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70歲的喬,花7天周遊7大洲馬拉松,證明跑步無年齡限制
1
70歲的喬,花7天周遊7大洲馬拉松,證明跑步無年齡限制
2
避免馬拉松撞牆期的4個秘密
3
跑步一小時,能延長壽命七小時?美國專家這麼說...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70歲的喬,花7天周遊7大洲馬拉松,證明跑步無年齡限制

2017-03-28
人物誌 跑步 馬拉松 高齡 故事

現年70歲的華裔阿嬤喬‧史密斯(Chau Smith) 在今年的1月25日花了七天在全球七大洲跑完七場馬拉松。問她是否一直喜愛跑步,她卻說:年輕的時候一點也不愛跑步,甚至覺得那是最無聊的運動。但她後來想法卻改變了,這次的目的也是為自己慶祝七十大壽的方式。

現年70歲的華裔阿嬤喬‧史密斯(Chau Smith) 連續七天在全球七大洲跑完七場馬拉松 ©CNN

親身經歷,告訴大家誰都能跑步

喬在澳洲、新加坡、埃及開羅、荷蘭阿姆斯特丹、美國加登城、智利蓬塔阿雷納斯和南極洲的喬治王島跑了7次馬拉松。在這幾天裡,她每天一大早就起床,跑完全馬之後,就立刻乘飛機趕到下一個目的地。
 
負責馬拉松行程規劃的旅遊公司老闆史蒂夫·希布斯 (Steve Hibbs)表示,周在整個過程中克服了許多困難,如果要用一個單字來形容她,那就是成果。她想以自身的經歷證明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出去跑步,完成這項壯舉,著時非常令人欽佩。

雖然阿嬤曾跑過許多次馬拉松,但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跑完7洲馬拉松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她特意進行了數月的訓練。她表示自己花了8個月的時間訓練,甚至在最後的4個月,每周的跑量高達200公里。

戰爭的碎片,造就永不回頭的念力

喬出生於越南,在她出生5個月之後,父親因為越法戰爭的緣故而喪命,她13歲時在越南戰爭期間也曾不幸被炸彈炸傷,住院整整一周。如今她的右腳以及右臂,還存留有當年未清除乾淨的碎片。她說,有時候在跑步的時候,會感覺到這些碎片好像快要從肉裡面刺穿出來。她也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訓練好自己的身體,所以即使真的很痛苦,也依然正面思考自己仍是一位幸運的人。
 
1972年喬舉家來到美國,期間也在工廠和餐廳兩個地方工作過。在這之前,她有過一段婚姻,但因某些原因而離婚了,身為兩個女兒的單親媽媽,她每天早上五點就出門工作,直到半夜才回家。

直到在1982年的某個聖誕派對中,她遇到了現任丈夫麥克·史密斯 (Michael Smith),喬一直以為麥克與她一樣喜愛跑步,卻沒想過,他跑步全是為了能跟她在一起。

喬與丈夫麥克在堪薩斯城( Kansas City)跑了一場5K的比賽

現在在密蘇里州,周擁有自己的乾洗店。雖然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但只要一想起跑步,她就會感到很開心、興奮,甚至無法用言語表達。

1995年,喬48歲的時候,她在堪薩斯城( Kansas City)跑了一場5K的比賽。由於過敏體質,使她長期需服用抗生素來治療鼻竇炎。在比賽的那天卻不幸發作,迫使她必須戴著氧氣面罩跑步,雖然當時並未真的感到不適,並順利完賽,但麥克卻非常擔心她。此時周卻反過來與丈夫說:「我下一次還要跑半馬!」結果三個月後,她真的說到做到,同時也鼓勵自己,既然跨出去了,就永不回頭。

因為熱愛,所以值得

在密蘇里州參加過各類馬拉松比賽後,很快地,她開始走向世界。 2013年,她還參加了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比賽,但因為發生爆炸案而沒有跑完。不過,她在之後的兩年都有參加了波士頓馬拉松。
 
喬與她的先生一起參加七大洲的比賽,在還未開始前,當喬向麥克提到這次挑戰的時候,麥克雖然擔心她可能受傷,但還是給予了全力支持。周也對家人說,即便是發生了什麼不幸的事情,那也是因為她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是值得的。
 
話雖如此,但喬依然在開賽前做足了準備;她從跑步教練、運動醫生,物理治療師和營養學家那裡尋求建議,並規劃了一個訓練計劃,建立她的耐力。

喬曾是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的參加者 ©Thy Tran

她表示自己最喜歡的一場比賽是在埃及開羅,由於當時飛機晚點,迫使她們卻只剩下6個半小時的時間完賽,雖然非常緊張,但相對來說也是人生中難得的回憶。

以喬的程度來說,她通常可以在五個小時內完成一場馬拉松比賽,但是連續幾天都要跑步,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否跑得一樣快,但最後她只花了5個小時51分鐘完成了埃及開羅的比賽,也是7場馬拉松裡面成績最好的一場。

©kshb.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避免馬拉松撞牆期的4個秘密

2017-07-06
全馬訓練跑步訓練觀念馬拉松跑步知識庫

在一次次的馬拉松過程中,是否曾遇過撞牆期呢?當下的你,或許會感覺到害怕、失去安全感,更不明白為何會發生以及該如何解決?
 
美國跑步教練Jenny Hadfield (珍妮·哈德菲爾德)表示,有撞牆的感覺是正常的。這是因為肌糖原(肌肉中糖的儲存形式)在劇烈運動消耗大量血糖時,肌糖原分解供能,而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必須先分解產生乳酸,經血液循環到肝臟,再在肝臟內轉變為肝糖原或合成為葡萄糖。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你會有遇到撞牆的感覺了,以下4點避免這樣情況的方法供你參考。

建立強健的基礎

一個強健的基礎跑步里程和健身課程能夠幫助你在比賽的時間上更長更強。從健身方面開始,在比賽前的幾周或幾個月內建立訓練,確保在足夠時間的情況下建立基礎以對你下一個比賽目標產生幫助。
 
對於新手來說,這可以幫助你輕鬆地跑完大部分的里程數,以5K或是10K的里程來說,只需花8到12周練習、半場馬拉松則是12到14週的時間,以及全程馬拉松的16到20週。 經驗豐富的選手可以在同一段時間內跑步,並在每週更長的跑步練習中建立各種不同形式的鍛煉(像速度跑、山徑跑,模擬跑等)。

努力鞭策自我

為了避免在馬拉松比賽中遇到撞牆期,你需要在輕鬆的配速中儘早調整自己的步伐,努力鞭策自己前進到中等距離與中等的配速領域中,最後到達終點。這樣做,不但可以保存糖原儲備,還能維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在最後幾公里內的速度推進,甚至超過你所想像。

如果在比賽上半場遇到逆風,或許你會跑得更慢,但並不會耗盡你的糖原儲備。但若你能夠在逆風之中依然跑在你設定的目標配速上,才有可能會迅速的消耗你所儲存的能量。

模擬訓練場景

如果你想參加馬拉松比賽,你需要在訓練中模擬比賽狀況,並建立適合跑步的體能,把比賽的精力融入到周末的訓練和長跑中。
 
競速節奏訓練
•輕鬆地跑10分鐘。
•在模擬比賽中跑20到30分鐘。 (專注其中,運用僅能回答單字的速度跑,並且重複鍛鍊,直到比你原來設定的目標快為止。)
•輕鬆地跑10分鐘。
 
模擬比賽訓練
在上半場,以輕鬆的方式跑8到10英里,下半場則是以集中或加強速度的方式進行。這是一種循序漸進,在過程中給予自我的心理建設,不至於後期的一些外在因素,而增加撞牆的風險。
 
此外,在與你比賽場上相似的地形訓練也是明智之舉。如果你準備跑台北馬拉松,可以在很多平路面上做長跑練習,反之,如果你報名萬金石馬拉松,則需選在山上訓練,讓身體將適應當天可能帶來的衝擊力,並且減少在比賽日肌肉抽筋的風險。

調整營養補充

在比賽前幾天縮短練習的里程數,讓肌肉儲存比賽當天的糖原。在比賽前補充營養能夠幫助你在比賽期間提升獲獎的可能性。所以,在平時的訓練期間,計畫一套熟悉以及適合你體質的菜單,並在賽前習慣這些晚餐和早餐的進食時間以助於你在場上表現出最好的自己。
 
對於跑步補給,運動營養學家的一個共同指導方針是每小時補充30到60克碳水化合物。你可以在這個範圍之內進行自我實驗,並根據需要,增加攝入的能量。在長時間的訓練和比賽中,記錄運動感受是很有幫助的,以衡量你是否投入太多或太少,如果你做得很好但是很累,那麼,你所涉入的補給能量是正常的,若你總是感到浮躁或者低能量,可以嘗試增加10%的營養補充。另外,如果你感覺到噁心或不舒服,則可能需要替換其他不同類型的營養補給。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一小時,能延長壽命七小時?美國專家這麼說...

2017-04-12
運動傷害有氧運動新知跑步話題觀念

跑步到底對健康有無傷害呢?近年來,這個問題一直不斷被討論著。不僅如此,還有許多像是:跑步傷膝蓋,或是跑太多、太快會對心臟造成傷害…等研究,在媒體上大量流傳著。經過以下研究,我們來看看這些說法到底是否正確。

不論何時開始,都可以延壽?

也許是受到這些研究的影響,美國路跑賽事完賽人數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上個月, Running USA公佈了一組數據顯示,2016年全美國路跑賽事完賽人數為16,957,100人,比2015年的17,114,800完賽人數下降了超過15萬人。而2013年則是美國路跑賽事完賽人數最高的一年,當時有超過1900萬跑者完賽。
 
上個月,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刊載了一項由愛荷華州大學的Duck-chul Lee和紐奧良得心臟病專家Carl Lavie共同完成的最新研究:「跑步是延長壽命的關鍵因素。」內文的大量證據顯示,適量的跑步對健康非常有益。

更值得探討的是,比如跑步到底能讓你延長壽命多久?如果其他條件都是平等的話,那麼,透過跑步普遍能夠額外延長3年的壽命。更有趣的是,不管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跑步,都可以延長壽命。

那麼,要延長壽命三年是要跑多久時間才能達到呢?其實跑步延長壽命只是一個方法,在跑步的過程中,你會感覺很開心,舒服,所以不論時間長短,只要能夠樂在其中,比什麼都有意義。
 
這項研究也指出:如果每週花2.5小時跑步,跑了50年,那麼你一生花在跑步上的時間是0.74年。那麼可以換算得出,每運動1小時,能延長壽命7小時。不過這個跑量相對於熱愛馬拉松的人來說,是非常少的。很多熱愛跑步的人,一周最多會超過100公里。所以如果運動量過大,延壽效果會不會是同樣的呢?對於這個問題,這項研究並沒有明確指出。

與其他運動相比,跑步的功效能到達多少?

為了讓評估更佳精確,他們的這項研究是用總人群歸因危險度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來計算的。從總共5.5萬人的樣本中計算得出,如果所有吸煙的人停止吸煙,那麼能減少11%的過早死亡率;如果體重超重的人,BMI指數都下降到25,那麼能減少8%的過早死亡率;如果所有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都回到正常值,那麼能減少15%的過早死亡率;如果所有的人開始跑步,那麼能減少16%的過早死亡率,這個比率是最高的。
 
那麼相比其他運動,跑步有哪些優勢呢?有一個很明顯的優勢就是:方便,可以隨時隨地的去跑。以下是研究人員透過對比跑步和其他運動,得出了一項很有趣的結論。他們將研究對象分為了四組:

1. 不跑步也不運動的人:達不到研究所需要的每週最低運動量(使用的單位是每週500MET*-分鐘/週,也就是每週75分鐘的劇烈運動量)。
2. 跑步,但運動量很少的人:會跑步,但是其他運動形式的運動量達不到500MET-分鐘/週的人。
3. 不跑步,但運動的人:運動量達到每週500MET-分鐘/週,但不跑步的人。
4. 愛跑步的人:經常跑步且運動量達到500MET-分鐘/週的人。

©PROGRES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上圖是這個四組人群的風險比例(hazard ratio),可以看出經常跑步且運動量達標的人,危害比是最低的0.57,也就是說經常跑步且運動量達標的人,死亡的機率比不跑步不運動的人也要減少43 %。
  
這項研究一點也不令人意外。進一步觀察這個圖表,你會發現,那些不跑步,但是有運動的人,比運動量不夠但有跑步的人群,死亡率也要高18%。這樣看來,以跑步延長壽命的效果要比其他運動好得多。

如果說這項調查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調查對象都是自己填寫調查問卷的。這樣可能會因為主觀判斷而導致誤差的出現。
 
當然,並不能只因為這樣的研究就斷定跑步的好處一定是其他運動的2.5倍。這項研究並沒有按照跑步的運動量來深入研究跑步與延長壽命的關係。但是不管怎麼說,跑步肯定是對身體有好處的。如果你想健康長壽,現在開始跑步吧!一起將我國的運動風氣帶起來吧!

知識便利貼|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
代謝當量(Metabolic Equivalent(MET))是衡量身體運動時耗氧速度的單位。1 MET大概相當於一個人在安靜狀態下坐著,沒有任何活動時,每分鐘氧氣消耗量。而2 MET的活動所耗氧的速度則是1MET的兩倍,如此類推。運動強度越高,即MET值越大,亦代表消耗的能量越多。

日常體能活動和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可利用以下簡單的公式來估算:
活動能量=代謝當量(MET)x 體重(公斤)x 時間(小時)

例子:一位體重70公斤的男士跑步(7 MET) 連續30分鐘的能量消耗是
= 7MET x 70公斤 x 0.5小時
= 245千卡
(資料來源:GovHK香港政府一站通)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