跑鞋,強勢置入雙層氮氣中底以及全新 PWRPLATE 純碳纖維動力推進片,同步與 PUMA Deviate NITRO Elite 菁英競速型跑鞋推出全新 Fireglow 烈焰配色,象徵夏日熱血活力和跑者對跑步的無限熱情。

全碳板氮氣跑鞋  PUMA Deviate NITRO 2   烈焰新色火熱登台
全碳板氮氣跑鞋 PUMA Deviate NITRO 2 烈焰新色火熱登台

菁英版 NITRO Elite 氮氣科技中底

PUMA 創新 NITRO 氮氣科技中底是利用氮氣不易熱脹冷縮變形的物理安定性,將液態氮注入高品質物料製成的小型胚模中使其發泡延展,發泡完成後的中底便會透過氣泡造成肉眼看不見的空間,帶來輕量與高效緩衝並存的穩定腳感,最後再將發泡後胚模壓製塑形為最終中底,NITRO 氮氣科技中底比一般 EVA 中底材質輕量 46%,更比 PROFOAM 輕量 30%,讓鞋中底完美突破「輕量」與「高緩衝」並存的高穩定機能。 2022 年初 PUMA 更升級祭出 NITRO ELITE 菁英版氮氣科技中底,相較 NITRO 氮氣中底更輕量 25-30% 的完美輕盈腳感,完勝最大化緩衝和避震雙大關鍵機能。

菁英版 NITRO Elite
菁英版 NITRO Elite

PUMA PWRPLATE 熱塑碳纖維動力推進片

PUMA 全新碳板科技 PWRPLATE 是純碳纖維結構的叉狀碳板,以槓桿的原理最大程度將腳趾推蹬的力量轉移為推力,也有效的降低足部關節推蹬的損耗。純碳纖維結構提供了絕佳的支撐性與回彈,與 PROPLATE 動力推進片最大的不同則是採用了動態足體形狀設計,更深的叉狀切割形狀讓大拇指壓在碳板內側,其他腳趾則在外側產生扭轉,進而獲得全方位的超級回彈,即使是在轉彎和不平坦的地面上也能提供能量回饋。

圖為 PUMA Deviate Nitro 2, NTD$4,980
圖為 PUMA Deviate Nitro 2, NTD$4,980

新升級 PUMA Deviate NITRO 2 全碳板氮氣跑鞋

全新升級的 PUMA Deviate NITRO 2 全碳板氮氣跑鞋採用超輕量高透氣機能網布包覆,特別於鞋領和足跟的部分填充加厚,提升穿著舒適度也滿足更多元足型的跑者;中底置入雙層式 NITRO 科技,上層使用輕量 20-30% 的菁英版 NITRO Elite 氮氣中底,與下層 NITRO 氮氣中底一樣擁有高回彈及高緩衝兩大關鍵機能,帶來舒適 Q 彈足感;更令人驚喜的即是在兩層氮氣中底間置入全新 PWRPLATE 熱塑碳纖維動力推進片,其純碳纖維結構加上叉狀切割有效減輕碳板重量,動態足體形狀設計讓足部扭轉更靈活,實跑時會有種被牽引往前推進的強韌力道,有助跑者的步態更加流暢省力有效率;大底搭配 PUMAGRIP 防滑抗磨橡膠大底,採用高性能橡膠混和打造,優秀的牽引力即使在溼地也可提供絕佳抓地力,比一般橡膠大底提升了 31.6% 的抗滑效果,可說是濕滑地面的最佳利器。

PUMA 也同步針對女性跑者量身推出女款 Deviate NITRO 2 全碳板氮氣跑鞋,相較於男性跑鞋,女性專屬系列鞋款採用更窄鞋後跟設計,搭配低腳背鞋面、與更符合女性足型的足弓弧曲輪廓,為女性跑者打造專屬極致的舒適腳感。

Deviate Nitro 2, NTD$4,980
Deviate Nitro 2, NTD$4,980

PUMA Deviate NITRO Elite 菁英競速型氮氣跑鞋

專門針對長距離菁英跑者所量身打造的 PUMA NITRO Elite 菁英競速型跑鞋則採用超輕盈單層多孔透氣網布包覆,不僅打造潮流半透明透視視覺,更能有效降低跑鞋整體重量,同時創造絕佳貼合度;鞋底中層搭載雙層式菁英版 NITRO Elite 氮氣科技中底,提供最高規格緩衝避震效能,搭配 PUMAGRIP Light 輕量防滑橡膠大底,打造絕對輕量特性以及優異抗滑效果與抓地力;鞋頭採用 semi-curved 楦頭設計,為前腳掌提供更大活動空間,有效增進推進動力與身體穩定性;PUMA NITRO Elite 在其雙層式 NITRO Elite 菁英氮氣中底之間所崁入的 INNOPLATE 熱塑全碳纖維動力推進片,採用純碳纖維結構帶來獨特的支撐性與回彈腳感,提升跑步效能進而協助菁英競速型跑者突破個人 PB。

Deviate Nitro Elite Fireglow $5,980
Deviate Nitro Elite Fireglow $5,980

配合炎熱的盛夏,推出全新 2022 Fireglow 烈焰配色,除了象徵夏日暑假體育活動陸續開跑的熱血活力外,同時也秉持每位跑者對於跑步運動的無限熱情精神,PUMA 用最先進的跑鞋科技和最潮流的外型設計,陪伴你不斷超越自己,Forever Faster!

NITRO 氮氣極速挑戰

響應越來越多跑者對 NITRO 氮氣跑鞋的推薦與喜愛,PUMA 在今年夏天推出多款針對不同跑者量身打造的專屬氮氣鞋款,除外,PUMA 更延續年度線上路跑活動「2022 PUMA螢光夜跑- NITRO 氮氣極速挑戰」,消費者只要購買任一 PUMA Run / Train 系列 NITRO 氮氣跑鞋,即可獲得氮氣極速挑戰活動序號卡,憑卡號上網登錄,免費領取飆速路跑三件組(內含:跑衣、毛巾、環保水壺腰帶組,市值 $2,140,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參與 5KM 極速跳戰破 PB 還有機會再抽中氮氣跑鞋!PUMA 邀請各位跑友們穿上你的 NITRO 氮氣跑鞋挑戰個人紀錄拿好禮,一起飆出個人 PB 最高速。

•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2/12/31 (六)
• 活動組別:個人組及雙人組
• 物資領取辦法:凡至 PUMA 門市或電商平台購買 Run / Train 系列 NITRO 氮氣跑鞋,即可獲得專屬活動序號卡,上網登錄填寫收件資料並完成運費付款,即完成飆速路跑三件組(內含:跑衣、毛巾、環保水壺腰帶組,市值 $2,140,數量有限送完為止)免費領取登記,雙人組另加碼贈送透明束口後背包 (每人一個)。
• 極速挑戰辦法:參加挑戰者需上傳 5KM 的初始成績,並同時上傳穿著賽衣照片。每季皆可上傳最新成績,以任一運動 APP 之軌跡紀錄截圖以茲證明,破 PB 者即可獲得獎勵及參加氮氣跑鞋抽獎活動。
• 好康加碼活動:成功下載PUMA官方APP並註冊成為會員,另加贈PUMA商品$200 電子折價券(每人一份)。
• 更多詳情請見活動官方網站。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進階跑者的遞減訓練法

2017-03-30
知識庫全馬訓練間歇訓練馬拉松觀念跑步訓練跑步

《運動訓練心理學月刊》刊登了一篇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潘泰雷蒙·艾克卡斯(Panteleimon Ekkekakis)博士的報導,他表示,越早遭遇撞牆的跑者越能享受跑步的樂趣。跨越撞牆的成就感會促使他們再次跑步,再次征服跑步中的困難。
 
當然,仍有很多跑者喜歡到最後體驗那種痛苦的感覺,但即使是他們豪不費力氣的完賽也是件好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把遞減速率應用於平常練習中。

每日跑

身為教練和運動心理學家的格雷格·麥克米蘭(Greg Mc-Millan)表示:「嘗試新的跑步方法或是適應一個新的地形都是相當困難的。當你落腳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給關節的作用力也會跟著發生變化,因為你改變了運動它們的模式,所以會造成肌肉和關節的疼痛。此外,你的心臟正忙著為你的四肢供氧,你大口呼吸都是為了這個。」
 
「用間歇或跑走的方式開始,可以降低身體和精神上的緊張感。」哥倫比亞大學的運動心理學研究員瑪麗·榮格(Mary Jung) 博士說。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接著跑5分鐘(能跑多久就跑多久,只要你覺得可以不用停下來),接著再走路1分鐘。每次都把間歇跑的時間遞減1分鐘,所以若一開始用5分鐘,那麼之後依次用4、3、2、1分鐘,最後在兩次跑步之間只需要走1分鐘即可。最後走10分鐘,即可結束訓練。

間歇訓練

持續練習後,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消失了,你可以以平穩的呼吸進入慢跑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有經驗的跑者用間歇跑來持續提高速度和心肺能力。
 
哥倫比亞的生物工程學家也是跑步教練的尼奇·瑞特(Nikki Reiter)說:「很多間歇跑訓練都是做等長度、等強度的重複跑,但是我們推薦的是金字塔訓練。」重複跑的長度和強度從短到長,從強到弱,讓你的身體能夠不斷地調整,去適應變化。比如,你訓練了你的肌肉,增強提高配速的能力,然後再增加爆發力,這些都能在一個訓練裡完成。
 
但如果你是一位新手,或者在休息後回來,那建議先從「單邊金字塔」開始。意思是可先減少距離,但保持強度不變訓練,完成一組訓練後,若並未感覺到不適,一段時間後,即使再增加長度,高階跑者也能增速。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接著跑下面這些距離的重複跑、間隔1分鐘的恢復跑:1英里、1200米、1000米、800米、400米。停5-10分鐘。
如果你最近都沒做過速度訓練,那麼所有的距離都可以10公里的距離目標,做配速訓練(就是在跑的時候,不能連貫說出一句話的配速);如果你的程度較好,那麼也請依然從10公里配速開始,後面再逐漸增加。

節奏跑

麥克‧米蘭表示:選擇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配速跑,你的身體不但會被訓練到,還能更好更快地處理快速跑時劇烈呼吸時所產生乳酸。這樣你才能在身體不緊張、不僵硬的情況下加速。這些所謂的排乳酸跑,都是在你本身已經非常疲勞的時候進行的,所以當然會格外痛苦。然而,如果你在為提升速度或者快速跑步做訓練,那麼排乳酸跑更是不可缺少的。

當排酸跑越來越輕鬆時,你的備戰信心也會越來越提升(如果不是備戰,那麼你對自己跑步能力的信心也會提升)。保持信心去跑比賽是制勝關鍵,在賽前最後兩三週,你應該已經做完所有的核心訓練了,這時候很適合集中做一下排乳酸訓練,提高你最後幾分鐘在極度疲勞情況下的衝刺能力。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然後用排乳酸跑的配速跑2-4公里(或者是比你之前用這個配速跑過最長距離,短一點點的距離)。
最好找一個有下坡的地方,去完成最後艱難的部分,這樣比賽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太難了。
 

長距離跑

「大部分長距離跑是為了提高心肺能力,心肺能力是心臟為四肢供血的關鍵。」麥克米蘭說。無論你的心肺能力能支撐你跑3英里還是23英里,在疲勞時保持配速都是非常艱難的。但因為疲勞而大大降低配速就不只是速度或比賽成績的問題了,你還可能用了錯誤的姿勢,調動了錯誤的肌肉,然後給關節過分施壓從而造成運動傷害。我們並不是說長距離跑不好,但在超負荷時你要能即時停下來,以免受到後續的傷害。
 
作法:一周內跑一次長距離,跑完後走10分鐘當作恢復。如果一群人跑,那這10分鐘可以給你機會結交朋友。如果你是自己跑,注意每步都要紮實、平心靜氣。可以藉機感謝你的身體,希望這個好的狀態能延續到下一次的比賽。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