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運動時代身體有話說:傾聽身體,運動人生更長久
1
運動時代身體有話說:傾聽身體,運動人生更長久
2
跑者HIIT
1週30分鐘有效增肌減脂! 給跑者的HIIT動態熱身+主課表
3
跑步時常肩頸痠痛 原因在這裡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時代身體有話說:傾聽身體,運動人生更長久

2016-11-02
話題 跑步 生活 觀念

人生就是要動靜皆宜,才有趣好玩嘛!如果閱讀是一場寧靜的心靈旅程,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在閱讀世界裡統統「動」起來,聆聽身體的神秘聲音。

10/26周三朗讀夜,由Annie老師與方俊強一起帶領大家傾聽身體的聲音 Annie老師臉書

華山文創沙龍「周三朗讀夜」在10/26邀請《菜鳥跑者的七大洲馬拉松》作者John Fang(方俊強),他常稱自己是位菜鳥跑者,過去從不運動的他,直到4年前在書店看到高木直子的畫冊,因而燃起他開始跑步的動念。John花費四年跑遍世界七大洲,不管跑步跑到抽筋還是嘔吐,他依然抱著一股熱血用跑步了解身體。

菜鳥跑者方俊強 方俊強提供

有「肌力女神」之稱的國際級健身教練Annie老師,她對於瑜伽、重訓及有氧肌力訓練尤其擅長,甚至開設一家體適能訓練中心,美麗又年輕的她,誰也想不到Annie十年前是一位白衣天使,經過家庭的變故,她因而傷心離開台灣。到了國外,開始以瑜珈療癒身心,也因此認識到健身。

那時的國外女性對於健身觀念已相當盛行,Annie看到趨勢並想朝重訓教練方向邁進,雖然得不到家人的認同,但她仍堅持有天一定要將女性健身帶進台灣。Annie說:「不只健身,任何運動皆需要適合的訓練,才能更長遠。」

肌力女神 Annie老師

藉由書本傳達更多正面能量

他們倆擁有各自的興趣及專業,也在努力之下,出了屬於自己的書。菜鳥跑者John認為,自己出書的最大目的在於想將他所看見的世界各國不同的理念傳達給更多人知道。如;他前往北韓參加北韓馬拉松的那年,剛好也是北韓第一次開放業餘跑者參賽的一年,他覺得這份特別不是每個人都是輕易感受到,所以才希望藉由書本分享出去,讓同樣也有興趣的跑者,得到更多啟發。

已經相當知名的Annie老師,在經營粉絲專業的過程中,每日都會收到粉絲各式各樣不同關於健身觀念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中她發現,其實有很多觀念都需要再被教育。而形象良好的她很快就被出版社找上,也正好將Annie老師想傳達給大家的正確觀念以及正面能量結合,讓運動真正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

閱讀,是沉澱的最好方式

談到自己本身的閱讀習慣,他們本身就非常喜愛隨身攜帶書本在身上。常去各地旅行跑馬的John,對他來說書本就是了解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每當他要前往一個陌生城市時,他就會選擇與當地文化相關的書籍閱讀,John表示:現在網路雖然方便,但是有很多深入的小細節是在網上看不到的,唯有從書中挖掘,記憶才更深刻,內心也更容易感動。
 
而平時忙碌的Annie,閱讀就是他最好的減壓方式。《秘密》是他最喜歡的一本書,每當她感到沮喪之時,就會藉由此書得到很多精神上的支持,,當讀到某種意境的時候,心情自然而然也就沉澱了下來。

John表示:跑步就是一直不斷地用身體、腦袋和心靈的對話

傾聽身體,用心對話

當我們在運動時,往往能夠確實聽到每個部位和關節的聲音,因為這些也是身體在跟我們說話,想傳達給我們一些訊息。
 
上述提到在跑七大洲之前的John是一位近乎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因此開始跑步之時,他一直處於一個與自己身體抗衡的狀態;每每練習跑步的時候,他總只想著自己的跑姿到底好不好?即使身體其他部位發出疼痛的訊號,他仍假裝沒感覺。

直到開始跑七大馬拉松後,他發現跑步就是一直不斷地用身體、腦袋和心靈的對話,當你開始學習傾聽之時,這些無形的東西也會慢慢融入在身體當中。
 
「當你懂得感覺肌肉時,你會發現你認識身體更多;當你懂得控制肌肉時,就懂得控制人生。」這是Annie老師最常與學生講的一段話。他認為這就與生活一樣,有良好的習慣,才能更懂得規律規劃人生,所以誠實面對自己的身體,多傾聽它要告訴我們什麼,也是另一種與運動的相處方式。

低潮不是壞事,休息足夠再出發

擁有豐富運動經驗的他們,也曾多次在之中遇到瓶頸。對於面對瓶頸John表示;其實有時低潮不是壞事,他可能要你去尋找自己更適合的方式,如:找同伴或團體一起進行。當有了目標,做多少或是怎麼做都沒有關係,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迷失而放棄。
 
曾從人生低谷走過來的Annie老師則建議,當遇到瓶頸之時,應讓自己有足夠的休息之後再回去,反而比撐過去來的容易,漸漸地習慣面對低潮,甚至學習與低潮對話後,這些狀況一定能漸漸減少,迎接美麗陽光的人生。

Annie老師建議:遇到瓶頸之時,應讓自己有足夠的休息之後再回去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週30分鐘有效增肌減脂! 給跑者的HIIT動態熱身+主課表

2020-01-10
動學堂減脂訓練動作徒手訓練間歇訓練健身跑步

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HIIT)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有效燃脂並強化全身肌力,又擁有「時間短」的好處。以下是一套設計給跑者的HIIT訓練菜單,分為動態熱身和主課表,花30分鐘在家訓練,就可能獲得降體脂、增加全身肌力等巨大效益﹗

跑者HIIT
1週做30分鐘有效增肌減脂! 給跑者的HIIT動態熱身+主課表

近年相當流行的HIIT是結合高強度訓練及間歇訓練而成的運動類型,特色是透過短時間的高耗能運動,搭配較長的恢復時間兩者切換。據美國運動醫學會指出,雖然每個人身體不同,無法計算出確切數字,但HIIT的燃脂效率可能比穩定型態的訓練高出25-30%。而結合各種肌力訓練動作的HIIT,可幫助增加全身肌力,這是跑者在間歇跑中無法獲得的。 

課表注意事項

訓練頻率 : 每週1-2次,可選擇在非跑步日進行。

流程:
.3分鐘 動態熱身(各動作持續30秒,組間休息30秒)
.1分鐘 休息
.6分鐘 主課表動作1.至3.,各動作持續1分鐘,循環2次 
.1分鐘 休息
.9分鐘 主課表動作4.至6.,各動作持續1分鐘,循環3次 
.1分鐘 休息
.9分鐘 主課表動作7.至9.,各動作持續1分鐘,循環3次

Jumping Jack 開合跳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併攏雙手自然下垂,靠近身體側邊。
步驟2:跳起時將雙腳往外側盡量張開,雙手自然張開往頭上拍(也可不拍手)。
步驟3:落地時回到步驟1動作(落地過程中雙腳屈膝緩衝,以保護膝蓋)。重複30秒鐘。

Jumping Jack 開合跳
©MITCH MANDEL

Pogo Hop 原地垂直彈跳

步驟1:原地垂直跳,期間運用肩膀穩定幫助上下跳躍,跳起時腳離地的距離越少越好。
步驟2:重複30秒鐘。

原地垂直彈跳Pogo Hop
©MITCH MANDEL

Gate Swing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併攏腳尖朝前。 
步驟2:雙腳向外側跳到比肩膀寬的位置,臀部向後推下蹲,期間背部保持挺直,雙手輕輕按壓大腿內側以打開膝蓋。 
步驟3:回到步驟1站姿。重複30秒鐘。

Gate Swing
©MITCH MANDEL

Hip Swing 臀部擺盪

步驟1:身體站直,雙手叉腰。
步驟2:將右腿向前後擺蕩到舒適的幅度,期間雙腳都打直,並保持核心與臀肌穩定。 
步驟3:維持15秒後換邊。兩側共做30秒鐘。

臀部擺盪HipSwing
©MITCH MANDEL

Lunge and Reach Back 弓箭步伸展後背

步驟1:做一左腿在後的弓箭步。
步驟2:將雙手臂向上向後伸展,然後放低。
步驟3:用右腳出力回到站姿,切換成左腿在後的弓箭步。重複30秒鐘。

弓箭步Lunge and Reach Back
©MITCH MANDEL

Inchworms 毛毛蟲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伸直,上半身向前彎曲到雙手觸地。
步驟2:用雙手繼續向前爬行,保持雙腿筆直、臀部不下垂,呈現近高平板式的姿勢。
步驟3:雙腳用小步往雙手移動,盡可能靠近雙手,最後再回到步驟1起始位置。重複30秒鐘。

動態熱身結束,休息1分鐘,再接續以下動作。

Inchworms毛毛蟲
©MITCH MANDEL

1. Three-Point Balance Touch 三點平衡觸地

步驟1:身體站直,雙手插腰。
步驟2:左腿做1/4深蹲,右腿盡可能向前伸展,同時腳尖觸碰地板。
步驟3:回到起始位置,接著右腿分別向右、向後進行與步驟2相同動作。
步驟4:雙腿換側。重複1分鐘。

Three-Point Balance Touch 三點平衡觸地
©MITCH MANDEL

2. Single-Leg Pushup 單腳伏地挺身

步驟1:以伏地挺身起始動作開始。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撐在地面,身體保持挺直。
步驟2:手臂下壓時,將右腳往上抬起離地20-25公分。
步驟3:回到起始位置,並再次下壓,這次換左腳往上抬。兩側換腳重複1分鐘。

Single-Leg Pushup單腳伏地挺身
©MITCH MANDEL

3. Reverse Lunge With Toe Touch 後跨步+碰腳趾

步驟1:身體挺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步驟2:挺胸,右腳向後方跨出一大步,直到右膝蓋接近地面為止,同時盡量保持前腳小腿與地面垂直。
步驟3:用左腳力量站立起,右腳順勢向上擺動,以右腳趾觸碰向前伸平行地面的左手。
步驟4:換另一側,重複1分鐘。

重複做1.至3.,共做2個循環後休息1分鐘,再接續以下動作。

ReverseLungeToeTouch後跨步碰腳趾
©MITCH MANDEL

4. Burpee With Pushup 波比跳+伏地挺身

步驟1:身體站直,膝蓋微彎,深蹲向下直到雙手撐於地面,雙手與肩同寬。
步驟2:用力將雙腿後蹬,身體呈現伏地挺身的預備姿勢,並完成一個伏地挺身動作。
步驟3:屈腹跳回到深蹲姿勢。
步驟4:將雙手往上伸直,收小腹用大腿肌肉帶動身體往上跳躍。
步驟5:降落回地面後回到步驟1,重複1分鐘。

BurpeeWithPushup波比跳伏地挺身
©MITCH MANDEL

5. Dumbbell Row 啞鈴划船

步驟1:雙臂伸直掌心向內,手握啞鈴自然下垂;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彎曲上身前傾。 
步驟2:吐氣以背部出力,將啞鈴拉至胸部兩側,此時肘關節超過後背。
步驟3:暫停數秒,然後吸氣緩慢回到步驟1起始動作。重複1分鐘。

DumbbellRow啞鈴划船
©MITCH MANDEL

6. The Runner 跑者

步驟1:仰躺在地,手肘在身體兩側位置,手臂彎曲。
步驟2:將右膝蓋靠胸部移動,同時左手臂向前推動。
步驟3:回到步驟1起始位置,換另一側。重複1分鐘。

重複做4.至6.,共做3個循環後休息1分鐘,再接續以下動作。

The Runner 跑者
©MITCH MANDEL

7. Dumbbell Swing 啞鈴擺盪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握住一個啞鈴的一端。
步驟2:彎曲膝蓋,將臀部後推,背部保持挺直,將啞鈴往後方擺蕩穿過兩腿之間。
步驟3:臀部用力往前推,讓身體回到站立姿,同時讓啞鈴自然往上擺盪。
步驟4:回到步驟1,重複1分鐘。

Dumbbell Swing啞鈴擺盪
©MITCH MANDEL

8. Compass Lunge 指南針弓箭步

步驟1:身體直立,右腿向前(或向北)跨出弓箭步。
步驟2:推動前腳以回到站立起始姿勢,右腿重複動作1跨出弓箭步,而方向接續為東北、東、東南、南。
步驟3:切換成左腳跨出弓箭步,並做同步驟2的圓周運動。重複1分鐘。

Compass Lunge弓箭步
©MITCH MANDEL

9. Single-Leg, Single-Arm Plank 單腳單手棒式

步驟1:以棒式為起始姿式。
步驟2:抬起左腿,右手臂向前伸展,停留5秒後放下。
步驟3:抬起右腿,左手臂向前伸展,停留5秒。
步驟4:兩側輪流,重複1分鐘。

重複做7.至9.,共做3個循環。

單腳單手棒式
©MITCH MANDEL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時常肩頸痠痛 原因在這裡

2017-09-08
觀念肌肉痠痛跑步知識庫

在長距離跑步結束後,你一定非常期待雙腿和肺燃燒炙熱的感覺,但若這股炙熱燃燒在肩頸時,整個感覺就不同了。

跑步時常肩頸痠痛 原因在這裡 ©Super Sport UAE

科羅拉多州的運動脊椎治療師Nick Studholme說:「這是一個很常見的事情。」隨著跑步強度和長度增加,許多跑者都會經歷上背部、肩胛骨之間的劇烈疼痛。這個感覺不僅很虛弱,而且非常痛苦和惱人。

頭部向前傾 原因有兩種

物理治療師Ben Shatto表示:「這個狀況在新手跑者的身上更是常見,它也可以發生在背部肌力較弱或較容易疲勞的人身上,大多數人可能因沒有受過專業教練的技術指導,所以當我們在跑步的時候,更可能因錯誤的姿勢而導致疲勞,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當我們跑累的時候,我們的頭便容易向前傾,這通常有兩種原因;一是由於我們已疲憊不堪,所以不自覺有駝背的情形發生,當你把身體向前傾斜時,會造成脊椎向前彎曲,二則是與前者做相反的事情。無論哪種方式,一旦我們的頭部跑到身體的前面,它就會給我們的上背部施加壓力和重量。

Shatto表示:「就像棍子上的保齡球。當保齡球在上下直線的情況下更容易掌握,但如果你想把它傾斜於某個角度時,相對來說就更難了,便需要更多的肌肉力量來支撐它。」

身體位置、跑姿都是問題的發生原因

如果只是單純的糾正頭部位置,會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有可能導致這些疼痛的因素,並非只糾正頭部位置這麼簡單,如果沒有找出真正的原因,那麼你的頭部很快就會回到最原始的問題中。
 
當然,還有其他像是跑姿的因素,也可能導致上背部酸痛問題。過程中,我們可能把手臂舉得太高或太緊。特別是疲累的時候,我們的肩膀往往會上升且變得緊繃。擺動雙臂的頻率也是問題之一, Studholm說:「一般來說,我會建議當其中一隻手臂擺動時,另一手的拳頭位置大約落在髖關節附近位置擺動。有很多人在擺動身體的時候,雙臂也會跟著轉動,這樣也會使上背部產生扭矩的問題。」

藥品治標不治本 仍須找出主因

當然,診斷疼痛絕不是簡單的事。
 
西方國家大學運動醫學教授Thomas Hyde說:「就算你只有在X、Y、Z點感覺疼痛,並不代表這就是疼痛的根源。」Hyde舉了一個研究的例子,研究人員在一具屍體上觀察了筋膜、皮膚下的結締組織。當脊椎底部的筋膜被拉扯時,它會反饋在肩膀上產生反作用,如果你跑步時感覺上背部疼痛,那可能是因為筋膜的問題。
 
Studholme說:「還有一些關於皮膚周圍敏感神經引起的疼痛研究。」透過重複運動,這些神經可能會被夾在組織中,從而產生刺激。使這些神經對刺激如此敏感的一個原因是該區域PH值的變化。那麼,什麼東西會引起PH值的變化?「乳酸」。

Studholme解釋: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當局部神經浸在乳酸中,例如:你跑得時間更長,可以使它們的刺激更敏感,最終導致疼痛。市面上有一些痠痛藥布或者局部凝膠可以降低局部Ph值和沾黏方法,阻止一些神經被卡在組織中。但最終,你還是要先回到原點,修正最初引起的主因。

©Youtube/John Gibbons

對於Shatto來說,解決這個最開始的問題是有挑戰性的。因為痠痛其實不完全是運動的結果,大部分更伴隨著生活所帶來的壓力,每個人的肩上都扛了許多的重責大任。無論是跑者或者上班族,我們同樣都需要花很多時間彎腰坐在電腦前或使用手機。 Shatto說:「這給我們的頸部、肩部和背部的脊椎和韌帶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一般來說,大多數時間我們都能應付,但是當加入跑步後,它的負擔又變重了,肌肉也會感到更疲憊。

Shatto推薦一些練習,以加強下,中斜方肌,以及沿頸部脊柱的長方體肌肉;如肩膀擴展和下拉,以及地板上的超人式。

©workouttrends.com

這些動作能讓身體做相反的聳起,使向前伸出的頸部和上背部的肌肉回正確的位置。雖然如此,但也不要對於做這些動作就能完全擺脫痛苦有著太高的期待。

就像如果你每天花8-10小時在電腦前,然後只要做30秒的滾筒按摩就能改變一切,或許,那只是萬分之一吧!

資料來源/Competitor Running、《筋膜線按摩伸展全書》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5K
  • 跑步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