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5K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這樣也能贏?巴哈馬田徑女將飛撲終點奪金
1
這樣也能贏?巴哈馬田徑女將飛撲終點奪金
2
腹瀉失禁仍堅持完賽 競走世界紀錄保持人體現永不放棄精神
3
如何修正你的下坡跑姿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這樣也能贏?巴哈馬田徑女將飛撲終點奪金

2016-08-16
話題 跑步 里約奧運 奧運 故事

里約奧運女子400公尺決戰落下帷幕。巴哈馬田徑女將肖娜·米勒(Shaunae Miller)憑藉著最後時刻的奮力一躍,以0.07秒的優勢驚險戰勝美國名將愛麗森·費利克斯(Allyson Felix),奪得了該項目的金牌!成績為49.44秒。

米勒於第7道出發,她在槍響之後就一馬當先,遙遙領先所有對手。最後一個彎道出來,米勒至少還領先第二名的費利克斯有20公尺之多。但隨後費利克斯開始加速,米勒漸漸顯現出體力不足,兩人的差距越縮越小。

在最後一刻,眼看米勒已經跑不動了,費利克斯馬上就要超越了,這位巴哈馬女將突然一個前衝奮力「撲」向終點!

Shaunae Miller 奮力一撲 ©globalheadlines.uk

正是這個前撲讓米勒最終以0.07秒的優勢率先衝過終點線。這個像是游泳選手出發一般的動作讓她戰勝了美國傳奇名將費利克斯,飛向了屬於自己的奧運金牌。

拼到極限的米勒賽後癱倒在跑道上,為了這枚金牌她已經付出最後一絲力氣,而終點前的這一躍也註定成為奧運史上的經典畫面。

Shaunae Miller 飛撲終點 ©dr.dk

米勒的最後一躍顯然也是有意想奪金牌,不知道她是不是受到什麼啟發。這種跳躍的確可以幫助運動員在最後時刻肩膀率先過線,難道這樣的跳躍終點線方式會成為短跑比賽的新潮流嗎?

這也為剛剛在100公尺大戰中輸給柏特的加特林提供一些想法,要是在最後來個飛撲衝線,說不定在200公尺項目就能超越牙買加閃電了。只不過柏特應該完全不會擔心,他可能會想:「不管你們撲不撲,反正我都能拿第一」。

Shaunae Miller 飛撲終點線 ©vox.com

而世界田徑總會規定,過終點線一定要身體抵達才算,頭跟手和腳先觸碰都不能算抵達終點,所米勒沒有違反任何規定,只是在終點線前飛撲,成為里約奧運上的的精采奪金情節,而下圖很明顯能看到米勒的身體先觸碰到最右邊的終點線。

費利克斯今年參加400公尺項目,尋求個人生涯第5金,可惜米勒飛撲壓線,讓她無緣金牌。她說:「我盡力了,但是當下我還是感到很難受。」

Shaunae Miller 飛撲終點線 畫面翻攝nbc

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上也出現過這樣一幕情節,美國短跑選手大衛·內維爾(David Neville)也是參加400公尺比賽以飛撲的方式獲得銅牌,如果當時他沒飛撲,就沒有獎牌可以拿了,這一幕真的讓人過目不忘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腹瀉失禁仍堅持完賽 競走世界紀錄保持人體現永不放棄精神

2016-08-20
話題里約奧運奧運故事新聞跑步

里約奧運50公里競走項目,上演了一場令人不忍卒睹但又不禁為之動容的畫面。一位選手在中途突然下腹絞痛不止,但原來最有奪牌希望的他不願就此放棄,仍堅持繼續走完全程,但由於無法趕緊去上廁所「解放」,失禁的穢物流滿雙腳,堅強的他就這樣忍著眾目睽睽的羞辱之下走完全程,贏得網民的一致肯定與讚賞。

這位是法國競走好手約安·迪尼茲 (Yohann Diniz),事實上,他是現任的男子50公里競走項目的世界紀錄保持人,不過災難有可能隨時會降臨在任何一個人的身上。在里約奧運50公里競走決賽的場上,本來迪尼茲就是最被看好的奪金熱門人選,前30公里,他也一直保持領先的地位,但天不從人願,在大約36公里處,他開始感覺腹中一陣翻滾,要奮力往前走,但是又得忍住腹痛,此時的迪尼茲看起來萬分痛苦,不過還是守不了那個最後的關卡,褐色液體不斷從他的短褲流了下來,中途他也邊走邊拿海棉沾水將穢物擦去,甚至還因為疼痛難忍而倒地,不過他還是勉力爬起來重回賽道將後續賽程完成,然後由大會工作人員將他緊急送醫急救。

Yohann Diniz在50公里競走項目腹瀉失禁仍堅持完賽。 ©Bryn Lennon/Getty Images
褐色液體不斷從他短褲後方流下來。 畫面翻攝NBC
這位38歲的老將看起來非常煎熬。 ©Jewel Samad/AFP
迪尼茲撐不住倒地休息。 畫面翻攝NBC

因為這場意外,讓迪尼茲奪牌無望,不過他仍不願放棄,以海綿簡單沖洗後重新起身,將剩下的14公里走完,最後他以3小時46分43秒完成賽事,排名第八。

強忍身體劇烈不適繼續奮戰,迪尼茲永不放棄的精神感動了全場觀眾,儘管無緣獎牌,他的精神已經為里約奧運寫下了歷史。

該場賽事金牌則是由斯洛伐克選手馬捷·托赫 (Matej Toth) 以3小時40分58秒獲得,成為該國史上第一面奧運金牌,這紀錄也永垂青史。

上屆金牌得主,澳洲選手傑瑞·塔倫特 (Jared Tallent) 雖然走出3小時41分16秒的賽季最佳成績,不過不敵托赫拿下銀牌。這位競走名將除了2012倫敦奧運50公里競走金牌,還曾獲得2008北京奧運50K競走銀牌與20K競走銅牌,連三屆參加奧運獲得四面獎牌,也是極為耀眼的成就。

迪尼茲以海綿沾水簡單沖洗之後繼續上路。 ©Getty Images
迪尼茲完賽時,工作人員立即予以協助。 ©Jewel Samad/AFP
迪尼茲完賽後立即被送醫急救。 ©Jewel Samad/AFP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修正你的下坡跑姿

2016-05-19
跑步姿勢越野跑跑步訓練觀念跑步知識庫

想要破PB、在長跑競賽有更好的成績?調整一下你的下坡跑姿可能是一個很有幫助的方法。

如果在越野跑或有上下坡的路跑比賽隔天,你的大腿和膝蓋開始疼痛,你也許會歸咎於下坡時的衝擊和震動。沒錯,儘管上坡時對心肺耐力來說是個考驗,但下坡對身體的挑戰遠比你想的要大。

肌肉收縮有兩種方式:向心收縮(肌纖維縮短:想像你把某件東西拿起來)與離心收縮(肌纖維伸長:想像你把東西放回去)。美國 Natural Running Center 的健康指導醫師 Dr. Ivo Waerlop 說,「肌肉離心收縮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帶來更大的磨損。下坡時需要更多的離心收縮,特別是大腿的股四頭肌與小腿肌肉。」因此,下坡時調整好跑姿,會減少衝擊對腿部的壓力,更能幫助你在比賽中節省不少時間。

下坡對腳衝擊大,須謹慎修正跑姿

技巧運用

1.  學會用髖部帶動身體向前,而不是用肩部 → 重力會迫使你下坡。不要將身體向後靠,確保身體與地面垂直,隨着下坡速度的增加,讓重心跟着你向前。

2.  使用手臂保持平衡 → 下坡時,不需要像在平坦路面或者上坡那樣前後擺動手臂。手臂在下坡時的作用就是當你速度超出控制或者方向突然轉變、需要做出反應時,保持身體的平衡。

3.  運用核心力量 → 想像你的腹部、臀部和背部是你保持穩定性的基礎,四肢只不過是圍繞並輔助着這些軀幹的基礎在運作。

4.  弧形踩步 → 正是因為重力的存在,你不需要雙腳太費力往前衝,注意腳步在身體下方不要步幅過大即可。特別是在很陡的下坡,最好用弧形側踢的方式將腳往對側邊踩(如右腳往左前方,左腳往右前方),不要直接往前踩,這種姿勢能夠充分拉伸背部,也能夠減緩衝擊力,從而放鬆其他肌肉群,為接下來的上坡積蓄力量。

5. 視線往遠處看,不要緊盯腳步; 下坡時一直往下看,注意腳步路況,會讓頸部肌肉前屈,致使身體不自覺往前傾,最後導致向前跌倒的危險係數增加。

6. 想像腳下是滾燙的煤炭 → 意思就是腳步接觸地面的時間儘量縮短,就像跳舞一樣,每次腳掌前端/中段觸地的瞬間便迅速抬起,衝刺出去。這對非公路路面的越野跑下坡尤其重要,不同路況需要不同觸地方式和觸地時間,請根據具體情況調整。

©Competitor Running

使腳步姿勢更完美

想像你的腳底是三腳架,大腳趾、小腳趾和腳跟是三個支點。這個三腳架需要適當平衡,讓腳掌發揮最佳功能。如果你使用太多腳跟支撐,會大量使用脛骨做緩衝,導致脛骨周邊疼痛;如果前腳掌着地過多,會讓小腿肌肉為了壓低腳跟用力更多,這種姿勢會惡化前腳跑姿的異常,並且給膝蓋增加額外的壓力。

若您是第一次參加越野跑比賽,最好側身下坡,隨著功力增長再改為正常姿勢。

資料來源/Competitor Running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跑5K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