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芝櫻木花道馬拉松,這樣小而美的賽事是我最喜歡也最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的經典賽事,從2014年舉辦至今有四年的歷史,看著跑友從當年評價2.5分到今年的4.1分就能感受到主辦單位用心,深入跑者需求不斷改進,持續提升賽事品質,這次很榮幸受到主辦單位的邀請,在賽前舉辦了一場分享會,原本課內容規劃有30分鐘戶外實際練跑與技巧教學,但櫻木花道馬真的是受到雨神的眷顧,當晚的雨勢實在太大,所以改為室內課程,也好在前一晚擔心不能如期在戶外盡情奔馳的情況下製做了簡報來當雨備,晚上六點三十分的課程,居然在六點十分下起滂沱大雨,無疑的,所有的學員依舊穿著運動裝準時出席,只有4天的報名時間,卻能有將近三十位報名,當天出席更達九成五,代表跑者們對賽事的重視與期待,當天到場的學員中還有位特地參與了主辦單位行前的試跑會,可見大家的用心程度。
室內的教學相對於戶外沒有那麼有趣,大多只能觀念和技巧上的講解,無法實際演練,以下有幾個練跑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1.比什麼練什麼:比山練山,比平路練平路,意思是比山路賽事就要練習有坡的路線,更精準的準備是針對當天的爬升曲線圖找到平常能練習的相似路線,第一、可以真實感受到賽事的難易度,第二、可以好好分配自己的體力,穩定自己的配速很重要,如果是善於跑平路的跑者,要知道自己跑坡時千萬不要為了ㄍ一ㄥ住速度而讓自己爆掉了,先求穩定的配速和心率再要求速度。
2.上下跑坡技巧:上坡抬腿步代小,訓練自己用臀大肌的力量帶動大腿和小腿往前進,剛開始雖然辛苦,但是練習久了,順了,上坡會跑得省力且輕鬆。下坡跨步前腳掌著地,勿使用腳跟,下坡的速度相對快很多,因此專注力更要夠。運動最重要是“安全”!!!
3.裝備選擇:先求穩再求快,裝備更要帥,一直都是我對跑步的座右銘。當然不能只有看起來帥,要能在跑得過程中真的很帥才是重要的關鍵,所以一定要選擇帥氣同時又兼具功能和舒適的配備,在眾多裝備中我首推具有毛巾布的遮陽帽,我認為它晴天、雨天都超適合。因為有超吸水的毛巾布,所以可以吸收大量雨水和汗水,不會讓臉上濕露露的加上遮陽的帽簷,可以遮陽又可遮雨,很適合大雨、大晴或是沒有太陽眼鏡的跑者。
再來當然就是合身不摩擦又具功能性的壓縮機能褲,為了避免大家有淡淡的哀傷困擾,可以先在身上塗抺凡士林,跑褲選擇,我建議大家要先評估自是不適合小腿套,特別是坡度協陡的賽事,平時小腿易緊繃的跑者可能會太緊而抽筋,因此我推薦大家可以穿越野款的壓縮跑褲,第一、不會太緊繃,能固定肌群,發揮效果,第二、合身不易造成摩擦,最後手上可於條護腕或魔術頭巾,可以吸汗。
到了賽事當天,就如同氣象報告說的降雨70%氣温12-19度,濕濕冷冷還有吹不的海風,由衷佩服離開温暖被窩到現場的每一個人,志工跑者現場的每位工作人員還有交管的警察們,真的很不容易。整場賽事我打4.5分,其中0.4分必須還是要說全馬出發帶錯路線真的是可以必免的疏失,許多跑者為此跑了2-3KM,剩下0.1就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天氣、雨大、風大又起霧,讓整個賽道增加了不少難度,說好的櫻花步道也折損不少,但是能獲得我4.5的高分才是重點,以下的六點是賽事整體規劃中讓我感到非常讚賞的地方:
一、賽前分享會與賽道試跑:這真的不是一般平路馬拉松42KM裡總爬升大約1200M-1400M對於只有練跑量沒有練強度的跑者來說是非常辛苦的,因此主辦貼心舉辦分享會和賽道試跑,讓跑者在有限的時間裡以做更多更充份的準備,避免運動傷害。
二、龐大的醫護跑者:在我心中這是群偉大又有愛心跑者,將自己的專長發揮在興趣上,幫助賽道上每位需要的跑友,這次主辦招幕 非常多的醫謢跑者,除了專業的醫學背景外,他們可都是跑步高手,有三小時半到六小時的醫護跑者全程協助跑友,另外還有項規定醫謢跑者不能上凸台,當下得知超感動,這些醫護跑者淋著雨在賽道上穿梭就是為了服務不舒服有狀況的跑友,這種無我精神真的太偉大,近年來醫護跑者越來越普遍,下次在賽道上看見他們一定要大聲的跟他們說辛苦了,謝謝!也期許自已能幫助需要的人。
三、專業的志工:跑山路馬或是很艱難的賽事時遇到志工,總是會想問還有多遠?下個補給站在哪?各式各樣的問題志工能正確肯定的回答,對跑者來說是心裡上很的支持和舒服,加上賽道上騎車巡視的志工頻繁,這場志工行前訓練一定是嚴謹不馬虎的。
四、豐富的補給:比了百場賽事第一次吃到獨立包裝自己撕開的鳯梨酥,想到就覺得超不可思議,平均2-2.5KM有一個補給站,有牛軋糖、蕃茄+密餞、餅乾、塩運動飲料,在熱食方面有地瓜、香腸、貢丸和包子和薑茶,更棒的是終點的補給站是熱食小Buffet,雖然菜色簡單,但是主辦的用心完全表露無遺。完賽時身濕冷冷的配上熱食真的太暖心了。
五、風雨無阻堅守崗位的攝影師:以參加人數來說這場賽的攝影師真的很普遍,對我來說在賽事中攝影師比BCAA和所有能量補給品都有效,正是他們讓冰冷的賽道增添不少能量,希望大家經過攝影師時和攝影大哥們說聲辛苦了,堅守崗位的他們為了我們與櫻花的約定真是辛苦了。
六、精緻奬盃和客製化奬牌:有別於其它賽事的奬盃,這次的獎盃是原木紀念獎牌,但要很有實力才能拿到,這麼硬的賽事全馬總一居然3:30內超半馬23K也要2:20內才能上台,真是高手雲集,不過現場有一個超貼心的服務,沒錯就是獎牌刻印,在國外名參加時看過,通常刻印一次要台幣300-500元,這裡居然只要〝100元〞就能擁有一個專屬自己的獎牌,超讚的!!!
很開心你花了時間看到最後,我只想說..今年主辦的用心會完全實現在明年的報名上,所以你有一年的時間來練第五屆三芝一櫻木花道馬拉松,我們明年賽道見。
*本文由跑友提供。
南台灣最受矚目的馬拉松賽事「2023高雄富邦馬拉松」將於今年11月25、26日熱鬧登場。7/10舉行報名記者會,今年賽事主題以「RUN AHEAD RUN BEYOND向前超越」為主題,邀請市民及跑者以大步邁進、向前超越的精神,在賽事中突破自我。現場特別邀請到活力四射的應援大使蘇晏霈以及Fubon Angels穿上鮮亮的跑衣出席走秀,為活動增添更多活力與期待。此外,今年更首創「特色補給站」,將高雄的夜市美食融入比賽中,讓參賽者也能品嚐到在地美食,豐富賽事體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姜義村教授表示,去年與高市府運動發展局共同首度推動運動平權,讓高富馬成為全臺灣第一個讓輪椅可以上場比賽的馬拉松,今年不但持續推動,還有競速輪椅、一般輪椅,而且今年視障組更將參賽者以男女分組,讓視障組的參賽者擁有跟一般組的參賽權利,特別感謝富邦人壽的支持,讓高富馬成為全臺灣馬拉松界的驕傲,期待今年的賽事,也非常感謝大家支持身障運動平權。
高市府運動發展局局長侯尊堯表示,高富馬不只是城市馬拉松,也是先進理念的實現,例如富邦人壽近年提倡RUN FOR GREEN的永續環境計畫,為每一位完成里程碑的跑者種下一棵樹;去年我們也開始為運動平權而跑,相信這樣良善的理念會在高雄人心中紮根。今年馬拉松也將在地夜市小吃搬到補給站,讓參賽選手在競賽過程中也能享用夜市美食,大口吃、用力跑,大步向前、全力超越!RUN AHEAD RUN BEYOND,歡迎全台跑者來高雄跑步、吃美食,體驗最深刻、最富地方人文特色的跑旅文化。
另外恐龍變裝趣味競賽將在11月25日休閒組賽事當天登場,邀請選手一同化身可愛恐龍,進行恐龍競速比賽,將是全新充滿趣味的賽事體驗。
本次馬拉松賽事為突顯高雄港都特色,規劃出全台最具多樣化風景特色的路線。跑者將感受到港都多元化的自然及人文風景,更有全台少見跑進軍區的馬拉松賽事路線,體驗高雄昔日的軍港特色風華。在訓練方面,由 Garmin 提供Garmin Sports線上訓練計劃及線上競賽,並由BROOKS和丸鐵合作推出實體訓練營,透過線上與實體訓練營活動提升參賽跑者的競速及長跑能力,輔助跑者再創佳績。
為鼓勵多元族群參與為目標,延續去年平權理念,以邀請制舉辦競速輪椅組及運動輪椅組半程馬拉松及休閒組競賽,及提供視障組跑者參賽中陪跑者服務,落實運動平權,打造高雄成為運動友善城市。
由高雄市政府主辦、富邦人壽冠名贊助的高富馬持續朝向淨零碳排方向前進,今年活動手冊、完賽證書皆將採用電子化方式,選手物資全數以紙袋發放,避免過度包裝。此外,賽事車輛也將使用電動前導車及電動機車,體現出環保減碳、友善地球的實踐。
此外,本次馬拉松的跑衣由寶特瓶環保紗製作,運動插畫家設計師傑洛米(傑洛米腿抽筋)操刀設計,設計理念來自於高雄這個山海匯聚的城市,多元的城市景觀,並將高雄的地標建築、都市景色、山海景觀與ESG環保理念融入設計,讓跑者在享受運動健康生活的同時,也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力,共同打造更美好的生活。同時今年為鼓勵馬拉松組選手,更加碼贈送由美國專業跑步運動品牌BROOKS所贊助的完賽衣。
冠名贊助單位富邦人壽表示,為持續蓬勃國民運動風氣,今年已連續第四年冠名贊助高雄富邦馬拉松,感謝高市府運發局一起推動創新突破,讓賽事實現與全民共享、與環境共好的承諾,富邦也積極落實保險本業的公平待客原則,支持高雄富邦馬拉松接軌國際、提倡運動平權,為身障運動好手提供優質的競技舞台;同時,更熱情邀請跑者們一起響應「RUN FOR GREEN」計畫,只要每完成40公里跑程並至活動網站登錄,富邦就為跑者種下一棵樹,希冀將更多愛跑民眾的運動足跡,轉化為愛護地球的綠色影響力。
第一階段報名將在112年7月10日下午3點起至7月31日23時59分止開始早鳥價報名,第二階段報名則在8月1日中午12點開始,至8月20日23時59分截止(或額滿為止),跑者可上運動筆記-賽事報名網站(網址),亦可電洽報名客服專線:0908-068225。
更多活動報名資訊,請上「高雄富邦馬拉松」的FACEBOOK粉絲團查詢,期待在今年的高富馬賽事中,和所有的跑友們一起享受跑步的快樂,體驗高雄的人文風采。
責任編輯/林彥甫
練跑後屁股「頂叩叩」、深蹲時怎麼蹲都不到位,甚至雙腿盤坐、走路都卡卡…你是不是也遇過這些窘境?主因其實可能來自你的髖關節!無論你平常做什麼活動,甚至待在辦公桌前一坐就8小時,以下6種動作有助消除髖部僵硬,讓你移動得更靈活、坐得更輕鬆,而且不只適合跑者,對深受髖關節疼痛所苦的人也都相當實用。
髖關節就像一個引擎關節,在日常活動和運動中都扮演著驅動的角色,舉凡保持穩定、控制旋轉都靠它,因此,髖關節的活動度直接影響了我們的運動表現。如果髖關節過緊會導致代償,使肌肉不平衡,更無法產生預期達成的力量。
美國國家運動醫學院認證私人教練Nat Viranond根據人們最常使用的活動模式,設計了針對跑者與辦公室上班族的髖關節活動,目的是改善髖關節的關節角度、活動周遭肌肉,以幫助動作控制。以下動作可以當訓練前的熱身,如果你相當注重關節靈活度,也可在訓練後血液循環正好時進行。建議每天至少做1組CAR(控制關節旋轉Controlled Articular Rotations)、每週至少做2-3次整套活動。
作用﹕緩和地加強髖關節內和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並提升整體髖關節活動度,此動作需模仿跑步時的髖關節屈曲。
步驟﹕
1. 直立保持平衡,必要時可右手扶牆或椅子。
2. 縮緊核心,抬起左膝並往左側開展,身體保持不動。
3. 左腳繼續以膝蓋為中心往後下方旋轉,直到左膝觸碰右膝為1次。
4. 同一動作做3-5次,並轉向相反方向做3-5次;完成後換成右膝。
作用﹕伸展大腿前側、活動背部肌肉,提升身體控制髖關節活動度。
步驟﹕
1. 雙腳距離比臀部稍寬,右腳往後跨一大步,上半身挺直、縮緊臀部及核心,想像身體往天花板方向延展。
2. 左膝彎曲、後腿伸直,動作類似低弓箭步。維持至少5次深呼吸,同時能感受到臀部與核心的張力。
3. 慢慢放鬆,換另一側重複。
作用﹕幫助髖部內旋,這是人們通常缺乏活動的區域,當髖部無法內旋,跑步帶來的衝擊可能造成背部與臀部疼痛。
步驟﹕
1. 坐姿,膝蓋彎曲呈90度,雙腳距離略寬於臀部。
2. 將右膝內側朝向地板,用右手輕輕加壓伸展,保持膝蓋和腳踝呈90度,維持5次深呼吸。
3. 換另一腳重複動作,兩側分別重複3次。
作用﹕幫助消除因長時間坐姿導致的髖部緊繃,與其他CAR一樣,可提升髖關節活動度,並維持關節柔軟度。
步驟﹕
1. 直立,雙腳與臀部同寬,臀部有如玩呼拉圈般畫圓。
2. 視個人能力彎腰,在保持肌肉控制同時盡可能畫出大圓,當身體向後傾斜時收縮臀肌。
3. 順時針與逆時針分別畫圈10次。
作用﹕伸展屈髖肌以消除坐姿緊繃,同時活動伸髖肌,以強化關節活動度。
步驟﹕
1. 右腳跪地,左腳大腿與小腿呈直角,收縮臀肌,上半身挺直。
2. 將身體重心向前,感覺到左半臀向前方拉伸;當拉伸感消失,可將膝蓋輕輕往地板方向下壓,維持5次深呼吸。
3. 同側重複5次,接著切換到另一腳。
作用﹕坐在辦公桌前拉伸整個臀部。
步驟﹕
1. 坐姿,將一側膝蓋慢慢往胸部靠近,並維持3次深呼吸。
2. 接著,將大腿和身體盡可能靠近,過程中不靠雙手。
3. 重複3-5次,接著切換另一腳。
註:以上部分訓練名稱台灣無通用翻譯,以暫譯為主。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史考特醫師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