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距離跑 Distance Run
1
距離跑 Distance Run
2
2022田中馬拉松中籤率不到五成! 2.9萬人好想跑
2022田中馬拉松中籤率不到五成! 2.9萬人好想跑
3
如何降低跑下坡對腳的傷害?這4點建議可以參考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距離跑 Distance Run

2017-01-17
知識庫 跑步 跑步訓練 間歇訓練 跑步字典

距離跑是發展耐長久的項目,長時間連續的肌肉活動,是這個項目的特點。它一方要求盡量減少能量的消耗,維持一定的跑速,另一方面要求在全程跑中能根據比賽的情況具有加速跑的能力。所以,運動員在跑的全程中,正確地掌握技術和合理地分配體力是非常重要的。
 
要求跑得輕鬆協調,重心移動平穩,直線性強,有良好的節奏;要盡量提高肌肉用力和放鬆交替的能力,既講究動作效果,又注重節省體力。這些要求,跑的距離愈長,它愈顯得重要。各種距離跑的技術,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於距離的長短和跑的強度不同,所以在跑的技術細節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距離跑

速度跑的訓練方法

在田徑場上,身為中距離跑的運動員應具備較高的速度耐力水平,以高速跑完全程的能力。從生理學角度講 ,該項目屬於極限下強度。在比賽中運動員血液中血乳酸會大量增加,最大吸氧量及肺活量等生理學指標都表現出較高水平。從而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很高的耐血乳酸能力和強有力的心肺功能。
 
針對以上問題,接下來就介紹幾種距離跑的訓練方法:
 
均速跑:長時間快節奏越野跑,是發展機體有氧能力的基本手段,這種跑開始會感到缺氧。因此,它既是發展機體有氧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發展機體無氧能力的手段。
 
間歇練習:能夠很好的提高心肺功能和機體有氧代謝能力,其休息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一般採用走或慢跑的形式。間歇練習比持續練習能使人完成更大的運動量,且鍛煉的方式有所變化。
 
法特雷克:是瑞典名詞,意為速度運動,是一種與間歇練習相近的長距離的鍛煉方法。一般是在大自然中進行,空氣新鮮的地形,地勢變化多端,可以很好的調節鍛煉者的心情,有利於消除由於動作單調,環境單一所造成的枯燥感和精神疲憊,能提高鍛煉效果。主要以變速越野跑遊戲的形式,採用快跑,慢跑,間歇跑,變速跑等不同強度的跑和越野走相結合的一種鍛煉手段。訓練者可根據自己的意願隨時調節鍛煉的負荷:一般每次鍛煉的時間可掌握在30分鐘左右。

綜合練習:是由幾種不同的鍛煉內容組成,如慢跑,騎自行車,徒步,爬山,游泳等防止身體單一練習的枯燥感及過度疲勞症。

距離跑的注意事項

上述是一些較為基本且容易掌握的訓練方法,但是距離跑是一項強度和訓練量很高的運動,所以在此,特列出一些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1. 準備活動:無論那項運動,它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十分重要的環節。準備活動品質的高低,直接決定著訓練的效果,而且可以將運動中的受傷率降為最低,望大家重視。
  2. 循序漸進:在距離跑練習中,沒有一定的量和強度是不行的,而大多數跑者距離跑基礎較差,如果時間短,運動負荷增長太快,跑者身體會不適應,心理就會對距離跑產生畏懼感,從而打消了積極性。增加運動負荷的時間持續長,練習過程中就會逐漸適應。
  3. 要學會利用運動心率來判斷自己的疲勞程度,從而更好的安排訓練強度。
  4. 休息恢復:每次鍛煉後都應有恢復修習得時間,它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血液的回流心臟,以避免血液過多分佈在上肢和下肢而造成頭暈等,休息恢復還以減輕劇烈運動後的肌肉酸痛感,使運動疲勞更好的恢復。

參考資料

1.《跑步的科學》,采實文化出版 (2016)
2. Runners World
3. 跑者廣場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2田中馬拉松中籤率不到五成! 2.9萬人好想跑

2022-06-14
賽事新聞馬拉松跑步話題

「台灣品牌國際賽事冠軍」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睽違一年即將於 2022 年 11 月 13 日登場,因豐富的補給、夾道歡迎的鄉親與美不勝收的農村景色,歷年來在運動筆記網站的評價皆有 4.5 分以上的水準,也成為台灣最難中籤的馬拉松賽事。主辦單位於 6 月 13 日上午公布抽籤結果,共抽出 13,016 人,中籤率 44.77%,沒中籤者換算多達 2.9 萬人,著實是全台最需要「靠人品」的馬拉松賽事!

2022田中馬拉松中籤率不到五成! 2.9萬人好想跑
2022田中馬拉松中籤率不到五成! 2.9萬人好想跑

彰化縣政府及舒康樂活運動協會共同主辦的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藉由賽事成功打造出田中的城鎮品牌,每年吸引數萬名跑者爭相搶報,只為感受田中馬的熱情與風采。2022 年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累計至 6/10 24:00 為止,共有 29,072 位選手登記抽籤(不含鄉親名額、2021 公益名額、2022 公益名額),大會於 13 日上午 10 點進行電腦抽籤,抽出全馬選手 2,024 人,半馬選手 5,033 人,健跑組選手 5,059 人,共 13,016 人,中籤比率 44.77%。不過,這還不是中籤率最低的一年,據田中馬拉松資料,自 2015 年起改為抽籤制之後,中籤率最低曾達 29.41%,最近一次實體賽的 2020 年中籤率則為 39.95%。

報名中籤者 13,016 人,另加上鄉親與 2021 公益名額、2022 公益名額公益、贊助商名額,預計 2022 年將有共 16,500 人參賽。

2018年賽道補給烤乳豬已經成為田中馬的基本配備
2018年賽道補給烤乳豬已經成為田中馬的基本配備

田中馬拉松創辦人鄭宗政表示,感謝跑者們踴躍報名用雙腳支持 2022 田中馬拉松,我們準備好在 11 月 12、13 日熱情的歡迎大家到田中來玩。沒有中籤的跑者別灰心,11 月 1 日起還有為期一個月由運動筆記技術策劃的「雲端跑」,沒有地點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跑起來!

另外,有「小田中馬」之稱的二水跑水馬拉松,目前正在火熱報名中,緊鄰田中鎮的二水鄉,有獨特的跑水民俗特色,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同來創造不同的馬拉松體驗,創造跑水同樂的美好回憶!8 月 7 日即將舉辦爸趣迷你馬拉松,僅 3 公里的迷你里程是大小朋友父親節的首選親子活動。往年於田中馬前一天舉辦,最受歡迎的米寶親子路跑今年一樣沒有缺席。為了讓跑者感受到田中馬的心意,規劃完整的活動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享受今年的 Taiwan way!田中味!

二水跑水馬拉松
二水跑水馬拉松

田中馬大會體恤未中籤選手,特別提供「想跑田中馬還有機會!」的小撇步獨家大公開,凡是報名田中馬官方訓練營就有機會加入 2022 田中馬的行列!官方舉辦兩場訓練營供跑者們選擇,分別是追求無痛完賽必報的初半馬訓練營,以及愛美女孩不能錯過的水水訓練營;沒中籤跑者們的絕佳機會絕對要把握!

2022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中籤名單結果

中獎名單pdf:https://reurl.cc/OALN4v 
抽籤結果線上查詢系統:https://irunner.biji.co/Tianzhong2022/ballot

系列活動報名連結:
1. 爸趣迷你馬拉松  https://irunner.biji.co/RunforDad2022 
2. 二水跑水馬拉松  https://irunner.biji.co/ershui2022 
3. 田中馬系列活動 米寶路跑  https://irunner.biji.co/MIBO2022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降低跑下坡對腳的傷害?這4點建議可以參考

2017-02-06
觀念運動傷害跑步訓練跑步知識庫

每當遇見上坡時,我們總是喘吁吁的期待下坡的到來,但如果你總是認為下坡跑比上坡跑容易,那可就錯了,除了心跳和呼吸的感覺外,其實下坡跑對你的腿而言是種很殘酷的考驗。

如何降低跑下坡對腳的傷害

跑下坡時,離心肌肉收縮(你的股四頭肌和小腿肌肉會試圖縮短,但卻在每次腳觸地時被迫伸長)會造成肌肉纖維明顯的微損傷,包括疲勞和最終的疼痛,然後在之後的日子裡還會發生延遲性肌肉酸痛(簡稱DOMS)。所以,下坡跑通常被用來在實驗室中研究DOMS。
 
來自法國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在卡爾加里大學的紀堯姆‧小米(Guillaume Millet),近期發表了一篇論文在《歐洲應用生理學雜誌》和《運動醫學》雜誌上,針對下坡跑和上坡跑以及超越生理的疲勞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還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實用建議。
 
對初學者來說,不同斜坡上跑步進行的能量成本估計:

© SPORTS MEDICINE

有趣的一點是,當坡度小於20%時,下坡跑會使用更少的能量。但超過這個坡度,每一步又都需要更多的步伐移動並提供更少的加速,所以你會再次開始燃燒更多能量。
 
那麼,你要如何在最大限度之下享受下坡跑的好處並減低傷害呢?

 1  吸提升你的節奏

將步幅縮小一些,同時讓你的步伐頻率比正常狀態提升大約8%左右,這樣可以降低肌肉的損耗。

 2  吸改變腳觸地方式

在跑步下坡的時候,我們習慣性是腳尖先著地,但這會讓你的肌肉承受更多的壓力,從來帶來更嚴重的肌肉損傷。對此比較有效的方式是在跑步過程中不斷調整你腳步的觸地方式,這可以讓不同的肌肉群分擔你所承受的壓力,達到緩解疲勞的效果。

 3  吸減肥

體重較重的人在跑步下坡的時候意味著將承受更多的身體損害,如果你能夠找到一個有效的減肥方式,就表示你在跑步下坡的時候會變得容易很多。

目前還不知道到底需要進行多少或多久下坡跑,才足以將最大的限度發揮出好最好的表現。所以這將部分取決於你打算如何對待艱苦的比賽過程。若不想讓自己擁有不好的感受,用正確的方式反覆練習是目前最好的選擇。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