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16 RUN FOR LOVE 藥健康-全民公益路跑 邀您與毛寶貝跑出健康跑出愛
1
2016 RUN FOR LOVE 藥健康-全民公益路跑 邀您與毛寶貝跑出健康跑出愛
2
波馬老手給參賽新手的全程跑步策略
3
88歲阿嬤完賽馬拉松 看重賽後家人團聚多於打破世界紀錄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6 RUN FOR LOVE 藥健康-全民公益路跑 邀您與毛寶貝跑出健康跑出愛

2016-10-06
話題 跑步 路跑 賽事 活動 馬拉松

臺中縣藥師公會為慶祝70周年並協助創世基金會安養植物人,特發起 「2016 RUN FOR LOVE 藥健康-全民公益路跑-為植物人而跑」。9月30日,假台中市政府文心樓一樓中庭,台中市議會林士昌議長、議員、藥師、植物人和其家屬以及兩隻可愛的柴犬聯合出席,呼籲民眾走出戶外,以跑步方式健身,並提醒民眾重視自身的健康管理及用藥安全,也藉此拋磚引玉,號召更多民眾一同參與公益路跑,幫助弱勢家庭。

    繼去年「望高寮」公益路跑,今年「2016 RUN FOR LOVE藥健康-全民公益路跑」將沿海線,由台中港旅客服務中心起跑至高美溼地話題景點「景觀橋」折返,設有21公里、12公里、6公里、3公里休閒組和3公里寵物陪跑組,期盼愛的足跡能夠遍布臺中山海屯。主辦單位臺中縣藥師公會邱建強理事長表示:「藥師為社區鄰里間健康及用藥安全的第一線守護者。104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以慢性疾病為主,心臟疾病與腦血管疾病佔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二、三名;據衛福部104年統計,全台植物人數共4千多位,創世基金會17所植安院,共安養了700多位,歷年安養約1,900位,因疾病導致植物人的狀態佔5成,其中發生者年齡多處青壯年期,個人健康問題,不可不重視,因而舉辦公益路跑。此次特別加入3公里寵物陪跑組,期待11月20日號召民眾、寵物以及主人們,跟著藥師一起跑出健康、跑出愛。現場並設有諮詢區與流浪動物認養區,歡迎民眾詢問相關問題。

競賽路線COURSE MAP

本次公益路跑路線,沿途海天一線,港口特有景觀貨櫃場、風車大道和景觀橋,以及跑者補給站讓跑者大飽眼福、口福!歡迎民眾與家中心愛寶貝一同參加。即日起至10月中截止報名,活動所得扣除支出全數捐贈創世基金會作為弱勢服務經費。詳細報名資訊請見http://lohasnet.tw/Runforlove/,愛心專線:04-23841126 愛跑小組。

參賽物品 SOUVENIR

紀念衫
紀念衫圖樣放大

完賽好禮 FINISH-SOUVENIR

完賽獎牌樣式

2016 RUN FOR LOVE 藥健康-全民公益路跑

date 2016 年 11 月 20 日(日)
place  台中港區服務中心
web 報名請上 http://lohasnet.tw/Runforlov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波馬老手給參賽新手的全程跑步策略

2018-04-11
六大馬觀念馬拉松跑步話題

跑者的至高殿堂「波士頓馬拉松」因為擁有世界最悠久的歷史、具挑戰性的賽道及嚴格的參賽門檻,是許多跑者一輩子的目標。來自美國奧勒岡州波特蘭的Peter Bromka足足參加過5次波馬,2017年還以2小時28分優異的成績完賽。身為業餘跑者和作家的他在五次深刻體驗後,對其他參賽新手提出最具體的跑步策略。

波士頓馬拉松老手給參賽選手的全程跑步策略 ©B.A.A.

波馬為什麼讓跑者深深著迷?

首先,Peter強調波士頓馬拉松(以下簡稱波馬)之所以成為他心目中「全美最老且最好的馬拉松賽事」,是以下原因深深吸引著他:
選擇性:選手沒辦法不經努力就能拿到波馬入場券,因為有BQ(Boston Qualification)成績門檻作為參賽的限制標準,為了達到BQ努力訓練好幾年的大有人在。
變幻莫測:如果說芝加哥或柏林馬拉松是快速球,很難打且可能直擊中你;波士頓就是個變速球,難以控制,讓許多有優秀的選手感到困惑。
粉絲聚集:賽道行經8個城鎮,當你跑經途中,各城鎮民眾的支持激勵聲不斷增加,從小郊區住宅到大學校園、延伸到市中心,粉絲的加油聲不絕於耳。
不確定性:天氣變幻無常,風亦敵亦友,山丘能幫助你同時傷害你
充滿驚喜:波馬賽道的不一致性使人放棄原本設定的預期,並完全投入比賽中,反而可能讓表現超出預期。

Peter Bromka(中)參加過5次波馬,他稱波馬是心目中「全美最老且最好的馬拉松賽事」 ©JODY BAILEY

參賽全程策略

接著,Peter提出簡易版和較複雜的綜合版兩種策略,並以里程數區分,讓你了解在哪段里程怎麼跑對自己最有利。

經典16-10

16指的是控制前16英里(26公里),10則是進攻最後10英里(16公里)。幾乎不會有選手說「我希望前16英里跑得更快,反正最後10英里不是挑戰。」所以,在剩下10英里前必須留存一些體力,好讓自己比大多數人有更好的狀態。
 
必須保留一定的體力去應付著名的心碎坡(Heartbreak Hill),這段上坡位在約20.5英里(33公里)處,長約600公尺,你可輕易看見跑者們用緩慢的速度翻越山丘,每一位選手前半段是否保持良好狀態,在這裡一目了然。

Peter Bromka跑在心碎坡之巔 ©Peter Bromka

綜合策略

前5英里下坡:下坡處別多浪費一秒鐘,但也別揮霍你的腿力。
5-15英里平路:保持狀態和姿勢並小心前進,這段路程是美麗的小鎮和著名的「尖叫隧道(Scream Tunnel)」,也是賽道中點處,盡可能保持低心率和穩定情緒。
16英里才是比賽真正開始:16至21英里(25.7至33.8公里)位在牛頓鎮四座山丘間,是賽事中最具挑戰性的一段。牛頓山並不那麼陡峭,但很艱難,你可把它當作平時的間歇訓練:1英里強度低、2英里強度高,並且重複3次。因為16、19及22英里處是下坡,而三段下坡緊接的都是約2英里的艱難坡段,而在這段路上必須記住一個訣竅:下坡攻擊,上坡保持體力。
終點線前:當你到達25英里時,不容任何藉口、不須任何羈絆,即使疲累到哭爹喊娘也不要放棄,並把所有力量釋放出來,用所有的熱情和渴望往前奔跑,夾道兩旁的人群們會用加油聲支持你抵達終點線。

即將抵達終點線前將所有力量釋放出來,用所有熱情和渴望往前奔跑 ©B.A.A.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B.A.A.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8歲阿嬤完賽馬拉松 看重賽後家人團聚多於打破世界紀錄

2016-11-10
高齡故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2015年12月在美國夏威夷舉行的檀香山馬拉松,一位來自加拿大北溫哥華的88歲老奶奶貝蒂·珍·麥克休 (Betty Jean McHugh) 以6小時31分32秒的成績順利完賽。這是她75歲之後第五次打破單一年齡組別的馬拉松世界紀錄。

在此次的檀香山馬拉松,麥克休奶奶全家都到了,她的兒子布蘭特、孫子大衛和孫女艾娃也都報名參賽,也都在一家人的加油吶喊之下歡樂完跑。麥克休奶奶說,她參加此場馬拉松主要目的不是為了打破什麼紀錄,她只是想與自己的家人一起好好享受比賽。

高齡88歲的Betty Jean McHugh跟兒孫一起完賽2015檀香山馬拉松 ©MARATHONFOTO; LYNN SHAW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麥克休奶奶最後以6小時31分32秒的成績完賽,此成績超越瑪維斯·林德格蘭 (Mavis Lindgren) 在1995年所創造的紀錄91分52秒,輕鬆改寫了88歲女性跑者完成一場馬拉松的世界紀錄。

「老實說,這次的成績相較於以往我自己的紀錄並不是太好。」麥克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只是想跑得輕鬆愉快一點,然後在跑到終點時還能夠看起來狀況不錯而且面帶微笑。太多人對於我這個年紀的人是否適合繼續跑步抱持疑慮了。」

若不是因為天氣太熱,加上一腳膝蓋受傷,因而縮短了賽前的訓練,麥克休奶奶可以跑得更快些。「但也許你並不是非得跑一場全馬。」她說,「只要盡力而為就好。我在這場比賽比我以往有更多時間是用走的。」

©runningmagazine.ca

麥克休從五十多歲開始跑步,她自己估算了一下,大約完成了20場馬拉松,個人最佳成績是3小時31分或32分。之所以記不得確切的數字,是因為她對於這些事情都不是那麼在意。

雖然麥克休奶奶沒在認真紀錄自己的成績,但是路跑統計協會(ARRS)可沒漏掉任何記錄。根據該協會網站記載,麥克休分別在75歲、81歲、82歲和85歲四個單一年齡組都保持一個世界紀錄,今年12月13日在夏威夷的這場成績,已經是她第五次改寫世界紀錄。當麥克休75歲在溫哥華的維多利亞馬拉松上,以4小時8分54秒首次改寫世界紀錄時,她說自己徹底累垮了。

©theglobeandmail.com

「我並不是那種很認真的跑者。」麥克休說,「我沒有記下所有的統計紀錄,跑步時我也不看我的手表。在賽前一晚,我會適當地用餐,但我也會搭配一杯紅酒。有我的家人和朋友們的支持,對我來說跑馬是一種享受。沒有他們的支持,我不會做到這些。」

從60多歲第一次跑馬拉松,在每一場比賽結束後,麥克休奶奶總是發誓說自己不要再跑馬了,但她卻總是一再反悔,因為她實在很喜歡完賽之後那些慶祝的過程。

「我們狂飲飲料,把腳泡在游泳池裡,然後看著每一個完賽的人東倒西歪地躺滿地。馬拉松對我來說,是一種把大家揪在一起然後好好聚一聚的時光。」

更重要的是,麥克休奶奶說,她不想讓自己的兒孫們失望。「我最掛心的是,我希望家人一起參加馬拉松這個傳統能夠在我家族中傳遞下去。」麥克休說,「我不期待我的兒孫們一定要逼自己去跑馬,不過,我希望他們知道,跑馬拉松是一個可以凝聚大家一起共同參與並慶祝的場合,這對於我以及他們的福祉至關重要。我已經開啟了這項傳統,當我離開人世,我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傳給下一代。」

麥可休奶奶2015年以2:43:30創下女子半馬分齡紀錄。 ©runningmagazine.ca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