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L各隊在結束105學年度賽季後,將馬不停蹄的投入兩年一度的「世界中學生籃球錦賽 台灣選拔賽」,選拔賽宗旨誠如這次活動的精神標語「BEAT THE BEST」擊敗最強 才能成為更強,從中可以看出選手們對勝利的渴望以及對基層運動員的期許,正是這次體育署派隊出征,與世界各國好手切磋交流的最大用意 。
國際學校體育總會(I.S.F.)主辦之「世界中學生籃球錦標賽」將於2017年4月30日在克羅埃西亞正式開打,在此之前體育署將會在3月15日起進行為期兩天的中華代表隊資格選拔賽,並邀請此屆HBL男女前八強球隊進行資格賽選拔。
高中體總競賽組組長謝志成表示,選拔賽採單淘汰制,並以學校為單位,最後的男、女兩支冠軍隊伍,將代表台灣披上國家代表隊戰袍前往克羅埃西亞參加2017年世界中學生籃球錦標賽,而這也是國內第一次,同時派出男女兩隊參賽。
選拔賽的分組對戰賽程在今天的「2017 ISF世界中學生籃球錦標賽 台灣代表選拔賽」 賽事宣告記者會上正式公佈,女子組賽程上最大亮點,就是在此屆剛結束的女子季軍賽對戰組合,再次由南山高中對上滬江高中,這次活動的精神標語「BEAT THE BEST」請各球隊代表寫下這次選拔賽中,心中最想要擊敗的對象,果不期然,代表南山高中的林釵絹表示,這次在季軍賽沒能夠把握好領先優勢,最後在延長賽中遭到滬江高中逆轉,希望這次選拔賽中可以記取教訓,首戰就將滬江高中一舉拿下,而這次在女子冠軍戰中以大比分敗給普門高中的永仁高中代表吳瑋茹則表示,雖然跟普門分在不同組,但希望能夠在選拔賽冠軍賽上再次與宿敵普門高中對壘,一報HBL冠軍賽失利之仇。
在男子組賽程方面,則是由此屆HBL季軍賽對戰組合高苑商工和能仁家商在次碰頭,不過在季軍戰交戰激烈的兩隊,卻在最想要擊敗的對象上不約而同的寫上松山高中,代表高苑商工的楊皓韋表示,在這次的HBL的賽程中,始終沒有贏過松山高中,希望在這次選拔賽的戰場上能夠旗開得勝,而能仁家商谷毛唯嘉則是認為如果能夠打敗HBL冠軍隊的松山高中,進而披上中華隊戰袍代表國家出征會更有意義,而成為眾矢之的松山高中則是希望每一戰都能全力以赴,在防守上再次擦亮綠色神盾的招牌。
這次正式賽的分組,位在B組的台灣男子代表隊則是與土耳其、以色列、保加利亞同組競賽,其中土耳其更是近四屆三度奪冠的超級強隊(分別於2009、2013、2015),以色列則是在2015年拿下第三名的成績,保加利亞則是在2009年奪得第四名,個個大有來頭,而女子代表隊則是與塞爾維亞、愛爾蘭共同分在F組,其中最需注意的應該是在2013年獲得亞軍、2015年拿下季軍的塞爾維亞,如果能將過往無特別成績的愛爾蘭穩穩拿下,女子代表隊則是晉級希望濃厚。
而一向對於國內體育活動不遺餘力的國泰金控與pb+圓夢平台合作,贊助本次代表台灣出賽的男女代表隊圓夢基金30萬元,國泰金控公關部 廖昶超 協理表示:「國泰金控多年來,透過多元化活動支持運動產業,並鼓勵基層運動員勇敢追夢,希望能夠將台灣體育向下扎根,提升校園運動風氣,培養運動習慣,將體育活動推廣至台灣各個角落」。
過去,台灣曾多次參加世界中學生籃球錦標賽,2001年,由淡水商工代表,最後拿下第7名,2005年海山高中獲得第5名,北一女中則在2007年以第9名收場,最近一次參賽在2011年,當年由現任WSBL中華電信女籃教練柯孟儀,率領海山高中拿下第5名,當時陣中好手,包含現今中華電信女籃後衛陳晏宇及文化大學前鋒黃鈴娟。
在參賽資格部分,由於 國際學校體育總會(I.S.F.)規定選手需符合105學年度開學日前,取得就讀學校學籍者及民國91年12月31日以前至民國88年1月1日以後出生者,因此對HBL部分球隊主力以高年級為主的學校而言,勢必會造成戰力上的影響,像是身為松山高中球隊進攻中樞的高國豪、普門高中的羅培甄,皆因年齡限制無法參賽,因此在戰術執行、球員替換等方面,更是一再考驗各隊總教練的帶兵能力
「世界中學生籃球錦標賽」,比賽規則每節比賽僅8分鐘,因此,球員犯規滿4次即喪失比賽權利,團隊單節犯規累積達4次即進行罰球,並且只有在第四節及決勝期最後二分鐘球中籃後停錶,因此比賽節奏應該會更加明快,也讓國內HBL球隊,有機會與世界各國勁旅進行交流。
自1979年Air Tailwind中首次應用以來,Air氣墊科技就是Nike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最初的八年裡,它只是以一種感受得到卻隱藏著的形式一直存在著。 1987年,Air Max系列將Air氣墊科技以可見式的設計展現了在人們面前,一場革命就此開始。之後Air Max氣墊科技迅速擴展,從跑步到籃球,從訓練到網球都可見其身影,與此同時,它也成為一種風靡全球的生活化產品。 30年後,Air Max的發展持續在進化。
2017年3月26日的Air Max Day,我們將一起來慶祝並紀念Air Max 1誕生30週年,正是這雙鞋把Air氣墊科技的創新推上顛峰。
為了慶祝這一盛事,一系列復古、混合及創新產品將於三月陸續推出,其中還包括令人引頸以待的VaporMax,全新的Air Max氣墊系列將印證Nike前所未有的強大氣墊科技發展潛力。
Air Max 1是一切的開端。 1987年發布的Air Max 1首次將可見式Nike Air緩震技術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款由 Tinker Hatfield設計的運動鞋最初的配色有三個標誌性的顏色,包括經典的白紅灰配色和白藍灰配色。這次,該標誌性的鞋款以令人期待的外形回歸。
以首次發佈於1998年並廣受歐洲女性喜愛的Air Max Plus為設計靈感,Nike Air Max Jewell是迄今以來第二雙女生專屬的Air Max鞋款。
Air Max 90 OG一經推出就迅速獲得了認可,尤其是它鮮艷的配色。在Air Max 90 Flyknit中,兩項全新創新科技的使用,讓這雙標誌性的鞋款更加輕盈:Flyknit鞋面更是增加了靈活性,而全新中空鞋底能夠減輕重量,增加舒適性。
Air Max 1 atmos是2016年Air Max Day中“Vote Back 100票選經典”活動中,無庸置疑獲得最終票選勝出的鞋款。它融合了經典的Nike意念和一絲不苟的色塊設計,突出了鞋身上的翡翠色Swoosh標誌。這雙鞋由Nike與日本知名零售品牌Atmos聯名設計,於2006年隨“Zoo Pack”系列一同發表 。
這雙LD-Zero由日本傳奇街頭服飾設計師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為2016年Air Max Day設計,它採用以1970年代Nike LD1000鞋款為靈感的簡約鞋面設計,並搭配2006年首次問世的Air Max 360氣墊科技,從而創造出這款兼具經典風格和現代舒適感的原創設計。
這雙Air Max 1 三十週年紀念鞋款混合了Air Max歷史上炙手可熱鞋款的精選材質,將眾多廣受追捧的設計元素融為一體。鞋面上混合了包括原著鞋款的紅色鞋頭、深受喜愛的“Safari”印花,以及向其他經典細節致敬的設計元素。
為了慶祝Air Max 1誕生30週年,Air Max 1 Ultra 2.0應運而生。作為至今具創新性的Air Max 1,中空ultra鞋底也讓它成了Nike有史以來最輕盈的Air Max鞋款之一。鞋舌上的“3.26”標誌著Air Max 1的誕生紀念日。
歡迎見證Air氣墊科技的重生。透過靈活的Flyknit鞋面和經過徹底革新的Air 氣墊緩震系統,Nike Air VaporMax重新點燃了Air氣墊革命,毫無疑問地宣告了Nike Air氣墊科技革新,再次登上藝術殿堂寶座。
Nike將陸續發布更多鞋款及驚喜來慶祝這標誌性的鞋款紀念日,敬請瀏覽Nike.com了解更多資訊。
資訊、圖片提供:N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