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68歲里約殘奧日本選手BESSHO Kimie:用乒乓與骨癌對戰
1
68歲里約殘奧日本選手BESSHO Kimie:用乒乓與骨癌對戰
2
NBA球星Damian Lillard
美國球季即將復賽!Damian Lillard在重返NBA之前都在進行哪些訓練?
3
108年全運會代言人戴資穎今日攜手吉祥物阿里與阿桃登場亮相!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68歲里約殘奧日本選手BESSHO Kimie:用乒乓與骨癌對戰

2016-09-12
話題 球類 里約殘奧 故事 奧運 高齡

今年代表日本參加里約殘奧的68歲日本籍乒乓球選手別所公江(BESSHO Kimie),也是日本代表團年紀最大的選手。

里約殘奧輪椅乒乓日本代表選手別所公江(BESSHO Kimie) ©nikkansports.com

與其他選手不同的是在44歲之前,她與其他人一樣,每日上班、下班,過著平凡的生活。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44歲面臨丈夫因病過世,緊接著別所本身也不性罹患了骨癌,經過兩次手術後,後盤骨也隨即失去的功能,生活皆需以輪椅代步。但樂觀的她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之下,不但沒有失去信心,反而對於生命的追求有了新的想法。

©livedoor.jp

雖然無法繼續工作,但在復健期間,她開始接觸輪椅乒乓,每日從早上9點練至下午6時,為此忘卻的在她身上與心理所造成的傷痛。經過努力與實踐,2004年的雅典奧運,那年她56歲,也是人生第一次登上奧運的舞台。

58歲時即登上雅典奧運的舞台 ©asahi.com

由於成績一直優異,她在日本的名氣不遜里約奧運女團銅牌得主福原愛,在接下來的奧運會上,她的身影從來不缺席。無論大小賽事,別所的兒子與孫子,都會在電視機前或現場為她加油打氣,為的就是告訴原所:不管如何,我們永遠都支持你。

©netacube.com

別所認為,自從東京拿到2020奧運會的主辦權後,許多人對於殘疾的選手關注度大增,她也經常被邀請到許多地方演講,分享自己生命中所體會到的苦與樂。

別所經常受邀演講,分享生命的經驗 ©akashi.hyogo.jp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球季即將復賽!Damian Lillard在重返NBA之前都在進行哪些訓練?

2020-07-02
話題籃球重量訓練新聞球類

自從今年3月開始美國NBA賽事就因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的疫情爆發之下,宣佈停賽至今也已經超過4個月,然而,除了許多的球迷沒有賽事可看之外,許多的球星也都無法上場練球。

NBA球星Damian Lillard
隨著美國球季即將復賽!拓荒者隊的Damian Lillard在重返NBA之前都在進行哪些訓練?

日前Lillard在他個人接近800萬粉絲的Instagram上分享了他的訓練影片,其中包含著運用Cable滑輪機訓練肱二頭肌最受到注意,依據CSCS健身總監Ebenezer Samuel所指出,Lillard正在進行肱二頭肌彎舉動作,這個動作是許多籃球運動員都比較少接觸的訓練項目,同時,在影片中也發現Lillard並沒有使用太大的重量,而是選擇以次數代替重量來進行訓練,因此,Samuel表示他不是為了這場賽季來做準備,而是為了別的目標所進行的訓練動作。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Damian Lillard(@damianlillard)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6月 月 29 日 上午 8:15 張貼

另外,Lillard也在日前發佈了10支關於全身性訓練的影片,並寫下「時時刻刻做好準備,才不會在球賽中缺席」。在NBA停賽之前Damian Lillard所屬的波特蘭拓荒者隊雖然僅保持29勝37敗的戰績,但這樣的成績仍足以成為西區第9名種子球隊;在季後賽平均只有3.5場。然而,控球後衛的Lillard平均貢獻出28.9分與7.8次助攻,再加上最高三分命中率為39.4%。因此,Damian Lillard正磨刀霍霍接下來及將於7月31日(美東時間下午4點)與曼菲斯灰熊隊的首戰上,拿出一個驚人的好成績!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Stay ready and you won’t have to get ready. If I come up short EVER... whether I was prepared or not won’t be the reason. @cemcondition83 best in the world.

Damian Lillard(@damianlillard)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6月 月 27 日 下午 10:20 張貼

參考資料/Damian Lillard Instagram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8年全運會代言人戴資穎今日攜手吉祥物阿里與阿桃登場亮相!

2018-12-18
話題新聞羽球球類

睽違14年,第三度承辦全台體育盛事「108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的中正大學,於今日舉行首場記者會。現場邀請到神秘嘉賓世界球后戴資穎現身擔任代言人,並攜手全大運吉祥物「阿里」、「阿桃」登場亮相大秀舞蹈,除了正式宣布108全大運正式啟動外,未來主辦單位規劃與戴資穎聯手推出小額募款計畫,發行限量全大運紀念版悠遊卡,為活動掀起熱潮!

大專體總副會長黃泰源(左一)、中正大學校長馮展華(中)、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組長王漢忠(右一),與全大運代言人戴資穎一同上台合影,宣告108全大運明年即將在中正大學舉辦。 中正大學提供

吉祥物從民雄舊稱衍生

中正大學位於嘉義縣民雄鄉,是洪雅平埔族「打貓社」所在。為了聯結地方特色,這次全大運吉祥物從民雄鄉舊稱「打貓」衍生,以貓為形象,並分別取嘉義著名地標「阿里山」及古地名「桃城」命名,代表中正大學飲水思源、回饋鄉里的用心。而擁有強壯身材的「阿里」,象徵運動員辛勤練習,隨時準備上場的態度,「阿桃」則化身啦啦隊長,揮舞全大運旗幟,為全台各地的運動健兒加油打氣。

戴資穎擔任全運會代言人

記者會上,由中正大學校長馮展華、體育署學校體育組組長王漢忠、大專體總副會長黃泰源一同揭曉大會LOGO和精神標語。此次LOGO設計以中正校花「紫荊花」為造型,每片花瓣像是雙手高舉向中間凝聚的人形,更仿效奧運五環標誌,搭配紅、黃、綠、藍、紫等顏色,象徵運動場上團結和諧、公平競爭與和平的精神。此外,透過校園徵選由全體師生評選「實現夢想在中正,創新佳績全大運」的精神標語,期盼各路英雄好漢齊聚中正,再創新紀錄。
 
當全大運代言人戴資穎一走進會場,引起一陣轟動。戴資穎說,大學是人生最重要的時期,全大運對學生選手來說意義非凡,更願意花一整年拚搏。回顧今年整體表現,戴資穎表示,除了世錦賽、亞運,其他都是磨練的過程,未來放眼2020東京奧運,明年取得奧運資格更是她的首要目標。另外,戴資穎也肯定台灣對體育的關注度提升,「世大運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讓大家真的看見體育和運動選手,為他們加油、支持。」她說,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如全大運等舞台與專業訓練,讓更多傑出運動員嶄露頭角。

中正大學明年將第三度承辦全大運,邀請到世界球后戴資穎(中)站台代言,造成現場轟動,中正學生運動代表隊也化身小粉絲上台與戴資穎合影,致贈全大運紀念牌。 中正大學提供

從16歲成為台灣最年輕的球后到22歲登上台灣首位世界球后,戴資穎儘管數度面對瓶頸,仍正面迎擊並攀上巔峰。中正校方希望藉由小戴堅持不懈的形象,增加全大運能見度,因此推出「贊助中正全大運‧支持小戴拚奧運」小額募款。只要捐款1000元,即可獲得「小戴紀念版悠遊卡」及諸多加值優惠,募款所得除用於全大運活動賽事,更將支持戴資穎前進東京奧運。現場也由中正運動代表隊同學和戴資穎一起完成象徵團結的紀念牌,期許所有運動選手在競技舞台上發光發熱。

18種運動項目

108全大運規劃田徑、游泳、體操、桌球、羽球、網球、跆拳道、柔道、擊劍、射箭、空手道、舉重、射擊、拳擊、角力、木球、高爾夫及定向越野等18項種類,競賽場地分佈嘉義地區大專校院、縣市運動場館等21處,堪稱地方盛事。更多資訊也將陸續公告在官方網站。

資料來源/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