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摔車無礙 馮俊凱環阿曼皇后站達陣
1
摔車無礙 馮俊凱環阿曼皇后站達陣
2
IRONMAN 70.3 蕭昱、張嘉家封王稱后
IRONMAN 70.3 國際鐵人三項賽事重返墾丁 蕭昱、張嘉家封王稱后
3
有個巨大輪子的滑板也叫「Hoverboard」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摔車無礙 馮俊凱環阿曼皇后站達陣

2017-02-19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賽事

終於進入讓人期待已久的關鍵站,第五站全長152.5公里,在登上著名的終點綠山(Green Mountain)前,得先通過5.7公里,平均坡度10.5%的考驗,各隊的GC主將們,勢必將在這段路上精銳盡出、毫無保留的情況下,有機會見到總排再次翻盤的結果。

出乎意料的是,一番激戰在開賽即刻啟動!強度加上側風,讓所有車手在出發後不久一分為二,而後才回歸一個大集團的態勢;本站的兔群也在集團重整後,找到突圍攻擊的契機。在開賽50公里後,前方5員的秒差不斷累進,過80公里,領先已經突破8分鐘。

摔車後的阿凱奮力完成第五站皇后賽段

賽中,主集團又有狀況!受賽道溼滑影響,造成選手摔車的骨牌效應,其中包含4名巴林美利達的成員;雖然多輛戰馬受損,但在緊急換車之後危機解除,我們的好手們也全數回到比賽當中;而另一頭進入補給點的兔群,已經要邁向最後60公里的路程,此時迎接他們的,是迎面而來的逆風。

即便持有大幅度的領先,在主集團各車隊接力上陣的情況下,兔群的領先優勢一點一滴遭到侵蝕;終點前20公里,手中的秒差幾乎砍半;到了入山之際,只剩下3人小組固守著寥寥無幾的秒差;可想而知,接下來便是各隊爬坡好手的主舞台。

中國一哥王美銀也逐漸適應比賽節奏

決勝關頭,領先集團由十餘名好手領銜,包含巴林美利達陣中擅於爬坡的維斯孔蒂(Giovanni Visconti) 與格爾邁(Tsgabu Grmay),在海拔1,235公尺的綠山,最終由本·赫爾曼斯(Ben Hermans)率先破線,而我們來自義大利和衣索比亞的兩名好手,分別以單站第4、第6完賽,在進入收官的衝刺站前,出色的成績,讓他們躋身總排前10位。

皇后站前巴林美利達車隊的好手們

在賽中的意外裡,台灣好手馮俊凱也一度中箭落馬,他賽後回顧道:「今天約60公里左右摔車,摔蠻多人的,我的情況就是一些擦傷跟膝蓋撞到有點痛,主要膝蓋不舒服,摔車之後我的車有些狀況所以換車騎,接著感覺全身痠痛,不過我還是盡力完成我的補給工作。」最終阿凱和兩名隊友一同進站,皇后一站雖有狀況,仍是順利完騎,挑戰成功!當我們問起傷勢嚴不嚴重時,凱哥只酷酷的回答:「不會。」

另一位同樣受意外波及的車手,是中國公路一哥王美銀,所幸他並無大礙。而從他的賽後分享,不難感受中國公路一哥已逐漸在場上站穩腳步,心情也更加篤定:「今天比賽剛開始的側風就把大集團分散開,自己幸運的是在第一集團,所以有嘗試多次突圍,但沒有找尋到最佳成功的時機,所以途中也就協助爬坡主力領騎,總的感覺自己已經很快適應這種比賽強度和節奏,這是自己最想要的結果!」

相較前一站,美銀的心情明顯篤定許多。

環阿曼第五站單站成績
 
喬瓦尼·維斯孔蒂(Giovanni Visconti) 第4名
茨加布·格爾邁(Tsgabu Grmay) 第6名
瓦萊里奧·阿尼奧利(Valerio Agnoli) 第31名
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 第71名
王美銀 第87名
格雷加·博萊(Grega Bole) 第123名
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žič) 第124名
馮俊凱 第125名

環阿曼第五站總成績
 
茨加布·格爾邁(Tsgabu Grmay) 第5名
喬瓦尼·維斯孔蒂(Giovanni Visconti) 第9名
瓦萊里奧·阿尼奧利(Valerio Agnoli) 第40名
索尼·科爾布雷利(Sonny Colbrelli) 第41名
王美銀 第99名
格雷加·博萊(Grega Bole) 第107名
馮俊凱 第134名
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žič) 第136名

賽前的台灣好手馮俊凱

資訊、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車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IRONMAN 70.3 國際鐵人三項賽事重返墾丁 蕭昱、張嘉家封王稱后

2021-04-26
IRONMAN賽事路跑鐵人三項戶外運動話題

「2021 MaiCoin IRONMAN 70.3 Kenting, Taiwan 墾丁國際鐵人三項賽」於4月25日假國境之南墾丁盛大舉辦,時隔6年IRONMAN 70.3 國際鐵人三項賽再度移師回墾丁舉辦,有來自20個國家600多位選手參賽。清晨六點在南排灣族的高士部落耆老的祈福儀式和舞蹈加持下,選手在墾丁最美的海域小灣展開113公里的長距離賽事。

墾丁國際鐵人三項賽
清晨六點在南排灣族的高士部落耆老的祈福儀式和舞蹈加持下,IRONMAN 70.3 國際鐵人三項賽在墾丁小灣展開。

全台菁英同台較量

墾丁國際鐵人三項賽時隔6年再度移師回墾丁舉辦,選手在墾丁最美的海域小灣展開113公里的長距離賽事。首先開賽的是「菁英組」選手,包括菁英男選手:「華人超鐵紀錄保持人」蕭昱、「全運會三冠王」張團畯、「香港超鐵最速華人」陳凱榮、「2020 IRONMAN 70.3 台東國際鐵人三項賽冠軍」王志袁、徐國峰、梁祐榮、吳承泰、謝育宏、梁騰瑜、楊博智、許仁茂、林岳崗、李長泰;菁英女選手:「全運會四連霸」張嘉家、「最靠近奧運的鐵人國手」郭家齊、陳俐妘、陳玉玲,男女共17位菁英選手,每位選手皆是一時之選,號稱全台灣最菁英的鐵人三項選手都齊聚墾丁一拚高下。

2021 IRONMAN 70.3墾丁賽
這次的賽事共有來自20個國家600多位選手在南台灣墾丁同台較量。

在一番激烈的競爭過後,「華人鐵人三項界最速男」蕭昱以4小時02分31秒完賽拿下菁英組男子冠軍的殊榮,「感謝所有喊我名字幫我加油的朋友,我回去可以跟老婆交代了!」蕭昱賽後激動的說著。菁英組女子冠軍則由「全運會四連霸」的張嘉家以4小時42分54秒奪下,她興奮地表示:「很高興拿下第一,跑步賽道很有挑戰!」接力組則是由「鐵人私塾閃耀跑團聯隊」(陳奕言、林金財、吳睿恩) 以04小時16分12秒跑出接力組冠軍。

華人鐵人三項界最速男
「華人鐵人三項界最速男」蕭昱以4小時02分31秒完賽拿下菁英組男子冠軍的殊榮。
全運會四連霸張嘉家
菁英組女子冠軍則由「全運會四連霸」的張嘉家以4小時42分54秒奪下。
鐵人私塾閃耀跑團聯隊跑出接力組冠軍
接力組則是由「鐵人私塾閃耀跑團聯隊」(陳奕言、林金財、吳睿恩) 以04小時16分12秒跑出接力組冠軍。

本次賽事在賽後也將送出50名「IRONMAN 70.3 World Championship」世界錦標賽的資格,提供明年在美國猶他州聖喬治舉辦的世界錦標賽門票,將優秀的的鐵人們送往「IRONMAN 70.3」的最高殿堂,讓世界看到台灣。而為了鼓勵游泳、騎車、自行車的單項傑出運動選手,台灣鐵人三項公司特別在接力組三個賽段都增設了「接力賽道最速獎」,希望有朝一日單項運動選手,也能朝著獨立完成鐵人三項賽事的目標邁進。

墾丁國際鐵人三項賽
菁英組選手率先在小灣開賽下水,在國境之南墾丁一拚高下。
墾丁國際鐵人三項賽
墾丁獨有的風景和氣候,成為鐵人們最想挑戰的場地賽道之一。

男子菁英組賽事成績:

第一名:蕭昱  成績:04:02:31

第二名:張團畯 成績:04:03:41

第三名:謝育宏 成績:04:14:43

女子菁英組賽事成績:

第一名:張嘉家 成績:04:42:54

第二名:郭家齊 成績:04:46:00

第三名:陳玉玲 成績:05:45:03

資料提供/台灣鐵人三項公司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有個巨大輪子的滑板也叫「Hoverboard」

2016-05-24
生活滑板戶外運動配備館

根據TechCrunch網站報導,有一款加上一個超大獨輪的滑板,被稱為「Hoverboard」,並將於明年量產上市,該網站的記者也前往採訪並實際做了試滑。這位創立「漂浮滑板科技(Hoverboard Technologies)」的瘋狂科學家聲稱他這個創新的滑板是「學經驗」,這意味著它得花一點時間去學才能上手。儘管和電影《回到未來》裡面的漂浮滑板同名,這個“hoverboard”並不會漂浮在空中。相反地,它使用像賽格威一樣的獨輪車原理來幫你的腳在一個巨大的、像輪鞋一般的滑輪兩邊取得平衡。

這家漂浮滑板科技近日推出了預覽影片,並在2015年9月17日於Kickstarter網站上集資募款,每台要價約4,000美元(!),並將於明年出貨。事實上,在Kickstarter上面集資的截止日2015.10.21,也正好是《回到未來》電影中Marty McFly乘上時光機所來到的日期(影片音樂也好八零年代XD)。

這款hoverboard是由電動馬達驅動,由你的身體前傾或後仰決定要加速或煞車。要轉彎時,你不需要像在滑一個正常的滑板或滑雪板一樣將身體傾斜,而是扭一下你的腰就能將它重新定向。

©hoverboard.com

TechCrunch的記者花了一個小時試圖找到玩這個hoverboard的竅門,最後他非常艱難地維持走在一條直線上,並只是勉強轉了小彎而保持不掉下來。這對於擁有一塊「Boosted Board electric skateboard」電動滑板、已經玩滑板玩了12年、會玩滑雪板,並且有在玩衝浪的一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難上手的學習經驗,更不用說一般人了。

該記者說,這是至今他試過最困難的個人電動載具。若你想玩,他警告你起初會有許多挫折,類似於學習玩滑雪板。甚至他也不確定你會不會希望用這玩意做上下班通勤。

講講加分的一面好了,它每次充電可以走15英里(24公里),這倒是擊敗市面上大多數的電動滑板,並且,它的時速可達每小時20英里(32公里)。它每次充電需要一至二小時,或可以用一款選購的增壓充電器以大約12分鐘完成充電。它理應可以爬坡。該滑板採用高品質的材質如鎂,並且是模組化的,所以你可以很輕鬆地把它拆開來自行更換零件或修理。

©mancve.com

不幸的是,顧慮到電池的使用壽命和頂級的材質使它重量非常重 - 大約20到25磅(9-11公斤)。若要用手攜帶會太沈重,並且它不適合放進背包。它的成本也至為可觀,能令人望而卻步。除非你是一個錢多到不知道怎麼花的極限運動狂熱者或者想寵壞你的孩子,TechCrunch的記者說,「我不知道誰會買它。」

當然,這從來不是這種夢幻機種被發明出來的意圖。在出售機器人自動化啟動系統「Animatics」並賺了一筆錢之後,Robert Bigler發明了這款獨輪滑板。他夢想要創造出一個漂浮滑板,並渴望將它變成現實。他告訴記者說,若是Kickstarter集資失敗,他還是會做出幾十個獨輪滑板送給朋友和家人,並將這個計畫束之高閣。

如果這款滑板在一年前推出,它可能會造成更大的轟動。Arx Pax和Lexus都已經推出自己研發的漂浮滑板,而且是真的漂浮在空中。況且,也有許多人錯把類似的獨輪車滑板取名為「hoverboard」。

在最後,記者調侃說,「這也可能只是一個有錢科學家的中年危機,而不是交通科技的一個大飛躍。但也許你會用你的財富來發明更糟糕的事情。」

雖然這次的募款行動並未成功,不過我們相信這種設計未來還是有實現的一天。

©hoverboard.com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