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專業背包系統 Lowe Alpine 50 週年紀念款上巿
1
專業背包系統 Lowe Alpine 50 週年紀念款上巿
2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四站 美國艾德溫再奪冠 台灣陳建良亞洲第一
3
Anna Frost與Missy Gosney成為史上前兩位完成諾蘭14峰越野賽的女性跑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業背包系統 Lowe Alpine 50 週年紀念款上巿

2017-05-25
配備館 戶外運動 背包 運動配備

英國戶外專業背包經典品牌 Lowe Alpine,於 1967 年由三位狂熱的登山兄弟檔Jeff、Greg 和 Mike Lowe 所創立,經過 50 年的淬煉,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是品質卓越,能夠滿足從日常輕旅行到專業登山攻頂用途的全方位包款系列。創辦人追求背包的舒適度、透氣度、耐用度以及支撐性的極致,使得 Lowe Alpine 持之以恆地致力於研發最貼近使用者需求的背包與裝備,並奠定了在戶外用品界不可動搖的品質與地位。

英國戶外專業背包經典品牌 Lowe Alpine創立50週年。從左至右依序是:AirZone Pro+ 45+10L;Eclipse 35 / 35L;Manaslu 65+10L;Ascent Superlight 30 / 30L。

Lowe Alpine 的背包設計在 50 年前的戶外用品界投下一顆震驚所有品牌的震撼彈,他們將背包的背負系統改為隱藏在包內,顛覆了以往都將框架設計在外的形式。這樣的做法能夠有效的將重量分散到肩膀與腰部,並大幅減輕使用者的負重感,除此之外,還創造出背包壓縮帶、肩帶穩定帶、塑膠插扣、以及可調背長等當代原創的設計,並一舉成為現代背包的設計圭臬。

世界上已有眾多登山者揹著Lowe Alpine 征服無數高山

五大經典系列  打造專業背負系統

經過半世紀的持續研發,Lowe Alpine 以五大系列佔領戶外運動者的心。優異的負重表現,與舒適的透氣效果,成為不論是戶外入門者或追求卓越表現者的第一選擇。

AirZone:使用獨特的 AirZone Breathable Back 氣流式網架系統設計,以達到絕佳的透氣度。並且搭配網架的獨特切割面,呈現出最貼背的形狀,能夠使每位登山者都能在長時間的行程中,得到最大的支撐與穩定度。

Ascent:專為登山者量身打造,每個包款都配有獨家的 HeadLocker 冰斧套鎖系統,讓使用者不用麻煩地穿戴手套也可以輕鬆取用登山杖或其他裝備。布料採用雙面材質設計,能夠在確保耐用度以外,擁有輕盈舒適的優點。

絕佳的透氣、舒適、耐用度獲愛用者一致好評

Axiom:Lowe Alpine 獨家的可調式背長系統,採用耐磨性強韌布料,增強背包的耐用度與整體穩定性。此系列適合各種需求,從旅行健行到登山探險一應俱全。

Cholatse:具備非常完整的升數設計,使用者可因應不同的環境與日程需要,靈活調整背包的儲存空間。具有引導式通風設計的背板,配合柔軟雙泡綿的網狀孔背帶,能夠加強循環氣流的流通。

Eclipse:採用創新的透氣熱塑性背板,可強化支撐背包的穩定性,並提供最大的透氣度,同時兼顧輕量構造,令使用者活動自如。

多種原創發明成為當代背包的設計圭臬

延續戶外專業精神 跨足日常包款一樣出色

Lowe Alpine 作為背負系統的權威,其來自品牌歷史累積下來經驗的不斷改良,不論是商務出差、都會輕旅行還是背包壯遊,不安於室的靈魂都可以在 Day Pack 系列中找到適合裝載自己無邊想像的背包。

品牌適逢 50 週年紀念,Lowe Alpine 推出了擁有復古外型、創新設計的復刻包款,以紀念 Lowe 三兄弟和父親一起攀登美國大提頓國家公園的美好時光。此系列包款皆蘊含著戶外探險的精神,使用堅韌的高磅數帆布料製作外層;同時也增添了便於日常使用的貼心機能,具備保護力強大的筆電夾層和豐富的內袋設計。

復古日常包款兼具時尚與實用性

隆重推出紀念登山杖  Lowe Alpine 迎向下一個五十年

為了紀念別具意義的 50 週年里程碑,品牌特別推出大中華區特製紀念款登山杖,杖身為輕巧耐用的鋁合金,具有能夠不需旋轉杖身即可調整長度的快釦設計。折疊收納之後,能輕巧方便的收納於任一 Lowe Alpine 包款之中。

創辦人之一 Jeff Lowe 曾經說過:「大膽和創造力息息相關,而學習永無止境。」走過半世紀的 Lowe Alpine 將秉持著這份冒險家精神,注入更多創新的科技開發,持續打造能夠滿足戶外運動者的裝備用品,再創下一輪巔峰盛世。

50週年紀念大中華區特製登山杖

關於Lowe Alpine
Lowe Alpine 是一間以生產專業登山戶外用品為主的英國公司,1967 年由 Lowe 三兄弟創立。設計出革命性的內架式背包,擁有許多創新的設計:如背包壓縮帶、肩帶穩定設計、塑膠插扣、以及可調背長的背負系統。在過去 50 年,Lowe Alpine 獲得了無數的發明專利,始終將改善功能放在設計理念的第一位,具備從日常背包到專業登山攻頂的完整商品系列。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四站 美國艾德溫再奪冠 台灣陳建良亞洲第一

2017-03-29
賽事話題單車戶外運動

2017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戰況超級戲劇化,第三站太早攻擊無功而返的「印第安納瓊斯」艾德溫,守住「不攻擊」的要求,在隊友全力抬轎下以4小時17分10秒,繼第一站後再度稱王。台灣前勁隊陳建良單站排名15,也是亞洲第一。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美國依盧密隊艾德溫再添一冠。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第四站南投 湖光山色 速耐力大對決

第四站南投縣站29日上午9時30分自南投縣政府前出發,南投縣長林明溱、副縣長陳正昇、立委許淑華等貴賓均蒞場,為21支來自全球五大洲七大洋的車隊加油打氣。
 
南投縣站終點設在日月潭向山活動中心,共166.56公里。沿途湖光山色,風景秀麗,坡度雖然不算很陡,但起起伏伏上上下下,加上距離比前三站還要長,是場速耐力大對決。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四站,車手在上坡路段奮力前行。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領騎衫競爭白熱化 戰況詭譎多變

隨著比賽漸近尾聲,各件領騎衫的競爭日趨白熱化,分秒必爭下各隊莫不使出渾身解數,第四站才出發約一公里,美國依盧密隊賽門、伊朗大不理斯隊蓋德、奧地利律高隊詹姆斯和英國神鷹隊伊恩就發動攻勢,形成四人領先集團。
 
第一個衝刺王搶分點後,搶到第一的蓋德掉隊,隨後三人領先集團一直到約135公里處被主集團吞沒,戰況回歸原點。最後一個登山點前,另一個四人領先集團成形,但很快又摔了一個,過登山點後艾德溫和另三人加入形成七人領先集團。

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四站,車手奮力拚搏。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七人領先集團衝終點時,美國伊盧密隊哥倫比亞籍艾德溫以較佳的衝刺技巧,繼首站後再添一座單站冠軍,同時也以積分45分,在衝刺王排名第一,但領先者黃衫落入11小時23分56秒日本右京隊班哲明手中,他也是登山王紅點衫主人。
 
艾德溫透露,第三站自己太早發動攻擊,第四站前經理克里斯便對他下達「不要攻擊」的指令,由隊友康納、格里芬、賽門和卡麥隆各司其職負責抬轎,他只要終點前卡到較佳位置火力全開就對了,「這個榮耀是屬於全隊的!」艾德溫說。

環台賽第四站冠軍艾德溫。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台灣前勁隊 總成績第九 朝第六名邁進

台灣前勁隊「小黑」陳建良單站排名15,拿下單站亞洲第一,總成績11小時24分54暫居14,和排名11的日本愛三車隊早川朋宏成績一樣,可惜因第一站終點前摔車排名太差,所以目前還是暫居亞洲第二。
 
前勁隊教練徐瑞德表示,今天本來想全力反攻,在衝終點時搶到較佳名次並拉開秒差,可惜還是功虧一籄,單站團體排名第七,團體總成績也由11名進步到第九名,明天全隊將放手一搏,朝躋身團體前六名的目標邁進。

台灣前勁隊楊武興(前起)、陳建州。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明日決戰屏東 環台賽最長一役

第五站屏東縣站全程198.8公里,是今年環台賽最長一役,起點在屏東縣政府,途經大鵬灣跨海大橋,終點設在大鵬灣國家風景管理處,對已經歷經四站、近484公里競輪的車手們來說,是體力、耐力、毅力和衝線技巧的終極考驗。

環台賽第四站,長官和領騎衫得主合影。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米捷亞兄弟檔 環台賽摔傷當加油團

瑞典米捷亞隊中有兩位身高同為181公分的長腿歐巴麥可和尼寇拉,而且都長得很帥,原來他們是對兄弟檔。之前分屬不同車隊的他們,去年終於變成隊友,首度聯袂參加環台賽,可惜弟弟尼寇拉第一站就摔傷,嘔到不行。
 
來自挪威的兩人此趟台灣行並不寂寞,因為本身是瑞典米捷亞車隊安全帽贊助商的爸爸,此次也隨行來台。22歲的哥哥麥可之前就曾參加過環台賽,對路線較熟悉,20歲的弟弟尼寇拉,環台賽處女秀便摔傷無法續賽,只能當加油團。

瑞典米捷亞隊麥可(右)和弟弟尼寇拉。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前奧運國手陳智豪重回最熟悉的環台賽

曾經是國內自由車公路「一哥」的前奧運自由車國手陳智豪,時隔17年重新回到最熟悉的國際自由車環台賽賽場,「當按摩師啦!」陳智豪說:「以前專心騎車讓人照顧,第一次負責照顧人,也不能說緊張,但會失眠是真的。」
 
陳智豪這次是應瑞典米捷亞職業車隊邀請,以隨隊按摩師身份參與環台賽,這也是他繼2000年環台賽,最後一次穿上捷安特車衣參賽後,再度參與國際自由車環台賽。
 
43歲的陳智豪,曾角逐過九屆國際自由車環台賽,最好的成績是單站亞軍及阿里山站第三名,也是亞特蘭大奧運國手,國家隊退役後,人生大起大落,歷經婚變和兩家車店倒店打擊,近年來轉往健護教練領域,任職於力格運動健護中心。
 
對於負債,陳智豪選擇正面面對,「現在就每個月法院強制扣薪三分之一還債,看我有生之年能還多少算多少囉!這些年來,雪中送炭的貴人很多,感謝大家陪我走過。」

前奧運國手陳智豪(右二)此次擔任瑞典米捷亞隊隨隊按摩師。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nna Frost與Missy Gosney成為史上前兩位完成諾蘭14峰越野賽的女性跑者

2016-07-07
人物誌故事越野跑跑步戶外運動

在2015年8月18日,越野跑玩家安娜·佛洛斯特 (Anna Frost) 與蜜西·戈斯尼 (Missy Gosney) 完成了美國科羅拉多州的諾蘭14峰越野賽事 (Nolan’s 14),這意味著他們成功在60小時之內於14座海拔14,000英尺高的山峰上面跑了約一百英里 (約161公里),這幾座山是該州最高的山脈,從萊德維爾 (Leadville) 附近的梅西福山 (Mount Massive) 起跑,一路上上下下跑到薩利達附近的莎伐諾山 (Mount Shavano)。這是一場非常困難的挑戰,甚至大部分超跑選手都無法達成像這些選手一樣的成就。事實上,從1999年開辦以來,已經有數十位選手嘗試挑戰過,然而,十餘年累積下來僅有11人完成。以少於兩天半的時間,在高山上馬不停蹄地跑著,在這段時間裡,他們僅僅只能睡半個小時左右。挑戰者必須忍受著高山上的寒冷、風雨雷電、噁心、強烈的疲勞感,以及偶爾來襲的幻覺。但這兩位堅毅的女性終究是完成了,並以此舉,他們成為這個最苛刻且原始的高山超跑挑戰完跑的第一組女性選手,當然,還得力於他們的一位助手與補給站的應援。

Anna Frost與Missy Gosney克服萬難,完成諾蘭14峰越野賽。 ©RON BRASELTON
©Outside Online

讓我們試著給你一些參考數據: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人登上科羅拉多州最高的愛伯特山 (Mount Elbert)。那是一座大山,但不是誰都可以攀登上到山頂。稍微少一點的人會去爬隔壁的梅西福山,該州的第二高峰,那也是很大一座山,但是從技術角度來看會比較平易近人些。偶爾,雄心勃勃的登山者會挑戰在同一天完成攀爬這兩座山峰,不過此行程涉及攀越約14英里的距離與超過9000英尺的高度,這已經足以嚇退一大票一般登山者了。但對於安娜與蜜西,這兩座山僅僅只是他們這個大挑戰裡面的前菜而已,最終這個挑戰將綿延其他12座山峰和近58小時。(挑戰者必須在60小時內完成才會被主辦單位認可,登錄「The Nolan 14ers」名人堂。)下面是他們認為關於這次冒險裡面值得提的事情:

Anna Frost自己畫的山脈高度圖。 ©Anna Frost

風暴

「常有閃電在我們頭頂上打個不停,我可是打從心裡嚇壞了。」在他們第二天晚上從耶魯山(Mount Yale)上下來時,安娜說道。在林線之上遭遇一個可怕的雷雨暴,他們猛烈加速並衝刺到附近的樹林裡,在裡面他們放低姿態,並做仰臥起坐和甩手臂以保暖。「閃電和打雷之間沒有時間間隔,躲都來不及躲,」蜜西說。 「你知道那雷聲有多大嗎?」

兩人翻過Mt Massive的山脊。 ©ultrarunnerpodcast.com

找尋路線

「我們連在最簡單的部分都搞砸了,這個我之前已經做了一百萬次!!!」安娜說。「我們在來之前已經把路線複習得滾瓜爛熟,」蜜西說,「而且我們並沒有真的偏離路線。」在這總長約一百英里的賽程中,其中一半以上的路線不在既有的山徑之上,他們走對了每一段路線,除了在一條四分之一英里的明顯山徑上面,這只是「因為我在那時瘋狂產生幻覺,居然好走的路會走錯,」安娜回憶道。

幻覺

「我真的一路上產生很多幻覺,」安娜說。「所有的石頭都變成動物。米老鼠可能是最瘋狂的。我還看到長頸鹿和大象,以及一隻黑色的無尾熊。」

©Anna Frost

噁心

「我們一路上都沒有吐,」蜜西自豪地說,但接著說,「在13,000英尺之上,我們都覺得超級噁心。」要知道,高於這海拔的路線占總路線約有25%。

食物

「我在哈佛山(Mount Harvard)的山頂時吃了香腸棒,」蜜西回憶到。「肉類和油脂,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東西了。」他們的飲食記錄似乎根本不可能做。安娜說,在補給站之間,她吃了「幾根營養棒,可能還有四包含咖啡因凝膠(不是因為我想補充能量,而是想藉咖啡因提提神),大量的Shot Bloks能量軟糖與嬰兒食品。」蜜西則更糟:「我吃了一些杏仁奶油蜂蜜三明治,二包咖啡因凝膠、一根營養棒和幾個能量軟糖。」他倆都喝了大量的水,偶爾加一些補充電解質的粉末。在補給站,在那裡他們遇到了他們的助手,他們設法吃更多東西。「我吃了很多的玉米乳酪脆片/酪梨/火雞捲餅,」安娜說。他們倆都吃了些披薩,湯和洋芋片。「哦,是的!」安娜驚呼,「我吃了很多花生奶油果醬三明治,但把吐司邊切掉,因為我不想變成捲髮。」

受傷

蜜西往前靠並降低音量,好像有點不好意思、偷偷地說:「你知道,我48歲了,我沒有受任何傷,這真是太幸運了。」她說,她只有在最後感到腳有點酸痛。但安娜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她的腳在前半部的路程裡強烈地疼痛著。「我的腳在全程都是濕的,」她說,「我的腳在鞋裡摩擦得太厲害了。」濕腳可能導致皮膚泡爛,並最終會變成壕溝足病。然而,在第二天安娜設法在補給站讓她的腳得到足夠乾燥以降低傷害,之後她就比較少受到腳痛的困擾。

泡爛的腳底。 ©Rickey Gates

服裝和裝備

「當然,我穿裙子跑,」蜜西說。「我總是穿裙子。」她還帶了壓縮褲和雨具、一個蓬鬆的外套和羊毛帽T、手套、一條頭巾、一個溫暖的帽子和頭燈。「我甚至帶了一條瘋狂的太空毯。」安娜也帶了許多相同的配備。「我簡直不敢相信我的包包無時不刻都是多麼沉重,」她驚嘆道。兩個女孩都帶了登山杖,安娜勉強帶了一個SPOT追蹤器,可以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追蹤兩位跑著的位置。「有了GPS,」她說,「人們就知道我們在哪裡,即使我們自己不知道。但諾蘭越野超跑的宗旨就是關於在山裡找出你的路徑。它的緊急按鈕讓人更安全,但它也讓人失去許多自己找路的體驗與樂趣了。」

男人VS女人

像諾蘭這樣的越野跑會凸顯出一些男女之間的差異?「絕對是如此,」蜜西說。「諾蘭越野跑不只是關於你有多強大,它更多需要的是技能。你是否以前曾經與安娜一起跑步過?她絕對是個搖滾巨星。她能在一瞬間就可以看出一座山的完美路線,她可以在鬆動,傾斜的碎石坡上面走個幾小時,她完全適應了山區地形。這些都是必須隨著時間而累積的技能,這就是讓她在諾蘭這個超跑挑戰與別人(男人)區隔開來的主要因素。」

兩人登上Mt Elbert的山脊。 ©ultrarunnerpodcast.com

為什麼來跑?

在完跑後的晚餐上,一對夫婦問蜜西她在慶祝什麼,她解釋說,她和安娜剛剛完成了諾蘭14峰越野超跑挑戰,正如你所能預料到的,這似乎並沒有嚇到他們,可能是因為他們無法理解這種成就有多偉大。很少有人能。但是,他們勇敢地用一個哲學問題作出回應:「你會為了某種『目的』而去做一件事嗎?」蜜西笑著說。她解釋說,她實際上是在為「Colorado Outward Bound School 科羅拉多冒險學校」籌集資金,但她知道,這不是他們想要的答案。他們試圖揣測為什麼有人會願意承受這麼深的痛苦,花費這麼長時間,然後得到這麼少的報酬。於是,她說,「大多數人來挑戰是因為它是對於越野和超跑技能一個相當不錯的測試機會。這聽起來當然有點瘋狂,但諾蘭超跑的確是一條很酷的路線,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活動。」

[備註] 根據官網的說明,諾蘭14峰越野超跑並非比賽,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跟主辦單位報名,只要在連續60小時之內從北或南開始,從第一座跑到第14座山峰就會被認可為完成挑戰。

官網:http://mattmahoney.net/nolans14/

關於諾蘭14峰越野賽,可以參考官方宣傳影片: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