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關於PG1的10件事
1
關於PG1的10件事
2
詹家姐妹奪網球第一金 混雙詹詠然退賽
3
陳盈駿末節挺身而出 中華臺北男籃拿下16強門票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關於PG1的10件事

2017-02-24
配備館 球類 籃球 NIKE 鞋子

PG1採用低筒設計,專為攻防俱佳的Paul George量身打造,正是Paul George與設計師Tony Hardman協力合作的成果。球鞋外形簡潔,注重功能性,前掌獨特的綁帶以Flywire固定。前掌搭載的Zoom Air氣墊帶來貼地的回應性緩震,同時透過具有個人特色的細節展現獨特風格。

Nike PG1 Ferocity

從PG1設計的細節中可以清楚發現Tony Hardman與Paul George之間的密切聯繫。乍看之下,你可能會忽略了這10件事: 

CRUSADER情結
Nike Zoom Crusader是PG1出現之前Paul George最喜歡的籃球鞋。有趣的是,Tony Hardman正是Crusader的設計師,並且其無縫貼合的特點也反應在PG1的設計中。

源自手稿的綁帶
PG1的前掌綁帶靈感直接來源於Paul George本人,在前幾次見面的時候,他向Tony Hardman展示了自己繪製的心目中理想球鞋的草圖。 

JANOSKI靈感
Paul George最喜歡的休閒鞋是Nike SB Janoski,其中的一些元素為PG1的材質和結構帶來了靈感,替球鞋增色不少。

魚鱗抓地
球鞋的抓地紋理和魚鱗極為相似,反映出Paul George對釣魚的熱愛——這是他與父親Paul George Sr.都很喜歡的休閒活動。

個人印記 
球鞋上的三個小設計展現了Paul George的個人細節。球鞋左腳內側印有“5-1-15”,這是為了在Paul George的第一雙簽名鞋上紀念他女兒Olivia的一歲生日。而Paul George自己的生日“5-2-90”則出現在球鞋右腳內側。右腳的鞋跟提環處印有條紋——象徵著Paul George那次嚴重的右腿骨折後,埋入的治療用鈦合金棒。

家庭為重
精妙的色彩搭配講述著真實的故事。黑曜石色的PG1在鞋跟提環與鞋帶孔上加入了紫色,旨在向他的母親Paulette致敬,與Paul George的球隊色黑曜石藍和黃色完美融合於一體。  

單純的個性
鞋舌上的PG個人標誌將Paul George名字的首字母縮寫成領結形狀,代表著他融合了純真和低調的獨特個性。還需要更多證據嗎?Paul George開著法拉利,卻總在後座上放著一根釣魚杆,就是為了隨時可以找到釣魚的地方。

最後潤色
對材料格外用心。從毛絨麂皮到鱗狀皮革,Tony Hardman和Paul George致力於使每個配色都能擁有獨特且品質優秀的感覺。

PG-13
Paul George的暱稱PG-13是鞋跟上的13字樣的靈感來源。

漫步雲端
PG1鞋盒採用雲彩點綴。為何有如此設計?因為Paul George最早對Tony Hardman提出的要求,就是設計一雙穿起來像“漫步雲端”的球鞋。

PG1的具體性能優勢包括:

1 前掌綁帶採用Flywire科技環形系統,提供適應性支撐 
2 前掌採用Zoom Air單元氣墊,配備毛絨鞋墊,帶來回應性緩震
3 一體化鞋面構造,提供舒適、完美的貼合
4 從魚鱗的結構中吸取靈感,採用多方向刀片鞋底,提供如刀鋒一般銳利的抓地性能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詹家姐妹奪網球第一金 混雙詹詠然退賽

2017-08-29
綜合球類網球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臺北世大運網球女雙金牌戰,上演前二種子廝殺。地主姐妹花詹詠然/詹皓晴以6-1、7-5擊敗同是姐妹的泰國隊Varunya Wongteanchai/Varatchaya Wongteanchai,幫地主隊贏得本屆網球賽場上第一面金牌。

首盤詹皓晴在第4局的截擊得分,幫中華隊率先破發,第6局,中華隊乘勝追擊,詹皓晴網前扣殺,再度破了泰國隊的發球局,局數拉開到5-1領先,隨後也趁勢拿下第一盤。

次盤雙方一路鏖戰到5-5平手,第11局,詹詠然在後場拼命救球,並打出一記漂亮的反拍得分,幫中華隊破發成功,離金牌只剩一局之隔,下一局詹皓晴的發球局雖面臨破發點,但最後仍靠詹詠然在網前的再見截擊,收下金牌。詹皓晴賽後表示,感受到觀眾吶喊,「真的有回家比賽的感覺!」

Wongteanchai姐妹雖然落敗,但仍為泰國進帳銀牌,妹妹Varunya認為這是很好的經驗,「很開心第一次打進世大運女雙金牌戰,能和詹家姐妹交手。」

中華隊詹詠然(左)、詹皓晴擊敗同樣是姐妹檔的泰國隊Varunya_Wongteanchai、Varatchaya_Wongteanchai,幫中華隊在網球項目贏得第一面金牌。

男雙金牌戰則由俄羅斯Richard Muzaev/Aslan Karatsev以6-1、3-6、10-7 擊敗英國Jack Findel-Hawkins/Luke Christopher Johnson,贏得金牌。Karatsev覺得幫助俄羅斯贏得金牌意義非凡,「大多數網球賽都以個人名義參賽,但世大運是代表國家。」Muzaev也認同隊友,說明世大運是他最喜歡的網球比賽之一。

英國男雙雖未延續驚奇之旅,但Johnson說他們已全力以赴,不留遺憾,「接下來我會休息幾天,然後為職業賽努力」而Findel-Hawkins則重返校園,完成剩餘學業。

男雙金牌戰由俄羅斯組合擊敗英國贏得金牌;銅牌則是日本、中國香港隊。

詹詠然原預計女雙金牌戰後,要與謝政鵬(Hsieh Cheng-Peng)出戰混雙四強賽,但詹詠然在女雙金牌戰耗費不少體能,導致暈眩症發作,最後決定混雙棄賽,謝政鵬特地到球場跟現場球迷道歉,「希望大家接下來繼續支持中華隊,幫莊吉生、李亞軒加油。」

網球女雙金牌戰,詹詠然(坐)數度身體不適,醫護人員上前詢問。
詹詠然原預計女雙金牌戰後,要與謝政鵬出戰混雙四強賽事,但因她暈眩症發作只好棄賽,謝政鵬也特地來到球場跟球迷道歉致意。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陳盈駿末節挺身而出 中華臺北男籃拿下16強門票

2017-08-25
賽事球類話題新聞籃球台北世大運

「賽前大家都不看好我們能贏,但我們能做到的,就是相信。」中華臺北男籃隊當家後衛陳盈駿,24日晚間在臺北小巨蛋、超過一萬兩千名球迷歡呼聲中,於面對韓國的傳統對決,末節再度挺身而出,率隊以80:76擊敗強敵韓國,確定拿下16強門票。

陳盈駿末節挺身而出 中華臺北男籃拿下16強門票

攸關中華男籃能否確定取得16強門票、面對韓國的關鍵一戰,韓國隊克服總教練Yang Hyung Suk第三節遭吹判兩次技術犯規、驅逐出場,被拉開差過10分差劣勢,末節一度取得5分領先。

但總教練Charlie Parker第四節前告訴陳盈駿:「現在是你的時刻,你該接管比賽。」陳盈駿沒讓教練和滿場球迷失望,末節再次挺身而出,末節攻下9分,全場攻下26分、7籃板、10助攻和3抄截,帶領中華隊再度逆轉。

一向內斂的陳盈駿,末節數度得手怒吼,展現難得亢奮情緒。他賽後有感而發:「這應該是我打過『最球迷』的一場比賽,也是最想贏的比賽。很多人不看好我們,但我們代表中華隊,想為臺灣而戰,之所以這麼激動,是想要和隊友拿下每一場勝利。」

中華隊總教練Charlie Parker說:「我很榮幸和這些年輕球員站在同一線,我和他們一起集訓兩年,我們就像大家庭一樣,無論發生什麼事都在一起,他讓我們相信,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很多人說我們不夠好,進不了8強,但我相信我們能做到。」

韓國主力得分手Kang SangJae攻下26分、14籃板;中華隊除了陳盈駿,李愷諺攻下14分、8籃板,另外中鋒范士恩面對韓國長人陣攻下「雙十」10分、11籃板,成為球隊獲勝隱形功臣。

中華男籃拿下史上首度在世大運的三連勝,這一勝之後,確定不會掉到分組最後兩名,取得16強資格。25日與目前不敗的小組龍頭塞爾維亞之戰,勝負將關係到、能否取得隊史首度世大運男籃8強門票。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