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臺灣首場國際24時超馬亞洲盃高雄登場 港都日夜籌備 盼各界高手共創佳
1
臺灣首場國際24時超馬亞洲盃高雄登場 港都日夜籌備 盼各界高手共創佳
2
跑鞋避震中底
跑鞋如何達成避震功能? 秒懂各品牌跑鞋避震中底
3
2018澎湖灣沙灘路跑 熱情邀請千名跑者來作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臺灣首場國際24時超馬亞洲盃高雄登場 港都日夜籌備 盼各界高手共創佳

2016-11-17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賽事

2016 IAU 24H超級馬拉松亞洲盃暨大洋洲盃錦標賽,將於本周末11月19日至20日於高雄國家體育場舉行,本賽事是國內首次舉辦24小時亞洲盃國際賽事,且賽道經過國際田徑總會(IAAF)所認可的A級國際丈量員馮宏德親自丈量,獲得專業的認證。

2016 IAU 24H超級馬拉松亞洲盃暨大洋洲盃錦標賽,將於本周末11月19日至20日於高雄國家體育場舉行

由高雄市政府、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跑者協會共同主辦,在地跑團友緣慢跑協會與紅螞蟻慢跑隊承辦,不僅是將場地移師南部,藉此將舉辦國際賽事的技術留在高雄,更讓超馬運動在南台灣紮根,奠定基礎。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亞洲主席BJ PARK、世界冠軍日本超馬選手關家良一,皆將來台關切賽況。關家良一作為賽事國際代言人與中華隊教練,將協助我國選手展現出最好的實力,而此次成績將作為「2017 IAU 24H超級馬拉松世界盃錦標賽」選拔國家代表隊成員之參考依據。

關家良一

本賽事24小時賽程於周六下午三點開跑,來自12國108位跑者,將不眠不休挑戰自我極限,體驗在高雄夜未眠的時光。雖然是首次主辦的國際賽事,仍吸引不少國際高手共襄盛舉,例如日本重見高好、井上真悟;中國的趙紫玉、韋標奎、韓瑩等人,另有幾位歐洲跑者特別來台參與公開組,要與錦標賽好手一較高下。
 
在高雄國家體育場這一流的場地中,選手們可能經歷白天烈日、早晚溫差變化大的挑戰,大會將盡力協助每一位選手達到最佳狀態,向前邁進。本屆聚集亞洲與大洋洲各國好手,期許賽事成績能出現五位選手達到國家級標準(男子220公里,女子180公里以上),成為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認證的銀牌賽事。
 
 本賽事由台灣味之素「amino VITAL®PRO」贊助提供專業級胺基酸粉末,弘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提供「野菽家營養棒」等專業營養補給,金車大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寶礦力水德作為運動補給飲料,還有美肌刻運動有限公司對本賽事的贊助支持;另外,本屆中華代表隊服裝由美樂達有限公司提供,希望國手們穿著臺灣製造隊服能夠再創佳績、超越顛峰!

裁判組慎重面對每一項賽道規範。
分享文章
 運動科學網
運動科學網

跑鞋如何達成避震功能? 秒懂各品牌跑鞋避震中底

2020-06-30
觀念運動科學網配備館鞋子跑步知識庫

相信許多朋友都知道跑鞋的避震很重要,但你知道避震指的是什麼嗎?而跑鞋的避震設計又有哪幾種?他們又是如何實現避震效果的呢?本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什麼是避震以及避震的設計,並用影片和過程分解讓你秒懂避震是如何達成的。

跑鞋避震中底
跑鞋如何達成避震功能? 秒懂各品牌跑鞋避震中底

避震是什麼?

避震,是跑鞋設計中重要元素之一,因為跑步時雙腳需要反覆承受約體重1.5至3倍的衝擊力,長時間累積下來,對下肢的負擔不容小覷。各家運動鞋廠牌無不投入心力在研究如何提升避震功能,從鞋底的緩衝材質、厚度、形狀等角度,尋求最佳的配置,來減少著地的衝擊力。避震的目的是減緩足部接觸地面時,衝擊力上升的速度與幅度。

如下圖所示,穿上有避震功能的鞋子後,可降低力量上升的速度(藍箭頭的斜度)與幅度(藍圈的高度),進而達到避震緩衝的目的;反之,若不能有效延緩衝擊,如赤腳後足著地,則會使力量急劇上升,並承受較大的力量峰值,進而導致傷害發生的風險提高。

避震的速度與幅度
避震-減緩衝擊力上升的速度與幅度 圖片來源:修改自Nature, 463(7280), 531-535

跑鞋的避震設計分兩類

要達成避震的目的,使鞋底在接觸地面時能吸收衝擊,實際的方法是透過鞋底的「形變」,來延緩撞擊的持續時間並吸收力量,其方法有兩種,材料避震與結構避震。例如當你踩在軟墊時,軟墊會下陷藉此吸收衝擊,使你感覺到避震的效果,這類我們稱為材料避震;而另一種結構避震,則如生活中常見的彈簧或拱橋,透過外部結構的形變來達吸收與緩衝避震。目前市面上跑鞋的避震設計也可分為此兩類。

材料避震:利用材料自身的形變來達到避震的功能。跑鞋中常見的材料避震設計,透過使用發泡材料、EVA、E-TPU 等較軟的材料,來吸收撞擊。例如 NIKE ZOOM X VAPORFLY NEXT% 及 ADIDAS ULTRABOOST 20。

 NIKE ZOOM X VAPORFLY NEXT%與ADIDAS ULTRABOOST 20
NIKE ZOOM X VAPORFLY NEXT% (左) 與 ADIDAS ULTRABOOST 20

結構避震:利用外部結構的形變來達到避震的效果。經常利用波浪或拱橋的形狀來到支撐與緩衝的功能。例如 MIZUNO WAVE RIDER 23 及ON CLOUD ACE。

MIZUNO WAVE RIDER 23與ON CLOUD ACE
MIZUNO WAVE RIDER 23 (左) 與 ON CLOUD ACE

避震是如何達成的?

本文使用上述各兩雙代表材料避震與結構避震的跑鞋做示範,請兩名退役的田徑跑者,分別穿著兩款鞋進行測試,A 跑者穿著NIKE 與 MIZUNO,B 跑者穿著ADIDAS 與 ON,以5 分速 (5min/km) 進行30 公尺平穩速度跑。於20 公尺處架設攝影機,以高速攝影模式 (每秒240格) 捕捉足部著地瞬間到腳掌踩平地面的變化。

NIKE ZOOM X VAPORFLY NEXT % 著地後變化

ADIDAS ULTRABOOST 20 著地後變化

NIKE ZOOM X VAPORFLY NEXT% 的中底搭載Zoom X 泡棉材質,在著地瞬間後開始產生形變擠壓,藉此吸收了部分的衝擊力,當腳掌踩平地面時,可看到整體壓縮的現象;ADIDAS ULTRABOOST 20 全中底由Boost 顆粒所組成,其材質為E-TPU (熱塑性聚氨酯),我們可觀察到Boost 跑鞋著地時,衝擊力也會使得Boost 有一定程度的擠壓,腳掌貼平時,亦可看到明顯的變化。

NIKE ZOOM X VAPORFLY NEXT% 著地後中底材料形變過程

NIKE ZOOM X VAPORFLY NEXT% 中底材料形變

ADIDAS ULTRABOOST 20 著地後中底材料形變過程

ADIDAS ULTRABOOST 20中底材料形變

結構避震慢動作影片

MIZUNO WAVE RIDER 23 著地後變化

ON CLOUD ACE 著地後變化

我們可以觀察到MIZUNO WAVE RIDER 23 在跑步著地瞬間,其後跟的Wave波浪片會因受力而變得扁平,使原本波浪片前後的空隙都被填滿,波浪片幾乎完全與中底貼合;而ON CLOUD ACE 本身雲端科技緩衝系統 (鞋款波浪狀大底) 在跑步著地瞬間時,波浪受到擠壓,尤其是後足幾乎變為扁平,其透過結構形變而吸收衝擊力的方式明顯可見。

MIZUNO WAVE RIDER 23 著地後中底結構形變過程

MIZUNO WAVE RIDER 23中底結構形變

ON CLOUD ACE 著地後中底結構形變過程

ON CLOUD ACE中底結構形變

結語

利用影像捕捉的方式,我們可以清楚觀察到不同款跑鞋透過材料或結構的設計,皆可藉由形變的過程來達到避震的功能。但隨著不同的避震設計,實際上也會有不同的效果與特性,所適合的族群也有所不同,並非越軟越好。例如較軟的避震設計可能有較佳的緩衝效果,但卻會使鞋底穩定性變差,不適合足踝不穩定的人;而較硬的避震設計,也許增加了後足著地衝擊力,但相對提高了穩定性,且對中足或前足著地形態的跑者而言,可能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可藉此減少緩衝材料的重量,適合競速需求。

因此,根據自身的需求挑選跑鞋,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跑鞋避震設計
跑鞋避震設計

參考文獻:
Lieberman, D. E., Venkadesan, M., Werbel, W. A., Daoud, A. I., D’andrea, S., Davis, I. S., ... & Pitsiladis, Y. (2010). Foot strike patterns and collision forces in habitually barefoot versus shod runners. Nature, 463(7280), 531-535.

撰文/董智尚、陳韋翰、相子元

*文章授權轉載自《運動科學》網站,原文:跑鞋的避震是如何達成的?

/ 關於 運動科學網 /
 運動科學網

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的實驗室裡,一群由相子元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正全心投入運動科學研究,和你一樣對未知的領域充滿探索熱忱。

面對運動科學興起的熱潮,許多人想瞭解正確的運動資訊卻不知道從何下手? 運動科學網持續更新經過科學驗證的運動知識與運動觀點。不論是創新產品、研究結果,甚至是專業理論,我們都會轉譯成簡單易懂的文字,讓讀者利用最短的時間瞭解運動的最新趨勢。

為了讓健康的運動觀念進入日常生活,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為了讓正確的運動知識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創立了運動科學網,我們致力於運動科學的研究,希望這些努力不僅僅侷限於學術領域中,而是讓熱愛運動的普羅大眾更健康快樂地運動。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澎湖灣沙灘路跑 熱情邀請千名跑者來作客

2018-01-17
賽事路跑跑步話題

澎管處號召千位選手一同挑戰「隘門沙灘」路跑

為推動「2018海灣旅遊年」,行銷宣傳「世界最美麗海灣組織 2018年國際年會in澎湖」,且擁有繁多深具吸引力的觀光元素-陽光、沙灘、碧海、藍天之美景及石滬與玄武岩地景,是頗具國際級的條件與水準,其中以「隘門沙灘」最具觀光魅力代表,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2018澎湖灣沙灘路跑嘉年華」為主題,規劃競賽組12公里、6公里及3公里健走組,為2018年澎湖觀光季揭開第一波熱潮。

2018澎湖灣沙灘路跑 熱情邀請千名跑者來作客

沙灘路跑為「2018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暖場開跑!

為推動「2018海灣旅遊年」,由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及澎湖縣各機關單位合作辦理的「2018澎湖灣沙灘路跑嘉年華」,即將在4月14日熱情啟動,超馬好手林義傑現身記者會現場,廣邀各地運動好手共同齊聚澎湖隘門沙灘路跑活動,緊接續4月19日為「2018澎湖國際海上花火節」開幕,眾所期待的沙灘路跑嘉年華活動,於今日宣布正式啟動。

沙灘音樂晚會上千位跑者和范逸臣重拾「海角」經典

「2018澎湖灣沙灘路跑嘉年華活動」,特以澎湖美麗沙灘之海洋特色等觀光元素,整合規劃出優質健康戶外運動,營造「海灘遊憩」與「浪漫音樂」之觀光魅力與熱度,特別邀請「海角七號」范逸臣擔任晚會壓軸嘉賓,與上千位跑者齊聚隘門沙灘,歌手梁一貞及超馬好手林義傑,也受邀擔任現場嘉賓,今年的澎湖很不一樣,特此邀請喜愛旅遊及運動的朋友,不要錯過一年一度的澎湖灣沙灘路跑嘉年華,4月14日共同跑向最美麗海灣–澎湖。

梁一貞拜師林義傑相約澎湖挑戰沙灘12公里路跑

「2018澎湖灣沙灘路跑嘉年華」記者會今天於觀光局盛大舉行,本活動由超馬好手林義傑,歌手梁一貞擔任活動代言人,兩位代言人都是路跑好手,首度在公開場合拜師結盟,相約4月14日共同挑戰澎湖灣沙灘路跑12公里。記者會中梁一貞分享了自己平時地訓練過程,過程中主持人臨時要求秀出六塊腹肌展現成果,林義傑除了稱讚外,更在現場嘉賓見證下,特別頒贈超四大極地超馬賽事獎牌,代表著超馬精神的傳承,勉勵梁一貞更能挑戰自我極限。

菊島跑旅假期限定優惠!三天兩夜每人只要$4699元起,推出多款優惠方案供跑者搭配,可選擇搭飛機或搭船遊澎湖;「2018澎湖灣沙灘路跑嘉年華」中規劃三個主題「沙灘路跑」、「特色市集」、「音樂饗宴」,一次報名滿足你三個不同的感受,參與路跑的跑者可選擇3公里、6公里、12公里,除了可以獲得超高CP值選手報名禮之外,賽後主辦單位規劃了特色市集,集合澎湖在地美食、海洋體驗活動、參賽選手每位可獲得150元園遊劵自由選擇自己所喜愛的美食;另外「音樂饗宴」更把海角七號沙灘場景轉移到澎湖來了,由歌手范逸臣、梁一貞擔任演唱嘉賓,更有其他精彩節目,歡迎喜歡運動旅遊的民眾,4月14日與你相約澎湖隘門沙灘,不見不散!

2018 澎湖灣沙灘路跑嘉年華​
活動日期     2018年4月14日(六)15:00pm-20:00pm
活動地點     澎湖縣湖西鄉隘門、林投沙灘
里程數         3公里健走組、6公里健跑組、12公里挑戰組

web   http://bit.ly/2DFDoy5

 

資料、圖片來源/義傑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