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第一屆TRX Summit Taiwan:掌握新知挑戰自我,成為頂尖訓練者
1
第一屆TRX Summit Taiwan:掌握新知挑戰自我,成為頂尖訓練者
2
PUMA INTL GAME 潮色大玩家!2021 跟著天后 Jolin 用運動時尚玩遊世界
3
增加肌肉量的關鍵點
增肌別再盲目的狂加訓練強度!這七個超關鍵技巧更加有效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第一屆TRX Summit Taiwan:掌握新知挑戰自我,成為頂尖訓練者

2016-10-20
話題 健身 新聞 活動

由TRX台灣總代理信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TRX Taiwan與TRX認證教學機構飛薩國際運動健康顧問有限公司合辦的TRX Summit Taiwan 2016於10月19日在新北市三重國民運動中心進行了一整天的密集課程,課程中除了TRX訓練最新知識,特聘兩位原廠專業講師還無私傳授了各種訓練方式與教練帶領心法,讓所有與會的專業教練與運動員們都大呼過癮!

第一屆TRX Summit Taiwan於2016年10月19日在三重國民運動中心舉行

課程一:MOVE BETTER

MOVE BETTER課程由台灣頂尖認證講師們分享TRX最新知識,除了學習使用TRX懸吊系統,充分利用它的功能使操作基本上更為紮實,動作更為流暢,更結合新推出的TRX課程內容,此課程也重新定義了原來為人所熟知的一些訓練動作,並推翻何謂「正確」動作的定義。

講師Jay向大家說明TRX懸吊系統正確操作方式

課程二:COACH BETTER

COACH BETTER課程,由兩位原廠專業講師無私傳授教學心法,這個以動作導向的TRX訓練課程,傳授一個系統化的教學方法,讓學員在教學上能夠幫助客戶及運動員在執行動作時更為流暢,結合功能性訓練,讓客戶有更豐富的生活品質。該課程並同時讓學員以實際操作的方式,學習並參與此以實踐經驗及研究的TRX基礎動作訓練課程。

講師Grant帶領大家更了解自己的身體運作方式
講師Ross說明如何修正動作

課程三:TRX STRONG

TRX STRONG課程屬於高強度的訓練,將一整天的課程熱烈氣氛帶到最高點。此課程使用TRX懸吊系統以及學員自身的身體重量做訓練,在有限的時間內,從中階到高階的力量訓練,經過幾組訓練之後,學員們都深切體會到肌肉“燃燒”的感覺。此課程並以有氧訓練結合在兩組特殊的力量訓練當中,藉由高強度運動來達到燃脂效果,讓學員們在訓練期間和結束後都非常“有感”。

課程四:TRX MOBILITY

TRX MOBILITY課程利用TRX懸吊系統來增加瑜珈動作的穩定性及姿勢,同時也提供有經驗的學員們更多挑戰性,在專業講師的帶領之下,學員們都深切體會了TRX與瑜珈的完美結合。

每一種訓練都是與時俱進,TRX以懸吊系統為首的各種產品更是深受民眾喜愛,是最受歡迎的自主訓練器材之一,有鑑於此,TRX總部不斷精進,每年都為大家帶來更好的訓練方式。此次TRX Summit Taiwan首次舉辦大獲成功,也讓我們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強強聚首。

與會講師介紹

Grant Twible

專業部分
Grant在進入TRX 團隊前已擁有20年以上豐富的健身經驗,包含其健身俱樂部主任: 
■Crunch and Bally Fitness USA 
■Fitness First Australia

目前擔任
TRX 亞太區暨拉丁美洲區國際總監
擁有TRX中所有的課程認證外,並具有PTA Global、NSCA 和 NASM 認證資格。
於全球各地致力於TRX 產品及教育訓練推廣不遺餘力,並傳遞TRX的理念與品牌精神之使命。
 

Ross Eathorne

專業部分
Ross作為私人教練及肌力與體能教練已超過23年,他交替使用L.I.F.E(生活模式、意向、飲食、運動)的方式來服務客戶。他將體操、瑜珈、氣功、中醫及營養學的知識結合矯正性運動、多功能訓練及西岸槓鈴力量訓練法,並出版了四本著作和數個行動應用程式(Apps)。
Ross也是一位勵志演說家,並被邀約在各大健身展演講,包括在曼谷及上海的Asiafit、上海的Fibo、及在洛杉磯的世界健身大會IDEA私人教練會議。
Ross同時為TRX、Life Fitness及Pavigym的資深教練及前任TP Therapy及ViPR在亞太地區的資深教練。

邱嘉傑 Jay

任職經驗
TRX TAIWAN STC 課程講師
TRX TAIWAN FTC 課程講師
TRX TAIWAN RTC 課程講師
FISAF 國際證照課程講師
NTC Trainer NIKE 簽約教練
現任職業運動員
藝人體能教練

高漢耀 Gary

任職經驗
TFL 淬煉體能訓練中心創辦人
TRX-STC 懸吊訓練講師
TRX-FTC 功能訓練講師
UNDER ARMOUR 體能訓練師
IGNITE360 綜合運動員體能訓練師
REHAB TRAINER EXPRESS 復健訓練概念講師

張宏偉 Van

任職經驗
BeTTER® 體能運動訓練工作室 創辦人
TRX TAIWAN 課程講師
國際運動體適能有氧聯盟(FISAF) 證照檢定官
美國體能訓練專家協會(NSPA) 證照檢定官
RADICAL FITNESS、TAIWANPOWER、TOP RIDE、FACTOR.F 課程訓練官
中信兄弟職棒隊投手 林英傑 個人體能訓練師
Lamigo桃猿職棒隊投手 王躍霖 個人體能訓練師

盧榮燦 Ken

任職經驗
2003~2007為亞力山大運動部門主管
2008 北京奧運體能教練
2009 高雄世界運動會體能教練
2010 廣州亞運體能教練
NASM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私人體適能教練
AASFP亞洲運動及體適能專業學院私人高級體適能教練
FISAF國際運動有氧體適能聯盟私人教練
REPs-Registered Exercisc Professionals國際註冊體適能專業教練
中華民國體適能中級指導員
adidas簽約教練
MoveFit Training 負責人

謝宇衡 Hulk

任職經驗
2010瓊斯盃中華女籃體能教練
2012亞青18歲級男子籃球體能教練
2012教育部籃球學校體能教練
2012瓊斯盃中華二隊光華隊體能教練
NIKE籃球、棒球訓練營體能訓練師
HBL強恕高中體能訓練團隊
SBL富邦籃球隊體能教練
CPBL中華職棒球員專屬個人體能訓練師
NIKE簽約教練

陳玥羽 Megan

任職經驗
2008~2009 臺灣啤酒籃球隊何守正、陳世念個人體能訓練師
2009 U-16W中華青女籃球隊體能助理訓練師
2009 NIKE BASKETBALL CAMP體能助理訓練師
2015 鐵人三項張團畯個人體能訓練師
2015 越野自行車蔡雅羽個人體能訓練師
鐵人工廠
統一健身俱樂部京站館-體適能主任
統一健身俱樂部民生館
亞爵健身會館北投館

活動花絮: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PUMA INTL GAME 潮色大玩家!2021 跟著天后 Jolin 用運動時尚玩遊世界

2020-12-30
PUMA鞋子服裝健身配備館

2020 悄悄進入尾聲,因全球疫情肆虐出國旅遊如同夢想般遙遠,在邁入 2021 之際,全球運動時尚指標品牌 PUMA 用全新 INTL GAME 系列新品讓大家化身潮色大玩家,盡情「玩」遊全世界。全新 PUMA INTL GAME 系列服飾與鞋履匯集繽紛跨國色彩,拼湊潮流無國界,由流行天后蔡依林率先引領 2021 全球玩色新主張,無論世界如何變化,用運動傳承團結力量,「玩」遊世界即刻出發。

PUMA INTL GAME 潮色大玩家!2021 跟著天后 Jolin 用運動時尚玩遊世界

全新 PUMA INTL GAME 潮色大玩家系列服飾鞋履即將在 2021 元旦登場。運動在人類文明與生活文化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更傳承著激勵人心與團結世界的無窮力量,揮別多變與深具挑戰的 2020,PUMA 要用充滿活力與運動精神的全新 INTL GAME 系列讓大家玩色迎新。PUMA INTL GAME 系列匯集跨國繽紛色彩,運用多文化融合概念翻玩旗幟印花,為 PUMA 經典鞋履與服飾變身時尚新樣貌。流行天后蔡依林更化身潮色大玩家,以一身靚亮 PUMA 運動套裝魅力亮相,全白立領 PUMA INTL GAME 系列立領外套搭配同系列短裙,拼接羅蘭紫與 2021 年度代表色亮麗黃,內搭滿版印花 PUMA INTL GAME 短袖 Tee,由跳豹、地球、及 PUMA 字樣拼組繽紛七彩色塊,超吸睛的強力視覺效果為 2021 揭幕新年時尚新焦點。PUMA INTL GAME 系列服飾同步也推出滿版印花風衣套裝及多款長版連帽 Tee,讓你輕鬆化身潮色大玩家,玩色全世界。

全新 PUMA INTL GAME 系列欽選多款 PUMA 經典鞋履翻玩重塑,其中由呸姊 Jolin 指定欽點的 PUMA RS-Fast 以超人氣 RS 系列復古跑鞋為原型,搭載 80 年代 RS (Running System) 復刻跑鞋科技,透過多重解構與重塑的過程注入未來世界的創意元素,純白鞋面拼接繽紛色彩及印花鞋跟,置入舒適彈力中底科技,呼應全球快速運行演變的運動時尚概念;另一款 PUMA Future Rider INTL Game 則延續復古輕量鞋身,混合尼龍、麂皮、與皮革等異材質拼接,耐磨顆粒大底搭配超舒適 Rider Foam 中底科技,完勝機能與前衛風範。PUMA INTL GAME 系列也特別推出女孩專屬 Cali Star INTL Game 厚底美鞋,延續 80 年代復古網球鞋型,搭配網眼、皮革、及深受女孩們喜愛的厚實中底設計,鞋身勾勒出粉紅邊調,鞋跟則以印花點綴,堪稱 2021 美腿新神器。

化身潮色大玩家,2021 年 1 月 1 日起 PUMA INTL Game 全系列新品強勢來襲,跟著呸姊一起放肆「玩」遊世界,用潮流震盪全球時尚街頭。

PUMA®

PUMA 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運動領導品牌,設計開發並銷售製造各種鞋類、服裝以及配件產品。擁有70年以上歷史,PUMA為運動史上偉大運動員們設計出無數創新功能性裝備。PUMA的專業運動與運動時尚產品系列涉及足球、跑步、訓練和健身、高爾夫、及賽車領域,同時也與世界知名設計品牌共同合作開發商品,創作出更多新穎的運動時尚產品。PUMA集團旗下品牌包括:PUMA、Cobra Golf、和Dobotex,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超過13,000餘名員工。PUMA總部設於德國赫爾佐根-赫若拉赫(Herzogenaurach)。詳情請上:http://www.puma.com。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增肌別再盲目的狂加訓練強度!這七個超關鍵技巧更加有效

2020-12-22
觀念重量訓練增肌健身知識庫

想要增肌不外乎就是加強訓練的強度與訓練頻率,並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得肌力逐漸往上增加,但該如何運用提升強度讓自己變得更壯?有許多的人都會將這個訓練方式簡單解讀為「增加負重」,但真的只要增加負重就可以讓肌肉與肌力快速攀升?實際上,除了增加訓練負重之外,你還可以透過下列7個關鍵技巧來提升訓練強度,絕對會遠比單單增加負重要來的安全與快速。

增加肌肉量的關鍵點
想要增肌真的只要增加負重就可以?你可以透過這7個關鍵技巧來提升訓練強度

1.增加每組動作次數

首先,你可以在負重相同的情況下嘗試每組動作中,能完成比之前更多的次數,例如上週能用100磅的負重進行槓鈴臥推訓練,並且每組可以完成10下;那這週可以嘗試是否能用相同重量完成11或12下,如果可以正確的完成就表示肌力有所提升。當負重100磅可以完成每組10下時,肌肉所承受的總強度為1000磅,而當負重相同卻能完成每組12下時,就表示肌肉可以承受的總負重增加到1200磅,這就是一種以增加每組訓練次數,循序漸進提升強度的方式之一,但這樣的方式也是會有所侷限性。

一項發表於《力量與功能性訓練》上的研究發現,相較於中高強度的訓練而言,小負重與低強度的訓練方式,可能要求3倍的訓練量才能達成相似的增肌效果,因此,如果你在一個訓練動作中,能正確且輕鬆的完成每組15下時,就不建議繼續增加訓練次數,而應該轉為增加負重來提升訓練的總強度。

2.增加訓練組數

有多項研究發現,相較於每個動作只練1組多組數的訓練能使肌肉增長效果提升40%!因此,如果你在日常訓練中,每個動作只練1-2組的話嘗試增加組數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這主要是因為在負重和每組動作次數不變的情況下,增加組數同樣能夠顯著提升肌肉在每次訓練中所承受的總強度,並提高肌力的強度獲得更好的增肌效果。但這樣的訓練方式也有著自身的局限性,那就是過度的增加訓練組數會影響訓練的品質,因此,大多數的教練都會建議在中高強度之下,每組動作完成6-12下之間,並以5組練習為限。

增加訓練組數
根據研究發現,多組數的訓練比只用1組的訓練能使肌肉增長效果提升40%!

3.增加訓練頻率

在訓練總量與強度都一致的情況下,相較於每週只刺激和訓練肌肉1次的情況,每週進行3次的訓練,更能提高訓練效能與快速地促進肌肉增長,主要是將訓練總量分布在一週的幾天中,一方面能充分保障訓練品質,避免肌肉在過度疲勞狀態下繼續訓練;另一方面,在一週中多次重複動作,能幫助身體建立更為強大的肌肉神經感應,對肌肉力量的長期提升頗有積極效果。因此,建議那些一週只訓練各大肌群只有1次的人,可以將訓練頻率提升到一週2-3次以上,會讓整體的訓練更加有效率。

4.提高訓練密度

何謂訓練的密度?這通常由完成一定訓練總量所花費的時間而定,例如你在練習槓鈴深蹲時,以200磅的重量,搭配上每組10下共做5組的訓練,總共花費了30分鐘的時間完成;那如果相同的條件之下,總完成的訓練時間縮短為20分鐘,這就表示訓練的密度有增加,同時也可以表示肌力有所進步,看到這邊應該不難了解,要增加訓練密度就是縮短組間的休息時間,因此,如果你組間要休息60秒的話,不如下次嘗試看看只休息45秒。

提高訓練密度
訓練的密度這通常由完成一定訓練總量所花費的時間而定

5.增強整體肌力

肌肉力量通常由兩方面決定,那就是所使用的負重和舉起或拉起重量時的流暢度。一般來說,所舉的負重越大動作越流暢,就代表肌肉力量越強壯,例如在日常訓練中,如果你用185磅的重量練習臥推,每組的最後1-2下動作格外艱難不流暢,這時肌肉的受力效果絕對沒有動作流暢時那麼有感,因此,不妨在下次訓練時先別急著增加重量,將注意利集中在流暢的完成一組訓練動作上。

6.降低訓練負重

如果你想要提升訓練總強度,但又沒有足夠的肌力去增加負重,這時不妨減輕重量反其道而行。例如你原本以225磅的重量進行深蹲,但你只能完成5組每組5下的訓練總量,這時肌肉所承受的總強度為5625磅;那我們將重量降低到185磅,但你卻能完成4組每組8下的訓練總量,那肌肉的總承受訓練強度就變為5920磅,這時我們就可以看出總訓練強度會有所增加,並且可以給予肌肉全新的刺激度,對於長期訓練來說十分的有效率。

7.超越力竭狀態

對於強調動用全身多肌肉部位、共同運作的複合性訓練動作而言,例如常見的深蹲、硬舉與臥推等而言,增加負重的訓練方式是比較可行;但對於僅僅只動用某一部位肌肉運作的孤立式訓練動作,如肱二頭肌彎舉來說,想要增加負重訓練就變得不是那麼容易,即使你大幅度的增加負重,卻也是運用代償來犧牲掉準確的動作,除了增加受傷的風險性之外,還會讓訓練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有許多的資深老手都會在最後肌肉力竭的狀態之下,採用結合強迫次數、幅度減半、遞減組或間歇組的訓練技巧去逼迫肌肉,讓肌肉能完全的真正力竭。

資料參考/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