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人生最長的長跑!英國阿公連續跑了52年又39天
1
人生最長的長跑!英國阿公連續跑了52年又39天
2
強化跑者雙腿的5組瑜伽動作
3
為什麼你不記得跑馬痛苦? 跑馬者不斷跳坑的科學實證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人生最長的長跑!英國阿公連續跑了52年又39天

2017-02-07
話題 跑步 高齡 馬拉松 故事

每天都外出跑步,連續50年不中斷是什麼感覺?英國有位78歲的阿公,日前就創下了連續跑52年又39天的最長世界紀錄!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住在英國曼徹斯特近郊小鎮的朗·希爾 (Ron Hill),在今年1月28日,跑完他連續跑最後一次的跑步,做出了結束這個連續五十多年跑步壯舉的決定。這位曾是大英國協三次奧運代表隊成員的跑者說,他不得不停止跑步,因為他「長久以來有心臟病的問題,一直在等待時機做徹底的檢查與治療。」

他在國際連續跑者組織「Streak Runners International」所代為發佈的消息中說道,他在1月28日這場跑步中,「在少於800公尺處,我的心臟開始變得越來越糟,而在最後的400公尺處,它還開始疼痛,我覺得我快死掉了,而不得不讓這場一英里跑步以16分鐘34秒作收,我沒有別的選擇只好停止這連續50多年的嗜好。我也將這個成就歸功於我的妻子、家人與朋友的協助。」

2014年,當希爾爺爺達成連續跑50年的紀錄時,他曾告訴《跑者世界》的記者說,「我希望可以活著跑到100歲。」當時,他平均每天跑7英里,不過,希爾爺爺過了75歲之後就越跑越少了,後來他每週大約只跑25英里的距離。

令人訝異的是,與希爾爺爺過去的輝煌成績相較,這個連續跑的世界紀錄竟然顯得有點黯淡無光。希爾爺爺曾連續參加1964、1968和1972三屆奧運,而事實上,他在1964年東京奧運萬米與馬拉松賽的表現不佳,竟是促成他開始進行這場連續跑壯舉的最大動機。

除此之外,希爾爺爺還在1970年以2小時10分30秒,打破大會紀錄的佳績在波士頓馬拉松奪冠,而且,他還是史上第二位跑進2小時10分的跑者,個人最佳紀錄則是2小時9分28秒。他目前還擁有10英里、15英里與25K的分齡紀錄。

根據國際連續跑者組織的紀錄,現在還繼續維持連續跑紀錄的跑者是現年66歲的強·蘇瑟藍 (Jon Sutherland),他目前的紀錄是47年又8個月。他對於希爾爺爺的決定也表示遺憾。「我長久以來都是希爾先生的粉絲,他真是一位不可思議的先行者,也是跑步演進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說。至於被問到是否有想打破希爾爺爺的紀錄,蘇瑟藍表示目前還不確定能不能達到像希爾一樣的成就。「我在2016年跑得很差,」他說。蘇瑟藍去年飽受大小傷害之苦,他總共才跑了1,066英里,而其中有20天,他為了保持紀錄而不得不外出跑最低要求的一英里。

「連續跑的挑戰並不是激勵我跑步的最大因素。」蘇瑟藍說,「當我年輕時,我比較熱衷參賽,我跑步因為我享受跑步的樂趣,而且,這麼多年來我儘量讓自己不要去想連續跑這件事。」

現年78歲的英國阿公Ron Hill創下連續52年又39天的跑步記錄,照片是他2014年創下連續50年跑步記錄的受獎照。 ©Ron Hill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強化跑者雙腿的5組瑜伽動作

2019-07-18
瑜伽動作下半身肌群瑜伽跑步夏日跑堂動學堂

雙腿力量對於跑者來說非常重要,擁有強健的雙腿肌肉,才能讓跑者跑得更好以及更遠,同時也能增加身體平衡感。許多菁英跑者都會透過瑜伽動作來強化雙腿,以及在跑完後來伸展放鬆,不僅同時能預防運動傷害外,還能提升跑步成績。

強化跑者雙腿的5組瑜伽動作 ©neighborhood-yoga.naahac.com

下犬式 Downward-Facing Dog

下犬式能延展以及小腿以及周圍許多肌肉、腳踝。

步驟1:四肢著地,五指撐開,臀部上移,雙腳腳跟必需貼在瑜伽墊上。

步驟2:收緊腹部,開始進行,停留3-5個呼吸後回到初始位置。

下犬式 Downward-Facing Dog ©gaia.com/

頭到膝蓋式 Head-to-Knee Forward Bend

此動作不僅能強化小腿腓腸肌,還能強化脊椎。

步驟1:坐在瑜伽墊上,雙腳打開。

步驟2:將右腳往身體內勾,將上半身往左邊下壓,雙手扣住腳底板。(如果柔軟度不夠可將膝蓋微微彎曲)

步驟3:停留1-3分鐘後,回到初始位置後再換邊執行。

頭到膝蓋式 Head-to-Knee Forward Bend ©yogajournal.com.sg

立姿寬腿前彎式 Wide-Legged Forward Bend

此動作除了能伸展腿部肌肉,還能延展背部來幫助脊椎放鬆。

步驟1:雙腳打開站在瑜伽墊上,雙手打開平行180度。

步驟2:吸氣將上半身往下,將雙手抓住雙腳後腳跟。(如果重心夠穩,可將雙手往背部環扣)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回到初始位置。

©yogajournal.com

坐姿前彎式 Seated Forward Bend

坐姿前彎式能有效舒緩小腿肌肉的緊張感,還能排掉乳酸堆積,幫助小腿腓腸肌更加健康。

步驟1:坐在瑜伽墊上,雙腳打直。

步驟2:吸氣將上半身往前傾,雙手握腳底板。(如果柔軟度不夠,可將膝蓋微微彎曲)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回到初始位置。

坐姿前彎式 Seated Forward Bend ©findhomeremedy.com

樹式 Tree pose

樹式是一個能增加身體平衡、穩定下肢力量的瑜伽體位法,對於下半身肌肉力量有一定的幫助。

步驟1:雙腳踩穩在瑜伽墊上。

步驟2:吸氣將左腳抬起,將左腳腳板靠在右腳大腿內側或是小腿內側,但是注意不能將腳板靠在膝蓋上。

步驟3:雙手合十擺在胸口位置,停留3-5個呼吸後換邊。

樹式 Tree pose ©liforme.com

資料來源/Do you yoga、Yoga Journa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為什麼你不記得跑馬痛苦? 跑馬者不斷跳坑的科學實證

2018-05-09
知識庫觀念馬拉松跑步

在跑全程馬拉松的42公里途中,跑者常承受著各種不堪的痛苦與疲累,但為何每次當你回想起比賽,痛苦經歷總是在腦海中缺席,只留下所謂「跑者的愉悅感 (Runner's High)」。所以即便每次剛完賽總喊著「我再也不跑全馬了!」不久後又重回馬場,一而再、再而三跳坑也不怕。難道這些跑者都暫時失憶嗎?國外研究顯示,這可能與大腦對耐力性活動的痛苦記憶有關。

為什麼你不記得跑馬痛苦? 跑馬者不斷跳坑的科學實證

研究:馬拉松完賽者低估跑馬痛苦

根據《記憶(Memory)》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文章,研究針對62名馬拉松運動員,測試他們在馬拉松完賽一周、一個月、三個月和六個月後的記憶,發現他們都低估了跑馬當時的痛苦。
 
該研究作者Przemysław Bąbel表示,雖然跑馬是痛苦的,但這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正面經驗,特別是對有完賽的參與者來說。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只針對全馬完賽的跑者,而這些研究對象可能比沒有順利完賽的跑者更能感受到積極正面的情緒。

建議:學習辨別不同程度的痛苦

雖然事後能忘卻痛苦,但跑者仍比一般人更容易理解和體驗疼痛。英國伍爾弗漢普頓大學體育心理學家Tracey Devonport分析,無論是誰,如果你正在完成一項耐力挑戰,都會在訓練期間和賽事中感受到各種疼痛和不適,這種疼痛是我們在能力範圍內能做的最高強度表現,並且長時間不斷重複同一動作。
 
正因如此,運動員不僅要學會將一些正常的疼痛(即前段所提能力範圍內的最高強度表現)與訓練連結起來,也需要辨別出訓練時「可承受的痛苦最大值」,以及「可能是運動受傷徵兆的痛苦」。學習辨別不同程度的痛苦,能幫助你克服長跑時感覺的正常疼痛與不適,並調整培訓計畫,來解決更多肌肉拉傷之類的問題。

學習辨別不同程度的痛苦,有助克服長跑時感覺的正常疼痛與不適

方法:將痛苦活動連結有價值的結果

糟糕的跑步經驗不足以讓跑者回到原本的跑步正軌上,但弔詭的是,每一位全馬跑者都能講出各種痛苦的馬拉松經驗,例如在最後幾公里處變跛腳、與無情的抽筋和擦傷搏鬥、整個腿像被火燒灼一樣痛、冒著颳風下雨快失溫…,在講述跑步的苦難同時,也一次又一次地回到起跑線上。
 
這些跑者真的失憶了嗎?當然不是。Tracey Devonport分析,低估跑步時的痛苦是腦部工作記憶(以往稱短期記憶)中一個功能,人們傾向於回憶事件中的亮點,而不是每一個枝微末節,例如,你可能會記得開始和結束片刻,或是在某個距離標記處在人群中遇到朋友,這些值得注意的事件往往是片段的、偶發的,因此你記住了事件,而非當下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愉悅的情緒」,例如完賽後成就感、自滿、驕傲,可能減弱了你對艱難事件的記憶。如果一項痛苦的活動能產生有價值的結果,就會產生正面積極的情緒,而這樣的情緒似乎有助於確保疼痛不會阻止我們再次行動。

完賽後愉悅的情緒,可能減弱你對艱難事件的記憶


 
把痛苦當作馬拉松完賽的預兆,而不是跑步造成的結果。
-Przemysław  Bąbel
為了強化自己心中認定艱困比賽是一種正面積極的經驗,Przemysław Bąbel建議,跑步時將心力專注於已經達到了什麼成就,而不是還得付出多少努力。

最後,在賽後試著全神貫注於好的部分,例如今年四月全球六大馬之一「波士頓馬拉松」,在狂風暴雨和史上最低溫中開跑,參賽者跑步時可能感覺自己身處地獄,但也許能在比賽中保持住良好配速,或訓練了增進心智力量的技巧。認同這些正面積極的因子(而非抱怨途中補給),將能帶你跑出更長遠的路。

知識便利貼|跑者的愉悅感 (Runner's High)
廣泛發生於各類型運動員身上,通常在劇烈、長時間訓練期間或之後立即出現。大腦在體力近乎耗盡時,會適時分泌大量腦內啡,這是一種類似嗎啡的興奮劑,讓人情緒高亢、充滿活力,原本的肌肉痠痛、快虛脫的感覺就此一掃而空,得以繼續往前跑。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維基百科、書房旅人:李偉文的閱讀漫遊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