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富邦台北馬拉松是我的初馬,那一天,我以4小時41分的成績完賽。那時候的眼界不夠寬,只知道富邦台北馬、高雄馬跟金門,不久後才知道原來台灣這麼盛行馬拉松賽事。於是我就連續報了好幾場賽事,盡情享受賽事的樂趣。
一直到2013年,我才從玩樂賽事的心境,轉到了訓練挑戰的心態,但2013年台北馬調整失敗,跑出近五小時的成績。2014年跑了好多超馬,準備8月的環島長跑。2015年足底筋膜炎受傷、加上兒子才出生,工作轉換跑道,所以休息了好長一段時間。2016年則是幾乎所有時間都涉獵在越野跑上頭。
簡單地說,我的臺北馬賽事場地記錄就停留在2011年。因為那是我的初馬賽事,所以心情上無論如何都希望能跑出像樣的成績。刷場地記錄!
有一兩年,我只跑半程馬拉松賽,當作一種體力上的刺激,也感受一下與跑者們相濡以沫的情感。但靈魂知道,他還在等我。
2016年的五月多,我跟深井、易霖聊起『要不要以台北馬拉松為目標進行團體訓練』的話題,於是『破三小』就成立了,目標是馬拉松突『破三小』時。課表的訓練安排交給大哥深井亨,因為他熟悉長跑大國日本許多訓練的法則,時不時也會提出意見跟我們分享。
6月初的五千公尺計時跑,我只跑了22分20秒。之後陸續有許多更新課表,YASSO 800、400公尺間歇跑、10000公尺TT等等,深井說跑課表一點都不難,難的是要緊抓秒數與完成率。雖然不是頂好的跑者,但我們三個人常常是在田徑場邊喘著氣,彼此砥礪著堅持完成。
勤能補拙,易霖很愛用的tag。易霖是我們三個人之中,跑量最高的人,每個週末都看著他登上哪個大山、作了哪一段長程的訓練。雖然總是帶著很輕鬆的語氣,但易霖是默默用功的那種跑者,很值得學習。
我們的團練常常會配上不同的人,包含Willie來跟我們跑一回間歇、有空就來一塊練習的珍珠跟蘇憶雲,到後期的宥銓。我們也會亂入Willie的河濱Runivore 5公里賽,深井還因此拿獎....XD。
2016年開始越野跑之後,我週末有空檔就會去承天禪寺練爬坡,三公里一個loop的繞圈至少跑個4~5圈,或是早上去大同山跑跑。除了週二土城團團練外,週四破三小團練外,週末我只有維持健康程度的跑步,沒有作長距離訓練(敗筆),但確實有落實混合式健身的課表。
團練的要緊事,就是彼此會逼彼此去完成。鬆懈從來不是錯事,但練習時鬆懈,一旦轉換到比賽時,就變成很容易放棄的藉口。所以除非是爆掉了,否則我們盡量都會逼迫自己到底。
深井說:「比賽時有點怕怕的很好。」有一次賽前,我告訴他很緊張時,他這麼回應我。那一次,我在越野賽站上凸台。練習時有點怕怕的、有點焦慮很好,比賽時有點怕怕的、有點焦慮很好,因為那代表你正嘗試跨越自己的極限、跳出舒適圈外。待在舒適圈裡,我們才不會害怕。
賽前最後十天,我們去到師大附中練跑最後的Build up 15公里跑。那天我完成15公里的練跑後,深井問我有沒有守住目標值,我回答他有。於是他告訴我,你應該沒問題了。
台北馬拉松前兩天,我去了馬拉松運動博覽會,買了Adidas Adizero Adios 3。我對自己說,這是330完賽的禮物(先喊)。
台北馬比賽當天,我站在B區起跑點的柵欄外頭,天氣沒有帶寒,可以想像天亮之後就會開始熱起來。起跑前我對自己喊話:「不要擔心,你該做的都做了,接著就是驗收自己的成果。」上一次跑馬拉松甚麼時候,我回想了想,好像是2014年吧。
起跑的第一公里在人群中穿梭,只跑出5分半的速度,後頭就一路連著四分多的速度前進。2016年都在跑越野,我從跑越野賽中得到一個啟示,當你一直努力地前進時,不管速度快慢,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我曾經跟土城團猴妹說過:「跑步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跑,你的後頭有我們。」身為跑者的我們或多或少都背負著別人的期待、還有來自他人的鼓勵與祝福。跑起來很辛苦,但一點也不寂寞。
「深井不知道有沒有跑好?」「易霖在谷關沒事吧?」「沒看到宥銓,他還好嗎?」不知道為什麼,我突然想起他們。
當我還在想這些時,就看到Willie一個人獨自出現在街道上大喊加油。我只能伸手回應他的鼓勵。Willie前陣子在冬山河馬拉松也突破了個人的PB,雖然他的身型看起來比較像個拳擊手,很壯,但他其實是馬拉松315的好手。
我一直專注在前進的步伐上,沒能好好注意其他人的加油。面對來自旁邊友人的呼喊聲,我也只能鬼吼兩句回應。經過Q爸李國憲一把打造的淇譽啦啦隊,滿街口的ShowGirl啦啦隊,我也只能多看兩眼,深怕多看一眼就會被聶小倩吸走一樣。看到大佳路跑團許多好友柏宇、嘉文、群子,以及位於各地的熟人如冠汝等人都是台北馬拉松的補給人員兼加油志工,心底覺得非常感動,真心地感謝他們。
跑了好久之後,我遠方瞄見了N大跟智群的330Pacer氣球。下一秒就看見穿著『我生日而且我當兔子』背心的宥銓,我大概遲疑了三秒才叫他。兩人一同跑了一陣,但其實都喘到沒法好好講話。
不久後竟然看到智群從身邊走過,他大概是去上廁所所以稍微落後。我輕聲喚了他。馬拉松好手跟馬拉松弱腳的差別就是,他可以很輕鬆地跟我對話,還問我要不要能量包。但我只能用單字回應他:「不用,謝謝,你加油。」然後就默默地被海放了。智群是個很棒、很熱情的人,之前的一次講座活動向他學習了很多東西。我原本懷疑他根本就是外星人,直到看見他手把手寫下的訓練日誌跟課表規劃,才知道他真的是地球人XD。
2016年都在跑越野,我從跑越野賽中得到一個啟示,當你一直努力地前進時,不管速度快慢,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ㄟ....這段好像說過了耶。
上頭的這段話,如果用在35公里之後將會是另一個層面的顯示:當你一直努力地前進時,不管速度快慢,都會覺得時間過得很慢。35公里之後,我的配速從四分多掉到五分多,甚至幾次出現想走路的念頭。我知道我跑得完,也知道我跑得下去。
但長距離練跑不只是練脂肪代謝跟微血管、或是耐力而已,有一者的層面是練習『不動心』。不因為疲勞而產生放棄的念頭、不因為肌肉痠痛而產生走路的念頭,維持著旺盛的鬥志堅持到底。
最後的三公里上到全馬半馬的匯流處,如果有學過李連杰的乾坤大挪移該有多好...(明明就是張無忌),我不停地左竄右拐,儘管工作人員大喊:「半馬靠左,讓全馬的選手靠右通過。」我甚至看到有人在隧道裡突然停下腳步、拿起手機自拍,那一幕我笑了出來(隧道內自拍是哪招?就算有閃光燈也...)。
最後的一公里,我告訴自己,我不是一個人在跑。
身後有著彼此勉勵、鼓舞鬥志的好友,身後有著支持我運動的家人,身後有許多熟識的朋友無私地為我們加油打氣。我不是一個人。
拱門前,我看見智群跟鄒宏傑在門口伸手要跟330的選手們擊掌。我伸出手指對他們示意感謝,拍過他們的手。下一秒,我開始捨不得臺北馬拉松就這麼結束了。
大會時間3小時29分34秒,最差也保得住的成績。
回到終點,我回頭向拱門鞠躬致敬。這一場賽事結束了,但人生路還很漫長呢。永遠都有說不盡的感動,還有說不完的謝謝。
照慣例,比賽完一定要分享一下美食與肌肉痠痛。要感謝建宏JOE開了這個聚餐活動,把大夥都聚在一起。但我還是不會把鬍子帥哥的名號讓給你的XDDD
關於鄭匡寓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
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
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
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