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軟組織處理是運動員訓練或參賽前後最需要的服務,讓運動員肌肉與筋膜處於最佳狀況。Anatomy trains手法最受運動員喜愛。本課程內容著重在實際操作,有志進修的你一定不能錯過!
運動員軟組織處理是運動員訓練或參賽前後最需要的服務,讓運動員肌肉與筋膜處於最佳狀況。Anatomy trains手法最受運動員喜愛。本課程內容著重在實際操作。
肌筋膜放鬆按摩術在國外已流行超過20年,它是一種對肌肉或其他結締組織放鬆的一種手法,近年來一位國際知名的按摩學者Tom Myers再加入一套對人體肌肉及筋膜組織的解剖結構串連,使得肌筋膜放鬆按摩法更加改善對運動傷害及軟組織損傷處理的效果。
筋膜系統是一層包覆於肌肉及骨骼結構之外的堅韌結締組織,它覆蓋整個身體從頭到腳形成一個立體網絡,是人體中最大的結締組織網絡系統,其功能是支撐、穩定和緩衝肌肉與骨骼結構,因此可作為肌肉在運動時的外在固定系統與動態時柔軟性的系統。本課程將藉由現今最新的肌肉解剖串聯結構,又稱之為解剖列車(anatomy trains),認識筋膜系統的構造和功能,從而了解通過治療筋膜系統來處理運動員身體上的各種運動訓練所造成的緊繃。並從這些肌筋膜系統的認識基礎上,教導肌筋膜放鬆按摩術。
本課程授課教師平日於臺中地區協助許多棒球、網球與田徑選手處理運動訓練造成的肌筋膜緊繃與運動傷害,也指導基層運動教練肌筋膜處置方式,經驗非常豐富。她的多名學生也在近年陸續投入國家隊服務。這個課程適合各單項運動教練、物理治療師、運動傷害防護員、運動健身教練、推拿師、運動整復人員、體育相關從業人員等參加,可以讓這些對肌筋膜治療有興趣的人員從中獲益。
民國105年2月18、19日(星期六、日)早上九點至下午五點
國立體育大學行政教學大樓206
(一)凡國內各級運動教練、學校教師、運動員及對本研習課程有興趣者均可報名參加。
(二)本研習會限名額40名。
(三)報名費:(研習會期間提供午膳)
本會會員與學系學生4500元
非本會會員4700元整
*106年1月10日開放報名到1月24日享早鳥價4500元。
全程參與研習者頒發研習時數證書,將向臺灣物理治療學會與本會申請研習時數,亦向體育署學校體育署申請備查。
參加人員請依規定向所屬單位報請公/差假登記,若需公假公文,請聯繫本會行政助理藍慧庭小姐(電話: 02-8771-1808)。
張曉昀博士
學經歷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博士
中山醫學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副教授
興農牛職棒球團運動傷害顧問
亞洲盃青年棒球錦標賽中華隊隨隊物理治療師
美國職棒波士頓紅襪隊球員訓練及發展中心短期訪問
解剖列車及肌肌膜放鬆術(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課程結業
深層組織按摩課程(deep tissue massage)結業
臟器鬆動術level I & II 課程結業
顱薦椎療法 level I & II 課程結業
動態貼紮(Dynamic taping) level I & II課程結業
YMCA 個人運動指導員及團體指導員
亞洲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運動按摩(書籍翻譯作者)。禾楓書局有限公司。ISBN 978-986-6287-24-4。
深層組織按摩(書籍翻譯作者)。禾楓書局有限公司。ISBN 978-986-6287-25-1
助教
張耘齊博士生
學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系博士候選人
中山醫學大學物理治療學系學士、碩士
2009/2010台灣高中籃球聯賽新榮高中隨隊物理治療師
清華大學田徑隊專職物理治療師
2014冬季世界大學競速滑冰錦標賽國家隨隊物理治療師
2014年 世界大學運動會北部訓練基地駐點物理治療師
2015年 新北市運動防護站駐點物理治療師
2016年 台維斯盃亞太區網球國家隨隊物理治療師
第一天
08:30-09:00 報到
09:00-10:20 解剖列車原則及肌筋膜放鬆術基本原理
(Basic Principle and Rules of Anatomy Trains Myofascial Meridians)
講師: 張曉昀博士
10:20-10:30 休息時間
10 : 30-12 : 00 筋膜組織與生物力學的調節
(Fascia and Biomechanical Regulation)
講師: 張曉昀博士
12:00-13:30 午餐休息時間
13:30-15:00 肌筋膜放鬆術之淺層背部路線及實務按摩操作
(Superficial Back Line & Practice)
講師: 張曉昀博士
15:00-15:20 休息時間
15:20-17:00 肌筋膜放鬆術之淺層腹部路線及實務按摩操作
(Superficial Frontal Line & Practice)
講師: 張曉昀博士
第二天
08:30-09:00 報到
09:00-10:20 肌筋膜放鬆術之側面路線、旋轉路線及實務按摩操作
(Lateral Line & Spiral Line & Practice)
講師: 張曉昀博士
10:20-10:30 休息時間
10 : 30-12 : 00 肌筋膜放鬆術之上肢路線、功能性路線
(Arm Lines & Functional Line & Practice)
講師: 張曉昀博士
12:00-13:30 午餐休息時間
13:30-15:00 自主肌筋膜放鬆術及操作
(Self-myofascial Release Technique and Practice)
講師: 張曉昀博士/助教
15:00-15:20 休息時間
15:20-17:00 分組評估練習、個案討論、Q&A
( Assessment Practice and Case Discussion)
講師: 張曉昀博士/助教
17:10-17:30 結業式 & 領取證書 & 賦歸
報名連結: https://goo.gl/forms/SXF6tFCoct3UpQtl1
更多資訊請上中華民國運動教練學會官網,或其臉書社團查詢。
一聽到老化,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是臉上出現皺紋、駝背、缺牙,或是白頭髮以及開始無法自己生活等,但其實還有一個地方也會跟著老化,就是我們的大腦。隨著大腦開始老化,會開始有平衡感很差、小腦不發達的情況發生,然而這些都是自身沒有感覺的,如果你有下列5種走路徵兆,說明你的大腦正在漸漸老化,也同時在提醒你要使用正確方法來延緩衰退。
走路這件事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其實牽涉到很多肌肉、神經、骨骼等,而且這些組織之間還要有很高的協調性。像是小腿兩側的肌肉控制得太緊繃,就好像有人在拉你外側的腿一樣,內側的力氣跟不上,走路就會變的不協調。因為走路這件事牽涉到很多,所以一開始很難判斷到底病變位置在哪裡,不過一般來說,大概可以分成3種疾病等級,最輕微的是周邊神經及肌肉,中階的是脊髓、腦幹、小腦、丘腦及基底核等大腦的周邊組織,最嚴重的病變位置則在大腦的皮質或白質,如果是大腦退化所造成的步態問題,通常會統稱為前額退化步態,主要是前額葉的退化造成,而前額葉同時也主管情緒、認知功能,一旦受損,就很可能造成顳額葉型的失智症。
走路變慢:如果你的步調開始在無意間慢慢變慢、變小時,除了身體不適外,有可能是腦部再慢慢老化。
走起小心翼翼:漸漸的出現小碎步很多,如果要改變方向,得停下來才能轉向。
雙腳無力:覺得起步困難,要在原地準備一下才能有力氣邁開始走路。
無法控制力氣: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沒辦法一次站起,會跌坐回去,要試好幾次才起得來。
走一走突然跌倒:走路有到一半時常有跌倒的問題,排除肌肉不發達的原因,腦袋老化也是佔其中一個原因」。
除了透過飲食保健來延緩大腦老化外,還可以透過運動來幫助。根據2006年3月美國肥胖醫學委員會的一篇文章提及,自主性的身體活動和運動訓練能更好的促進神經生成、神經適應和神經保護可有利地影響大腦的可塑性。這代表著運動可以使大腦具有連續的能力創造神經元之間的新聯繫,以促進學習、批判性思維和記憶。該文章進一步指出,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的適應能力,對預防和治療肥胖、癌症、憂鬱症、與衰老相關的認知下降以及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症、老年癡呆症、缺血性中風以及頭部和脊髓損傷都有關聯。
要維持人體的健康與正常機能運作,有兩件最基本的事情要做,第一個當然是進食吸收營養來供給全身器官與組織所需的有用元素與物質;第二則是排毒清除廢物,把存留在體內的毒素與廢棄物質清出體外,然而我們的大腦其實也會排毒。根據研究顯示,大腦每天都會清除約7公克的有毒蛋白質、並以新生成的蛋白質取代,這個廢物處理過程每月大約更新210公克的蛋白質,而每年更新的蛋白質超過1400公克,也就是一顆大腦的重量,而腦中的廢物處理機制在我們睡眠時最為活躍,尤其是熟睡時。所以,睡眠品質更好,就能更保持腦頭清晰、維持專注力與記憶力。
總之,不管在走路時出現哪一種症狀,背後都有可能代表好幾種不同的疾病,所以想要對抗這種「老化」方式,還是要去找專業醫師詳細檢查,才能真的找出最大的原因。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科學人雜誌
責任編輯/運動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