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70歲的喬,花7天周遊7大洲馬拉松,證明跑步無年齡限制
1
70歲的喬,花7天周遊7大洲馬拉松,證明跑步無年齡限制
2
UA專業教練免費跑步課程 現場體驗實況
3
里約奧運女子馬拉松:克服變數,締造堅持的奇蹟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70歲的喬,花7天周遊7大洲馬拉松,證明跑步無年齡限制

2017-03-28
人物誌 跑步 馬拉松 高齡 故事

現年70歲的華裔阿嬤喬‧史密斯(Chau Smith) 在今年的1月25日花了七天在全球七大洲跑完七場馬拉松。問她是否一直喜愛跑步,她卻說:年輕的時候一點也不愛跑步,甚至覺得那是最無聊的運動。但她後來想法卻改變了,這次的目的也是為自己慶祝七十大壽的方式。

現年70歲的華裔阿嬤喬‧史密斯(Chau Smith) 連續七天在全球七大洲跑完七場馬拉松 ©CNN

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誰都能跑步

喬在澳洲、新加坡、埃及開羅、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加登城、智利蓬塔阿雷納斯和南極洲的喬治王島跑了7次馬拉松。在這幾天裡,她每天一大早就起床,跑完全馬之後,就立刻乘飛機趕到下一個目的地。
 
負責馬拉松行程規劃的旅遊公司老闆史蒂夫·希布斯 (Steve Hibbs)表示,周在整個過程中克服了許多困難,如果要用一個單字來形容她,那就是成果。她想以自身的經歷證明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出去跑步,完成這項壯舉,著時非常令人欽佩。

雖然阿嬤曾跑過許多次馬拉松,但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跑完7洲馬拉松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她特意進行了數月的訓練。她表示自己花了8個月的時間訓練,甚至在最後的4個月,每周的跑量高達200公里。

戰爭的碎片,造就永不回頭的念力

喬出生於越南,在她出生5個月之後,父親因為越法戰爭的緣故而喪命,她13歲時在越南戰爭期間也曾不幸被炸彈炸傷,住院整整一周。如今她的右腳以及右臂,還存留有當年未清除乾淨的碎片。她說,有時候在跑步的時候,會感覺到這些碎片好像快要從肉裡面刺穿出來。她也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訓練好自己的身體,所以即使真的很痛苦,也依然正面思考自己仍是一位幸運的人。
 
1972年喬舉家來到美國,期間也在工廠和餐廳兩個地方工作過。在這之前,她有過一段婚姻,但因某些原因而離婚了,身為兩個女兒的單親媽媽,她每天早上五點就出門工作,直到半夜才回家。

直到在1982年的某個聖誕派對中,她遇到了現任丈夫麥克·史密斯 (Michael Smith),喬一直以為麥克與她一樣喜愛跑步,卻沒想過,他跑步全是為了能跟她在一起。

喬與丈夫麥克在堪薩斯城( Kansas City)跑了一場5K的比賽

現在在密蘇里州,周擁有自己的乾洗店。雖然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但只要一想起跑步,她就會感到很開心、興奮,甚至無法用言語表達。

1995年,喬48歲的時候,她在堪薩斯城( Kansas City)跑了一場5K的比賽。由於過敏體質,使她長期需服用抗生素來治療鼻竇炎。在比賽的那天卻不幸發作,迫使她必須戴著氧氣面罩跑步,雖然當時並未真的感到不適,並順利完賽,但麥克卻非常擔心她。此時周卻反過來與丈夫說:「我下一次還要跑半馬!」結果三個月後,她真的說到做到,同時也鼓勵自己,既然跨出去了,就永不回頭。

因為熱愛,所以值得

在密蘇里州參加過各類馬拉松比賽後,很快地,她開始走向世界。 2013年,她還參加了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比賽,但因為發生爆炸案而沒有跑完。不過,她在之後的兩年都有參加了波士頓馬拉松。
 
喬與她的先生一起參加七大洲的比賽,在還未開始前,當喬向麥克提到這次挑戰的時候,麥克雖然擔心她可能受傷,但還是給予了全力支持。周也對家人說,即便是發生了什麼不幸的事情,那也是因為她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是值得的。
 
話雖如此,但喬依然在開賽前做足了準備;她從跑步教練、運動醫生,物理治療師和營養學家那裡尋求建議,並規劃了一個訓練計劃,建立她的耐力。

喬曾是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的參加者 ©Thy Tran

她表示自己最喜歡的一場比賽是在埃及開羅,由於當時飛機晚點,迫使她們卻只剩下6個半小時的時間完賽,雖然非常緊張,但相對來說也是人生中難得的回憶。

以喬的程度來說,她通常可以在五個小時內完成一場馬拉松比賽,但是連續幾天都要跑步,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跑得一樣快,但最後她只花了5個小時51分鐘完成了埃及開羅的比賽,也是7場馬拉松裡面成績最好的一場。

©kshb.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UA專業教練免費跑步課程 現場體驗實況

2018-03-08
課程UNDER ARMOUR跑步話題

Under Armour全台五家旗艦門市的「UA Protect This House 訓練教室」陸續在三、四月開跑,運動星球特別赴台北大安門市,幫讀者現場體驗3月7日第一堂課「UA跑步教室-跑鞋選擇、飲食補給、基礎跑姿介紹」。往後,包含訓練、跑步、運動飲食等內容多元的課程,將固定每周免費分享給運動愛好者,就以下教學現場實況內容,讓我們搶先體驗充實有趣的跑步課。

UA專業教練免費跑步課 現場體驗實況

今日師資
UA跑步教練 梁哲睿
經歷:現役競走選手,為中長跑選手出生,實戰經驗以及路跑教學非常充足。利用科學化訓練,打破以往土法煉鋼傳統的訓練模式,目標帶起科學化訓練風潮。

Part 1 基礎跑姿-怎麼跑步不會受傷?

1. 跑步時直視正前方,才能讓脖子放鬆、避免過度聳肩。
2. 手臂的擺動會影響步伐。跑步時手在胸口正前方自然地前後擺動,手臂彎曲夾角約90度。
3. 身體直立站跑,臀部重心不往後放,軀幹打直才會將跑步動作轉為「向前的運動」。
4. 腳往前抬不後勾可提速,抬起時的重心在臀部後面正下方。落腳位置很重要,因為跑步時身體承受的體重會是原本的1-2倍,通常頂尖運動員採取前腳掌著地,但一般跑者建議全腳掌著地。

教練示範跑步時的正確擺手方式

Part 2 運動飲食補給

1.跑步前建議2小時進食好讓身體來的及消化,補充的如麵包等易消化食物。
2.跑步途中15分鐘補充一次水,一口即可,不要等到口渴再補充,否則運動表現會下降。跑步30分鐘內可補充碳水化合物飲品,跑1小時可吃香蕉、羊羹、能量膠等固體食物,但食物可因身體狀況調整,也有一些人跑半馬21公里全程不進食。
3.運動結束30分鐘內建議只補充乳清蛋白等運動飲品,30分鐘後再進食,否則身體疲勞來不及代謝;最佳時間是運動後30分鐘到1小時,食物建議低GI飲食,這時進食能補充流失的熱量也不易累績成太多脂肪。切記不能不吃,否則讓疲勞時間延長、肌肉恢復時間過長,影響之後的運動表現。

Part 3 跑鞋選擇

1. 不穿新鞋去比賽,否則不適應可能磨腳,甚至破皮流血。
2. 入門者建議挑選厚軟底跑鞋,練習長距離慢跑也建議穿軟底,但競賽時可選擇硬薄底鞋。
3. 鞋帶綁緊不讓腳有鬆脫感,但注意不要綁到腳不舒服,有些跑者出現黑指甲就是因為鞋帶綁太緊造成。

跑步入門者與長距離慢跑時,建議挑選厚軟底跑鞋

Part 4 練習時刻

首先教練要求倆倆分組,互相練習擺手、抬腳、身體向前傾等基本動作;接著請參加者以各種不同的抬腿幅度跑、跟著繩梯踮步跑等連貫姿勢,並選出姿勢最佳者示範。最後以有獎問答結束充實的課程。

以繩梯訓練墊步跑

訓練教室資訊

地點:UA台北大安門市、台北信義忠孝門市3月起開課;台中米平方門市、高雄裕誠門市、桃園中悅門市4月陸續開課
時間:台北大安、信義忠孝門市每周三或四19:00-20:00(課程約1至1個半小時);台中、高雄4/11-7/4每周三19:00-20:30;桃園4/14-7/7每周六9:00-10:30(端午連假皆暫停1次)
課程規劃:以大安門市為例,包括跑步教室、團跑、運動防護講座、徒手體能訓練、生活飲食營養等內容。
各門市課程及確切時間將公布於臉書粉絲專頁活動頁面,每次公布2-3周內課程。
報名:門市現場預約報名
人數:每場限15-20人
費用:無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里約奧運女子馬拉松:克服變數,締造堅持的奇蹟

2016-08-15
馬拉松故事奧運里約奧運跑步話題

8/14早上9點半,在快30度的高溫之下,完成了2016里約奧運女子馬拉松的競賽,由肯亞老將蘇姆貢(Jemima Sumgong),以2小時24分04秒 ,拿到金牌。然而能夠在這樣酷熱的天氣之下跑完42.195公里的距離,她們背後的努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2016里約奧運女子馬拉松 ©abc.net.au

同心協力,專注一致

此次的競賽場上除了前幾名的選手外,也有許多值得關注的亮點。像是愛沙尼亞的三胞胎姊妹Lily, Liina, and Leila共同登上奧運舞台,金髮碧眼的模樣成為場上的焦點。不僅如此,還有一對看似低調,實力卻超級堅強的北韓雙胞胎選手金慧慶和金慧成以2小時28分36秒的好成績分別拿下第10名和第11名,離肯亞選手僅不到5分鐘的距離。在整場比賽的過程中,兩人同心協力,專注一致,從頭到尾緊跟著非洲選手的車尾燈,為的就是希望能與她們一樣,有著傲人的表現。
 
雖然她們是姊妹,但是她們說,在賽場上,我們就是一個團隊,無論好壞,都要一起拚到最後,這樣的精神也感動了在場許多的記者,也難怪她們能夠在里約奧運上力敵許多歐洲與非洲的選手。

北韓雙胞胎馬拉松選手金慧慶和金慧成 ©fitz.hk

奧運唯一目標:堅定自己的力量

緊隨其後的是兩位日本選手,第14名的福士加代子與19名的田中智美。福士加代子在第5公里的時候,突然加速衝上最前面3分速的非洲集團,一路緊咬不放至20公里才漸漸遠離,意志力真的相當的堅強。

中間的福士加代子一路緊咬非洲集團不放 ©sportsnavi.yahoo.co.jp

然而不屈不撓的田中智美雖然沒有追上福士加代子的速度,但合作無間的她們也讓田中智美於6公里的時候,追上3分半分速的北韓雙胞胎選手直到25公里才將距離拉開。

田中智美(左) ©headlines.yahoo.co.jp

在比賽的過程中,滿滿的加油聲,有一半皆是來自日本的朋友,有的粉絲看見自己的偶像,甚至一路跟著她們跑,這樣的畫面除了激勵人心外,也展現出了日本的團結。

福士加代子接受訪問的時候表示,雖然沒有得到金牌,但在這樣炎熱的天氣裡,她已經做出最大的努力,也在每個在賽中為他加油的粉絲大聲表達感謝。在日本呼聲最高的田中智美,19名的成績跌破了他自己與許多人的眼鏡,雖然沒有符合大家的期望,但她表示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力量,她也相信,這份力量大家一定都能感受的到。

福士和田中謝謝大家給予她們的鼓勵 ©mainichi.jp

還有一位日本選手伊藤舞不及福士和田中,最終拿下第46名的成績。伊藤說,站在奧運的殿堂上,我們唯一的目標就是堅定自己的力量。如果未來還有機會,她依然會好好把握,表現出最佳的自己。

日本馬拉松選手伊藤舞 ©sankei.com

堅強背後的溫柔面

香港選手姚潔貞在里約奧運女子馬拉松以2小時36分11秒的成績拿下第39名,同時也破了個人PB。雖然僅差22秒就能打破2004雅典奧運的香港選手陳敏儀的紀錄,但是潔貞卻一點也不感到可惜,反而認為這樣才有進步的空間。

跑到10公里的時候,潔貞在一個不注意之下,被對手追過,且當時正處於逆風狀態,使她愈跑愈慢,花了1小時18分才到達21公里,也比她自己所設定的時間要來的慢些,最後她以追過幾個是幾個當作激勵自己的方式,穩穩拿下這樣的成績。

接下來,姚潔貞也打算暫別賽道,回歸家庭,她表示:「過去家人知道我要練跑,都不敢給我壓力,如今,我完成了人生的夢想,是該回饋的時候了。」此時也展現出了潔貞堅強背後的溫柔面。

香港馬拉松選手姚潔貞 ©topick.hket.com

沒有放棄的理由,跑就對了

跑到抽筋也不放棄,我國好手謝千鶴和陳宇璿,此次分別以2小時54分18秒以及3小時09分13秒完賽,跑出我國奧運女子馬拉松最佳成績,同時也達成生涯另一個里程碑。

台灣馬拉松選手陳宇璿(左)、謝千鶴(右) ©謝千鶴臉書

謝千鶴表示到25k後不僅腳趾頭和小腿都抽筋了,中間試圖想加速或變換步伐,但又怕會完全抽筋,天氣熱,內心也矛盾…但她想像著自己是她的偶像許芳玉,一定能撐到最後,所以就這樣帶著阿芳姐的精神以及她的份一起回終點,也打破了許玉芳在12年前的雅典奧運會上所創下的紀錄兩小時55分58秒,賽後她更難掩激動地說:「覺得不可思議,最初覺得奧運好像遙不可及,但一步一步朝著達標甚至是超越達標前進,現在已經跑完了很高興,雖然沒辦法跟前面集團跑在一起,但能跟她們一起比賽已經很榮幸了。」

23歲的馬拉松小將陳宇璿與謝千鶴一樣,皆是初登奧運殿堂。根據麗台運動訪問陳宇璿表示「跑到後面有點爆掉,但還是要堅持住,看到救護車在右邊,我就跑左邊,因為我死都要完賽。」
這樣的努力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媽媽。8月3日是宇璿媽媽的生日,也是宇璿這次在奧運比賽過程中最掛心的事,這次能登上奧運的殿堂一切都要感念媽媽在背後的支持,從年輕開始就兼兩份工養家,只為了支持她與妹妹的夢想,陳宇璿哽咽說。達成與媽媽的約定,如今終於站上奧運舞台,是陳宇璿一生的夢想。

台灣馬拉松小將陳宇璿 ©陳宇璿臉書

任何的比賽到了場上都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變數,但能夠從國內進入到世界的殿堂,對很多選手來說是一生的夢想,成績對他們說說固然重要,但是到了場上,除了成績,更多比的是堅持下去的毅力,說來容易,但因著這些意想不到的變數,能撐到最後實屬不意,沒有這些耐心與勇氣,又哪來能破這些紀錄呢?想想,如果是我們,當碰到以上那些變數的時候,能堅持到最後嗎?

堅持到底是最難的事 ©newsheadlines.com.ng
©nbcolympics.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