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一個充滿熱情的夜晚,百獸出沒,在這都市水泥叢林裡,你,也可以是百獸之一!
「仲夏路跑-百獸夜行」將於2017年7月22日星期六傍晚時刻熱情開跑!賽事共分為21k半馬組、9k挑戰組、3k健走組,參賽者將在黃昏時刻出發,奔馳在暮色景美溪河岸美景,太陽西落後,黑夜呼應河濱沿路燈光,與百獸同跑。
你可以裝扮成任何你喜歡的動物,化身為百獸之一參與賽事,動物裝扮的跑者在夜晚穿梭左右,如同百獸夜行。裝扮者可以在活動現場攤位報名「尋找百獸之王」變裝票選,將由所有跑者選出「最佳造型-百獸之王」,三個組別個取一名將可獲得精美禮物!
為鼓勵半馬組突破自我,挑戰破PB,21k半馬男、女組各取前六名將提供獎金,第一名可獲得$6000元現金 (詳細獎金分配資訊請參考活動官網),快點來挑戰!
此次活動與財團法人台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免費提供200組3k名額給星兒一同參與賽事,現場更有一系列表演項目及公益市集,現場盈收將全數回饋基金會,邀請民眾一起做公益,關懷並了解自閉症,帶領星兒一同跑出黑暗。
2017仲夏路跑-百獸夜行活動路線圖,分為21k、9k、3k
紀念T設計採用無袖背心式設計,鮮豔橘紅色呼應夏日熱情,在夜晚更為明亮
21k和9k完賽即可得到可愛的獸掌造型的立體雕刻獎牌
2017仲夏路跑-百獸夜行
大多嘗試過跑步的人,都可以體會跑步能帶來好心情、改善情緒,但要跑多久才能有這個效益呢﹖根據發表在美國運動醫學會期刊的一項研究指出,在跑步機上花30分鐘,就足以解除嚴重憂鬱的症狀。
這項研究主題是急性運動對於重度憂鬱患者情緒和幸福感的影響,研究者招募40名(男15、女25)接受重度憂鬱症治療的患者,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在跑步機上進行一次性的30分鐘中等強度跑步,另一組則30分鐘安靜休息,接著調查他們情緒狀態的改變。結果發現,雖然兩組在心理困擾、憂鬱、混亂、疲勞、緊張和憤怒等情緒都有相似的減低趨勢;但只有運動組的人明顯增加積極幸福感、活力指標也顯著增加。
上述研究說明了跑步習慣不只讓人心情愉快,連一次性的跑步對於憂鬱症患者來說,都能在短短30分鐘獲得改善。一些研究更顯示,有氧運動在治療輕度至中度憂鬱症上,與抗憂鬱藥物有同等效果,且運動的副作用相對有益,包括改善健康、體重控制,而不是像藥物的副作用腹脹、性功能障礙等負面影響。
因此,目前在澳洲、英國、荷蘭等國家,憂鬱症治療官方指導方針就將運動作為第一線治療(最初步基礎的治療)。
在許多研究受試者和疾病患者上已被證實,人體在某些活動中,例如長時間、連續、中等至高強度的運動,以及深呼吸等會促進腦內啡(Endorphins),而腦內啡的效用就如醫療用的嗎啡,能讓人產生愉悅感,常在馬拉松界聽聞的「跑者的愉悅感」(Runner's High),正是指當運動量超過某一階段時,體內便分泌腦內啡。
不只有腦內啡,亞利桑那大學人類學教授David Raichlen曾測量跑者、狗和雪貂在跑前和跑後的「內生性大麻素」濃度,結果發現跑步不只促進腦內啡,內生性大麻素濃度同樣也升高,而內生性大麻素和腦內啡、血清素及多巴胺的運作方式十分類似,也可以解釋為產生「跑者的愉悅感」因素之一,而這些化合物在記憶、平衡、運動、免疫力和神經保護作用等人體基本功能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2008年發表在復健醫學檔案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請超級馬拉松選手、有常規運動習慣者及無運動習慣者,以自身感覺稍微困難的速度走或跑30分鐘。訓練之後,每個人的情緒都獲得改善,但超馬選手和常規運動習慣者的效益幅度是無運動習慣者的兩倍。更值得玩味的是,超馬選手和常規運動者在運動後,比運動前有更大的活力與更少疲勞,但無運動習慣者對此無感。
美國運動心理學領域領導人物、愛荷華州立大學教授Panteleimon Ekkekakis分析上述原因﹕跑者可以長時間保持良好的配速與節奏,不會進入無氧狀態,而這可以促進改善情緒的生理機制。至於久坐不動的人換氣閾值非常低,沒動幾下就很容易進入無氧閾值(運動者體內出現明顯無氧徵兆的臨界點或界線 ),因此改善情緒的效益較低。
看完文章,無論有沒有跑步經驗的你,當下一次憂鬱情緒來襲,你知道該做什麼了吧?
資料來源/BUSINESSINSIDER, Runner’s World, 國家地理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