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肌是位於人體的上背及中背的表層肌肉,其肌肉纖維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自上項線、枕外隆突、項韌帶和全部胸椎棘突,肌肉纖維向外側集中,止於鎖骨外側的三分之一,斜方肌對於上背部的肌肉來說,是範圍較大的肌肉,相對疼痛影響的範圍和程度也比較大,像是偏頭痛、頸部痛、肩膀痛等,都和它有密切的關係。
人體背部的斜方肌是由三塊肌肉所組成的,分別為上、中、下三塊。
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協助上斜方肌活動,使肩胛骨上提,但因為長期固定肩頸,使得上斜方肌的筋膜發炎,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頭和偏頭痛,以及後頸部的疼痛,有時也可能會引起下頷骨的咬合疼痛,如果睡姿或是枕頭不適合而造成落枕,或是一轉頭肩頸就痛,大部分都是上斜方肌發炎。
中斜方肌:人體背後的菱形肌是協助中斜方肌,使肩胛骨可以後縮,但是因為長期久坐、姿勢不良、或是手臂抬起來的時間過久,都容易造成肩膀過度緊繃,使得中斜方肌筋膜發炎疼痛。
下斜方肌:下斜方肌的功用是可以使肩胛骨下降,當手臂向上撐的時間過久、長時間高舉東西時,就會讓下斜方肌感到吃力,時間久了就會造成下斜方肌的筋膜發炎,使得肩胛上、肩胛內、肩峰以及頸部都會有痠痛的感覺。
以下介紹三種基礎斜方肌訓練,可以增加我們後背的肌肉力量。
步驟1:採站姿,雙腳彎曲,雙手握住啞鈴,背部打直。
步驟2:吸氣時,將雙手垂直往上舉,保持手肘靠近身體,吐氣時再回到起始位置。
步驟1:將身體支撐在上斜45度的板凳上,雙手握住啞鈴,胸部緊靠在墊上。
步驟2:吸氣時,將雙手拉起後彎曲手臂,呈現90度,吐氣後緩緩放下。
步驟1: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背部打直,雙手握住槓鈴。
步驟2:呼吸時,將雙手彎舉,雙臂上外平舉,吐氣時再緩緩放下。
台灣舉重好手陳葦綾,確定遞補2008年北京奧運舉重金牌!日前,國際健力總會(International Powerlifting Federation,IPF)已經正式公告這項好消息。
國際舉重總會去年發布消息指稱,2008年北京奧運有多達15人禁藥呈現陽性反應,當年奪下銅牌的陳葦綾可望遞補金牌。其中,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重女子48公斤級銀牌得主西貝爾·奧茲康在2016年6月遭到國際舉重總會公布藥檢結果呈陽性反應。2016年8月,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重女子48公斤級金牌得主陳燮霞也遭到國際舉重總會公布藥檢呈陽性反應。其後,國際奧委會經由針對2008年採樣的尿液樣本做再次的檢驗,陳葦綾確定因陳燮霞與西貝爾·奧茲康使用禁藥而遞補金牌。
此項消息是由國際健力總會在其2月24日發佈的一月份新聞稿中以顯著篇幅報導。該會是一個國際性健力運動管理組織,為國際單項運動總會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認證的組織,成立於1971年。
在國際健力總會的新聞稿中,還稱讚陳葦綾是該會最有成就的選手之一,她也是該會唯一一位同時在奧運與世運會贏得獎牌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