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能力提升的最佳選擇
1
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能力提升的最佳選擇
2
有氧窗口 (Aerobic Window) 是什麼?
3
圓一個夢 筋肉爸媽雙獲2016 Mr. Olympia Amateur Asia本地賽冠軍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能力提升的最佳選擇

2016-10-04
配備館 健身 運動器材 BLADEZ 無氧運動 重量訓練

現在的大型公園裡,有越來越多簡易型的健身器材供平時愛運動的我們做輔助訓練,如:扭腰機、漫步機、上肢牽引…等;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雙槓攀爬的器材,可做雙槓撐體或引體向上等動作,主要用於訓練手臂、背部…等肌群,對於大人和小孩都相當適合。

雖然方便,但是當想要進行這些訓練的時候,除需特地出門、尋找合適的公園,此外,還得由氣候來決定今天是否能順利進行這些訓練,由於是公共場合,其訓練的時間與內容也皆有很大的限制,想要長期堅持,又加深了一條鴻溝。
 
考量居家收納以及移動的方便性,BLADEZ推出一款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它不僅能做上述的動作,其他像是伏地挺身、側撐體…等動作,亦可達到很好的訓練效果。

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

雙桿訓練器起源

雙桿訓練器是由雙槓演變而來的,緣起於德國,也是男子的競技體操項目之一。19世紀初,雙槓已成為歐洲廣為流行的一種健身器材,1812年後成為德國體操學派傳統的訓練項目。19世纪中葉,瑞典體操學派流入德國,在瑞典學習過體操的柏林皇家中央體育學校校長羅特師泰認為單槓、雙槓對青少年的生理有害,把德國傳統的單、雙槓排除於體操教學之外。1860年前後發生生了一場爭論,柏林體操聯盟的3個人寫了反對取消單、雙槓的抗議書,醫務參事官等19名醫生進行了專門的研究,認為雙槓運動符合人的生理特點。德國最高醫務機關接受了後者的論點,從此雙槓在體操中站穩了腳跟。自第一屆奧運開始,被列為體操競賽項目。

第一屆奧運的雙槓冠軍Alfred Nakache ©sport.memorialdelashoah.org

最優質的細節,動得安全有保障

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底座的寬度及長度分別是64*80公分,鋼度則為73公分,讓使用者利用自身的重量來訓練到全身的肌群和肌耐力,尤其是重要的核心肌群;上選的加厚鋼管、ㄇ型管與底座連結穩固重心,可承受150公斤重量;因應地形的不同,加入能防止器材滑動的偏心輪腳墊,使用安全又有保障。

考量方便收納,此器材須用簡單的螺絲自行組裝,平時在組裝家具或物品時,難免會因為力氣不夠或是點之間沒有對好而造成螺絲的鬆脫。但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是採用六星防滑螺絲,除了安全防止桿與桿之間鬆脫外,同時也是穩定器材的另一道鎖,完全解決在訓練之中的安全顧慮問題。

在使用器材時,也經常擔心因為手汗而造成器材滑落…等問題,所以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特別在扶手的部分選用加寬優質泡棉,不僅好握好抓取,更能避免運動中因手汗而產生的問題。

最幸福的訓練選擇

利用雙桿訓練器可做的訓練簡單及多變化性,將訓練器倒下,可利用伏地挺身,訓練到前三角、胸肌、三頭、核心;將訓練架立起,身體放於雙桿之中,雙手掌朝上,握緊扶手做反向划船的動作,可訓練二頭、背肌、核心。不僅如此,還可利用跳耀的動作來增進敏捷及心肺等反應能力,一機多用,精確的做好動作的每一步驟,讓肌群一同協力運作,使身型與肌肉結實提升反應力,以達到訓練最佳效果。

一般小型的家用健身器材,平均售價約為1000-3000不等,其功能也容易受限於某些訓練。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的售價是2180元,平均一支是1090元,卻可以擁有如此多功能的訓練,可以說是一個相當幸福的選擇。
 
關於訓練這件事沒有絕對,並非要某一樣器材才能有一定的效果,所謂的輔助訓練器材是只在一個鍛鍊的過程中,利用循序漸進的方式讓自己的能力持續往上提升;例如上述的伏地挺身,若對於初學者來說太困難,則可以先從徒手訓練著手,最好的方式是請一位有經驗的教練指導,這樣一定能夠越來越進步。

BLADEZ DT1多功能雙桿訓練器​ 
材質   加厚鋼管、PVC塑料、高密度泡棉
尺寸   64 x 80 x 73 cm
重量   7.7KG
承重   150KG
產地   中國
保固   一年
建議售價   2180元

產品購買,請洽:BLADEZ

分享文章
Eddie熊璟鴻

有氧窗口 (Aerobic Window) 是什麼?

2017-02-07
運動部落Eddie熊璟鴻專欄健身

如果你看過或當過運動員,無論是籃球、足球、Crossfit等等…那你應該體會過那種臉色發白,就像頭被人壓在水下30秒,幾近喘不過氣的感覺。

這是什麼造成的? 該怎麼改善呢?

有氧窗口是什麼? ©heartsense.in

先讓我們簡單的認識幾樣東西。

一、靜止心率(Resting Heart Rate (RHR)):在身體靜止(睡醒還沒下床前)時,心跳的每搏次數。也是最常被忽略的跟量測的。

一般團體項目的較好的運動員的靜止心率會落在50-55 bpm(每搏心跳/分鐘)。當有較低的靜止心率時,心臟會更有效率的作工(血液每搏輸出量較佳),相對的降低運動中的每搏心律,同樣的,在每次心臟離心輸血時,可以往四肢供應更多的氧氣(因為輸出血流大=更多的紅血球=更多的氧氣)。

當運動員的靜止心率過高時,同樣的也代表生物力學上所說的能源流失,在同樣的強度下,身體卻需要更努力的做工。但是,同樣的,如果你的靜止心率過低(低於45),你開始犧牲產生速度、爆發力、肌力等等…需要心臟快速作工的時機(左心室容積過大,心壁過薄,無法突然轉換快速的收縮)。

如果你是馬拉松、長距離項目的選手,那當然沒有問題。但如果你是團隊項目的選手,需要綜合素質的(肌力、爆發力、耐力…),那你的有氧發電機最好無論在低強度或高強度運動時都要夠給力。

二、無氧閾值:當運動達到一定強度,乳酸開始過盛,就會像往漏斗裡面拼命的倒水,當流入的水(乳酸)大於漏斗底端可流出的量時,這時過多的水(乳酸)就會從漏斗的上圍邊緣開始滿溢出來,無氧閾值就是介於水位(乳酸堆積量)滿在瓶口,而卻不會露出來的範圍。

想知道更多請參考:為什麼你需要”長時間低強度”有氧訓練? (中)

接著讓我們把上面兩樣元素(靜止心率、無氧閾值)結合起來,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有氧窗口(Aerobic Window)。

如果運動員A有著安靜心律80 bpm (每搏次數/分鐘),無氧閾值是160 bpm,
有氧視窗=無氧閾值(160 bpm) — 安靜心律(80 bpm) = 80 bpm。

如果運動員B有著安靜心律50 bpm (每搏次數/分鐘),無氧閾值是175 bpm,
有氧視窗=無氧閾值(175 bpm) — 安靜心律(50 bpm) =125 bpm。

從上圖我們應該可以很容易的判斷出,有氧窗口較低的運動員會是在同樣的運動強度、頻率中最快接近耗竭的吧。那怎麼辦呢?

就是要想盡辦法增加有氧窗口阿!!!

那是不是代表著我要一直只練有氧呢?無氧訓練都不需要了?
當然不是!
無氧系統的好處:無氧醣酵解系統(乳酸系統)是在當身體需要快速的作工時(回防、快攻),能夠被身體及時的利用。醣酵解系統可以藉由訓練增加單位肌肉內的的無氧酵酶(加速醣酵解的化學反應)。當然身體有好的再循環系統(再利用乳酸),才可以延長醣酵解系統的時間。

壞處:你的身體在快速的作工後(1-2分鐘),會很快的闖過無氧閾值,陷入疲勞。

幾乎每個運動都會有需要跨越有氧系統,進入無氧系統的時機,OK的!當需要無氧系統時,你需要他立刻跳出來。但是,如果從來不訓練有氧系統,當進入無氧系統後,那你最好祈禱有燒不完的肝醣,永遠用之不盡、取之不竭。
在每一次的高強度衝刺後,心跳會開始越跳越快,難以降低,接著就會被困在無氧系統當中,開始上氣不接下氣、身體越來越沉、速度越來越慢。

到底該怎麼改善呢? 很簡單! 增加有氧窗口。
如果靜止心跳太高了,先利用”長時間低強度” 有氧(30分鐘以上,心律120-140,可以是投投籃、游泳、甚至重量訓練)。

我碰過一個一級大學足球隊員,非常好的身體素質,爆發力非常強,但他的靜止心率高達84 bpm,我連看他比賽都不用,直接描述出了他在場上的表現,他嚇傻了。可以短暫具有爆發力的衝刺,但經過3-4次連續的衝刺結合過短的休息時間,不到10分鐘馬上就耗竭Gas out了。
對他來說,首要目標就是降低安靜心律,”先利用”長時間低強度的有氧訓練讓他的左心室更加肥大,讓心室離心輸血時可以有更多的紅血球(帶氧)可以被傳到四肢,可以讓心臟作工更有效率,才不會跑沒兩下心跳就飆到180,進入無氧系統,接著就非常困難回到有氧系統。

之後的文章將會詳細介紹如何簡單的量測無氧閾值,與無氧閾值該如何訓練,綜合上述的有氧條件,讓你增加有氧窗口。

文章參考出處: Robertson Training Systems

關於Eddie熊璟鴻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 台灣肌力與體能協力:肌力與體能專業教練 (Taiwa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TSCA), Level III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rofessional, CSCP III)
◎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 台灣紅十字會總會:CPR+AED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粉絲頁 Epmact Performance

/ 關於Eddie熊璟鴻 /
Eddie熊璟鴻

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圓一個夢 筋肉爸媽雙獲2016 Mr. Olympia Amateur Asia本地賽冠軍

2016-12-19
賽事話題新聞健身

國際健美總會 (IFBB,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BodyBuilding & Fitness) 主辦的2016奧林匹亞先生亞洲區業餘賽 (Mr. Olympia Amateur Asia) 於12月6-7日在香港舉行,來自各國300多位選手參與其中,戰況激烈。其中,台灣體適能教練筋肉媽媽與筋肉爸爸也參加了這次的比賽,並在女子163公分以下形體比基尼與男子178公分以上形體組別分獲本地賽冠軍,而筋肉爸爸不僅在本地賽掄元,還在第二天的國際賽中獲得季軍的殊榮。

筋肉媽媽與爸爸榮獲2016 Mr. Olympia Amateur Asia本地賽冠軍,筋肉爸爸還獲國際賽季軍。 運動星球/楊仁渤攝影

談到這次比賽,筋肉爸爸和媽媽都顯得異常興奮,他們表示,會參加這次比賽其實是無心插柳,沒想到能夠拿到冠軍頭銜,實在是非常驚喜。身為專業私人教練的筋肉爸爸和媽媽,每年都會安排自己出國進修,除了精進專業知識,也可多接觸國際上最新的訊息和趨勢。就在去年他們前往泰國參加亞洲體適能大會(AFC, Asia Fitness Conference & Expo)時,因為好玩參加了其中的健美賽,筋肉爸爸還獲得分組冠軍,因此今年筋肉媽媽也報名參賽,雖然那次鎩羽而歸,卻重新點燃了這對筋肉夫妻的健美魂。從曼谷回台之後,不甘心的筋肉媽媽決定雪恥,前往新開幕的全民運動中心拼命訓練,因而結識老闆,同時也是台灣健美界知名菁英團隊惡魔軍團的領導人豪哥。在豪哥的大力鼓勵邀請之下,筋肉爸媽遂決定參賽這場世界年度健美盛事——Mr. Olympia Amateur Asia比賽。

筋肉爸爸於本地賽奪冠。 筋肉媽媽提供

圓一個夢想 踏上國際健美賽舞台

筋肉媽媽說,自己並非體育背景出身,因此轉行健康產業之後,除了努力考照、到處上課汲取新知,參加競賽獲得肯定,也是為自己專業加分的一大利多。IFBB是全世界最大且最權威的官方健美組織,台灣的健美比賽都是由中華民國健美協會所主辦,其賽事成績也須取得IFBB的認可。而IFBB所舉辦的Mr. Olympia更是全世界最具指標性的健美賽事,雖然競爭激烈,卻是全球健美愛好者的終極舞台,因此他們毅然決定接受挑戰。

筋肉媽媽獲得2016 Mr. Olympia Asia 本地賽比基尼項目冠軍。 筋肉媽媽提供

筋肉爸爸則表示,參加健美賽一直是他的一個夢想。出社會以來,雖然他因為工作以及家庭考量而沒有報名參加過任何一場健美賽,但始終維持身體在一定的狀態,而且他也督促當時還在媒體圈、生活習慣及身體狀況都不好的筋肉媽媽開始運動鍛鍊,也因為夫妻兩人一起從事私人教練工作,努力充電之餘而有了嘗試的機會,也在這個情況之下,因緣際會結識了惡魔軍團的豪哥,而一步踏上了Mr. Olympia這個國際健美界的最高殿堂。

筋肉爸爸(右)獲得2016 Mr. Olympia Asia 國際賽形體項目季軍。 筋肉媽媽提供

國際健美賽推手:惡魔軍團

惡魔軍團是由一群熱愛健美且志同道合的專業人士所組成,其中不乏許多國手,老闆豪哥因為做健身補給品相關生意,通曉外國大小相關資訊,且對於其贊助選手們非常支持,也常帶他們出國比賽。這些選手們本身就已經從事多年訓練與比賽,不過以往都只參加國內競賽項目,由於出國比賽本身就是一個相當複雜而且耗費財力的事,若要遵循政府國手選拔的途徑,要獲得出國比賽的機會可說難上加難,而豪哥以自身的資源支持這些選手,另闢蹊徑自己帶領他們往國外參加比賽,因而讓台灣的選手們有更多機會在國際舞台上展現自己多年苦練的成果,可說這些選手們幕後的最大推手。

惡魔軍團成員在本屆Mr. Olympia Asia 業餘國際賽大有斬獲。 筋肉媽媽提供

為了推廣健美運動,也因應近年來亞洲越來越興盛的健美風氣,IFBB將Mr. Olympia推展到亞洲來,舉辦亞洲區業餘大賽,今年已是第二年舉辦,吸引大批各國菁英好手組隊參加,競賽過程可謂緊張又刺激。筋肉媽媽表示,能夠參加Mr. Olympia大賽,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夢想,因此,他們只報名參加了本地賽,當作自己在國際正視賽事的初登場,當她和筋肉爸爸被宣布獲得冠軍的當下,他們簡直不敢置信,只覺得自己太幸運了。由於獲得本地賽冠軍則同時可以晉級隔天的國際賽,筋肉媽媽衡量自己的身體狀況與還有他們的小孩奶諾要照顧,兩個人已經把奶諾託付給在台下的豪哥照顧一天,怕第二天奶諾還是看不到爸媽會有狀況,因此,筋肉媽媽只能忍痛放棄國際賽的資格,讓筋肉爸爸能夠無後顧之憂去面對第二天的比賽,而筋肉爸爸也不負眾望,在國際賽拿到銅牌的佳績。

筋肉媽媽喜獲國際健美賽肯定。 運動星球/楊仁渤攝影

提到參加這種國際賽事的困難,筋肉媽媽表示,經費是一個很大的因素。一家三口同時出國,所費不貲,而且女生比健美賽一定要穿綴滿綴飾的比基尼,這種服飾台灣買不到,大陸製的又很粗糙,只能直接從美國買,而可以穿上場比賽的又動輒上萬元台幣,只能買半成品自己加工縫上亮片,她表示前陣子自己趕工縫亮片縫到眼睛有點吃不消,不過為了要在台上美美的,她也只能多抽點時間來縫製下一件賽服了。

另外,在飲食方面,一般選手在賽前都必須做嚴格的飲食控制,他們因為有小孩要照顧,而且賽前必須好幾天不喝水讓身體脫水,使肌肉呈現非常緊實的狀態,他們這次只能儘量做到,已經覺得非常辛苦。筋肉爸爸表示,由於已經飲食控制好幾天,他賽後便吃了兩份麥當勞來犒賞自己,而且還喝了很多可樂,他說這是他比賽時唯一想喝的東西,不過,必須保持體態的兩人表示,放縱只能這一次,之後又得執行飲食控制計畫了。

雖然初試啼聲就有不錯的成績,這對筋肉夫妻仍認為自己還有許多改善的空間,例如兩人都認為自己肌肉量不夠,賽前準備仍嫌不足,因此未來兩人會朝強化自身肌肉,讓自己準備好下一場的比賽目標來前進。而談到2017年的計畫,他們則表示將會前往美國德州參加NPC (National Physique Committee,美國國家健美機構) 的年度業餘健美錦標賽,相信無論成果如何,我們一定可以看到這兩位筋肉家族成員在其中的精彩演出!

筋肉爸爸第一次參加國際賽就獲得銅牌。 運動星球/楊仁渤攝影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