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70歲的華裔阿嬤喬‧史密斯(Chau Smith) 在今年的1月25日花了七天在全球七大洲跑完七場馬拉松。問她是否一直喜愛跑步,她卻說:年輕的時候一點也不愛跑步,甚至覺得那是最無聊的運動。但她後來想法卻改變了,這次的目的也是為自己慶祝七十大壽的方式。
喬在澳洲、新加坡、埃及開羅、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加登城、智利蓬塔阿雷納斯和南極洲的喬治王島跑了7次馬拉松。在這幾天裡,她每天一大早就起床,跑完全馬之後,就立刻乘飛機趕到下一個目的地。
負責馬拉松行程規劃的旅遊公司老闆史蒂夫·希布斯 (Steve Hibbs)表示,周在整個過程中克服了許多困難,如果要用一個單字來形容她,那就是成果。她想以自身的經歷證明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出去跑步,完成這項壯舉,著時非常令人欽佩。
雖然阿嬤曾跑過許多次馬拉松,但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跑完7洲馬拉松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她特意進行了數月的訓練。她表示自己花了8個月的時間訓練,甚至在最後的4個月,每周的跑量高達200公里。
喬出生於越南,在她出生5個月之後,父親因為越法戰爭的緣故而喪命,她13歲時在越南戰爭期間也曾不幸被炸彈炸傷,住院整整一周。如今她的右腳以及右臂,還存留有當年未清除乾淨的碎片。她說,有時候在跑步的時候,會感覺到這些碎片好像快要從肉裡面刺穿出來。她也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訓練好自己的身體,所以即使真的很痛苦,也依然正面思考自己仍是一位幸運的人。
1972年喬舉家來到美國,期間也在工廠和餐廳兩個地方工作過。在這之前,她有過一段婚姻,但因某些原因而離婚了,身為兩個女兒的單親媽媽,她每天早上五點就出門工作,直到半夜才回家。
直到在1982年的某個聖誕派對中,她遇到了現任丈夫麥克·史密斯 (Michael Smith),喬一直以為麥克與她一樣喜愛跑步,卻沒想過,他跑步全是為了能跟她在一起。
現在在密蘇里州,周擁有自己的乾洗店。雖然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但只要一想起跑步,她就會感到很開心、興奮,甚至無法用言語表達。
1995年,喬48歲的時候,她在堪薩斯城( Kansas City)跑了一場5K的比賽。由於過敏體質,使她長期需服用抗生素來治療鼻竇炎。在比賽的那天卻不幸發作,迫使她必須戴著氧氣面罩跑步,雖然當時並未真的感到不適,並順利完賽,但麥克卻非常擔心她。此時周卻反過來與丈夫說:「我下一次還要跑半馬!」結果三個月後,她真的說到做到,同時也鼓勵自己,既然跨出去了,就永不回頭。
在密蘇里州參加過各類馬拉松比賽後,很快地,她開始走向世界。 2013年,她還參加了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比賽,但因為發生爆炸案而沒有跑完。不過,她在之後的兩年都有參加了波士頓馬拉松。
喬與她的先生一起參加七大洲的比賽,在還未開始前,當喬向麥克提到這次挑戰的時候,麥克雖然擔心她可能受傷,但還是給予了全力支持。周也對家人說,即便是發生了什麼不幸的事情,那也是因為她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是值得的。
話雖如此,但喬依然在開賽前做足了準備;她從跑步教練、運動醫生,物理治療師和營養學家那裡尋求建議,並規劃了一個訓練計劃,建立她的耐力。
她表示自己最喜歡的一場比賽是在埃及開羅,由於當時飛機晚點,迫使她們卻只剩下6個半小時的時間完賽,雖然非常緊張,但相對來說也是人生中難得的回憶。
以喬的程度來說,她通常可以在五個小時內完成一場馬拉松比賽,但是連續幾天都要跑步,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跑得一樣快,但最後她只花了5個小時51分鐘完成了埃及開羅的比賽,也是7場馬拉松裡面成績最好的一場。
什麼是跑者瑜伽?就是讓跑者透過瑜伽訓練來提升自己,而瑜伽對跑者的作用,就在於它能改善肌肉使用不均勻的狀況,使肌肉拉長、關節復位,並且透過伸展的動作讓身體更穩定,於是,跑者能表現出更好的狀態,來面對跑步過程中的各種艱困挑戰。
跑步這項運動,不僅是全世界最普及且最受一般人歡迎的運動,也是檢視一個人身體狀況的健康櫥窗,在跑步的過程中,可以關及一個人的心肺、肌力、肌耐力和動作模式等,但透過瑜伽,可以互相配合,變成相輔相成的一項運動。
現在,許多不同領域的運動員,都已經將瑜伽納入他們的體能訓練計畫中,從跑者、單車騎士,到足球以及網球明星都是如此,例如超馬冠軍史考特・傑瑞克(Scott Jurek)、自行車手卡德爾·伊凡斯(Cadel Evans)、足球運動員瑞恩・吉格斯(Ryan Giggs)與職業網球選手安迪·穆雷(Andy Murray)等,這些運動員都是有在一直持續做瑜伽。
一般來說,運動員做瑜伽主要是為了避免受傷,且瑜伽能幫助身體伸展,固定時間來練習瑜伽,再加上按摩和適當的休息,對於跑者來說,都能避免一些運動傷害的發生,像是足底筋膜炎、髂脛束症候群等。
對於許多跑者來說,瑜伽扮演的是預防身體傷害的角色,但其實,瑜伽還可以從許多方面來改善跑者的跑步狀態,例如調整跑步的姿勢、增進自我知覺、並且使心靈更為敏銳。
呼吸法是瑜伽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呼吸的調整對許多運動員來說,是非常重要,也是增進運動表現的技巧。剛入門跑步的新手,常常跑下來一趟就覺得非常喘,但隨著心血管的功能慢慢增強,可以嘗試以瑜伽的呼吸技巧來改善跑步的表現,首先,可以先觀察自己的呼吸,以及練習腹式呼吸的開始,然後進階到用更具技巧性的方式來調整呼吸,與步伐的長度比例,並且協調跑步的步調與心智的專注力。
為此,整理了跑者練習瑜伽的九大好處:
許多跑者都是因為受傷才開始做瑜伽,如果能以預防傷害為出發點,會比用來幫助傷害更有效益。
瑜伽的傷害預防效果包括,讓身體能正常活動外,還可以改善肌力、身體穩定性、協調性與身體知覺等,在不容易受傷的同時,也能提升身體的意識,在快受傷前就可以馬上發覺,而不是等到受傷後才意識到。
對於跑者來說,平時除了做足訓練之外,還必須有更良好的專注力才能提升表現。
在跑步或比賽時,有時候會因為緊張或心不在焉,導致結果不理想,尤其是對長跑的人來說,必須透過瑜伽來駕馭自己心靈,並且磨練自己的專注力。
對許多頂尖運動員來說,呼吸不只是身體的反應,也是提升運動的表現,在比賽前容易緊張的跑者,可以練習鎮定情緒的呼吸法,使身心靈都放鬆,讓比賽時,能更減緩許多壓力,並能更輕鬆出擊。
許多跑者在跑步時,下巴與肩頸的快縮肌會因為壓力而迅速收縮,會因為壓力而迅速收縮,使這些部位肌肉過度緊繃,不但會阻礙跑步時的手臂擺動,還會讓跑者無法輕鬆跑步,並消耗精力、限制呼吸。透過瑜伽的伸展、呼吸、放鬆運動來處力這些緊繃的肌肉,可以舒緩很多身體的不適。
抬頭挺胸跑,這個姿勢是一個跑步的基本姿勢,但許多跑者在跑步時,可能都會忽律跑步的正確姿勢,當姿勢不正確時,就可能會造成身體受傷,透過瑜伽來矯正身體,讓跑步時能回到正確的姿勢,才能有效提升運動表現。
身體知覺對坡地跑者或是野徑跑者來說,更格外重要,因為往往跑這類型的跑者,都要面對崎嶇的路做出立即的反應,透過練習瑜伽,可以強化腳部、踝與小腿肌肉,有助於吸收在堅硬路面上跑步所帶來的衝擊。
擁有良好的核心肌群,才能更穩定身體,在跑步時也比較不容易失去平衡,許多物理治療師都會建議跑者需要透過瑜伽來加強核心的肌群,不僅能強化身體,還能預防傷害。
在跑步前透過伸展肌肉,才能讓跑步的過程中順暢跟輕盈,跑步後伸展,是幫助肌肉的放鬆,減低身體的疲勞感,對於一個希望跑步過程中,腳步能保持輕盈以及跑完降低肌肉緊張感的跑者來說,這是一種理想的選擇。
透過瑜伽的呼吸、放鬆、伸展、冥想,都可以幫助跑者心靈更加平靜,這些動作,還可以讓身心更加放鬆,雖然這是最古老的方式,但也是最有效的休息方式。
總之,你如果是一個跑者,可以將瑜伽融入日常生活當中的訓練,這樣不僅對身心靈都有益處,還可以提升自己運動後的表現。
瑜珈可以幫助放鬆臀部,四肢,腿部肌肉和其他容易緊繃的區域神經。
紐約的物理治療師和瑜伽教練Diana Zotos說:「在理想的情況之下,跑者至少每週透過練習瑜伽一個小時來平衡他們的身體和心靈。」不論哪個姿勢,都可有助於提高跑步時的表現,減少傷害風險,緩解壓力,並增加正能量。
以下8個瑜珈動作,每天花10分鐘,有助提升跑步性能以及正能量。
步驟1:右腳小腿往前儘量靠近墊子的前緣,並與前緣平行;右腳膝蓋靠近右手手腕,右腳腳踝靠近左手手腕。
步驟2:後腿在背後伸直並以腳趾踩地,將髖部向下貼近地面。
步驟3:上半身向上延伸,吸氣、吐氣,保持45秒。
高弓步式有助伸展下半身肌肉與胸口。
步驟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雙腳伸直微微張開,雙手撐地,頭部自然垂下。
步驟2:右膝往臉部方向抬起。
步驟3:右腳踩在雙手之間,身體呈低弓步式姿勢。
步驟4:掌心回到雙腳之間,雙手向上舉起,手臂貼著雙耳。右腳膝蓋成九十度,不要往前超過膝蓋,膝蓋與腳踝成垂直,維持動作三次呼吸的時間後換腳。
低弓步式有助伸展下半身肌肉。
步驟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上身前彎,後腿打直,手掌完全接觸地面。
步驟2:左腳往後跨一大步,左腳往後伸直,右腿彎曲,上身保持挺直。
步驟3:雙手合十,左肘頂於右膝外側,停留15秒。
步驟4:換邊,重複以上動作。
低弓步式有助伸展下半身肌肉。
步驟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上身前彎,後腿打直,手掌完全接觸地面。
步驟2:將右腿抬高,形成下犬式後踢的動作,伸展你的髖部,然後彎曲膝蓋。
步驟3:右腳小腿掃向墊子前方,在髖部朝地面降下形成單腿鴿式時,讓小腿與墊子前緣平行。
步驟4:彎曲左膝並握住左腳,將腳擺在左手手肘的彎曲處,然後試著將臀部筆直地抬離地面。
步驟1:膝蓋彎曲並朝身體兩側張開,將兩腳掌貼合,擺在身體前方約 30-60 公分處。
步驟2:雙手握住腳踝。深深吸一口氣以伸展脊柱,然後在感到舒適的範圍內,盡量將身體往前傾。
步驟3:頭部下沉並放鬆肩膀,停留45秒。
橋式有助於伸展脊椎與腿部肌肉。
步驟1:輕鬆躺在瑜伽墊上做準備。
步驟2:膝蓋彎曲,雙腳張開與臀部同寬,雙腳與瑜伽墊外圍保持平行。雙手手掌朝下,向外伸直。
步驟3:雙腳用力往下踩,將下身提起。
步驟4:慢慢移動肩膀讓雙手可以在下方交握,如果不行,將雙手至於身體兩側即可,維持動作三個呼吸的時間。
步驟1:脊椎平躺於地面。
步驟2:臀部貼牆,雙腿順勢抬起靠牆。
步驟3:肩膀平貼地面,胸口挺起、不塌陷。
步驟4:緩緩深呼吸,可停留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