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樓梯是相當困難的,無論走或跑,沒有強大的肌力與肺活量,到達目的地後,往往會呈現癱倒狀態。但就因為累才更需要訓練,若將這個概念帶到下一個訓練橋段,是否又能更進一步呢?
階梯是變強的額外元素,而爬樓梯其實本身是一項健康的有氧運動,主要是通過身體下肢大腿的力量進行全身的鍛鍊。據研究顯示,爬樓梯可以幫助降低靜態心率,除了改進心血管健康之外,比起平地訓練,透過跑樓梯健身,你也會發現自己的靜態心率隨之降低。
因此,下一階段你需要的快速訓練就是樓梯鍛煉了。你可以尋找家裡附近安全的公園或體育場,並確定旁邊無任何危險的障礙物來進行訓練,並使用下面的指南來掌握樓梯訓練法。
以兩層階梯為基準,雙膝跪在下面一層的階梯,雙手掌撐扶在上層的階梯。肚子收緊,保持背部呈一直線,手肘彎曲,上半身往下貼至地面,上下連續動作,做10下。
進階版:以兩層階梯為基準,雙腳伸直於上層樓梯,雙手掌撐扶在下層的階梯,呈現棒式,手肘彎曲,上半身往下貼至地面,上下連續動作,做10下。
以兩層階梯為基準,雙腳彎曲平放,屁股坐在下面一層的階梯,雙手掌反向撐住上一層階梯的台階,向下壓,伸直手臂使臀部抬高,再回到起始位置,上下連續來回動作,做10下。
進階版:再執行的過程中,讓其中一條腿伸直,執行10次後,再換另一邊重複進行
以兩層階梯為基準,開始時以棒式的動作預備於下面一層的階梯,肚子收緊,保持背部呈一直線。右手往右上方階梯移動,右腳往右上方的階梯移動,左手往右上方階梯移動,左腳往右上方的階梯移動。
左手往左下方階梯移動,左腳往左下方的階梯移動,右手往左下方階梯移動,右腳往左下方的階梯移動,左右來回,如果可以的話,可嘗試爬行更高更多的階梯。
以一個階梯為基礎, 首先兩腳與肩膀同寬,保持後背挺直,身體下蹲時,膝蓋不超過腳尖,臀部重心往後,雙手曲起或是往前平舉。下蹲時注意保持挺胸,後背挺直,做10下。
以兩個階梯為基礎,其中一腳踩在層的階梯,保持後背挺直,身體下蹲時,膝蓋不超過腳尖,臀部重心往後,雙手曲起或是往前平舉。下蹲時注意保持挺胸,後背挺直,做10下。
以兩個階梯為基礎,開始前雙腳站直於下面階梯,接著右腳跨向上面的階梯向前延展,,左腿向後延展,回到原點。左腳跨向上面的階梯向前延展,,右腿向後延展,左右重複來回,做10下。
進階版:以兩個階梯為基礎,開始前雙腳站直於下面階梯,接著右腳跨向上面的階梯,左腳接著向上抬踢,另一邊亦是如此。
以一個階梯為基準,左腳掌的一半站在階梯台階,右腳彎曲於旁邊。右手可利用牆邊做輔助,左腳連續墊腳,這時可以感受到小腿肌肉被伸展,一邊執行10次後,再換另一邊,做3-5組。
以兩個階梯為基準,跳躍式,右腳跨至上面階梯,左腳跨至右腳後方,左手點地。左腳跨至下面階梯,右腳跨至左腳後方,右手點地。左右來回,做1分鐘。
以兩個階梯為基準,跳躍式,右腳跨至上面階梯,左腳跨至右腳後方,左手點地。左腳跨至下面階梯,右腳跨至左腳後方,右手點地。左右來回,做1分鐘。
雙手雙腳與肩版和臀部同寬,打開趴在地上,如同小寶寶爬行一樣,雙手雙腳往上面的階梯爬行,爬行過程中,肚子收緊,背部保持水平,屁股勿突然翹高,爬行1分鐘。
以兩個階梯為基準,雙手扶在上面的階梯,雙腳放於下面的階梯,在雙腿交互往前移動的情況下,應以髖關節為軸心,核心、肩膀及手臂要保持穩定,不可隨著下身的動作而有所搖晃。
以標準棒式姿勢預備,左膝彎曲觸碰至左肘,右膝彎曲觸碰至右肘,向跑步一樣,快速左右輪替,做1分鐘。
2023年台北馬拉松運動博覽會將於12月14日至16日登場,今年博覽會為跑者們帶來全新的體驗!會中邀請到名模王心恬、網紅一輪等十餘位《跑騎全台灣:狂飆的18鐵人╳32條私房跑步單車訓練路線╳38場亞洲經典賽事備戰守則》的作者,分別於博覽會的「轉角跑步趣分享會」分享他們的跑步心得。另與知名樂高經銷商「必買站」及社會企業醫護鐵人攜手合作,打造一系列以「Taipei run」為主題的樂高積木人偶,更開放客製化姓名和完賽成績。
身為作家、畫家、名模等多重身份的王心恬提及本次受邀參加台北馬拉松博覽會「轉角跑步趣」分享會,看到《跑騎全台灣》的作者群們分享的主題多樣而富饒趣味,所以這次也特別用心準備了「一個蒙古一個敦煌」作為本次分享的主題。在跑遍大江南北後,運動已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更享受跑旅或騎旅的樂趣,藉著出席分享會,也同時感謝粉絲們對《跑騎全台灣》一書的支持,讓該書在出版後短短兩個月便創下二刷佳績,也請粉絲們拭目以待「狂飆的18鐵人」的第三部作品。
知名運動網紅一輪這次不顧人設,大方分享運動 YouTuber 的辛酸血淚,在經紀人「大紅帽」再三勸阻下,網紅一輪還是堅持做自己,挑了一個設想已久的分享會題目,藉由本次讓粉絲們知道一路走來不為人知的故事,看見更 Real 的一輪。
「必買站」負責人,同時也是知名 YouTuber 的虎哥表示,這次的客製化馬拉松積木人偶在台灣是首次推出,過去只有在國際鐵人三項賽事「CHALLENGE TAIWAN」合作時才曾推出過。這次的創作以「Taipei run」為主題,男女人偶各一,並開放參賽者客製化姓名和完賽成績,為賽事增添了多樣的個人風采。
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表示,醫護鐵人曾多次與「必買站」和醫鐵藝術總監袁宜如合作,推出醫護鐵人兔年和龍年積木人偶,而此次合作更將台北的相關景點意象融入到紀念人偶組和海報中。這不僅讓更多人認識台北的可愛風光,同時也向支援台北馬拉松的 60 名提供公益醫療服務的醫護鐵人表示敬意。在賽道上,如果參賽者遇到任何困難,也歡迎向身穿醫護鐵人隊服的隊員尋求協助。
資料提供/醫護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