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68歲里約殘奧日本選手BESSHO Kimie:用乒乓與骨癌對戰
1
68歲里約殘奧日本選手BESSHO Kimie:用乒乓與骨癌對戰
2
本季表現受到肯定 陳冠宇返台分享旅日點滴
3
RAY ALLEN 回憶 AIR JORDAN XVI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68歲里約殘奧日本選手BESSHO Kimie:用乒乓與骨癌對戰

2016-09-12
話題 球類 里約殘奧 故事 奧運 高齡

今年代表日本參加里約殘奧的68歲日本籍乒乓球選手別所公江(BESSHO Kimie),也是日本代表團年紀最大的選手。

里約殘奧輪椅乒乓日本代表選手別所公江(BESSHO Kimie) ©nikkansports.com

與其他選手不同的是在44歲之前,她與其他人一樣,每日上班、下班,過著平凡的生活。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44歲面臨丈夫因病過世,緊接著別所本身也不性罹患了骨癌,經過兩次手術後,後盤骨也隨即失去的功能,生活皆需以輪椅代步。但樂觀的她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之下,不但沒有失去信心,反而對於生命的追求有了新的想法。

©livedoor.jp

雖然無法繼續工作,但在復健期間,她開始接觸輪椅乒乓,每日從早上9點練至下午6時,為此忘卻的在她身上與心理所造成的傷痛。經過努力與實踐,2004年的雅典奧運,那年她56歲,也是人生第一次登上奧運的舞台。

58歲時即登上雅典奧運的舞台 ©asahi.com

由於成績一直優異,她在日本的名氣不遜里約奧運女團銅牌得主福原愛,在接下來的奧運會上,她的身影從來不缺席。無論大小賽事,別所的兒子與孫子,都會在電視機前或現場為她加油打氣,為的就是告訴原所:不管如何,我們永遠都支持你。

©netacube.com

別所認為,自從東京拿到2020奧運會的主辦權後,許多人對於殘疾的選手關注度大增,她也經常被邀請到許多地方演講,分享自己生命中所體會到的苦與樂。

別所經常受邀演講,分享生命的經驗 ©akashi.hyogo.jp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本季表現受到肯定 陳冠宇返台分享旅日點滴

2017-10-18
球類話題新聞棒球

旅日左投陳冠宇,今 (18) 日返回台灣進行媒體見面會,分享本季在日本職棒打拼的點滴,陳冠宇本季表現亮眼,不但27場的出賽是歷年新高,最快球速也來到生涯最快的149公里,整季表現受到羅德隊球團的肯定。
 
旅日邁入第七年,曾歷經左手肘韌帶手術,也曾歷經日職戰力外球員測試,陳冠宇並沒有放棄他的棒球之路,今年球季他能站穩日職舞台,有如此穩定的表現,最感謝羅德球團前監督伊東勤以及前投手教練落合英二在這段時間的幫忙與照顧,讓他可以繼續留在日本打球,使他更珍惜在日本打球的時光。

本季表現受到肯定 陳冠宇返台分享旅日點滴

伊東勤在擔任監督期間耐心地親自教導年輕選手群,給予多次出賽機會,是陳冠宇能在羅德隊適應的最大關鍵,他說「如果沒有教練的提拔,可能就此離開日本職棒了」;而落合英二則是在這三年非常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陳冠宇表示,落合教練與球員比較親近,他也舉例,因為自己在日本沒有車,落合教練便主動在主場比賽後載他到臨近的地鐵站,免去他與球迷一起擠末班車的狀況。
 
陳冠宇今年球季從中繼出發,雖然覺得有點可惜,但還是盡力把握每一個能夠幫助球隊的機會,他説,不論什麼角色都能勝任的話,也更能獲得教練的信任,藉此爭取更多的機會,因此今年球季能有好表現他仍然非常開心;不過他也點出自己體力較為不足的狀況,將是未來調整的方向與目標,期待明年能與新任監督一起闖進季後賽。

陳冠宇今年球季從中繼出發,雖然覺得有點可惜,但還是盡力把握每一個能夠幫助球隊的機會

陳冠宇對於羅德隊明年的新任監督井口資仁的引退賽印象深刻,他回憶,當時自己在牛棚準備,聽到一陣歡呼才知道井口資仁擊出了追平全壘打,讓他直呼「好像在演電影」,而他也不想讓好不容易扳平的局勢結束在自己手上,為球隊守下勝利,他説「可能是今年狀況最好的一場比賽」,不僅為新監督留下最好回憶,也成為送給新教頭的禮物。
 
對於接下來的第一屆亞冠賽,陳冠宇表示自己今年狀況很不錯,想跟更多優秀的選手交手,也樂於面對不同的挑戰;也提到自己最想對決隊友中村獎吾,笑說「他很會揮大棒」,有信心自己的變化球能解決他。陳冠宇說也說,平時受到日本隊友的照顧,屆時一定會帶隊友到夜市逛逛,把台灣的小吃介紹給他們。

對於接下來的第一屆亞冠賽,陳冠宇表示自己今年狀況很不錯,想跟更多優秀的選手交手

對於太平洋聯盟的冠軍戰,陳冠宇笑說「我不喜歡軟銀,打他們都打不贏」,因此希望有宋家豪在陣中的樂天能夠擊敗對手,也鼓勵小學弟宋家豪能好好表現出自己的實力。陳冠宇將於明 (19) 日返回日本進行秋訓,他特別提到去年參與秋訓對自己今年球季有非常正面的影響,因此今年將持續參與;接著將會加入中華隊的集訓,專心備戰亞冠賽。

資料提供/寶悍運動平台
責任編輯/妞妞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RAY ALLEN 回憶 AIR JORDAN XVI

2016-12-20
球類配備館NIKEJORDAN鞋子籃球

Air Jordan XVI 於2001年首次問世時,已是Michael Jordan第二次退役之際。Wilson Smith在Tinker Hatfield的指導下設計了Air Jordan XVI,靈感來源於Michael Jordan在職業生涯中遭遇過的挑戰。

「當Michael Jordan第二次退役,大家都認為他將要從球員轉為球隊老闆,而這些轉變給了我們靈感。」Wilson Smith解釋道。
Wilson Smith:「Air Jordan XVI 的設計來自對之前鞋款的研究和改良,我們在Air Jordan XV上看到了改進的空間,我們可以讓這雙鞋變得更靈活,與足部配合得更加自然。」

於是,Wilson Smith以鮮明獨特的方式實現了這一想法。根據他的描述,設計團隊想將可見式的科技,例如前掌的Zoom Air氣墊,以及後跟吹氣成形的Nike Air 緩震氣墊,與時尚巧妙結合。“這是Jordan產品再一次使用可見式氣墊,並讓它與整個設計流暢地融合”,而Tinker Hatfield提出可拆式鞋套的想法,使得Air Jordan XVI 的設計更具革命性。這款Air Jordan XVI White/Midnight Navy配色使得穿著者可在兩種造型中切換。裝上鞋套的造型是以白色為主的主場配色,而取下鞋套的造型則是以午夜藍為主的客場配色。

Wilson Smith的設計稿

如今,即使過了15年,這個獨特的設計在Air Jordan系列鞋款中仍然顯得突出。雖然Air Jordan XVI是Michael Jordan自2001年復出後穿著的最後幾款球鞋之一,但它也成為了Jordan 品牌家族中許多籃球運動員的最愛。

兩次NBA總冠軍,十次入選NBA全明星賽的Ray Allen對Air Jordan XVI 並不陌生。還在密爾瓦基公鹿隊時他就經常穿著Air Jordan XVI 的球員版上場。之後在邁阿密的最後幾年中,Ray Allen重拾對這款鞋的喜愛,再次穿上了Air Jordan XVI 的球員版。

回憶起穿著這雙球鞋的難忘時刻,他分享道:“每當我看到這雙鞋的密爾瓦基球員配色,就會想起密爾瓦基隊服,想起那段時光和那些地方。就像音樂一樣,當你聽到熟悉的歌時就會想起第一次聽到它時的場景。對我而言Air Jordan XVI 就是這樣的存在。”

“穿著 Air Jordan XVI,我能清晰地回憶起當年的時光,所有的回憶湧上腦海:每一場比賽,每一個隊友,那一整段人生。”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最後一次穿Air Jordan XVI 正是我在邁阿密的最後一年。當我穿著它走進更衣室時,每個人的目光都被它吸引了,他們都排著隊想試試這雙鞋。每個人的表情都好像在說:‘我一定要買一雙!’還有一次我穿了Air Jordan XVI 球員版的聖誕配色,看到的人也都為之瘋狂。”

Ray Allen的Air Jordan XVI球員版邁阿密配色之一

Air Jordan XVI 將於12月22日在台北PHANTACi及指定零售店點上市。更多訊息請參考:Nike Sportswear Taiwan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