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這樣也能贏?巴哈馬田徑女將飛撲終點奪金
1
這樣也能贏?巴哈馬田徑女將飛撲終點奪金
2
BREAKING2 為何選擇在MONZA賽道?
3
超激勵人心!70歲阿嬤完成30小時100英哩超馬賽挑戰!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這樣也能贏?巴哈馬田徑女將飛撲終點奪金

2016-08-16
話題 跑步 里約奧運 奧運 故事

里約奧運女子400公尺決戰落下帷幕。巴哈馬田徑女將肖娜·米勒(Shaunae Miller)憑藉著最後時刻的奮力一躍,以0.07秒的優勢驚險戰勝美國名將愛麗森·費利克斯(Allyson Felix),奪得了該項目的金牌!成績為49.44秒。

米勒於第7道出發,她在槍響之後就一馬當先,遙遙領先所有對手。最後一個彎道出來,米勒至少還領先第二名的費利克斯有20公尺之多。但隨後費利克斯開始加速,米勒漸漸顯現出體力不足,兩人的差距越縮越小。

在最後一刻,眼看米勒已經跑不動了,費利克斯馬上就要超越了,這位巴哈馬女將突然一個前衝奮力「撲」向終點!

Shaunae Miller 奮力一撲 ©globalheadlines.uk

正是這個前撲讓米勒最終以0.07秒的優勢率先衝過終點線。這個像是游泳選手出發一般的動作讓她戰勝了美國傳奇名將費利克斯,飛向了屬於自己的奧運金牌。

拼到極限的米勒賽後癱倒在跑道上,為了這枚金牌她已經付出最後一絲力氣,而終點前的這一躍也註定成為奧運史上的經典畫面。

Shaunae Miller 飛撲終點 ©dr.dk

米勒的最後一躍顯然也是有意想奪金牌,不知道她是不是受到什麼啟發。這種跳躍的確可以幫助運動員在最後時刻肩膀率先過線,難道這樣的跳躍終點線方式會成為短跑比賽的新潮流嗎?

這也為剛剛在100公尺大戰中輸給柏特的加特林提供一些想法,要是在最後來個飛撲衝線,說不定在200公尺項目就能超越牙買加閃電了。只不過柏特應該完全不會擔心,他可能會想:「不管你們撲不撲,反正我都能拿第一」。

Shaunae Miller 飛撲終點線 ©vox.com

而世界田徑總會規定,過終點線一定要身體抵達才算,頭跟手和腳先觸碰都不能算抵達終點,所米勒沒有違反任何規定,只是在終點線前飛撲,成為里約奧運上的的精采奪金情節,而下圖很明顯能看到米勒的身體先觸碰到最右邊的終點線。

費利克斯今年參加400公尺項目,尋求個人生涯第5金,可惜米勒飛撲壓線,讓她無緣金牌。她說:「我盡力了,但是當下我還是感到很難受。」

Shaunae Miller 飛撲終點線 畫面翻攝nbc

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上也出現過這樣一幕情節,美國短跑選手大衛·內維爾(David Neville)也是參加400公尺比賽以飛撲的方式獲得銅牌,如果當時他沒飛撲,就沒有獎牌可以拿了,這一幕真的讓人過目不忘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REAKING2 為何選擇在MONZA賽道?

2017-03-13
賽事馬拉松跑步NIKE話題

柏林的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波士頓的心碎坡(Heartbreak Hill)、倫敦的泰晤士河景觀(River Thames)、紐約的維拉札諾橋(Verrazano-Narrows Bridge)以及寬闊的密西根湖(Lake Michigan)。這些是全球最著名馬拉松跑道的一些特色景點。每年都有數千名跑者為征服這些跑道而在此刻苦訓練——不僅因為這 42.2 公里的距離,也要為每條跑道獨特的天氣和道路條件做好充分準備。

BREAKING2 的多元化團隊將場地重心從傳統的城市跑道移到速度化身的Monza賽道

對於大多數跑者來說,僅僅跑完超長的賽程就已竭盡所能。而參與Nike Breaking2這一大膽嘗試的三位精英運動員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的目標更大:他們要打破馬拉松“不可逾越”的2小時極限。

咆哮的引擎和繁忙的車隊後勤人員很少出現在馬拉松賽場上。但為了實現雄心壯志就需要打破常規的思考方式。因此,為支持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的大膽嘗試,Breaking2 的多元化團隊將場地重心從傳統的城市跑道移到了速度化身的賽車跑道。

選定理想的比賽場地需要一整套獨特的環境參數,對於海拔高度、溫度、以及氣壓的考量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達到最佳跑步條件。

為尋求最佳場地,在反覆篩選世界各地的跑步環境之後,Breaking2 團隊在義大利Monza附近的Monza賽道選定了一條固定長度為2.4公里的環型跑道。

從本質上來說,此場地涵蓋了所有必要的環境因素。此處的溫度保持在12 ℃左右,大氣壓力低於12mmHg。此外,這裡的天氣通常以多雲為主(降低跑者的熱負荷),並且氣流不會出現急劇的方向性變化——這要歸功於賽道與海岸之間的完美距離,以及四周環繞的大量樹木。

當然,單憑這些資料和環境條件並不能保證突破兩小時極限。跑道的環型佈局、賽道的長度和海拔都必須和其他關鍵標準互相匹配,才能最大程度上確保跑者的最佳表現。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激勵人心!70歲阿嬤完成30小時100英哩超馬賽挑戰!

2016-05-24
馬拉松越野跑高齡故事跑步話題

史上最強的阿嬤又一位!70歲的Gunhild Swanson在關門前6秒鐘完成了難度超高的 Western States 100 超馬賽(簡稱WS100),以30小時跑完100英哩(約160公里)、總爬升近 5500公尺,總下坡超過 7000 公尺、其中有高山雪地、有飛揚塵土、廣袤森林、有酷熱高溫(約攝氏40度)、涉雪渡河(約1.2米深),歷經白天黑夜,堪稱美國歷史最悠久也最難的超馬賽!如同波士頓馬拉松,這場經典賽事也是有門檻的,要先在別的比賽取得資格才能報名,因此凡是WS100認可的資格賽,都非常熱門,因為大家都想取得這場經典賽事的終極聖杯。

當Swanson阿嬤跑回終點時,全場歡聲雷動,大家簡直比看到第一名完賽還激動,真是太激勵人心了啊。

Swanson阿嬤事後受訪說,他看到有人在樹下睡覺、有人躺在溪裡散熱,這場賽事的地形難度太高,以至於她認為像她一樣的一般人根本不可能用跑的,她只能用踩的或是用登山健行的方式往上往下移動,當她到比較平緩的地形,才用跑的追時間。

©ERIN STROUT/RUNNER’S WORLD
Swanson阿嬤的兒子也陪她一起完跑全程。 ©pointlenana.wordpress.com

ps.因為此次賽事有台灣選手參加,在終點門上也懸掛了我們的國旗,真是太感動了~

左上方可見台灣國旗。 ©ajwellman.blogspot.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