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奧運標槍選手Julius Yego:Youtube是我的教練
1
奧運標槍選手Julius Yego:Youtube是我的教練
2
於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3
曾因截肢放棄人生,英選手用輪椅欖球爬出低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奧運標槍選手Julius Yego:Youtube是我的教練

2016-08-16
話題 武術競技 里約奧運 奧運 故事

每位選手的背景、環境、天生條件都不同,然而出色他們的背後,都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辛酸,因為能夠登上奧運的聖殿,絕不單靠運氣,因為運氣是建立在實力的根基之中。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訓練條件還包括了國家給予的資源,但由於國情的不同,並非每個國家都能給予選手絕對足夠的照護,在很多重要的時刻,還是得要靠自己,才能闖出一片天。

里約奧運標槍選手Julius Yego ©hipertextual.com

是天分也是興趣

來自肯亞的Julius Yego,出生於貧苦的家庭,父母皆靠農業為生,整個村莊沒有車子、完整的道路,有的時候甚至連電都沒有,若要上學,還得赤著腳跑8公里才能到達該目的地。
 
在這樣一個極少資源的環境底下,Julius僅能拿著地上的木棍當作標槍不斷練習,能擲多遠是多遠,直到他拿到金屬製造的標槍時,已經能到達47公尺的距離了。那年的他只有10歲,卻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中,越來越進步,同時也認定自己可以開始好好練習這個項目。

小時候的Julius僅能拿著地上的木棍當作標槍不斷練習 ©esquirehk.com

除了努力,也要技巧

在當地,唯有讀書才能被人看得起,雖然父母皆靠農業為生,但他們仍省吃儉用,想盡辦法讓Julius上學。但熱愛標槍的他卻沒能好好讀書,反倒把心思都放在練習標槍之上。他的父母非常反對,甚至不准他繼續從事這個項目….
在沒有資源的支持以及教練之下,Julius非但沒有因為這樣而放棄,在讀書之餘,他便會利用課餘的時間更加努力地練習標槍,在沒有合適的場地之下他也知道,光靠自己練習是不夠的,除了努力以外,還需技巧的協助,才能讓成績更進步。

Julius會利用課餘的時間更加努力地練習標槍 ©zevenworld.com

於是Julius只要一有空,便會花錢到網咖上網,然而上網咖並不是為了打遊戲,而是利用Youtube看世界一流的選手,學習他們擲標槍的訣竅,並了解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會配合什麼樣的訓練?記錄下來,然後跟著他們的步伐一一練習。

Julius利用Youtube跟著世界一流的選手學習技巧 ©esquirehk.com

憑Youtube自學,成為世界冠軍

憑著Youtube的自學訓練,他於2006年打破了非洲的青少年標槍紀錄,並開始在非洲當地參加大大小小的賽事。

在2010年的非洲田徑錦標賽之中擲出74.55公尺的紀錄,緊接著2011年又在非洲運動會中擲出 78.34 公尺的驚人成績,獲得金牌,更打破了國家的紀錄。經過這一連串的勝利,Julius也獲得了一筆獎學金,抱著它登上2012倫敦奧運的舞台,同時也是在非洲當地第一次入圍這個項目的國民。在賽中他擲出81.81公尺的成績,獲得第9名的排名。
 
2015年,在北京舉辦的世界田徑錦標賽中,他更擲出了92.72公尺的驚人紀錄,成為了世界冠軍,也令他的人生攀上了高峰。

Julius於2015年在北京的世界田徑錦標賽中獲得冠軍 ©24.hu

對Julius來說,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因為只有教育才能讓他知道該如何訓練。另一方面也告訴我們,學習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只要真心想學,到哪裡都可以。

8/18日他即將登上里約奧運標槍的舞台,讓我們一起為Julius加油,再次證明世界上沒有不可能的事。

學習不受限,只要有心都可以做到 ©leichtathletik.d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2021-07-27
武術競技綜合運動心理趨勢奧運新聞話題

正如火如荼進行的東京奧運會不僅是各運動大國激烈競爭的場域,也是展現「運動科學」實力的重要舞臺。台灣由國家訓練中心邀集國內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專家組成運動科學小組,整合國內各主要大學運科研究團隊及國訓中心運科處資源,應用運動科學協助選手減少運動傷害以提升競技表現,往奪牌目標邁進。中華男子射箭代表隊甫為中華隊奪得銀牌,總召集人相子元教授表示: 射擊與射箭運動較不受體型限制,是台灣優勢運動項目,希望能妥善運用運動科學資源達成奪牌目標。

於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助中華隊奧運奪牌!運動科學國家隊為射箭國手增加穩定性 (圖為在東京奧運奪銀的射箭男團之一、台師大射箭選手魏均珩)

運動科學小組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總召集人。他提到,運動科學團隊在幕後默默幫助我國參加奧運會的教練及選手,依照各代表隊訓練與競賽需求,提供相關運動科學與醫學防護的支援;國訓中心的運動科學小組主要聚焦在奪金聲望高的選手上,給予最高等級的運科支援,以專案團隊的運作模式,協助各運動代表隊積極備戰東京奧運。國訓中心內設之運動科學處亦提供完整到位的運科即時服務,扮演好教練與選手背後的支柱,提升我國競技運動實力,達成奪牌目標。此外,科技部也籌組「精準科研計畫」,結合科學與科技的方法來幫助重點運動項目之選手,並開發更多創新之科技設備,為下一屆奧運作準備。

運科支援涵蓋相當廣,包涵生理體能、生物力學、運動心理、營養生化、醫學防護、運動資訊等等。相子元表示:「在執行運科工作時,必須先整合規劃後再同步實施,根據客觀量化的科學數據,找出各單項及選手的訓練需求,定期監控選手表現並彈性修正運科支援內容,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以射擊及射箭這兩項需要穩定性及高技巧性的運動項目為例,運動科學小組整合了運動心理及生物力學領域,提供代表隊選手完整的心理技能訓練,提高選手抗壓性及專注力,擬定賽前心理計劃及比賽之專注計劃,亦針對瞄準的穩定性,從生物力學角度進行射擊及射箭專項技術診斷,透過量化分析與即時回饋,提供瞄準技術力學指標作為技術調整之依據;利用瞄準分析訓練系統,更有利於控制好晃動規律,增加穩定性,延長穩定期。

相子元表示,射擊與射箭運動較不受體型限制,非常適合亞洲國家發展,也是台灣優勢運動項目,希望射擊與射箭代表隊能妥善運用運動科學資源,在奧運期間將身心調整至最佳狀態,達成奪牌目標。

運科團隊持續開發在手機上即時呈現槓鈴軌跡與數據
運科團隊持續開發在手機上即時呈現槓鈴軌跡與數據

另外,舉重也是台灣奧運代表隊重點金庫之一,相子元在多年前即針對舉重隊需求,開發舉重即時技術回饋系統,協助舉重隊在2016年里約奧運摘金。這兩年更進一步結合科技部「精準科研計畫」舉重運科團隊,利用影像分析技術及人工智慧開發出智慧型槓鈴軌跡追蹤系統,應用於舉重隊日常訓練,不僅可協助教練針對選手動作進行修正,亦可藉由量化參數與軌跡變化作為預防訓練傷害的重要指標;其中槓鈴移動軌跡的辨識,可透過電腦運算即時呈現軌跡與數據,也可直接在手機上即時顯示,希望舉重隊能在運動科學團隊的支援下,確實發揮訓練績效,在東京為我國延續奧運奪金戰績。

運動科學小組

國訓中心內設的運動科學處自 2016 年起,開始擴大後勤支援團隊,進駐碩博士級的生物力學、體能訓練、運動防護、物理治療、運動心理、運動營養等專業人員,已逐漸成為支援國家代表隊運科主要人力,為了落實運科支援工作,近年來國訓中心運科處安排運科人員長期隨隊,依據教練需求進行例行性之運科檢測與評估,整理出選手身體狀況資料,提供教練在擬定與修改訓練計畫的參考依據。 近年台灣在重要國際運動賽會獲得佳績,如 2017 年台北世大運、2018 年雅加達亞運,運動科學皆扮演重要關鍵角色,希望台灣奧運健兒在運動科學團隊支援下發揮訓練績效,全力在 2020 東京奧運上發光發熱,展現台灣競技與運動科學實力。

運動科學小組召集人相子元教授主修生物力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因熱愛運動,在美國即從事運動醫學博士後研究,自 1994 年返台後第一份工作便是國訓中心運動科學研究員,之後轉任教職。其研究曾多次榮獲行政院體委會及教育部運動科學研究獎勵,也是國內第一位以運動科學專業獲得科技部傑出研究獎的學者,在運動科學應用於競技訓練及運動產業上,是國內首屈一指的專家。

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這次運動科學小組總召集人
台師大運動競技學系研究講座教授相子元擔任這次運動科學小組總召集人 ©科技生活TechLife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曾因截肢放棄人生,英選手用輪椅欖球爬出低谷

2016-09-20
奧運故事里約殘奧武術競技話題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明天將會發生什麼變故。英國輪椅橄欖球選手吉姆‧羅伯茲Jim Roberts,10年前就讀於高雲地利大學時,在校中可身兼橄欖球隊員和越野跑隊成員,喜歡運動的他,不僅擁有好的人緣,也有著一顆不斷學習的心。那年,暑假開始的第一天,正當他穿好衣服,準備去父親公司打工時,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接著昏迷進入了加護病房。醫生診斷吉姆罹患腦膜炎,並在短時間內,細菌還會侵入身體其他的地方,造成癱瘓,在醫院一躺,便是兩年半的時間。

Jim Roberts ©Jim Roberts twitter

吉姆說:「那就如同凍傷一樣,四肢沒有感覺,雙腳也全部都被截肢了 。」因著腦膜炎的發生,使得吉姆身上常有多處的傷口與疤痕,而這些也都需要花比別人多的時間來癒合。

低潮期,差點自我了斷

在最黑暗的日子中,吉姆再次找回自己對於運動的熱愛。他說:「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所謂的谷底,但你可以選擇從谷底中再度爬出。」但當時對於人生相當失望的吉姆,卻曾選擇將自己壓在谷底,不肯爬出;他在醫院茶不思,飯不想,由於身體沒有足夠的養分,曾一度釀成心臟停止的危機,也因此原本進行還算順利的療程,全部得重新開始。

當在服用那些難吃又苦的藥物及治療時,吉姆說:「曾幾何時,我懇求我的父母讓我了斷,因為不管在怎麼治療,我的雙腿也永遠不會回來了。」好在人緣好的他,在那段時間身旁有許多的朋友不斷地關心、陪伴他,讓他重拾信心。

©rio2016.com

遇見輪椅欖球,重拾人生

出院前半年,醫院的護士介紹他去打輪椅橄欖球,並於2010年開始訓練。努力之下,在2013年為球隊在歐洲賽上陣,也在今年的里約殘奧上代表英國出征。吉姆說:「人的適應力很強,不親歷其中,不會知道的。」
 
吉姆曾在鬼門關前走過一遭,最後在朋友與家人的鼓勵下,重拾信心,這樣心態的轉變,相信當你我遇見低潮時,同樣也能做到,為吉姆,也為自己加油。

©oglobo.globo.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