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Hey, fixed gear!
1
Hey, fixed gear!
2
《臺灣燈塔・極點慢旅》極南點環鵝鑾鼻 黃亭茵、王胤之陪你一起挑戰!
3
個人噴射系統:Jetman

Hey, fixed gear!

2016-08-25
知識庫 戶外運動 生活流行 單車

fixed gear 迷人的地方是什麼?這種類型的單車特別在於一台車能有很多類型的延展,像是爬山、街頭、場地、玩招,雖然這只是眾多自行車品項的一個小區塊,但在這區塊中能衍伸很多不同的面向,也就是 fixed gear 好玩之處。

Fixed gear 一般人稱為「固定齒輪」、「死飛*」,而在臺灣許多人稱之「單速車」,只是單速車的定義較廣泛,只要是無法變速的活飛輪車種都包含在內。而固定齒輪則是一台零件簡單、沒有手煞車、無法空轉、腳踩才會前進的腳踏車,所有零件都可以自由拆換,打造個人專屬風格,因為沒有變速與煞車系統,在基本的維修與保養更容易讓大眾入手。以最少的零件組合,最直接的方式操控,即是 fixed gear 的本質。近年也因為極簡主義的興起而深受人們喜愛,呈現出獨特的街頭次文化。

* 死飛,指的就是將鏈條與後輪固定起來,相對於不需由鏈條帶動的、可自由轉動的飛輪,不能活動的飛輪就稱作死飛。

說到腳踏車的起源,18 世紀的一群修士在修復達文西的手稿時,即發現類似單車的結構圖,只是當時並未被實際製造出來。直到 19 世紀初,據傳是一位法國人西夫拉克(Comte de Sivrac)在一個下雨天的街頭上,被疾駛而過的馬車濺了一身泥,這一濺使他突發奇想:四輪馬車這麼寬,駛過地上泥巴容易濺到旁人,應當把馬車順著切掉一半,寬度減半,四個車輪也變成前後兩個車輪了,第一台類似單車的原型就此問世。

而 fixed gear 的歷史可回溯到 19 世紀末,英國的 J.K. Starley 開發的鏈條傳動與菱形骨架兩大基本元素。早期的車體結構採用固定齒輪,踏板和後輪是連動式的,與現代的死飛同一結構,運行時,雙腿無論如何都必須跟著轉動。
 
到了 1980 年代,美國紐約、舊金山單車快遞興起,讓原本在奧運場地賽的 fixed gear 延伸至一般街頭。有另一說是因當地的單車快遞,在有限的資金下,從淘汰的車架與各式零件中拼湊組裝成 fixed gear,除了反應快速,便於穿梭大街小巷,少了繁瑣的變速套件系統,也更方便維修。在各部零件混合搭配下,不但不互相衝突,反而營造出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後期也因各種個性化穿搭以及組裝,而引領出 fixed gear 強烈的個人特色。
 
自 2007 年之後,臺灣的道路上逐漸有 fixed gear 的蹤跡出現,可能相繼受到美國與日本的影響。當時 fixed gear 專門店並不興盛,要直接購買 fixed gear 的車架與零件相當不容易,還要能夠自行組裝成車;相對於現今 fixed gear 車店的普及化,對許多想入手的民眾來說,組一台專屬打造的 fixed gear 已經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1980年,原本在奧運場地賽的 fixed gear 延伸至一般街頭

挑選自己的單速車

入手第一台 fixed gear 之前,可以先思考:你想要如何運用這台單車?
 
自行車的用途大致分成幾個不同的領域,像是代步通勤、休閒娛樂、專業競賽等等;因應不同的使用方向,所挑選的車架與零件也不盡相同。fixed gear 起初是自行車場地賽中的競賽項目,車體的幾何構造也隨著年代有不同的設計。
 
大部分車友在入手第一台 fixed gear 時,可能會選擇水平上管的鋼管車,除了騎乘舒適度較好外,低階的鋼管車(中高碳鋼管)價格也相對便宜;但入門款的車架材質重量偏重,零件品質也較參差不齊。購買前先思考未來應用,可詢問店家以及老手的建議,都有助於在入手第一台 fixed gear 時,將預算花在刀口上。
 
騎乘 fixed gear 一段時間後,可能會開始講究零件及配備的升級,在搭配上依照個人需求、喜好有所不同,像是為了爬山而選擇將單車與零件輕量化;也有玩家喜歡裝上老品,呈現出復古風味。雖無一定的形式,但車架大小與零件尺寸必須以自己的身材範圍去衡量,把騎乘舒適度列為第一考量,才能盡情享受騎乘 fixed gear 的樂趣。

如果想要找一台代步通勤的 fixed gear,各部零件的選擇無需太頂級,必須考量到面臨風吹雨打的天氣狀況,以及停放在戶外碰撞的種種風險。如果想要追求一定品質的車架或零件,則需要多花點心思照顧愛車。Fixed gear 也是通勤生活中機動性最高,且又環保的選擇。

在休閒方面來說,fixed gear 的搭配就像每個人的穿衣風格,而在整體選擇上可能有復古、街頭潮流、時尚等等。光在車架選擇上就有許多國家之分,不管是喜歡日系或是歐系,皆有車友到處蒐集零件,將整車搭配到極致,一眼便能看出是以哪個國家的特色為基準去做搭配,除了凸顯出個人品味外,也傳達了自我的風格理念。

如果是將 fixed gear 應用於運動競賽上,則需考量如何在騎乘上發揮最大效用。最直接影響的就是總重量,對於有意投入賽事的車手,在車架、輪組與零件選擇上,會傾向重量輕但強度高的碳纖維,材質的重量與價格相對成反比。車架設計上經過研究產生出「後傾上管」、「水平上管」、「pursuit *」等;針對不同的騎乘功用,在幾何與造型也有所不同。而穿著會選擇減少負擔又兼具快速排汗的專業車衣、車褲,配上增加踩踏效率的卡鞋。

*pursuit 通常指的是車頭較低,前輪較小,以降低風阻的競賽用車。

Fixed gear 的零件大致可分為握把、腕組、車架、輪圈、花鼓、外胎、內胎、座管、座墊、大盤、曲柄組(牙盤)、踏板、狗嘴套、鏈條、齒片、固定環、輻條等大項。用最少的零件組成一部高效率的單車,也是 fixed gear 極簡主義風格。在許多不同的顏色、材質、等級的零件挑選上,搭配出自己喜愛的款式吧!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WAYNE新書《單速車上路》——配件風格/零件保養/旅行拆裝/路線玩法/社團活動/車店故事 第一本.Fixed gear.實用.全指南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臺灣燈塔・極點慢旅》極南點環鵝鑾鼻 黃亭茵、王胤之陪你一起挑戰!

2017-09-01
賽事單車戶外運動話題

《臺灣燈塔・極點慢旅》系列活動,9月2日將進行極南點環鵝鑾鼻挑戰&佳樂水騎遊,其中41K挑戰組有彩蛋。提醒車友們,看到里約奧運自由車國手黃亭茵、台灣登山王挑戰季軍王胤之時,千萬別只顧開心忘了合照喔!
 
2017臺灣自行車節Light up TAIWAN《臺灣燈塔・極點慢旅》系列活動,極南點環鵝鑾鼻挑戰&佳樂水騎遊,9月2日在「臺灣八景」之一的鵝鑾鼻登場,可欣賞到南國墾丁的無敵海景,以及全世界唯一的武裝造型燈塔-鵝鑾鼻燈塔。
 
如果你錯過了鵝鑾鼻這一場,那9月16日極西點七股國聖港挑戰&騎遊&南雙塔200K挑戰活動,目前如火如荼報名中,千萬別再錯過。

黃亭茵(左)和王胤之(中)將會參加鵝鑾鼻燈塔挑戰。

9月16日極西點七股國聖港挑戰&騎遊&南雙塔200K挑戰 等你來報名

里約奧運自由車國手,也是我國唯一一位加盟世界女子一級車隊的黃亭茵表示,「身為台灣人,我規畫要騎自由車環島很久了,但一直沒機會成行,很開心能參加環鵝鑾鼻挑戰,近距離親近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
 
談到9月16日極西點七股國聖港挑戰&騎遊&南雙塔200K挑戰,「爬坡王子」王胤之透露,自己一天內騎最長的距離是400公里。「不過400公里實在太燒肝,試一次就夠了,200公里就很有挑戰性了,歡迎大家踴躍報名。」

黃亭茵(左)和王胤之邀請大家踴躍報名極點燈塔慢旅活動。

9月16日極西點七股國聖港挑戰&騎遊&南雙塔200K挑戰 等你來報名

極西點七股國聖港極點慢旅包含三種難易不一的路線。騎遊活動「燈峰造極西遊記」路線,是從臺灣鹽博物館出發,經龍山宮、六孔碼頭、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到國聖港燈塔折返回臺灣鹽博物館,約36公里,騎遊於海陸之間。
 
挑戰活動「西南低地挑戰」路線,從臺灣鹽博物館出發,往北門水晶教堂,沿途經過174縣道、台19線、西港、173縣道、173甲、176縣道,返回臺灣鹽博物館,全程約64公里,挑戰西南臺灣的豔陽與夏季季風。
 
超級挑戰活動「國聖港燈塔~鵝鑾鼻南雙塔挑戰」路線,從臺灣鹽博物館,沿途經過龍山宮、海寮碼頭、六孔碼頭、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國聖港燈塔,由台17線往南到鵝鑾鼻燈塔,全程約200公里,這段路就是南臺灣海岸景觀的巡禮!
 
終點臺灣鹽博物館現場還有精彩表演與在地美食等待著眾車友們,耳朵聽著優美樂曲,嘴巴咀嚼著好吃的食物,雙重滿足聽覺與味覺的享受。歡迎車友或是對活動有興趣的朋友都一起到場參加活動,順遊雲嘉南風景區各特色景點。
 
欲報名者可透過線上活動報名,各路線限制人數分別為 36km騎遊組300 人,64km挑戰組500 人, 200km超級挑戰組300 人,數量有限,詳細訊息請逕上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網站查詢。
 
為鼓勵民眾以自行車騎乘來認識與探索自己的家鄉土地,於活動期間內,至臺灣四極點燈塔騎乘自行車旅遊並留下紀錄者,不管是與一塔、雙塔、三塔或四塔,皆可獲得電子紀念證書。
 
活動期間自2017年6月1日起至2018年5月31日完結。自主認證的申請步驟可參閱極點慢旅活動網站。

王胤之邀請大家踴躍報名極點燈塔慢旅活動。

資訊、圖片提供/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個人噴射系統:Jetman

2016-05-09
趨勢極限運動戶外運動話題趣味

這支影片介紹暱稱“Jetman”的Yves Rossy和他的門生Vince Reffet,兩人穿著一個六英尺寬的碳纖維噴氣機翼,由四個JetCat P200發動機提供52磅的動力,可以每小時125英里的平均速度在天空中飛行。

這幅噴氣機翼的效果與我們以前見過的空中滑行完全不同,飛行者Rossy與Reffet的高超技術令人難以置信,而且相當瘋狂,看著他們背著一個飛行背包,沒有任何護罩,在高空中進行高速特技飛行的表演實在令人快速分泌腎上腺素。他們在空中忽狂飆,忽而停止轉向,好像超人電影中的格鬥序列。如果你想開一架F-14靠近他們,只怕是太麻煩了。

Yves Rossy 在2012年伴隨一架噴射客機飛越 Lake Lucerne。 ©AP

55歲的Rossy過去是瑞士空軍幻影戰鬥機飛行員,及担任瑞航波音客機的機長,在他30歲那一年嘗試高空跳傘時卻沮喪的表示 :那只是空降卻無法飛起來。之後的20年,他一直在改良並試飛他一手設計的15種Jetpack。

Rossy與第一版飛行器 圖片翻攝Youtube

2009年,當時30歲的Reffet加入Rossy,接受Rossy的培訓,傳承他的志業,Reffet是一個有金牌殊榮的頂尖跳傘運動員。

左為Yves Rossy,右為Vince Reffet。 ©dotwnews.com

最新型的Jetpack動力足以將速度提升到每小時160英里。 Rossy表示,他只需相當細微的動作就可以操縱Jetpack,並控制動力的推進速度,“當你能要飛就飛,要降就降,這種感覺非常神奇。”

Jetman以杜拜為基地。 ©thatdubaisite.com
現在Jetman通常都是兩人同時出動,為杜拜天空增添不少驚奇。 ©dotwnews.com

Jetman官網:http://www.jetman.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