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 | 流程 |
| 07:00~07:30 |
|
| 08:00~08:10 |
|
| 08:10~09:00 |
|
| 09:00~10:00 |
|
| 10:00~11:00 |
|
| 11:00~11:30 |
|
| 組別 |
男子個人組
|
女子個人組
|
團體組
|
親子同樂組
|
| 資格限制 | 10歲以上~民國96年(含)以前出生者 | 10歲以上~民國96年(含)以前出生者,20人成團 |
民國94年(含)以後、民國103年(含)以前出生者,與家長搭配參加
|
|
| 報名費用 | 650 | 650 | 600/每人 | 900 |
| 名額 | 600 | 600 | 500 | 300 |
| 晶片 |
報名費用內含100元為晶片押金,完賽歸還後退款。
|
不含晶片
|
||
| 紀念衫 |
✔
|
✔
|
✔
|
✔
|
| 參加禮 |
✔
|
✔
|
✔
|
✔
|
| 完賽禮 |
✔
|
✔
|
✔
|
✔
|
| 完賽獎品 |
✔
|
✔
|
✔
|
✘
|
| 玩具禮品 |
✘
|
✘
|
✘
|
✔
|
| 完賽證明 |
✔
|
✔
|
✔
|
(僅有完賽證明
不印成績) |
在耐力訓練一文中提到,身體的耐力跟「最大攝氧量」與「AT/LT」有關,「最大攝氧量」是在運動時身體能夠吸收的最大氧氣量,最大攝氧量的高低關係到氧氣的有效轉換高低,所以身體最大攝氧量越高,代表運動能力越好。
最大攝氧量的測定,仍舊需要專業的儀器測量與醫師測量,因為這樣的測量是具有相當的危險性存在,所以無法自行測定。測定的方式利用在跑步機上跑步,並戴上氧氣面罩,藉由不斷調高速度,檢驗測試者的攝氧量的最大值。
不過現在的許多的心率表,也開始有測定最大攝氧量的功能,但是這些功能都是經由演算法所「預估」出來的數值,就會因為測試的環境不同,產生誤差。在《心跳率你最好的運動教練》一書中有提供一套測試方式與測驗量表,利用跑步搭配書中的分級量表來「估算」自身的最大攝氧量值,雖然這樣的測試比較簡單,但是仍有 一定的危險性存在。
對於一般人來說,並不需要特地去測身體的最大攝氧量,只需要利用簡單的「安靜心率」與「最大心率」兩項數值,就可以大概了解身體狀況,與訓練狀況,唯有需要往專業運動員邁進時,在考慮前往專業的醫療中心做測定,再利用這些數值安排計畫,才是最恰當的方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