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VAST 2016春夏新品 全新三大主題:傳統部落、環保議題、潮流X衝浪
1
VAST 2016春夏新品 全新三大主題:傳統部落、環保議題、潮流X衝浪
2
游泳初學者最易上手的蛙式Breaststroke
3
攀岩 (Rock Climbing):老少咸宜的極限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VAST 2016春夏新品 全新三大主題:傳統部落、環保議題、潮流X衝浪

2016-07-27
配備館 戶外運動 水上運動 服裝

致力推廣衝浪文化、貼近大自然生活的衝浪品牌VAST,在今年邀請到潮流名人Jun Jo,集結衝浪、潮流、藝術與街頭文化於一身的達人,擔任品牌創意總監,為VAST 2016春夏新品增添不同以往的設計元素,更要打破衝浪不能穿潮流款式的既定印象。創意總監Jun Jo在設計年度新品時就表示,"即使是衝浪也可以穿自己想穿的衣服,更能自在的與海浪為伍"。VAST 2016 春夏新品不只保留VAST本身的功能性,同時更結合潮流時尚的設計,為衝浪人設計出既能在海灘上衝浪也能展現自我風格的衝浪服飾!

VAST2016形象照

傳統與現代的首次結合 將原住民圖騰融入衝浪服飾 呈現對台灣的重視!

Jun的創意靈感往往來自自己的生活經驗,亦或是感受到當地文化薰陶的影響。目前已經來過四次台灣的Jun,對台灣美麗的人文風情和傳統文化留下深刻印象,且難以忘懷。這次VAST新品Jun更將台灣的部落文化、原住民圖騰元素融入衝浪服飾,希望讓原住民特有的面貌可以被全世界看見,同時這也是首次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服飾做結合,更是VAST欲呈現對台灣寶島的重視與在乎!

環保議題系列-DITZY FLORAL SHORT

結合環保議題 鯊魚、魟魚、雲彩也能成為設計元素 給粉絲不同以往的獨特概念服飾!

VAST一直以來都非常關心環保議題,這次VAST 2016春夏新品中,更融入鯊魚、魟魚、花朵、太陽、雲彩、海洋、陸地等與環境、地球相關元素的設計,包括VAST今年的主軸「Nature Always Wins」T-Shirt,也是VAST希望傳達給大家,愛護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時VAST創新將環保概念帶到新品設計,要給粉絲們一個獨特視野的嶄新衝浪服飾!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地震頻傳、全球暖化等,地球遭受許多破壞,所以VAST希望藉由2016春夏新品,與大家一起用正面積極的態度尊敬自然、認真愛護周遭環境,因為地球需要你我共同的守護!VAST近期也積極推廣淨灘活動,並與環保團體一同規劃公益活動,包含撿菸蒂計畫,都是VAST要號召大家一同重拾地球美貌的具體行動!

VAST 2016春夏新品中,更融入鯊魚、魟魚、花朵、太陽、雲彩、海洋、陸地等與環境、地球相關元素的設計,環保議題系列-HAMMER-SCHOOL

傳統部落系列-達悟族圖騰印花,激盪現代與傳統,呈現對台灣寶島的重視!

  • 獨特原住民圖騰:達悟族的代表圖騰搭配VAST,呈現品牌對原住民文化的熱愛與重視。
  • 創意延伸設計:用原住民的線條圖騰變化出幾何概念,並將VAST字樣融入其中,給所有粉絲一個驚喜,考一考大家的眼力,裡面有幾個VAST。
  • 全棉的舒適材質:舒適棉料,提供快乾性、透氣性。
  • 絕佳的舒適穿著度:無車縫技術能降低衝浪褲與皮膚的摩擦不適感。
  • 獨特防滑配備:矽膠防滑條於衝浪褲褲頭,大大減少了衝浪時褲子滑落的狀況,讓衝浪人能安心自在的進行衝浪。
  • 創新置物設計:側邊口袋搭配獨特的防水條設計,不僅提升了衝浪時攜帶隨身物品的便利性,也可以減少物品浸濕的狀況發生。
  • 防臭抗菌材質:竹碳纖維布料能避免細菌及臭味的孳生。

達悟族圖騰印花,激盪現代與傳統,呈現對台灣寶島的重視

環保議題系列,融入大自然、地球等元素,給你不同以往的設計視野!

  • 搶眼自然元素:將環境中的鯊魚、魟魚、花朵、太陽、雲彩、海洋等元素融入服飾,特殊的設計與配色,瞬間抓住所有人的目光與好奇。
  • 全棉的舒適材質:舒適棉料,提供快乾性、透氣性。
  • 絕佳的舒適穿著度:無車縫技術能降低衝浪褲與皮膚的摩擦不適感。
  • 獨特防滑配備:矽膠防滑條於衝浪褲褲頭,大大減少了衝浪時褲子滑落的狀況,讓衝浪人能安心自在的進行衝浪。
  • 創新置物設計:側邊口袋搭配獨特的防水條設計,不僅提升了衝浪時攜帶隨身物品的便利性,也可以減少物品浸濕的狀況發生。
  • 防臭抗菌材質:竹碳纖維布料能避免細菌及臭味的孳生。

潮流X衝浪系列,結合最潮的時尚,打破衝浪不能穿潮流的既定印象!

  • 最潮的簡約潮流:簡單的配色搭配潮流巧思的設計,讓你站在浪頭上也能擁有自我風格。
  • 全棉的舒適材質:舒適棉料,提供快乾性、透氣性。
  • 絕佳的舒適穿著度:無車縫技術能降低衝浪褲與皮膚的摩擦不適感。
  • 獨特防滑配備:矽膠防滑條於衝浪褲褲頭,大大減少了衝浪時褲子滑落的狀況,讓衝浪人能安心自在的進行衝浪。
  • 創新置物設計:側邊口袋搭配獨特的防水條設計,不僅提升了衝浪時攜帶隨身物品的便利性,也可以減少物品浸濕的狀況發生。
  • 防臭抗菌材質:竹碳纖維布料能避免細菌及臭味的孳生。

VAST-2016春夏新品-潮流X衝浪系列-形象圖

關於VAST
自從 2010 年起,我們在 VAST 不停地用革命性的衝浪短褲產品,來測試自己在設計與製作工藝上的極限。 身為熱切渴望的衝浪一族,我們能透過無數的資源,及劃時代的製程升級,來向您推出最頂尖的男性衝浪服飾。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游泳初學者最易上手的蛙式Breaststroke

2017-05-15
訓練動作游泳水上運動知識庫

蛙式是一種模仿青蛙游泳動作的游泳姿勢,又稱為胸泳,是四種泳式 (蛙式、自由式、仰式、蝶式)中最古老的一種,是普遍公認游泳初學者最易上手的,亦是第一種做為比賽之泳式。在過去,蛙式比賽十分普遍,除了手及腿的泳姿有改變外,主要的泳姿仍保持至今。隨著自由式及蝶式之出現,由於胸泳之速度較慢,因此比賽中游蛙式的運動員越來越少;直到1904年第三屆奧運會時,才把它和其他泳式分開。

蛙式 ©nuffieldhealth.com

歷史起源

蛙式一詞在英文裡是胸泳或俯泳的意思。早在2000-4000年前,在中國、羅馬、埃及就有類似這種姿勢的游泳,日本稱之為平泳。這種游泳姿勢因俯臥在水面,划水與蹬腿動作酷似青蛙在水中游進,所以被稱為蛙式。游蛙式時,身體姿勢比較平穩,水的支撐面積大,動作省力,呼吸方便,能持久,適用於長時間、遠距離游泳。因為蛙式視域清楚,動作平穩,重心穩定又較不吃力,所以較適合長距離的橫渡、海泳、救生之應用。
 
蛙式的起源相傳在古埃及和羅馬帝國時,它是獵人潛入水中捕捉水鳥的游動方法之一。18世紀末,在歐洲軍事學校中已設有專門教授蛙式的課程。1875年8月,第1個被公認的英吉利海峽的征服者,便是用蛙式橫渡的。

腿部訓練要領

蛙式的前進推進力,大部份是靠腿部動作,是間歇性的前衝狀態。他與持續性之自由式、仰式、蝶式比較起來,速度雖然較慢,但是夾腿之後的滑行等於休息,游起來較省力,適合一般游泳健身的大眾。

蛙式腿部的推進,主要是維持身體平衡與推進力的增進。腿的動作可分為收腿、翻腳、夾腿三個階段,它們之間是緊密相關聯的不能有停頓。在夾腿動作完成後,身體是成滑行姿勢,全身伸直有飄的感覺,這種滑行可減少水的阻力,也可減少體力支出。

1. 收腿:收腿是為了為翻腳、蹬水創造有利的位置,同時即要減少阻力,又要考慮到手腿配合因素的需要。開始收腿時,兩腿隨著吸氣的動作,自然放下,同時兩膝自然逐漸分開,小腿向前回收,回收時兩腳放鬆,腳跟向臀部靠攏,邊收邊分。收腿時力氣要小,兩腳和小腿回收時要收在大腿的投影截面內,以減少回收時的阻力。收腿結束後,大腿於身體約成120-140度角,兩膝內側大約與髖關節同寬。大腿與小腿之間的角度約為40-45角,並使小腿盡量成垂直姿勢,這樣能為翻腳、蹬水做好有利的準備。

2. 翻腳:在蛙泳腿的技術中,翻腳動作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到蹬水的效果。當收腿即將結束時,腳仍向臀部靠近,這時膝關節向內扣,同時兩腳向外側翻開,使腳和小腿內側對好蹬水方向,這樣能使對水面加大,並為大腿發揮更大力量做好積極準備。

收腿 ©myactivesg.com

Tips
收腿與翻腳、蹬水是一個連續的完整動作過程。正確的翻腳動作,是在收腿未結束前就已開始,在蹬水開始完成,如果翻腳後,腿稍有停滯,則會破壞動作的連貫性並增大阻力。

3. 夾腿:夾腿時膝蓋不要張得太開,膝蓋打開勿比肩膀還寬,兩腳掌各自翻轉向外,張開角度最好比膝蓋打開大一些,然後靠兩小腿及兩腳掌同時出力往下夾腿,兩腿有如由外往下內切一般,此始兩腿合併後會產生一股向前推的動力,讓身體向前衝形成速度,蛙泳百分之六、七十是靠腿的力量在幫助前進,他是一種連續性的動作。
 

實際腿部練習

  1. 入水前的腿部訓練:兩腿伸直,腳掌著地,模仿蛙泳,做收腿、翻、蹬夾的練習,練習時兩眼宜注視雙腿的動作。
  2. 模仿蛙泳,收腿、翻、蹬夾的動作,注意該過程的動作路線。慢收腿,邊收邊分,翻腳要充分,練習中應注意慢收、快蹬、併腿伸直的節奏。

手臂練習要領

蛙泳手臂一個循環週期動作,可分為四個分解動作來介紹:
1. 首先兩臂前平伸,拇指併攏,掌心向下,手臂肌肉放鬆。兩臂向兩側斜下方分開,雙手左、右平分約30~40度,即雙手距離約40公分左右,分的動作不須用力。

2. 划水當兩手做好抓水動作、兩比分製成大約40-45度角時,手腕開始逐漸彎曲,這時兩臂兩手逐漸積極的做向側、下、後方的屈臂划水動作。當划臂至肩的垂直面,有效划臂結束,並開始準備收臂。
 

©breaststroke.info

3. 收手是划水階段的繼續。收手時,收的運動方向為向內、向上、向前。手的 蛙泳手臂姿勢,迎角大致為45度角。划臂結束,立刻收臂,它是一個很流暢的連續動作,不得停頓,此時兩手小臂在胸前,手掌由外轉向內,有如捧水一般,划至胸前下顎處,大臂緊貼體側,盡量縮進身體的投影截面內,以減少水的阻力。

©breaststroke.info

4.  向前伸臂向前伸臂是由伸直肘關節、肩關節來完成的,掌心由開始的向上逐漸轉向內,雙掌合在一起向前伸出,在最後結束前逐漸轉向下方,準備下一次的划臂動作。

©breaststroke.info

參考資料
1.  breakingmuscle.com
2.  國立師範大學
3..  維基百科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攀岩 (Rock Climbing):老少咸宜的極限運動

2016-05-17
極限運動攀岩戶外運動知識庫

攀岩聽起來像是一個很難的運動,當你站在一個看不見頂端的山腳下,別說是爬上去了,光看就覺得很可怕。然而攀岩確實是一項有風險的運動,在從事這項運動之前,首先必須得正視它的風險、學習必要的技巧、使用正確的裝備、克服心理障礙,這樣,其實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適合的道路,從中獲取成就感。

攀岩 圖片來源:outdoorhub.com

攀岩的起源與發

攀岩是從登山衍生出的一項運動,在約1970年前攀岩一直附屬登山系統之下,目的只是為了克服登山過程中的困難。直到1970年後,在法國,攀岩真正變成一項獨立運動。

屬於極限運動的攀岩,光想像常讓人望之卻步,但隨著越來越多攀岩館的設立,各種高度、形式,挑戰度高的、或是親民型的,抑或甚至專屬幼兒的,都讓想嘗試攀岩運動的人,有了更多容易入門的選擇機會,加上課程的多樣化設計,不論是想單純體驗或是想長期學習的,都能滿足需求。

圖片來源:wikimedia.org

攀岩的種類

常見的攀登模式有以下三種:

1.傳統攀登:由下往上攀,並一路架設出支點以確保自己的安全,因為這種攀登方式必須沿途放置確保點,所以傳統攀登路線大多都選擇裂隙地形,攀登的路線是沿著裂隙來前進。
傳統攀登分為自由攀登與人工攀登兩種;自由攀登又稱為徒手攀登,攀爬時只憑藉手腳四肢並不依靠其他裝備,而繩子只是作為確保安全之用;而人工攀登只求登頂,不限定任何的使用方法或裝備。在美國傳統攀登的難度級數是採用YDS系統,YDS系統只評鑑路線中最難的一段來做為整條路線的難度。

2.運動攀登:與傳統攀登不同之處是,攀爬路線已預先設置保護點,用bolt當固定點,危險性低,通常只有一個繩距,很少需要自己放確保點,追求難度為主要目的。攀岩運動發展至今,因技術及器械的進步與推廣攀岩運動的目的,運動攀登因安全、入門容易等因素,目前已成為攀岩界的主流攀登方式。

3.抱石:是攀岩種類中,最容易上手的其一類型。抱石的高度通常不高,所以也不用使用繩索固定,所以必須要在地上舖上抱石墊防止墜落時的衝擊。如果有三五好友一起玩,會是一個非常好玩的項目。

攀岩的配備

1. 吊帶:安全吊帶的設計以分散衝擊力、人體舒適、安全為要點,可分為攀登用與多功能用兩種。
2. 攀岩鞋:攀岩鞋最大的特色就是很合腳,是為了讓腳能用腳尖在很小的點上施力,剛開始攀岩的人會不太習慣,會有點痛。設計良好的岩鞋不但能幫助攀岩,也能保護腳。
3. 岩盔:岩盔可保護頭部,防止小落石等東西及墜落時的意外撞擊。所有的岩盔都必須符合U.I.A.A的規範以及取得C.E.認證。
4. 粉袋:裡面裝碳酸鎂粉,可以吸取手上的汗水,避免因為手汗而影響手對岩壁的觸感。
5. 快扣組:由兩只鉤環與一條繩環組,用來連接攀登繩與岩面上的確保點,確保點可為岩楔或bolt。將快扣掛入確保點後,將繩子掛入快扣中,可保護確保者在意外墜落。
6. 確保器:安全確保使確保者用之來連接攀登繩,以增加摩擦力達到制動目的的方式來確保攀登者安全。
7. 鉤環:連接安全吊帶與固定點或上攀、下降確保主繩,以不鏽鋼或鋁合金為材質,方便單手操作,不同鉤環有不同的承重,一般約為2000公斤左右。
8. 主繩:攀登主繩主要作用是當攀登者不管任何因素墜落時,保護攀登者用。攀登用繩都必須經過U.I.A.A或C.E.檢驗合格,依使用方法與粗細可分為單繩、雙繩、雙子繩(對繩),或是分為靜態繩與動態繩。先鋒攀登必需使用動態繩。
9. 抱石墊:為了減少戶外抱石的運動傷害所設計的墊子。

圖片來源:zztzr.com

攀岩的好處

1. 增加身體柔軟度與協調感:這是攀岩的關鍵能力,其重要性更勝於體力;國外已有醫療領域,將攀岩用來矯治孩童肌肉發展及手、眼、身體之協調訓練上。
2. 增強體力:攀岩運動要的是手腳均衡的力與美,並且足以負荷自己的體重、對抗地心引力,這件事,女孩可是一點兒也不輸男孩的。
3. 集中力:腳下全神灌注地踏著岩塊,留意身體在岩塊上位移的每個細節,可以培養一個人對於事物的專注程度。
4. 進取心:當自己靠著攀登繩承受體重、「掛」在高高的岩壁或岩塔上時,是放棄、還是繼續堅持?已經不只是勇氣可形容,還有意志力、榮譽感,及自我超越的決心。
5. 自信心:面對比自己身高還高至少3、4倍的岩場,仍毅然決定向上攀登、不怕面對攀岩過程中的困難,心性自然要比常人自重與自信。
6. 平衡感:被稱為在岩壁上行走的「蜘蛛人」,行走的基本姿勢是「三點不動一點動」,靠的就是平衡感!

圖片來源:outdoorhub.com

如何開始攀岩

當你開始決定接觸攀岩後,通常可以到攀岩館參加短期從1-3堂不等的學習體驗課程,以3堂、每堂3小時的基礎課程為例,就以安全確保的學習當作教學重點,反而不在於強調攀爬技巧的教授,因為唯有扎實的安全觀念,才能確保往後的攀爬都能將風險降至最低,課程最後一堂,也會進行安檢卡考核測驗,學員通過檢定,就能取得安檢卡,未來就能在教練在場的攀岩場館中,自行租用器材,協助朋友進行攀爬時的地面確保者角色。

圖片來源:redbull.com

台灣攀岩團體組織
1. 中華民國攀登協會
2. 中華民國攀岩協會
3. 內湖運動中心攀岩館
4. Wusa攀岩館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