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瑜珈,從呼吸開始
1
瑜珈,從呼吸開始
2
NIKE推出全新瑜珈訓練計畫 可隨時隨地進行訓練
3
Master Sujit:從瑜珈體驗生活,生活從瑜珈獲得領悟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瑜珈,從呼吸開始

2016-11-17
知識庫 瑜伽 伸展 瑜伽動作 呼吸訓練

瑜珈不只是一個單純伸展以及活動全身的運動,必須配上人體的呼吸才能達到有效的訓練,很多初學者在進行瑜珈時,可能都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進行瑜珈體位法訓練要配合呼吸呢?因為呼吸對我們人體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能正確掌控到呼吸後並透過瑜珈進行訓練,才能展現出生命的能量以及達到身心的平衡、放鬆。

瑜珈與呼吸

懂得呼吸法,才能練出好的體位法

所謂的呼吸法在梵文來說是有著「生命能量」的意思,練習呼吸法可以幫助我們活化身體、穩定心靈、保持平衡、放鬆並讓精神飽滿,同時,訓練呼吸還可以刺激人體的腺體與神經系統,並有效改善血液循環,讓身體找回平衡狀態。對人體而言,呼吸法可以大量提供身體與各個器官的氧氣,並加速將體內累積已久的毒素排出,此外,呼吸法還有助於提高更多的肺活量,幫助身體取得更多的能量。

呼吸法的好處

・幫助遠離疾病
・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提高專注力
・舒緩身心壓力
・讓身心靈得到平衡
・保持人體健康

在進行體位法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先了解身體,感受身體的肌肉變化,如果在進行時發現肌肉感到疼痛或是做不下去,可能表示我們的姿勢不正確或是練習的方式有誤,必須花上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正確的體位法。

練習體位法時,最重要的關鍵就是呼吸。大多數的訓練者練習體位法時,最在意的就是姿勢,不斷強迫自己的姿勢必須達到最終,卻忘記體位法裡放鬆身心靈與進入瑜珈冥想的秘訣就是“呼吸”。體位法必須配合呼吸的韻律,在讓練習者必須彎曲與伸展身體時,同時學習如何吐吶呼吸以及保持呼吸穩定。如果能讓肢體與呼吸合二為一,這樣在進行練習時,就能更簡單流暢並感到輕鬆自在。

配合呼吸的體位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心理素質、穩定情緒、增加自信,呼吸法可以傳需更多的氧氣至大腦,讓練習者的情緒獲得有效的改善,因此讓練習體位法時可以更加順暢。

呼吸法,讓你更靠近深層的自我

瑜珈的目的是接觸內在的靈魂,接觸最完美的自我,對於想思考、探索自我的人而言,瑜珈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而呼吸法正是帶領你更靠近深層自我的途徑。剛開始練習呼吸法的時候可能會比較坐立難安和感到心浮氣躁,但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嘗試,過了一陣子之後,你會發現你的心更加的平靜、安定以及專注,你的呼吸將與脈動、身體、心靈更加的貼近。

透過適當的呼吸節奏,可以延展並控制我們的氣息,瑜伽的動作以及體位法也可以因為調整氣息而變得更輕鬆自在,呼吸法還可以淨化我們的脈絡,讓身體免於疾病干擾。

呼吸法與生活關係

呼吸對於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每個人每天的身體活動,像是工作、運動、睡覺、吃飯等,甚至連心理活動,如思緒、情緒、壓力、想像力等,都受到呼吸的流動影響,如果身心開始失衡進而影響生活方式,就會打亂身心的氣息流動,造成器官、肢體的衰竭,進而影響到生理機能,最終帶來嚴重的疾病,正確的練習呼吸法,就可以掌控生命的能量,並注入更多活力在身心裡。

切記,呼吸法練習不只是單純的呼吸,因為正確的呼吸法可以調整我們的生命與身體,才可以達到平衡去進行每天活動,進行各類瑜珈時,如果不配合呼吸法,瑜伽的種種好處也將無法一一呈現。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IKE推出全新瑜珈訓練計畫 可隨時隨地進行訓練

2017-06-27
新聞課程NIKE瑜伽話題

運動是動態的。想要在運動中出類拔萃,需要結合身心、力量、耐力與靈活性。為了進一步幫助運動員挖掘自身潛力,充分發揮潛能,本季Nike在NTC App中推出全新的瑜珈訓練計畫。這些訓練不受場地所限制,時間長度從15分鐘到45分鐘不等。

NIKE推出全新瑜珈訓練,隨時隨地進行訓練

Nike菁英教練和瑜珈老師Branden Collinsworth表示,” 在Nike,我們致力於讓每個人都能成為更好的運動員。這是我們研發這些訓練計畫的初衷,幫助你從容應對生活挑戰。”

身穿新款Nike Indy Logo女子輕度支撐運動內衣的新加坡瑜珈教練Sandra Riley Tang和身穿Nike Indy Cooling女子輕度支撐運動內衣的紐約瑜珈教練 Krissy Jones一同練習全新的NTC應用中的瑜珈訓練

為了獲得更好的運動體驗,你可根據自己的進度和時間安排來選擇相應的訓練,無論你是初級訓練者還是高階達人,又或者你只是把瑜珈作為跑步或其他訓練的補充練習。Traci Copeland表示“就拿跑步來說,跑步後做什麼運動比較好呢?可嘗試做15分鐘的瑜珈,讓你的身心獲得更多放鬆。”

一些時間較短的訓練安排則讓你更容易抽空進行瑜珈鍛鍊,進一步幫助你培養健康的運動習慣,平衡運動生活。Traci Copeland認為,“這不僅是方便你在空閒時練習瑜珈,而是要讓瑜珈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你使用NTC App中的個人化訂製服務,瑜珈將會自動安排融入你的整套訓練計畫與肌力體能訓練,亦或是跑步訓練之中。Branden Collinsworth說道 “Nike力求提供更好的訓練體驗,同時Nike宣導更完整的運動理念,以此強化人們對運動的認識。只要你擁有一個身體,你就是一名運動員,我們將在這裡幫助你發掘自己的潛力。” 

如果你已安裝了NTC應用程式,可輸入搜索“瑜珈”查詢新的訓練計畫。如果你尚未安裝應用,請在應用商店搜尋並可以免費下載。全新四個瑜珈訓練計畫將於6月底推出上線,之後在7月和9月將陸續推出更多瑜珈訓練計畫。敬請期待。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Master Sujit:從瑜珈體驗生活,生活從瑜珈獲得領悟

2016-06-23
故事專訪瑜伽人物誌

在瑜珈遇見蘇格拉底?這位印度籍的瑜珈老師,是學員口中的老靈魂,26歲不到的外表之下,有著仿若百年歲月的大智慧。從瑜珈體驗生活,生活從瑜珈獲得領悟,瑜珈的體驗是重新找回身、心、靈合一的旅程,與老師對話,是對於人生更深一層的體悟。現在就跟著 Master Sujit,從「心」進入瑜珈世界,體會放鬆的力量。

Master Sujit

人生從瑜珈開始

5歲是透過窗戶探索世界的年紀,小Sujit偶然經過一間瑜珈教室的牆外,透過窗戶深深地被教室內瑜珈特殊的體位法所吸引,由於投射而出好奇目光,讓老師注意到並邀請這位充滿好奇心的小孩一起上課,從此在哥哥與老師的引領下,正式踏入了這個世界。

在探尋瑜珈知識的過程中,發現這是個充滿深奧知識的領域,接近20年的時光,就像求道者一般,不斷地尋找更深奧的知識,更深層的思想,並且融入生活之中,這樣淺移默化下,猶如心靈導師一般的智慧哲學,成為了許多有志瑜珈學習者的導師。

瑜珈教學之路

一開始,比起成為瑜珈導師,Master Sujit 更享受自我鑽研知識的快樂,但是他的老師則鼓勵他能夠藉由更大的舞台去傳遞瑜珈的好處,希望他藉由教學的方式,將箇中哲理讓更多人有所體會。而接觸各方人群,更能夠相輔相成,讓自己在瑜珈上可以有更多的突破,於是Master Sujit 便開始了瑜珈導師的生涯旅程。

Master Sujit 專擅於注重思想、精神與靈魂上的傳統印度瑜珈,藉由身心靈的平衡,在紛擾的現實,練習者也可以得到內心的安穩,並能用開闊的心情去面對任何困難。無論是在印度還是香港的教學的日子,更注重學員的心靈狀況,生活上的困境,讓人心中承載著許多壓力,每位學生無非是希望自己可以找到力量,繼續奮鬥,隨著老師利用哲學的方式,找到困境的出口。

索莉雅太陽瑜珈

在未成立索莉雅太陽瑜珈前,Sujit 老師在別的瑜珈工作室教學,但是受限於其他工作室的經營方式,無法讓他無法傳達所追尋的瑜珈之道,瑜珈不是只是雕塑身體的運動方式,更是具有深奧的哲學的知識,對於大部分的瑜珈課程,沒有帶領學生,深入自己的內心,找尋自己的問題,讓這一切變得太過商業化,便開始了索莉雅太陽瑜珈的創立。

索莉雅太陽瑜珈的設立,讓 Sujit老師有更好的舞台,傳遞出他理想的瑜珈哲學,希望每位學生在這裡可以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從裡而外體會體位法所帶來奧妙的感受,瑜珈不只有在墊上練習各種不同的體位法而已,更是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更多的時候是學生與老師之間的對話,透過對話更能理解老師藉由體位法所引領出來的內涵,同時學習老師深奧的智慧。

Master Sujit不斷的專研瑜珈,讓瑜珈不僅為身體帶來平衡與能量,同時追求心靈上的平靜,走向真正無上自由,自由開放的心智,是面對困難最好的解決辦法,人生就像是一場旅程,透過瑜珈的練習,從新體驗「心」的力量,即使生活上的困境再多,心裡的力量強大了,改變就從這時候開始了。

撰文/Macario Pei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