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UA推出「ColdGear ® Infrared Fleece」獨家高科
1
UA推出「ColdGear ® Infrared Fleece」獨家高科
2
阿里山雲端路跑賽後徵文 抽價值3萬大阪馬拉松名額
3
鐵人三項運動員的專屬訓練課表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A推出「ColdGear ® Infrared Fleece」獨家高科

2016-12-20
配備館 跑步 服裝 UNDER ARMOUR 運動配備

冬天已正式來臨,寒冷的氣溫容易讓人活動力降低進而影響運動表現,因此為幫助運動者在冬天依舊能鍛練體魄,UNDER ARMOUR推出「ColdGear ® Infrared Fleece」高科技保暖衣,提供運動者絕佳的保暖裝備。此款使用UA獨家科技 「ColdGear ® Infrared」的陶瓷熱傳導特性,將高科技陶瓷印花塗層運用於衣服內裏,能準確吸收熱能並儲存於衣著內,讓人體溫度可保持在平衡的最佳溫度;新增的雙面刷毛讓運動者穿著時更加舒適保暖,並維持輕量特性,幫助運動者在抵禦寒風的同時不需要犧牲靈活度,能持續在冬季進化自我、增強體能!

獨家陶瓷印花塗層,吸收熱能長保體溫平衡

「ColdGear ® Infrared」科技研發靈感源自於美國隱形戰機,此類型的戰機機身都會塗上具有陶瓷性的雷達波吸收材料(Radar-Absorbing Material)。這種材料能吸收雷達信號與能量,同時能夠避免飛機本身所發出的熱能外漏現象,如此才能夠躲避敵方的偵查。UNDER ARMOUR將這層陶瓷性材料纖維塗抹在服飾裏層,透過特殊編排的印花圖騰,讓這層纖維能自動偵測、吸收、循環散發熱能到身體最需要的部位,讓體溫可保持在平衡的最佳溫度。

雙面刷毛提昇舒適度,針對女性設計全方位防寒保暖

「ColdGear ® Infrared Fleece」的雙面刷毛設計,增加穿著上的舒適度並維持輕量感,同時保有透氣性;兩側大口袋的設計,可置放手機、耳機等隨身必需品,便利性極佳;考量到許多女性在冬季氣候容易手腳冰冷,因此在女生款式也特別加上拇指孔和連帽設計,幫助防止體溫散失、緊鎖體內溫度;而寬大的3片布料拼接式高領風帽設計,能有效保護頸部與頭部不受寒。UNDER ARMOUR「ColdGear ® Infrared Fleece」是一款兼具高保暖度、輕巧性、防護性、便利性的高科技保暖衣,要為運動者打造不間斷的舒適保暖效果,幫助運動者對抗冬天、展現無限潛能!

「ColdGear ® Infrared Fleece」系列

⚡獨家高科技熱陶瓷印花:採用陶瓷熱傳導和隔熱特性,將印花塗層於衣服內裏以確保熱能的吸收、儲蓄體熱能,為運動者們打造不間斷的保暖效果。
⚡保暖刷毛設計:外層正反兩面新增刷毛設計,提升保暖效果,同時保留輕量不厚重的自在感,讓運動者們在訓練時也能擁有溫暖、舒適、柔軟的穿著感受。
⚡穿著便利性:兩側大口袋的設計,可以置放手機、耳機等物品,提供運動者們訓練便利性。

⚡緊鎖體內溫度:女生款式貼心加上拇指孔和連帽設計,幫助防止體溫散失、緊鎖體內溫度,保護身體不受寒。

資訊、圖片提供:Under Armour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阿里山雲端路跑賽後徵文 抽價值3萬大阪馬拉松名額

2019-06-24
賽事路跑活動馬拉松跑步話題

「2019永豐銀行 阿里山雲端路跑」日前因受梅雨與路況影響,延期至6月16日舉辦,吸引近千名來自海內外支持的跑友共同跑上阿里山雲端。賽後跑友們紛紛驚呼阿里山最美賽道盡收眼底!而主辦單位也特別舉辦賽後徵文抽獎活動,最高獎項是價值近3萬元的2019大阪馬拉松參賽名額及住宿3晚,重量級獎項活動到6月30日止,跑友們要寫要快!

阿里山雲端路跑賽後徵文 抽價值3萬大阪馬拉松名額

賽事當天由主辦單位活動咖執行長劉榮昌、活動代言人鄒族姑娘若妍等人一起鳴槍起跑,活動現場許多跑友讚許,全台唯一能暢跑在阿里山最美賽道只有這場,同時還能漫步在雲霧繚繞的山頭、大口吸森林的芬多精、欣賞朝陽日出絕景,一場路跑帶來多重享受,只有阿里山雲端路跑才能辦得到,是非常值得推薦的優質賽事。

今年21K半馬組男子總冠軍是來自肯亞的選手THOMAS MATHEKA MULI,以大會成績01:26:57稱王;女子總冠軍楊睿慈則以01:41:40封后。除了體驗路跑賽事與高山美景,主辦單位也邀請鄒族原住民樂團在現場精彩演出,並在完賽後供應熱騰騰的道地阿里山烤山豬肉、竹筒飯風味餐,讓所有跑友們品嚐原住民美食,活動也在樂團演唱聲及跑友們牽手共舞歡樂氛圍下落幕。

21K半馬組男子總冠軍是肯亞選手THOMAS MATHEKA MULI (01:26:57)
女子總冠軍楊睿慈以01:41:40封后
跑友完賽後品嚐熱騰騰的阿里山烤山豬肉

活動咖執行長劉榮昌表示:「特別感謝嘉義縣政府及相關單位的支持與協助,活動咖持續第3年舉辦阿里山雲端路跑,為推廣阿里山觀光之美、宣導愛護森林的全民環保運動,以阿里山豐富的自然與人文風光為特色,結合鄒族原住民文化,今年更申請AIMS國際賽道認證,邀請海內外跑友們一同跑上雲端欣賞阿里山日出、雲海、森林、鐵道及原住民文化底蘊。也特別感謝支持阿里山雲端路跑的跑友們,不因活動延期而放棄跑上雲端」。

主辦單位這次特別舉辦賽後徵文抽獎活動,獎項包括市值近新台幣3萬元的2019大阪馬拉松參賽名額(含參賽權及住宿4天3夜旅宿)、好運福袋等諸多跑者實用好禮,無論是跑者或陪同親友,只要親臨現場參與此場賽事,都可參加徵文抽獎。主辦單位表示,期待透過參與者的不同視角,讓更多人知曉阿里山雲端路跑賽事的特色,這項徵文活動也獲得許多跑友支持分享,笑稱「跑完最美的阿里山雲端路跑還送你到日本跑大阪馬,真的很大心!」

(阿里山雲端路跑賽後徵文活動詳情請見活動咖網站)

資料來源/活動咖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鐵人三項運動員的專屬訓練課表

2017-06-14
初鐵515觀念跑步訓練游泳單車鐵人三項跑步知識庫

運動可以大致定義為任何一種為了改善健康的體能活動,訓練則被定義為一種有組織性的鍛鍊,以成功完成某個活動為目標。如果要能充分利用你的時間與體力達成運動表現目標,就必須有目標性和組織性的訓練計畫,完成各種短程與長程目標。

鐵人三項的運動員課表 ©220triathlon.com

週期訓練

週期訓練的定義是在特定週期內,進行各種訓練量與強度變化的訓練方式,目標是為了讓身體達到顛峰狀態,完成比賽目標。週期訓練可以分為線性週期與非線性週期。在線性週期中,運動員會在4到6週的小週期間只專注於一種能量系統或訓練重心,在每個週期中都從低強度到高強度進行漸進式訓練。在非線性週期中,運動員會在訓練週期中同時使用各種能量系統和強度來進行訓練。這兩種方式都各有其死忠支持者與批評者,不過今日多數教練都比較傾向使用非線性週期訓練,因為它可以在不同運動強度中達到訓練效果,同時可以避免線性週期中常見的過度訓練和運動傷害。

訓練負荷

對耐力運動員來說,訓練負荷是以運動頻率、持續時間、運動強度等方向來計算。運動頻率指的是在每週、每月或每年的循環中,完成某特定運動的次數。持續時間指的是一節訓練的時間長度。運動強度指的是運動時力竭的程度。這些參數會在訓練計畫中被調控,以達成促使運動表現進步的理想目標。

恢復與適應

和總訓練負荷一樣重要的觀念是恢復與適應。簡單說就是身體在恢復時期可以調整成適應訓練壓力、變得更強壯,可以在未來應付相似訓練強度的過程。當你在設計和執行訓練計畫時,必須考慮訓練適應週期。不注重恢復與適應的話常會造成運動傷害與過度訓練。

有氧代謝

在以耐力為基礎的運動比賽中,步調尤其重要。從5公里這種距離到超鐵的長距離主要都得以有氧代謝為根基。有氧代謝使用的是將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轉換成燃料、製造動能的有效能源生產路徑。科學家、教練和運動員都發現,低強度和中強度運動在提升心肺血管功能和肌肉系統方面,最能增強長距離賽的耐力。

無氧代謝

基本上無氧代謝就是在無氧的情況下進行代謝作用,這是一種在產生動能上比較缺乏效率的能源路徑。當運動強度增強時,身體會有微妙但顯著的轉換,開始使用碳水化合物作為主要的燃料來源。這個轉換會使工作中肌肉的產生灼熱感和加快呼吸頻率。在這種強度或更高強度下的運動無法持久,但運動員和教練都了解透過適當訓練讓無氧閾值(anaerobic threshold)提升時,運動員就能在許多高強度運動中增加速度。

功能力量開發

功能力量的開發在健身界很受歡迎,它的重點在於提升神經和肌肉系統功能的協調性。功能訓練使用的是每天日常生活中會用到的動作,像是站、扭、屈、舉、跳、走、跑等,和只鍛鍊單一關節的訓練不同。比方「弓步前進」和「大腿伸展」這兩種動作,「大腿伸展」只專注鍛鍊大腿股四頭肌,讓此處肌肉更加發達。但「弓步前進」則是針對所有和站立、走動、跑步整體流暢度相關的肌肉都加以鍛鍊。均衡的阻力訓練計畫通常都會將這兩種動作納入例行訓練中。

間歇訓練

間歇訓練是一種高強度的爆發性訓練,並在訓練中重複安插各種休息時段,這在志在得勝的運動員間很受歡迎,因為它能改善心肺功能並提升肌力與耐力。間歇訓練一般都是以使用無氧能量系統為主,改善運動員維持高強度輸出和可以高速運動更久時間的能力。對於自行車選手的間歇訓練可以舉例如下:

暖身5到10分鐘。
以乳酸閾值心率的強度騎5次,每次衝刺2分鐘,中間休息1分鐘。
緩和5到10分鐘。
乳酸閾值指的一種代謝狀況,當運動員在進行高強度運動時,血液中乳酸開始堆積的臨界點就稱為乳酸閾值。乳酸在做像是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時會比較有效率地被代謝掉。

長程穩定速度訓練

和間歇訓練恰恰相反,長程穩定速度訓練(亦常被稱為長程低速訓練)於1970年代在馬拉松選手之間風靡一時。這種訓練是在一週間數天每天跑1小時或更長時間,步調要比跑馬拉松慢上1到3分鐘,用可以和人對話的速度去跑,之間至少要挑一天進行約2小時的長跑,這個訓練的目的是可以增強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長程穩定速度訓練今日仍是許多頂尖耐力運動員的主要訓練方式,尤其在結合適當的間歇訓練後,可以在耐力運動上有絕佳表現。

開發訓練計畫

要開發出最理想的訓練計畫必須有很多科學資料支持。隨著多元運動參與受到大眾歡迎的程度提高,各種關於最佳練習與訓練法的研究資料也以驚人速度成長。雖然有效訓練的科學基礎非常重要,但擬定訓練計畫的技巧也很重要。

三鐵指導這一塊領域在最近十年來有爆炸性成長。現在有各式各樣的三鐵指導資格證明可以取得,許多大大小小的訓練公司也都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以滿足這個日趨成長的運動領域需求。開發多元運動計畫是一大挑戰,因為運動員都想有效地同時訓練好三種運動,他們發現學識淵博的教練可以為他們縮短學習曲線,省下時間和麻煩。雖然運動指導的確必須了解訓練的科學理論,但訓練的技巧也是不可忽略的。畢竟人類的運動表現並不是1+1=2那麼簡單,否則每個人都應該以類似的程度變快變強才對。事實是每個運動員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一名好的教練要能找到訓練之間的平衡,並在幫助運動員達成目標的同時也能保持健康並避免受傷。因此訓練的技巧很重要。

在許多方面來說,三鐵教練就像一名主廚。每位主廚都能拿到共同的食材,然而如何調味、製作和呈現食材、創造出餐點才是重點。不過我們得面對一項事實,有些餐點很美味,有些則否。同樣道理也適用於三鐵指導,教練如何針對個人優勢與弱點進行訓練,並制定達成目標的訓練計畫才是重點。

我們開始討論訓練計畫時得先來檢視所有三鐵教練手邊的資料。良好的規畫和策略性監督對一個訓練計畫來說是很重要的。說到制定訓練計畫,第一步就是要決定該季的最終目標,我們將其稱為A賽事。接著你要決定其他次要的賽事,這些賽事是作為增加比賽經驗和累積比賽次數所用。許多菁英運動員會把參加這些B或C等級的賽事作為一種強力的訓練,讓自己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都先做好應付最終目標的準備。

一旦決定好比賽日程也下定決心要參賽後,就應該開始擬定訓練計畫。從A賽事參加日開始回頭規畫並善用週期訓練原則。你的訓練計畫應該要由不同運動強度、時間長度和訓練頻率等要素組成。綜合各項要素所安排的訓練計畫才能發揮訓練成效。在非線性的週期計畫中,先專心做某種能量系統訓練4到6週,但同時加入可以增強其他能量系統的訓練強度,因為任何能量系統都不可能排除其他能量系統
獨自存在。比方在以有氧為基礎的訓練階段中也會納入一些短程、高強度的訓練來鍛鍊無氧能源系統。這會讓你在日後比較容易轉換成以高強度為主的訓練,也會降低過度訓練和受傷的風險。

除了增加心肺功能和針對某項運動的訓練之外,多數教練和運動員現在也同意增加關於肌力和柔軟度的訓練對於增進運動表現和維持長期的健康與活力是很重要的。這些額外的阻力訓練必須全年無休,各位可以使用書中精選的各種鍛鍊方式進行,這些鍛鍊可以補足運動員所需的每季訓練。比方當運動員在比賽季時,肌力訓練課程的重心多半是在維持體力與預防受傷。而在賽季前的肌力訓練則是把重心放在增強肌力和打下生物力學上的強健基礎。

表格3.1是一個賽季前訓練計畫範本,可以作為有一到三年經驗的初學者或中階三鐵運動員準備參加「全程標準鐵人」(標鐵515)的課表範例。訓練重點是以有氧為基礎,再加上基本的肌力鍛鍊,並在每週全心投入訓練10到12小時。

在這個範例中,你會發現每種運動項目每週都至少會訓練三次,再加上三節的肌力訓練。運動員應該在肌力訓練前先做針對運動本身的訓練,以確保正確的運動姿勢並發展紮實的運動技巧。因為阻力訓練而疲累的肌肉可能會在游泳、騎車和跑步時養成不正確的姿勢,進而妨礙效率和浪費力氣。

在有這麼多肌力訓練可以選擇之際,當務之急就是專注於某個計畫以持續改善運動表現。選擇專業教練或是有證照的個人訓練師來協助你。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楓樹林出版,  馬克.柯里昂, 特洛伊.傑考森 著作《三鐵鍛鍊解剖書》一書。本書所談各種增進肌力、動力、體能和技巧的訓練,跟籃球、舉重、健力、網球、瑜珈選手的訓練並不相同。訴求是提升三鐵表現,是為了特定競技目標進行鍛鍊,利用全身、局部性等訓練來提升身體素質,達到增進體能及表現的目標。是所有珍視三鐵技術及其運動精神者──包括運動員、教練、訓練員及參賽者不可錯過的最佳讀物,看完後你會發現,任何運動的晉級奧義,都蘊藏在對人體運動的認識之中。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