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雙棲女子」正流行,MERRELL量身打造女性專屬戶外鞋
1
「雙棲女子」正流行,MERRELL量身打造女性專屬戶外鞋
2
全球唯一女性專屬空氣力學自行車-EnviLiv Disc
3
美國Outside雜誌2015最佳冒險攝影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雙棲女子」正流行,MERRELL量身打造女性專屬戶外鞋

2017-04-26
配備館 戶外運動 健走 鞋子 越野跑

據體育署2016年運動城市調查,我國女性規律運動人口比例為29.2%,與十年前的15.2%相較,已大幅度提升,「戶外休閒運動」更是人氣最旺的運動項目。美國戶外第一品牌MERRELL今日(4/26) 宣布啟動「雙棲女子」計畫,為這些開始擁抱登山健行的都會女性提供量身打造的產品及服務。同時,協請運動醫學專家力康復健科院長暨國家隊隨隊醫師凃俐雯現身分享女生戶外選鞋重點,並邀請熱愛山林的連俞涵,分享山林之於她的療癒能量,與MERRELL一同以崇尚自然、擁抱戶外生活的態度和精神鼓勵更多女生一起進入山林,享樂自然。

美國戶外第一品牌MERRELL今日(4/26) 宣布啟動「雙棲女子」計畫,為這些開始擁抱登山健行的都會女性提供量身打造的產品及服務。

雙棲女子愛美、愛山、愛拍照 狂歡後揪伴爬上山

網路社群興起一波新的現象,有越來越多上班族女生在社群平台上分享她走入山林的美照。平時她們朝九晚五,在周五夜晚和朋友聚會後,休假日除了看電影逛街外,更多了走入山林這個活動,這樣的休閒生活型態正在社群平台上蔓延開來。對於這群平日「城棲」、週末「山棲」的「雙棲女子」而言,戶外登山不單是運動,更是一種親近大自然、追尋自我療癒的生活哲學。MERRELL觀察,她們有幾個特點:
  1. 講求生活的平衡:平日工作緊繃的她們,一到週末便迫不及待脫下高跟鞋,擺脫都市裡的煩憂,走入山林、真實與大自然接觸,享受在山中暫棲的療癒時光,為自己充飽能量。
  2. 注重外在:她們追求的美不是花俏誇張的,而是在簡約中講究兼具舒適與美觀的質感。
  3. 重視朋友的陪伴:不論是周五夜晚喝杯酒或是逛街看電影都要有姊妹淘,爬山更是要呼朋引伴一起行動。
  4. 喜愛用攝影記錄生活:在社群平台上活躍的她們喜歡用照片分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相機裡保存照片不僅是壯闊的自然美景,還有滿滿的美好回憶。
  5. 追求成就感:工作追求成就的她們在生活中有許多堅持,如同踏在山林的毎一步,都是對自己的承諾。她們追求的不是挑戰百岳,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步都踏實安心。

MERRELL啟動雙棲女子計畫 研發女性專屬鞋款 引領女性專屬活動

引領「雙棲女子」的運動風潮,美國戶外第一品牌MERRELL總代理展業國際公司總經理王婷宣示於2017年春夏正式啟動「雙棲女子計畫」:研發推出女性專屬鞋款;以專利QForm2科技寵愛女性;舉辦女子登山講座與活動,全方位地為女性設想。

雙棲女子的第一個裝備 兩大重點─「支撐」、「穩定」

運動醫學專家暨力康復健科院長凃俐雯醫師,從醫學的角度分析女男身體結構的差異,女性的臀部較男性寬,有較大的Q角度[1],造成膝蓋及腳踝承受較大壓力,在長時間行走下,容易消耗更多體力、步伐不穩、增加疲憊感。因此,從運動防護的角度提醒女性,在選鞋時需注意兩大重點─「支撐」與「穩定」。過軟的鞋無法給予腳底足夠的支撐力,若是平時疏於運動缺乏肌力訓練,在爬山或長時間的行走時,很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炎或肌腱發炎等傷害。鞋型需包覆後跟及貼合腳底,才能夠避免內外翻的情形。一般而言女性的腳趾較長、足弓弧度較高、腳跟較窄,合適的鞋型、舒適的鞋楦,才能提供雙腳長走久站的舒適。
 
美國戶外第一品牌MERRELL從手工製鞋起家,35年前品牌創立之初,便提倡鞋款結構也要男女有別,開發女性專屬的鞋楦,為女性打造專屬的鞋款與鞋內舒適空間。今年春夏,MERRELL全球同步推出Siren Q2女性專屬戶外鞋,從身體結構Q角度、骨骼和肌肉的運動模式徹底解析女性需求,打造女性專屬中底科技QFORM 2,以腳後跟的集中與穩定、雙密度全腳掌吸震中底、以及多點支撐鞋墊,提供女性在長時間行走、登山健行時的支撐與穩定,分擔膝蓋所承受的重量,同時提升有效率的動能傳導,再造女性長時間行走、登山健行的空前舒適體驗。
 
[1] Q角度,指的是髖關節與膝關節間的角度

「足」夠懂妳-MERRELL Siren Q2為女性量身打造的專屬科技

雙密度中底穩定支撐
QForm2的雙密度全腳掌吸震中底分為四個象限,在腳跟外側及前腳內側使用高密度的深色EVA提供穩定與支撐,有效吸收下踩的重力與提供起步的穩定性。淺色兩個區域則較為軟Q有彈性,引導重心的轉移軌跡。透過雙密度中底設計調整行進步伐,解決女性重心搖晃的問題,得以減少足部疲勞感。此外,在中間部位內嵌足弓穩定片,進而提供足弓所需的支撐,能有效減緩足弓內側及小腿肌肉的負擔,幫助女性以最省力的方式走更長遠的路。
 
雙密度鞋墊完美貼合
雙重密度EVA鞋墊為女性提供更好的支撐及穩定,依照人體工學,提供起步到落腳,循序踩踏與有效傳遞動能轉換。鞋墊的特殊弧度設計給予足部內側、橫向綜弓及橫弓全方位的支撐,提供更好的包覆性,且更加貼合足弓,能減輕足弓壓力,確保女性步伐更持久、更平衡、更舒適。
 
卓越避震及足跟穩定科技
腳跟包覆的設計,有效讓足跟不易移位,強化穩定性,避免內外翻。腳後跟的專利內嵌式避震氣墊Air Cushion,能吸收運動行進時所承受的衝擊力,同時將此力道轉換成下一步伐的動力。
隨著戶外運動的需求多變,MERRELL持續開發兼具舒適與機能的鞋款,滿足女性在不同活動的需求,無論山林健行、河濱慢步、露營戲水、或是都會漫遊,確保女性在長時間行走下獲得最完善的「支撐」與「穩定」。在顏色上MERRELL也領先同業,加入大膽活潑的亮色及紫色系,為雙棲女子於山林和城市移動間增添色彩,成為陪伴女性走進大自然的首要單品。
 

熱愛山林的靈魂 連俞涵「雙棲女子」的生活態度

甫以《一把青》奪下金鐘新人的連俞涵,也兼具了作家、綠色環保推動者的多重身份,她曾說:「眼中永遠有一片海,心裡永遠藏一座山」,更是一位大自然的愛好者。在山城渡過童年她更坦言:「大自然是我精神上的能量來源」。平時工作雖忙,但若能找到空檔就希望能跟朋友走入大自然,感受自然生態所帶來的療癒,補充精神上的能量來源,取得生活的平衡。
 
對連俞涵來說,爬山是與朋友相聚的最佳場合,一同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並且留下具有紀念意義的美麗影像。在記者會上她也透露曾經爬山的過程中很累但卻樂在其中,尤其是和朋友一起攻上山頂上的成就感,讓她即使很累也要完成攻頂。
 
連俞涵以自身的戶外山林經驗,提醒想要開始爬山的新手,首要挑選一雙適合自己的戶外鞋,而擁有極佳支撐力及穩定性的MERRELL正是最適合雙棲女子的第一個裝備,在爬山行走時能每一步都踩得扎實穩健,更能專注地感受大自然帶來的美,真正地享樂山林。
 
連俞涵更將爬山類比成演戲,都是能訓練自我意志力的事情,「若是想看到上面的風景,你就得一步一步爬完,別人可以給你建議,但不可能會背著你去,走或不走都要靠你自己。就像演戲,每個角色就是一座山,只能靠自己征服。」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全球唯一女性專屬空氣力學自行車-EnviLiv Disc

2018-09-20
配備館生活單車戶外運動

Yes, I am Riding a Women’s Bike!這是Liv希望每位騎上Liv自行車的女性朋友都能自豪與開心的吶喊。因此,Liv除了在品牌上的用心與堅持去了解女性的需求外,Liv長期來秉持著3F(Fit/Form/Function)的設計理念來開發與設計Liv每一台專業自行車,就讓我們來瞧瞧EnviLiv Disc如何透過3F設計理念為女性專業自行車騎士打造出專屬女性的空氣力學自行車。

Create a new bike brand for Women!

繼去年全能型女性專屬公路車Langma上市後,今年Liv團隊秉持著女性專屬與3F的設計理念打造了唯一女性專屬空氣力學自行車EnviLiv Disc!一台專為女性公路自行車騎士打造的專屬戰車,在SunWeb女子職業車隊的支持與合作下, EnviLiv Disc致力於滿足最強大的專業公路車手需求。除了公路競賽外,在台灣鐵人三項參賽女性選手也越來越多,對於自行車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EnviLiv Disc絕對會是在專業鐵人競賽中能為女性參賽者帶來佳績的最佳空力自行車選擇。

EnviLiv Disc致力於滿足最強大的專業公路車手需求。

Fit/合身:

Liv相信每個女性朋友都應該有最合身的車,因此不只依據女性身體幾何EnviLiv Disc推出從XXS/XS/S等全尺寸產品來滿足女性朋友外,更進一步研究女性的肌肉活動與肌力運作模式,在推出Langma時工程師就發現Langma的車架幾何是最適合女性肌力運作模式的競賽幾何,能最自然的使用到女性較強的股直肌,因此EnviLiv Disc有了與Langma較為相近的幾何。除了整體車架幾何外,EnviLiv Disc也將3F的設計理念運用在空氣力學把手上,新款的3F空氣力學把手寬從36cm-40cm以滿足不同肩寬的女性朋友;考量到女性手掌較小,把手的寬度也從Propel的52mm降低到42mm;此外在把手的彎把設計上有較短的前伸量(reach)與下把把距(drop)。

女性專屬整合式空力套件與可調式車手把。

Form/美型

Liv堅信騎車除了性能外更要能美美的,延續今年Liv的Visual Technology,工程師與設計師同心協力賦予Liv自行車最與眾不同的外觀並傳遞卓越的騎乘經驗。融合自然與數位世界,透過圖形、顏色及最終表面處理共同打造出與車手一樣狂野的車架。EnviLiv Disc的圖形源自峽谷最原始的自然線條,延伸呼應出速度感與簡潔俐落的線條,一切曲折盡在您的掌控之中。鈦虹標電鍍層更增添了一分魔力,在陽光下透出彩虹般的光芒,只有在自行車的自然棲息地才能展現其風貌。

不只塗裝令人驚艷,Liv的設計團隊更不斷地挑戰自我,EnviLiv Disc除了空力要最佳外,造型也必須能打動人心。EnviLiv Disc大膽前衛的造型管件設計就是最佳的驗證,相較於傳統水滴狀低風阻管件,在管型設計上有別於PROPEL更加大膽前衛,但卻沒有在空氣力學上有任何的妥協,一樣擁有最佳的空氣力學。以「決戰終點線、衝刺的渴望」為設計概念,車身上每一條稜線與管件造型隨著光影流動,呼應著騎在車上壓低身姿全力衝刺的車手。即使在靜置的燈光下,妳也可以感受到一觸即發的衝勁。

EnviLiv Disc大膽前衛的造型管件設計與塗裝,十分的令人驚艷!

Function/功能

Liv細心的研究女性騎士的需求或是不同於男性的騎乘需求,EnviLiv Disc的碟煞系統搭配就是考量女性在騎乘時的操控與安全而生,讓妳更自信的挑戰每個長下坡與輕鬆安全的過彎。3F空氣力學把手的快速微調shim片設計更提供了女性更細微與方便的調整。全車系搭配的無內胎系統更是要讓每位女性騎有率、心無慮的享受每次的騎乘。

EnviLiv Disc的油壓碟煞系統搭配就是考量女性在騎乘時的操控與安全而生。

EnviLiv Disc 賽道女王駕馭妳的主場

妳說衝刺,它會問妳要衝多遠。大膽且符合空氣動力的EnviLiv Disc搭配犀利又敏捷的設計,主宰妳的賽道、駕馭妳的主場。憑藉精準的操控、無懈可擊的制動力和頂級的衝刺踩踏剛性,這絕對是一台對於想要「快速」到達終點的女性車手的最佳戰駒,讓妳成為賽道的女王!

妳說衝刺,它會問妳要衝多遠。

台灣上市車款:
EnviLiv Advanced Pro 2 Disc

建議售價 $98,000

EnviLiv Advanced Pro 0 Disc

建議售價 $168,000

資料來源/捷安特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Outside雜誌2015最佳冒險攝影

2016-05-09
話題生活極限運動戶外運動

Outside雜誌日前選出了2015最佳冒險攝影作品19張,這些精采萬分的照片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個冒險犯難的大自然探索旅程,張張令人讚嘆。

 1  大峽谷懷舊划船之行

2013年12月,Forest Woodward和他父親划著一艘自製的獨木舟循著1970年童軍探索者的水上路線前進大峽谷。雖然現今動力汽筏比較受歡迎,經過了幾十年,科羅拉多河沿岸景觀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相機資訊:Canon 5D Mark III, 70-200mm f/2.8 鏡頭, ISO 100, 1/4,000 秒 攝影:Forest Woodward

 2  大膽地俯瞰優勝美地

2014年10月,Andrew Peacock和他妻子從加州聖塔芭芭拉出發,到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攀爬陡峻的Matthes Crest 海拔3千多公尺高的南北向峭壁。雖然有強風吹襲,他妻子Sabina還是大膽地站上了一個向外水平突出的巨石。

 3  錫安山瘋狂攀爬

在攀爬猶他州錫安山國家公園四天之後,Elliott Bernhagen本來打算休息一天,但是看到天氣狀況不錯,又趕在日落前瘋狂爬上將近500公尺高的陡峰之上去捕捉絕佳的光線。

相機資訊:Canon 5D Mark III, 16-35mm f/2.8 鏡頭, ISO 200, 光圈 f/9, 1/100 秒 攝影:Elliott Bernhagen

 4  滑過優勝美地

Chris Burkard 2014年10月開車到優勝美地,本來打算攀爬海拔1,500公尺高的Half Dome這座垂直切一半的巨石山,但他卻繞道Glacier Point Road去從對面看,使得Half Dome在背景成了一系列起伏的曲線。在這個靜謐的秋日午后,他朋友示範了沒有什麼比用滑板探索這條冬天會冰封關閉的絕美道路更好的方法。

相機資訊:Sony Alpha a6000, 24mm f/1.8 鏡頭, ISO 160, 光圈 f/1.8, 1/200 秒 攝影:Chris Burkard

 5  在優勝美地會令人懼高

2014年9月,Cody Tuttle用鏡頭捕捉了在地朋友Lonnie Kauk攀爬優勝美地國家公園一座海拔三千公尺高的Medlicott Dome,這座山完全為堅硬的花崗岩所構成,而且幾乎成垂直的狀態。「這真是優勝美地最恐怖的攀爬路線之一了,」Tuttle說,「攀爬其上不容許有一絲失誤,但是Kauk似乎挺游刃有餘的。」

相機資訊:Canon 5D MK III, 16–35mm f/2.8 鏡頭, ISO 320, 光圈 f/6.3, 1/400 秒 攝影:Cody Tuttle

 6  在秘魯嘗試挑戰高山路線

2014年5月底,John Wellburn和專業的登山車手Chris Van Dine在秘魯南部探索了好幾十英哩沒有畫在地圖上的山徑,只為了想找一條新路騎到秘魯南部的印加城市Choquequirao。當大霧稍散,Wellburn往回看後方峭壁上的隊友,此時背景顯露出幾百公尺之下的Yanama河谷,他知道這將會是一張超凡脫俗的精彩照片。

相機資訊:Nikon D600, 16–35mm f/4 鏡頭, ISO 320, 光圈 f/5.6, 1/400 秒 攝影:John Wellburn

 7  攀上希臘最磅礡的拱門

攝影者2014年11月和專業攀岩者Simon Duverney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在Telendos(泰倫佐斯島)。當他們到達人跡罕至的Crystal Cave(水晶洞),他知道Duverney一定會去挑戰攀爬。「他只在上面待了五分鐘,但我知道這是這趟最珍貴的畫面。」Patitucci說。

相機資訊:Canon 5D Mark III, 16–35mm f/2.8 鏡頭, ISO 640, 光圈 f/5.6, 1/250 秒 攝影:Dan Patitucci

 8  驚鴻一瞥:西藏友誼公路

攝影:Nathaniel Wilder

 9  在英屬哥倫比亞的驚滔駭浪之上

在準備了整整一年之後,2014年10月,西班牙籍的輕艇手Aniol Serrasolses從115英呎高的Keyhole Falls(鑰匙孔瀑布)順流而下,衝入Lillooet河。因為這座瀑布上方被狹窄的山壁拱繞,Serrasolses得先從300英呎高的峽谷垂降下來,等到Rogers的同伴從瀑布下方放出一台無人航拍器參與拍攝,Serrasolses才出發俯衝。「他直接划進了人類可能達致的最佳路線上,」Rogers說,「那真是一個神奇的時刻。」

相機資訊:Nikon D4, VR 70-200mm f/2.8 鏡頭, ISO 800, 光圈 f/7.1, 1/3,200秒 攝影:Steve Rogers

 10  苦海惡水的Volvo Ocean Race

Volvo Ocean Race是個三年一次,賽期九個月的世界遊艇比賽,2014年11月在南非舉辦。來自美國的Matt Knighton跟著阿布達比隊出航,拍下舵手Adil Khalid在開普敦西方1,500英哩處遇上了18英呎高巨浪的瞬間。這個區域被視為這次比賽最寒冷的路段,冰冷的猛浪每20秒就把船員打得濕透。「這實在是最完美的快門時機,因為下一秒我的鏡頭就吃水了。」Knighton補充:「海浪實在太寒冷了,鋪天蓋地而來幾乎要令人窒息。」

相機資訊:Canon 5D Mark III, 8-15 mm f/4 鏡頭, ISO 1,000, 光圈 f/4, 1/2,000 秒 攝影:Matt Knighton

 11  在亞伯達發現絕景

家在加州的Chris Burkard 2014年9月以RV休旅車到加拿大洛磯山脈遊覽了兩週。在賈斯伯國家公園的Athabasca 瀑布旁,他拍下同行朋友Christian Fernandez站在一塊類似跳水板的凸出岩石上,並融入在長滿杉樹的奇石怪岩之中,下方水藍色的湖面把朋友亮橘色的外套襯托得格外明亮。

相機資訊:Sony A7S, 24-70mm f/4 鏡頭, ISO 100, 光圈 f/5.6, 1/200秒 攝影:Chris Burkard

 12  決定性的瞬間

夢蓮湖是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的一個冰川湖,距路易斯湖14公里。它位於十峰谷下,海拔高度為1884米,湖泊面積為0.5平方公里。 由於夢蓮湖是一個冰川湖,因此只有到每年六月底,湖水才到達最高線,折射沉積的岩粉,呈現出美麗的藍綠色。攝影師Tyler Roemer在此拍下Justin Noman以滑雪板滑入半結冰、呈現不可思議純淨透藍的湖水中。

攝影:Tyler Roemer

 13  攀爬在英屬哥倫比亞無底深淵之上

於英屬哥倫比亞Wells Gray省立公園,Christian Pondella紀錄了專業登山者Will Gadd在海拔462英呎的Helmcken瀑布上建立了一條新的登山路線。為了拍到這張照片,Pondella自己也必須從旁邊山頂垂降下來,懸吊在Murtle河之上的半空中。「垂降時我一直看不到底,所以我不斷想著,要是不小心掉下去,大概就直接人間蒸發消失不見了。」

相機資訊:Canon EOS 5D Mark III, 24-70mm f/2.8L II 鏡頭, ISO 800, 光圈 f/7.1, 1/640秒 攝影:Christian Pondella

 14  在人跡罕至之巔泛舟

2014年9月,Eric Parker搭乘水上飛機到英屬哥倫比亞Clendinning湖,拍攝專業輕艇手Nouria Newman在上游從冰河流出來的Clendinning溪,挑戰難度為第五級(專業級)的滾滾白水。Parker說,「順著瀑布下去就是深不可測的急流漩渦,所以我們往上游找,還好上面有許多保存完好、被冰川完美切割的花崗岩,Nouria是世界上最具天份的選手之一,她知道怎麼給我一個最有張力的畫面。」

相機資訊:Canon 5D Mark III, 50mm f/1.4 鏡頭, ISO 400, 光圈 f/10, 1/2,500秒 攝影:Eric Parker

 15  莫三比克・Kero Niuni島,看風箏衝浪的人潮

攝影:Seth Warren

 16  IRONMAN鐵人世界終極競賽桂冠在可納

自從1978年第一場鐵人三項比賽(IronMan Triathlon)在夏威夷可那地區舉辦,可納(Kona)便成為世界各地鐵人的一生之中必訪的朝聖地。每年的世界鐵人冠軍錦標賽,匯集了全球的鐵人菁英,競賽的激烈盛況,絕不是哪一個國家的某場比賽可以比擬的。

相機資訊:Sony a7R, Sonnar T* FE 35mm f/2.8 ZA 鏡頭, ISO 250, 光圈 f/11, 1/400秒 攝影:Jason Cohn

 17  在華盛頓享受完美的純白粉雪

2014年冬天在華盛頓州的伯靈翰氣候異常乾燥,但是2015年2月的一場大雪,將北喀斯喀特國家公園的群山蒙上了一層美麗的白雪。Grant Gunderson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三月,以鏡頭記錄下專業滑雪者Adam Ü的女友Tess Golling在Shuksan山頭劃下了一道完美的曲線。

相機資訊:Canon 1DX, 70-200 f/2.8 LIS 鏡頭, ISO 100, 光圈 f/7.1, 1/1,000秒 攝影:Grant Gunderson

 18  在北喀斯喀特展現雄心

Forest Woodward 2014年3月到北喀斯喀特國家公園做了一次為期三個月的登山旅行,並為一個登山導遊書拍了一些照片。在這張照片中,Jenny Abegg帶領一個West Face登山隊,在海拔600英呎的垂直花崗岩山頭上攀爬著。拍下這張照片時,Woodward訝異著Abegg只有兩年的資歷,卻有如此優異的表現。

相機資訊:Canon 5D Mark III, 14mm f/2.8 鏡頭, ISO 320, 光圈 f/5, 1/500秒 攝影:Forest Woodward

 19  在蒙大拿的無垠天空中飛翔

攝影:Niles Grey

原文/圖片來源:Outside雜誌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