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運動品牌New Balance推出全系列女性專屬運動商品,滿足各項運動需求與訓練強度,提供不同衝擊強度的專業運動BRA、緊身褲與鞋款,成為女性運動時的最佳後盾。並由魏如萱、簡懿佳、Mika等經歷分享「原本只想動」單純的起心動念,卻各自開創精彩路程、發現自我的美麗蛻變,鼓勵女性一同由運動中挖掘自己的無限可能,勇敢奔向如花盛開的自己!
創作歌手魏如萱自從開啟運動開關之後,跑步的過程中意外發掘出更多創作靈感,也更進一步認識自己身體的節奏,就像被帶領到想像不到的地方般,對任何新挑戰都開始充滿躍躍欲試的勇氣!從1K、5K到挑戰10K的過程,現在更要為人生第一個半馬-布魯克林馬拉松備戰! 因應跑步需要的支撐與包覆性,在服裝部分的選擇具有中高衝擊度的NB DRY 細肩帶運動BRA,其一體成型罩杯與高透氣網布提供運動時的透氣舒適與包覆支撐; NB DRY 貼合七分緊身褲以貼合拼接材質減輕重量、同時增加彈性舒適; 極致貼合的包覆性可減少肌肉的晃動,易流汗的膝後拼接透氣網布增加透氣度,反光貼條設計則讓光線不足的夜間也能安心訓練。而針對春夏路跑設計的Zante Breathe避震跑鞋,採用高透氣型大網孔,增加熱氣對流,能保持足部乾爽透氣,並搭配貼地式避震中底與單片式橡膠大底,提供舒適腳感與絕佳耐用性,面對逐漸炎熱的天氣依舊維持涼爽舒適。
暫離主播台的甜心體育主播簡懿佳,期待透過中場休息擷取更多生活的養分,重啟規律運動的決定激勵她跨越現狀的企圖心,設定以布魯克林半馬為挑戰的新目標,勇敢跳出現狀!進入訓練準備期,除了練跑外也透過拳擊運動強化身心狀態,因應跑步與拳擊的運動強度,具高度衝擊保護的運動BRA正是她最重視的運動裝備,NB LOGO運動BRA寬肩帶設計提供絕佳的支撐性,透氣網布維持揮汗運動時的透氣舒適;NB DRY 印花運動七分褲於易流汗的膝後採彈性透氣網布剪接,幫助排汗與減少慢跑及訓練時的悶熱感,深海靈感印花設計則增添運動時尚度。針對高衝擊訓練推出的WX811,採用Fantom Tape高支撐鞋面科技,以肌能系貼布原理,完整包覆腳踝及穩定重心,貼地型的橡膠大底,幫助提升掌控與抓地力,成為女性邁向綻放的堅強後盾。
是作家同時也是旅行家的Mika,在開始嘗試空中瑜珈之後,一鼓作氣地倒掛等動作除了發現全新世界的視角,也克服新事物來臨的恐懼。決定參加花蓮秀姑巒溪二鐵競賽的她,挑戰自己最沒有把握的跑步項目,具有Y型肩帶設計,提供良好支撐性的NB DRY 印花運動BRA是她最愛的訓練夥伴,不只有絕佳的包覆性,下緣緹花鬆緊帶設計更提供了瑜珈伸展最需要的舒適感。NB DRY 無縫緹花七分緊身褲則於小腿位置加大網孔設計,提升透氣性,搭配吸睛的印花BRA,更能搭配融入平時最愛的運動感穿搭中。另外,為了在今年30歲生日前送給自己性感酮體照片當生日禮物的「世界最棒工作的台灣女孩」謝昕璇,因持續TRX和重訓雕塑的過程,看著身體一點一點的改變,驗證了她所堅信的做好每一件小事,踏出去就會得到驚喜!訓練中她最常穿著的鞋款是適合健身、慢跑及多功能訓練的WX711,滿足女性柔軟緩震與靈活彈力的全方位需求,採用New Balance最具柔軟度的CUSH+一體成形彈性中底,加強後跟Heel Pillow機能式軟墊,柔軟吸震材質提升落腳回彈的反饋彈力;前腳掌大底切割增加位移時的靈活性,鞋面採防碎石設計,選擇最少縫線與裁片,絕佳的舒適感受輕鬆征服或快或慢的步伐移動,雲朵般的印花設計與簡單的鞋型,讓她在日常穿搭也能輕鬆穿出時尚風格。
全球運動領導品牌 PUMA 不僅在運動科技研發不斷追求進步,更將永續生態視為不變的企業承諾,以實際行動在供應鏈中減少碳排放、電力消耗、與空氣汙染。秉持永續發展、友善環境、實踐「Forever Better」的永續生態承諾, PUMA 自 2020 年首度與英國環保回收人文機構 First Mile 攜手合作,利用來自海地、宏都拉斯、及台灣的回收寶特瓶再製紗線,透過 PUMA 引以為傲的潮流設計底蘊,推出全系列 PUMA x FIRST MILE 環保機能系列商品,為運動時尚注入生態永續能量。今年,PUMA 持續合作 First Mile 攜手推動環保運動時尚,欽選 2021 全新男女專業訓練指標鞋款 PUMA FUSE 和 PUMA LVL-UP,使用環保再製材質結合創新科技打造,維護環境的同時也永續你的訓練戰鬥力。
英國環保回收人文機構 First Mile 是一個以人為本的永續生態組織,透過蒐集廢棄塑膠寶特瓶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創造人文關懷的弱勢就業機會,強化台灣、洪都拉斯、與海地的微觀經濟。PUMA x First Mile 回收環保旅程的起點始於將蒐集來的廢棄寶特瓶清洗分類,打包送至回收再製工廠,工廠會將寶特瓶身分解磨碾擠壓製成塑料彈丸,並移除瓶蓋以避免多餘汙染,塑料彈丸將會被抽絲再製為柔軟織料纖物,捲捆製成更強韌且舒適的環保紗線,最後將紗線織製為環保科技布料,經工廠縫製成為時下運動潮流產物,為永續生態邁進。
2021 年全新 PUMA x FIRST MILE 環保機能專業運動系列推出多款訓練服裝、鞋款及配件,致力提供給每位運動員最適性的創新高機能產品。男子力爆發首款推薦的專業級鍛鍊勁履 – PUMA FUSE by First Mile,全黑鞋面以 First Mile 環保紗線編織而成,運用螢光色線條勾勒出逆行鞋側彎刀,型塑穿刺網布意象,儘管在黑夜也耀眼吸睛,強悍展現 PUMA FUSE 高穩定性、包覆支撐、與強勁抓地力三大優異性能。配置 PUMAGRIP 橡膠耐磨大底,為訓練中快速移動的步伐帶來最大抓地力,輕量高彈力中底則能有效降低訓練時雙腳所承受的衝擊力道,進而保持身體的協調平衡,創新楦頭鞋型設計,腳跟與腳尖的鞋底高度僅有 4mm 差距,創造穩固貼地腳感,鞋底採用創新可擴張式垂直彈性溝槽,提供訓練時腳趾擴張的彈性空間需求,為前腳掌帶來更寬楦的抓地空間,運動員在重量訓練高舉放下的同時,腳步得以向下扎實穩定全身肌肉,強化身體穩定度,鞋後跟加入三角形螢光 TPU 裁片為雙腳帶來絕佳包覆與支撐力,為訓練過程做足全方位防護。
由 F1 賽車冠軍 Lewis Hamilton 親自演繹,同步穿上 PUMA x First Mile 機能服飾,在螢光色系元素襯托下更顯現其超 man 男子力,吸濕排汗科技機能結合流行時尚設計,為永續環保加持運動時尚熱力。另一款 PUMA LVL-UP by First Mile 女力專業訓練勁履,鞋面採用 First Mile 環保紗線包覆,揮灑上烈焰紫剛烈色彩,呼應實踐永續生態承諾的決心,同時將鍛鍊需求加入設計啟發, PUMAGRIP 橡膠耐磨大底,為訓練中快速移動的步伐帶來最大抓地力,PROFOAM 高回彈 EVA 輕量中底則能有效降低訓練時雙腳所承受的衝擊力道,進而保持身體的協調平衡,鞋後跟置入 LQDCELL 氣室科技 2.0,打造更小分子、高舒適性、及高回彈的六角形氣結構,使用更具彈性的 TPU 材質讓氣室結構更加柔軟舒適,柔軟且堅韌 LQDCELL 中底結構能有效吸收落地衝擊力道與反震能量,達到終極穩定與高避震雙大效能。
秉持穿的時尚更要讓環境永續漂亮的生態承諾,特別打造全系列 PUMA x First Mile 機能訓練服飾,讓運動員在挑戰個人紀錄的同時,也為身處的美麗環境盡一份力,與 PUMA 一起用運動熱情實踐 Forever Better 永續生態精神。
PUMA®是全球首屈一指的運動領導品牌,設計開發並銷售製造各種鞋類、服裝以及配件產品。擁有70年以上歷史,PUMA為運動史上偉大運動員們設計出無數創新功能性裝備。PUMA的專業運動與運動時尚產品系列涉及足球、跑步、訓練和健身、高爾夫、及賽車領域,同時也與世界知名設計品牌共同合作開發商品,創作出更多新穎的運動時尚產品。PUMA集團旗下品牌包括:PUMA、Cobra Golf、和 stichd,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超過16,000餘名員工。PUMA總部設於德國赫爾佐根-赫若拉赫(Herzogenaurach)。詳情請上:https://about.puma.com/
資料來源/PUMA
責任編輯/妞妞
一般來說只要有從事運動或訓練的人,對於蛋白質這個營養元素一定都不陌生,然而,在人體內的蛋白質主要是由9種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和11種非必需胺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s)所構成,除了能提供體內的能量來源之外,還能幫助運動後的肌肉修復與生長。但這是否意味著你可以無限量的補充蛋白質?其實,它的攝取量必須依據年齡、日常生活及運動訓練強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並非越多成效就越好。
蛋白質做為人體活動的能量來源,首先必須要先分解成原來建構的胺基酸,這主要以兩種方式來提供能量,一是以丙胺酸(alanine)經由血液送至肝臟,以糖質新生(gluconeogenesis)的方式生成葡萄糖或合成肝醣;另外,因為肌肉細胞中擁有支鏈胺基酸(BCAA)的轉胺酶,可以進行支鏈胺基酸的去胺基作用,因此有包含異白胺酸、纈胺酸與白胺酸等支鏈胺基酸,可在肌肉細胞中被轉換成代謝中間產物,並當做身體能量的來源。
而蛋白質也是人體每個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的頭髮和指甲主要是由蛋白質所組成,另外,蛋白質也是構建和修復組織及調節酶(regulatory enzyme),激素和其它人體化學物質所必需的,同時也是骨骼、血液、皮膚、軟骨和肌肉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蛋白質主要的來源是從我們所吃的食物中獲取,所以造成有許多的人都認為大量的攝取蛋白質對於肌肉的成長是有好處。
關於蛋白質的攝取量每天應該要多少,仍然是一個十分備受爭議的話題。根據衛福部的建議,一個人每日建議的蛋白質攝取量為體重乘上1.2公克,另外,國際運動營養學會(JISSN)建議,有進行運動訓練的人每日可攝取的蛋白質建議量為體重乘上1.4-2.0公克之間,這樣的攝取量不僅安全還可以改善運動訓練的成效,但對於這樣的立場學會是基於擁有固定運動訓練頻率的人所做的建議。
另外,許多研究也表明,經常從事體能運動訓練的人每日蛋白質的需求量將要高於體重乘上0.8公克,相對於耐力運動建議蛋白質攝取的量從1-1.6g/Kg的範圍內,而這個範圍將取決於耐力運動的強度及持續時間;力量運動被認為比耐力運動甚至增加更多的蛋白質需求,特別是在訓練的開始階段或強度急劇增加的期間,一般來說建議的攝取範圍為1.6-2g/Kg;還有從事間歇性訓練的人例如足球或籃球等運動,則建議攝取範圍為1.4-1.7g/Kg內。
根據國際運動營養學會的立場,有經常從事運動訓練的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大約1.4至2.0克蛋白質,這樣的攝取量必須取決於運動的方式和強度,攝入的蛋白質的質量以及個體能量和碳水化合物攝入的狀況。並且建議盡量從完整的食物內獲取蛋白質,但如果在攝取上有出現問題也可利用高蛋白粉來進行補充,另外,在運動過程中蛋白質攝取的時間安排,有以下這幾個好處包括改善恢復的能力和增加肌肉量,總而言之,有從事運動訓練的人比久坐不運動的人,必須要攝取更多的蛋白質來進行補給。
資料參考/BMC、JISSN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