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避免馬拉松撞牆期的4個秘密
1
避免馬拉松撞牆期的4個秘密
2
越野王子江晏慶分享越野路段賽跑技巧
2020 HOOD to COAST訓練營由教練江晏慶帶領跑者進行移地訓練
3
英國媽媽參加極限馬拉松,連續跑111公里爆出水泡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避免馬拉松撞牆期的4個秘密

2017-07-06
知識庫 跑步 馬拉松 觀念 跑步訓練 全馬訓練

在一次次的馬拉松過程中,是否曾遇過撞牆期呢?當下的你,或許會感覺到害怕、失去安全感,更不明白為何會發生以及該如何解決?
 
美國跑步教練Jenny Hadfield (珍妮·哈德菲爾德)表示,有撞牆的感覺是正常的。這是因為肌糖原(肌肉中糖的儲存形式)在劇烈運動消耗大量血糖時,肌糖原分解供能,而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必須先分解產生乳酸,經血液循環到肝臟,再在肝臟內轉變為肝糖原或合成為葡萄糖。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你會有遇到撞牆的感覺了,以下4點避免這樣情況的方法供你參考。

建立強健的基礎

一個強健的基礎跑步里程和健身課程能夠幫助你在比賽的時間上更長更強。從健身方面開始,在比賽前的幾周或幾個月內建立訓練,確保在足夠時間的情況下建立基礎以對你下一個比賽目標產生幫助。
 
對於新手來說,這可以幫助你輕鬆地跑完大部分的里程數,以5K或是10K的里程來說,只需花8到12周練習、半場馬拉松則是12到14週的時間,以及全程馬拉松的16到20週。 經驗豐富的選手可以在同一段時間內跑步,並在每週更長的跑步練習中建立各種不同形式的鍛煉(像速度跑、山徑跑,模擬跑等)。

努力鞭策自我

為了避免在馬拉松比賽中遇到撞牆期,你需要在輕鬆的配速中儘早調整自己的步伐,努力鞭策自己前進到中等距離與中等的配速領域中,最後到達終點。這樣做,不但可以保存糖原儲備,還能維持一個積極的心態,在最後幾公里內的速度推進,甚至超過你所想像。

如果在比賽上半場遇到逆風,或許你會跑得更慢,但並不會耗盡你的糖原儲備。但若你能夠在逆風之中依然跑在你設定的目標配速上,才有可能會迅速的消耗你所儲存的能量。

模擬訓練場景

如果你想參加馬拉松比賽,你需要在訓練中模擬比賽狀況,並建立適合跑步的體能,把比賽的精力融入到周末的訓練和長跑中。
 
競速節奏訓練
•輕鬆地跑10分鐘。
•在模擬比賽中跑20到30分鐘。 (專注其中,運用僅能回答單字的速度跑,並且重複鍛鍊,直到比你原來設定的目標快為止。)
•輕鬆地跑10分鐘。
 
模擬比賽訓練
在上半場,以輕鬆的方式跑8到10英里,下半場則是以集中或加強速度的方式進行。這是一種循序漸進,在過程中給予自我的心理建設,不至於後期的一些外在因素,而增加撞牆的風險。
 
此外,在與你比賽場上相似的地形訓練也是明智之舉。如果你準備跑台北馬拉松,可以在很多平路面上做長跑練習,反之,如果你報名萬金石馬拉松,則需選在山上訓練,讓身體將適應當天可能帶來的衝擊力,並且減少在比賽日肌肉抽筋的風險。

調整營養補充

在比賽前幾天縮短練習的里程數,讓肌肉儲存比賽當天的糖原。在比賽前補充營養能夠幫助你在比賽期間提升獲獎的可能性。所以,在平時的訓練期間,計畫一套熟悉以及適合你體質的菜單,並在賽前習慣這些晚餐和早餐的進食時間以助於你在場上表現出最好的自己。
 
對於跑步補給,運動營養學家的一個共同指導方針是每小時補充30到60克碳水化合物。你可以在這個範圍之內進行自我實驗,並根據需要,增加攝入的能量。在長時間的訓練和比賽中,記錄運動感受是很有幫助的,以衡量你是否投入太多或太少,如果你做得很好但是很累,那麼,你所涉入的補給能量是正常的,若你總是感到浮躁或者低能量,可以嘗試增加10%的營養補充。另外,如果你感覺到噁心或不舒服,則可能需要替換其他不同類型的營養補給。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0 HOOD to COAST訓練營由教練江晏慶帶領跑者進行移地訓練

2020-08-24
賽事話題新聞跑步訓練路跑活動越野跑跑步

2020 HOOD to COAST越山向海人車接力台灣賽即將於11月開跑!為了讓參賽者搶先體驗賽事特色內容,主辦方為跑者制定一系列的訓練營課程,並邀請專業教練團幫助跑者提升能力。熱愛路跑的歌手范逸臣偕新生代蛙后李詹瑩一身運動勁裝出席,無懼巴威颱風逼近陽明山上晴雨多變、天氣詭譎,搶先在正式賽前完成越野挑戰,為即將到來的HOOD to COAST賽事備戰,除與跑者一同參加訓練營外更分享自己的魔鬼訓練菜單,誓言勇闖東台灣最美海岸線!

越野王子江晏慶分享越野路段賽跑技巧
2020 HOOD to COAST越野訓練營由越野王子江晏慶,帶領跑者移地戶外野路進行越野訓練並分享越野路段賽跑技巧。

本次訓練營與森林跑站合辦,8月22日於台北陽明山正式開課,由越野王子江晏慶擔任教練,帶領跑者移地戶外野路進行越野訓練。訓練規劃模擬HOOD to COAST正式路線賽道特色,旨在提升跑者跑步能力與面對不同地形的適應及穩定度。教練江晏慶表示:「放鬆,是在大自然中進化的捷徑。」他希望在訓練課程中除了幫助大家提升技巧,更重要的是透過課程讓大家愛上在大自然中運動的感覺,因此並不會要求跑者在時間內交出漂亮的成績單,而是傾向於用較慢的節奏帶領大家前進,並且在較困難的路段上重複訓練以扎實跑步基礎功。

2020 HOOD to COAST訓練營
8月22日由越野王子江晏慶擔任教練於台北陽明山正式開課,帶領跑者移地戶外野路進行越野訓練。

台灣首位挑戰世界極地超馬的藝人范逸臣、新世代蛙后李詹瑩、運動甜心伊伊以及甜心主播呂佳宜一同參與陽明山移地訓練營,與其他跑者相互激勵,挑戰訓練課程。熱愛路跑的范逸臣曾於2019年參加世界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的納米比亞沙漠極地賽事,挑戰7天6夜全程250公里的艱鉅比賽。這次報名HOOD to COAST台灣賽,范逸臣表示自己是首次參與賽事的訓練營活動,在教練的帶領下,可以更清楚掌握到越野跑的技巧,對於新人想挑戰長跑賽事來說是相當有收穫的課程。

而范逸臣也透露正式賽的隊友會邀請到超馬運動員好友林義傑及羽球雙打選手王齊麟等體育好手一同參賽,笑說自己可能會是最”弱”的一棒。面對24小時完賽的壓力,范逸臣表示長途賽事最需要克服的是心理壓力,但只要大家下定決心要”報名”的那一刻就是戰勝心魔的第一步,接下來便是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盡情享受比賽的當下。

陽明山移地越野訓練
當天有藝人范逸臣、新世代蛙后李詹瑩、運動甜心伊伊以及甜心主播呂佳宜一同參與。

女力代表李詹瑩此次躍出水面挑戰陸地越野賽,她表示HOOD to COAST是一場極具挑戰的賽事,除了本身已開始執行有效率的訓練方式,平時也會拉著先生一起鍛鍊,兩人相互督促練習,較不容易怠惰。李詹瑩認為相較於男生,女生肌力略顯不足,建議女性跑者每日固定完成肌力訓練菜單作為核心基礎,也能降低受傷的風險。面對訓練營當天陰晴不定的天氣,李詹瑩也分享:「既然無法預期比賽天氣會如何,就更要讓自己學會適應變化,每週會嘗試一次在氣溫較高的天氣下進行耐熱訓練,讓自己做好充分準備!」熱愛挑戰自我、不設限的她,也期望透過參與正式賽來向大家宣告:「我不是只能待在水裡!」

20200822 HOOD to COAST越野訓練營精華剪輯+訪問影片:

HOOD to COAST台灣賽廣受藝人及網紅喜愛,言承旭、陶喆、劉軒等藝人也參與過往賽事。除了專業的體能訓練之外,HOOD to COAST訓練營也針對食、衣、住、行、育樂等方面提供各項攻略,幫助參賽選手們於正式賽來臨前做好萬全準備。同時,主辦方也另發起「環保朝聖之路」健行活動,分別於9月12日金山「神秘海岸」、9月27日新竹鎮西堡「神木林道」舉辦淨灘淨山活動,讓喜愛戶外運動的人都可以在欣賞台灣山海美景的同時,落實環保愛地球的精神,期望路跑變成一項更具意義的全民響應運動!

資料提供/精鍊公關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媽媽參加極限馬拉松,連續跑111公里爆出水泡

2017-08-11
運動傷害馬拉松跑步話題

茱莉‧妮斯貝特(Julie Nisbet)是英國一位熱愛跑步的母親,她在今年六月份時參加體能極限的超長馬拉松比賽,她總共花了21小時的時間來跑111公里的路程,在跑步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雙腳小腿冒出許多大大小小的水泡,看起來非常可怕,事後趕緊送醫治療才沒有麼大礙。

英國媽媽參加極限馬拉松,連續跑111公里爆出水泡 ©julienisbet/twitter

現年34歲的妮斯貝特,她這次參賽總共花了21小時從英國卡萊爾沿岸跑到紐卡斯爾,由於天氣相當炎熱以及路程遙遠,在比賽過程中有120人棄賽。妮斯貝特雖然靠著意志力努力跑完全程,但在途中雙腿卻冒出大量的水泡。

妮斯貝特忍痛最終完成比賽 ©thesun.co.uk

妮斯貝特:「當時我感覺到我雙腿非常熱外,還有刺刺的感覺,在跑步完後我將衣服換下,發現腿上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泡,當時我非常驚慌,之後立刻去院就醫發現已經灼傷了。」醫生表示,可能是跑步期間的氣溫約30℃這麼高,當時塗在身上的防曬乳被汗水融化,雙腿才會曬傷紅腫起水泡。

去醫院治療的妮斯貝特 ©thesun.co.uk

花了四天的時間包紮治療的妮斯貝特終於康復許多,她表示這些大量的水泡感覺讓自己失去了4磅(約2公斤)的體重了。

©metro.co.uk

在大太陽底下運動時除了要注意防曬外,當然還要注意水分補給以及健康才是最重要的,雖然像妮斯貝特的案例較為少見,但還是建議許多跑者們在跑步時要注意自身健康以及安全才是第一。

資料來源/The Sun、Metro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跑步
  • 重量訓練
  • 核心肌群
  • 初階訓練
  • 瑜伽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運動器材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