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里是個相當「親民」的路跑距離,無論是初跑者嘗試身手、馬拉松選手突破個人成績,或是鐵人三項51.5中的跑步項目,都是從10K開始。在台灣長跑歷代排名中,男子10K最快29分12秒01、女子34分16秒09,無論我們想在路跑賽或標鐵51.5中突破PB,甚至在馬拉松成績上有所進步,縮短10K的速度是相當重要的。多次拿過鐵人三項世界冠軍的Mike Trees 10K跑在30分鐘內,而他特別制定出一套12週的週期化訓練課表,助你10K破40分鐘!
要實現目標,不是猛衝狂練就能達標,你需要計畫。比方說,現在就應開始計畫未來6個月的訓練;如果你在年末的鐵人三項賽季報了一場人生初標鐵51.5,你得現在就開始規劃如何提升跑速!
首先,每週至少花4小時在跑步訓練上,這是改善跑速的最低要求。Mike Trees建議可把高強度訓練放在周六日,他更進一步把訓練分成3個階段的「4週訓練週期」。
Mike Trees訓練理論的基礎是﹕起初速度比耐力更重要。這樣的理論可能與一些訓練方式相左,但Mike表示,為了達到比賽的速度節奏,訓練時就應以比賽的配速練習,有了速度再建立起耐力,而每個小週期都會漸進增加一些距離。Mike強調,從長時間慢跑來開啟訓練是錯誤的!因為這會讓人疲憊不堪且更難以提升速度。
.剛開始訓練時,你需要透過上坡跑、跳躍練習來增加步幅。
.練跑起初,也需要透過跑在75公尺的平坦道路上,增加步頻。
.耐力則透過逐漸增加強度的間歇訓練來強化。
.在每個4週訓練週期期間,保留1週的減量週。
每一個4週訓練週期,都以3週正常、1週輕鬆為循環,這是因為任何生理變化發生的最短期間為3週。如果你離10K比賽還有很充裕的時間,也可以重複每一個正常訓練的週期;要注意的是,如果重複正常訓練,請確保進行3週後有1週減量。
此外,切記同一個階段不要超過6週持續進行,因為沒有改變,身體將適應這樣強度的活動,也將停止進步。以下是為期12週的訓練課表,以10公里目標打破40分鐘而制定,當然,你也可以輕易地把它改為24週。
Mike Trees曾是創造出5次世界冠軍的鐵人三項職業運動員,現為國家隊及國際選手教練。他曾在1994年寫下鐵人三項英國紀錄,直到他從職業運動員生涯退役後,2004年還在極富盛名的曼徹斯特世界大師錦標賽中獲得10,000公尺組冠軍;現在年過50的他,仍陸續在各大鐵人三項與跑步項目中拿下分齡組冠軍。
資料來源/TRI247, Mike Trees Coaching, 台灣長跑競技網
責任編輯/Dama
均速跑,是建立有氧強度的一個很好的方式,這也是從5K進階到馬拉松的基礎訓練。此種訓練的配速會介於較慢配速與高配速之間,增加的配速明顯超過恢復跑的速度,是訓練之中另一個相當大的速度範圍,如果學會均速跑,對配速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幫忙。
在穩定的狀態下進行均速跑,可以提高你的最大攝氧量,即便以最快的速度奔跑,身體仍然能夠保持有氧狀態(這意味著你的肌肉有足夠的氧氣來產生它們所需要的所有能量)。發展最大攝氧量的重要原因是因為當運動強度接近或高於85%,身體採取以無氧閥值,身體會刺激另一個能量系統來協助完成這項工作。所以當你的最大攝氧量越高時,你跑步的速度就能越快。
在進行均速跑時,應該漸漸提高自己的速度,而不是一直維持舒服的狀態。開始時,先以快走熱身,之後繞跑道跑三圈。這三圈盡量用相同的速度去跑,誤差最好在正負5秒內。
這項練習會幫助你去提高耐力以及教你如何維持平穩持續的狀態。這是你在正式成為跑者之前應該學會的。無論什麼程度的跑者,我們在初階階段都會想在一開始跑的越快越好,直到精疲力盡為止。但若事先知道自己還有3圈要跑時,難免會先在的一圈稍微減速,但如果你能練習到保持一個可以跑完3圈的節奏,不只你的最大攝氧量,自己本身的信心也會隨之遞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