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徐佳瑩領1.5萬名「姊」熱情開跑! 2019 Taishin Women Run Taipei
1
徐佳瑩領1.5萬名「姊」熱情開跑! 2019 Taishin Women Run Taipei
2
阿基里斯腱受傷
跑步受傷時 先觀察這3點再決定要不要繼續練
3
adidas專為女性設計 UltraBOOST X  3月6日發售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徐佳瑩領1.5萬名「姊」熱情開跑! 2019 Taishin Women Run Taipei

2019-04-15
話題 跑步 路跑 馬拉松 賽事

亞洲三大女子馬拉松盛會之一、上半年萬名「姊」的目標賽事「2019 Taishin Women Run Taipei」14日清晨於台北市政府前廣場盛大開跑。今年有多達15,000人,包括30國近800外籍跑者報名,賽事當天更號召金曲歌后徐佳瑩、運動潮模Angelina、肌力女神Annie老師、法日混血姐妹花雷理莎、雷達達,以及鐵人主播侯以理等各領域女性名人同台,帶領萬名女性衝破無畏!

徐佳瑩領1.5萬名「姊」熱情開跑! 2019 Taishin Women Run Taipei

從2011年舉辦首屆女子半程馬拉松以來,台北女子半程馬拉松至今已是亞洲三大女子馬拉松盛會之一。2019 Taishin Women Run Taipei由台新銀行冠名贊助、國際運動品牌New Balance獨家合作,報名人數與國籍眾多,儼然更成為國際女子馬拉松的指標賽事。

開跑時全場尖叫聲不斷,嗨到最高點,隨著台北市政府體育局局長李再立、台新銀行環貿經融處副總經理蘇韻琇、New Balance Taiwan台灣區總經理楊涵雲和中華民國路跑協會理事長范姜瑞一起鳴槍後,約15,000名女生從台北市政府前廣場起跑。

約15,000名女生從台北市政府前廣場起跑

10K跑者中,金曲歌后徐佳瑩跨界成為跑者並首次挑戰10K路跑。徐佳瑩跑前興奮表示:「平常運動習慣以重訓、核心、有氧為主,路跑真的是人生第一次體驗!在跑步過程中浮現很多創作歌曲的靈感,幾乎可以寫出10首歌了,也終於瞭解為何有人會愛上跑步,因為跑步需要不斷地跟自己對話,雖然過程很痛苦,但我一直告訴自己不能放棄、不能停下來!」初10k的她成績是1時30分54秒,跑後她希望下一次在速度上能有所突破。

徐佳瑩表示,透過賽前練跑發現我的體力、耐力及肺活量變得更強,對唱歌有很大的幫助,跑步不僅讓她內心蛻變得更勇敢,2019年立下新目標就是養成固定的跑步習慣。她認為跑步如同生活的梳子,每當生活雜亂無章時,藉由跑步能重心整理思緒、同時幫助自己找回生活的節奏。希望不論面對家庭、生活和職場再多困難,都能一直以跑者的堅毅不拔信念無畏向前!

創作才女Lala徐佳瑩首次挑戰人生初10K ©中華民國路跑協會

2018 Taishin Women Run Taipei 21K冠軍-長跑甜心張芷瑄親臨現場,在終點站透用甜美的笑容說「辛苦了」,鼓勵每位跑者。而今年挑戰半馬的鐵人主播侯以理表示:「雖然中間到了麥帥橋一度想要放棄,但不要覺得事情不可能,而且現在很多如New Balance無畏班能幫助突破成績的訓練課程,希望女生能享受每一次挑戰!」天才跑者雷理莎帶傷出賽仍堅持參加半馬組,賽後表示這次成績雖然不盡理想,但樂觀的她笑說「沒關係!還有下次機會。」

2018 Taishin Women Run Taipei 21K冠軍張芷瑄,在終點站鼓勵每位勇闖終點線的跑者
混血姐妹花雷理莎、雷達達分別出賽半馬及10K組,雷理莎帶傷仍堅持跑半馬

今年每位跑者必拍的亮點是玫瑰造型的完賽獎牌,獎牌採用施華洛世奇®水晶點綴,還加贈玫瑰專屬號碼布扣,襯托每位女性跑者的美麗。同樣備受跑者好評的還有一連串貼心服務,除了用Gogoro作為前導車響應環保,衝線處也安排「守護小天使」,為體力透支的女孩們安全把關;抵達終點後,跑者能透過台新攤位臉部辨識系統找到賽道中被捕捉的身影,並設有更衣室、按摩區、梳妝區、伸展體驗課程、有氧拳擊體驗課程,以及10KM、21KM美髮區,讓每位努力後的女跑者都能用最完美的姿態離開終點大佳河濱公園。

採用施華洛世奇®水晶點綴的玫瑰獎牌

21K前三名成績:
傅淑萍1:21:45
王丹莉1:23:36
林嫆菁1:25:32

10K前三名成績:
余亭緣41:07
許珮芸46:56
何奕儒50:06

資料來源/New Balanc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受傷時 先觀察這3點再決定要不要繼續練

2019-12-18
跑者肌力書摘跑步姿勢許立杰跑步訓練運動傷害跑步知識庫

跑步受傷是一個沒有人願意遭受、卻又不得不談的話題。而跑者容易受傷的部位,膝蓋的比例最高、再來是腳踝、腳掌、腳趾,其他如大小腿、臀部、下背等的傷害也不罕見。一旦受傷,必須停止訓練、休息、治療、恢復、復健、重新建立肌力以及心肺能力。因此對於大多數的跑者,都彷彿是場惡夢。受傷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多重且複雜的,對於新手的受傷原因,擁有高知名度的許立杰JAY在新書《Jay的跑步筆記》中指出,會建議觀察以下三者,分別是姿勢、肌肉力量、還有課表。

阿基里斯腱受傷
跑步受傷時 先觀察這3點再決定要不要繼續練

注意跑步姿勢的重心

網路上有很多關於跑步姿勢的討論,有人主張跑步有最佳姿勢,從重心的前後、收腿的高度、到足部落地的位置都有如教科書般的精準要求。然而對我個人經驗而言,並不總是適用於每個人。

我大致上認同跑步姿勢上,有幾個錯誤是不能犯的:例如重心過度靠前(容易造成膝蓋壓力過大)、重心過度偏後(容易造成跑步沒有效率並有煞車效應)、以及在足部落地時,膝關節完全沒有彎曲(膝蓋衝擊過大)等。然而其他的項目,例如足部落地位置是足跟、全足、還是前足等,目前的科學研究對於是否造成運動傷害則沒有定論。

因此我覺得如果你懷疑自己因為跑步姿勢出了問題,而有受傷的疑慮,我建議注意三點:1.重心保持在足部落地位置的正上方。2.足部落地時,膝蓋保持彎曲,並且不要過度跨步。3.上身保持挺直、直視前方。基本上能做到這三點,就已經算是很不錯的跑步姿勢了。

肌力訓練與跑步相輔相成

跑者的肌力訓練在近期也有越來越受到重視的趨勢。跑步雖然是一個重複且單調的過程,但是每一個動作都包含了推蹬、抬腿、放下、支撐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所牽涉的肌肉與組織自然也很複雜。

很多跑者會受傷的原因,就是在肌力尚未建立以前,從事強度過大的練習。特別是很多上班族跑者以往沒有運動的習慣,肌力也因為久坐而流失,如果一開始跑步就從事速度快且量大的訓練,很容易就會受傷。跑者的肌力訓練,一般以核心、臀部、大腿、小腿、以及腳踝的力量及穩定度最為重要。

課表的合理性

現在網路上很多流傳「××週完成全馬」、「××週全馬破四」的課表,這類型的課表雖然名稱很吸引人,不過千萬要注意,必須有些先決條件,如:你是不是有達到跟課表的基本需求、舉凡跑量累積、肌力建立、跑齡夠不夠長等等。

一個25歲、剛開始跑步的年輕人,跟一位50歲、已經跑了5年的中年人,同樣目標是全馬4小時,難度肯定不同,而所需要的課表也不見得一樣。

因此每個人在受傷的徵兆出現以前,一定要好好看一下自己目前跑的課表是否合理、並且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完成。

受傷後如何保持訓練?

很多人都會問我:「我某某地方受傷了,到底還能不能跑?」話先說在前頭,我並不是專業的醫師,通常這類型的問題,我還是建議尋求專業協助為主。回到我個人的經驗,如果我沒有尋求醫師協助,或者是輕微的傷痛偏好自己處理時,我一般是採取三個原則:
1. 如果跑步時患部會痛,那就堅決不跑。
2. 如果跑完後患部比原先更不舒服,那就要繼續休息。
3. 如果跑到一定長度(例如50分鐘或者10公里)患部就會明顯不舒服,那就縮短運動時間。

受傷的時候,除了原本的跑步要停止或減量以外,可以做一些交叉訓練來維持肌力和體力

總而言之,會使傷情加重的行為要盡量避免,不要心存僥倖、覺得跑著跑著就不痛了。人在運動時會分泌抑制疼痛的腦內啡和腎上腺素,常等到跑完才發現比跑前更嚴重,往往得不償失。

受傷的時候,除了原本的跑步要完全停止或減量之外,有幾項交叉訓練是可以嘗試的。例如幫助保持心肺能力的有氧運動:橢圓機、飛輪、單車、游泳;另外加強肌力不足的重量訓練也是可以嘗試的。大方向就是患部的運動要盡量避免以免情況惡化,而可以用交叉訓練的方式做補強。如果有疑慮的話,也一定要找專業人士如醫師、物理治療師、跑步教練等協助。

你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不過前面說了這麼多,受傷的時候,心態上一定要記得:把傷養好永遠是最重要的事。

我每次受傷,想的並不是哪個比賽來不及了,或者訓練中斷了怎麼辦,而是專注在復健、重新訓練、培養肌肉力量的過程。之後,也要想想受傷的成因,是否為訓練模式出了問題、總有哪個地方是軟肋,還是跑姿需要改。

專業的跑者即使受了小傷,還是能在有所控制的情況下持續訓練或交叉訓練,對我來說那需要較高的體能要求,且通常也背負較大的風險。業餘跑者如在傷痛的初期積極治療,一般會比試圖「撐過去」來得理想。

傷好了之後重新評估體能狀態,還剩下幾週就練幾週課表。目標完賽時間始終是可以移動調整的,老話一句:練到哪,就跑到哪。而不是想跑到哪,就怎麼練。每度過一個成功的週期,就寫下總結試圖複製;失敗的週期更要回顧避免覆轍,同樣的坑不要掉進去第二次。

有句話說:「核心價值就是人家拿東西跟你交換,換到最後說什麼你都不願意換的,就是你的核心價值。」對我來說,跑步的核心價值就是「健康而充滿樂趣的跑個五年、十年,能再好一點,那就享受過程並且持續進步」。 波士頓馬拉松、百傑、破PB都是很重要的事。我承認有時也會被比賽或者成績誘惑綁架,有時也會因為不明智的訓練強度而受傷,而幸運的是,因為謹守著核心價值,多半都能全身而退。感到迷惘的時候,想想自己的核心價值是什麼,眼前的目標是不是如此珍貴,就算會拚上身體健康也要達成?每個人的價值觀也許相異,但你的答案,通常已經在你心中了。

書籍資訊

• 圖文摘自一心文化,許立杰著《Jay的跑步筆記:矽谷工程師激勵上萬人的科學化訓練與生活哲學》一書。

本書特色
日常跑步筆記+科學化訓練=心靈+生理同步變強!
跑步不只是一個運動,它更是一種生活。
如何在工作、家庭、興趣、自我之間取得平衡?
如何堅持日復一日一日的枯燥練習?
Jay熱血、暖心還不小心帶點幽默的文字會讓你獲得力量!

矽谷工程師、一個市民跑者,全馬238的訓練法!
一個在矽谷工作的全職工程師、市民跑者全馬跑進2小時38分鐘,這個「奇績」是怎麼辦到的呢?
一套扎實、週期化的訓練讓跑到挫折痛苦,不知道努力的方向時可以有所突破!
詳細分析裝備挑選、訓練規劃、賽季飲食指南、全馬400、330、300、240課表……幫你打造一個適合跑馬的身體。

• 更多一心文化《Jay的跑步筆記》資訊 請點此 

Jay的跑步筆記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專為女性設計 UltraBOOST X  3月6日發售

2017-03-03
鞋子ADIDAS配備館跑步

adidas將再度引爆女性路跑市場,集結UltraBOOST與女性專屬跑鞋PureBOOST X優點,推出年度最強鉅作UltraBoost X。延續UltraBOOST系列一貫舒適的BOOST™科技中底,卓越的避震效果緩衝每一個步伐並提供能量反饋;同時,注入 PureBOOST X 獨特的 Adaptive Arch懸空足弓設計,全方位包裹著足弓,保護性及支撐力大大提升,幫助女性跑者突破跑步中的阻礙與困難,感受前所未有的跑步體驗。

搭載 Primeknit 編織材料、Stretch Web大底科技,透氣舒適並輕鬆駕馭每一次著地;外型上也結合PureBOOST貼合女性腳型的設計,無論是運動場或是一般都市生活搭配皆能輕鬆應對。首次推出黑色、灰白、橘黑,專為女性消費者打造的驚艷新作。

adidas UltraBOOST X系列鞋款將於3月6日在台發售。詳細發售店點資訊請洽adidas 跑步粉絲團。

adidas再度引爆女性路跑市場,集結兩大革命跑鞋推出年度最強鉅作UltraBOOST X。
UltraBOOST X延續UltraBOOST系列一貫舒適的BOOST™科技中底,卓越的避震效果緩衝每一個步伐並提供能量,每個瞬間都能感受突破以往的支撐力。
adidas UltraBOOST X系列橘黑款式將於3月6日在台發售,售價NT$5,890。
搭載UltraBOOST Primeknit 編織材料、Stretch Web大底科技,透氣舒適並輕鬆駕馭每一次著地。
注入 PureBOOST X 獨特的 Adaptive Arch懸空足弓設計,全方位包裹著足弓,保護性及支撐力大大提升。
外型上結合PureBOOST貼合女性腳型的設計,無論是運動場或是一般都市生活搭配皆能輕鬆應對。

資訊、圖片提供:adidas Taiwan

關於adidas running

adidas running一直專注於研發創新科技以幫助跑者提升運動表現。其於2013年推出的革命性BOOST™科技,不僅改變了跑步產業,也鞏固了阿迪達斯在跑鞋商品中領導者的地位。如今,adidas已為全球跑者推出一系列頂尖的專業跑鞋,特別是BOOST系列,如Energy BOOST、Supernova BOOST、adiZero BOOST、Response BOOST以及2015年最新推出的Ultra BOOST,均以強勁的能量反饋為跑者帶來一流的跑步體驗。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