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雙棲女子」正流行,MERRELL量身打造女性專屬戶外鞋
1
「雙棲女子」正流行,MERRELL量身打造女性專屬戶外鞋
2
2020 Challenge Taiwan視障組冠軍
視障鐵人賴智傑:「沒有你們我做不到」 領跑員完成113再接領跑
3
騎乘自行車大腦有完美的踩踏節奏?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節奏最完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雙棲女子」正流行,MERRELL量身打造女性專屬戶外鞋

2017-04-26
配備館 戶外運動 健走 鞋子 越野跑

據體育署2016年運動城市調查,我國女性規律運動人口比例為29.2%,與十年前的15.2%相較,已大幅度提升,「戶外休閒運動」更是人氣最旺的運動項目。美國戶外第一品牌MERRELL今日(4/26) 宣布啟動「雙棲女子」計畫,為這些開始擁抱登山健行的都會女性提供量身打造的產品及服務。同時,協請運動醫學專家力康復健科院長暨國家隊隨隊醫師凃俐雯現身分享女生戶外選鞋重點,並邀請熱愛山林的連俞涵,分享山林之於她的療癒能量,與MERRELL一同以崇尚自然、擁抱戶外生活的態度和精神鼓勵更多女生一起進入山林,享樂自然。

美國戶外第一品牌MERRELL今日(4/26) 宣布啟動「雙棲女子」計畫,為這些開始擁抱登山健行的都會女性提供量身打造的產品及服務。

雙棲女子愛美、愛山、愛拍照 狂歡後揪伴爬上山

網路社群興起一波新的現象,有越來越多上班族女生在社群平台上分享她走入山林的美照。平時她們朝九晚五,在周五夜晚和朋友聚會後,休假日除了看電影逛街外,更多了走入山林這個活動,這樣的休閒生活型態正在社群平台上蔓延開來。對於這群平日「城棲」、週末「山棲」的「雙棲女子」而言,戶外登山不單是運動,更是一種親近大自然、追尋自我療癒的生活哲學。MERRELL觀察,她們有幾個特點:
  1. 講求生活的平衡:平日工作緊繃的她們,一到週末便迫不及待脫下高跟鞋,擺脫都市裡的煩憂,走入山林、真實與大自然接觸,享受在山中暫棲的療癒時光,為自己充飽能量。
  2. 注重外在:她們追求的美不是花俏誇張的,而是在簡約中講究兼具舒適與美觀的質感。
  3. 重視朋友的陪伴:不論是周五夜晚喝杯酒或是逛街看電影都要有姊妹淘,爬山更是要呼朋引伴一起行動。
  4. 喜愛用攝影記錄生活:在社群平台上活躍的她們喜歡用照片分享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相機裡保存照片不僅是壯闊的自然美景,還有滿滿的美好回憶。
  5. 追求成就感:工作追求成就的她們在生活中有許多堅持,如同踏在山林的毎一步,都是對自己的承諾。她們追求的不是挑戰百岳,而是在生活中的每一步都踏實安心。

MERRELL啟動雙棲女子計畫 研發女性專屬鞋款 引領女性專屬活動

引領「雙棲女子」的運動風潮,美國戶外第一品牌MERRELL總代理展業國際公司總經理王婷宣示於2017年春夏正式啟動「雙棲女子計畫」:研發推出女性專屬鞋款;以專利QForm2科技寵愛女性;舉辦女子登山講座與活動,全方位地為女性設想。

雙棲女子的第一個裝備 兩大重點─「支撐」、「穩定」

運動醫學專家暨力康復健科院長凃俐雯醫師,從醫學的角度分析女男身體結構的差異,女性的臀部較男性寬,有較大的Q角度[1],造成膝蓋及腳踝承受較大壓力,在長時間行走下,容易消耗更多體力、步伐不穩、增加疲憊感。因此,從運動防護的角度提醒女性,在選鞋時需注意兩大重點─「支撐」與「穩定」。過軟的鞋無法給予腳底足夠的支撐力,若是平時疏於運動缺乏肌力訓練,在爬山或長時間的行走時,很容易造成足底筋膜炎或肌腱發炎等傷害。鞋型需包覆後跟及貼合腳底,才能夠避免內外翻的情形。一般而言女性的腳趾較長、足弓弧度較高、腳跟較窄,合適的鞋型、舒適的鞋楦,才能提供雙腳長走久站的舒適。
 
美國戶外第一品牌MERRELL從手工製鞋起家,35年前品牌創立之初,便提倡鞋款結構也要男女有別,開發女性專屬的鞋楦,為女性打造專屬的鞋款與鞋內舒適空間。今年春夏,MERRELL全球同步推出Siren Q2女性專屬戶外鞋,從身體結構Q角度、骨骼和肌肉的運動模式徹底解析女性需求,打造女性專屬中底科技QFORM 2,以腳後跟的集中與穩定、雙密度全腳掌吸震中底、以及多點支撐鞋墊,提供女性在長時間行走、登山健行時的支撐與穩定,分擔膝蓋所承受的重量,同時提升有效率的動能傳導,再造女性長時間行走、登山健行的空前舒適體驗。
 
[1] Q角度,指的是髖關節與膝關節間的角度

「足」夠懂妳-MERRELL Siren Q2為女性量身打造的專屬科技

雙密度中底穩定支撐
QForm2的雙密度全腳掌吸震中底分為四個象限,在腳跟外側及前腳內側使用高密度的深色EVA提供穩定與支撐,有效吸收下踩的重力與提供起步的穩定性。淺色兩個區域則較為軟Q有彈性,引導重心的轉移軌跡。透過雙密度中底設計調整行進步伐,解決女性重心搖晃的問題,得以減少足部疲勞感。此外,在中間部位內嵌足弓穩定片,進而提供足弓所需的支撐,能有效減緩足弓內側及小腿肌肉的負擔,幫助女性以最省力的方式走更長遠的路。
 
雙密度鞋墊完美貼合
雙重密度EVA鞋墊為女性提供更好的支撐及穩定,依照人體工學,提供起步到落腳,循序踩踏與有效傳遞動能轉換。鞋墊的特殊弧度設計給予足部內側、橫向綜弓及橫弓全方位的支撐,提供更好的包覆性,且更加貼合足弓,能減輕足弓壓力,確保女性步伐更持久、更平衡、更舒適。
 
卓越避震及足跟穩定科技
腳跟包覆的設計,有效讓足跟不易移位,強化穩定性,避免內外翻。腳後跟的專利內嵌式避震氣墊Air Cushion,能吸收運動行進時所承受的衝擊力,同時將此力道轉換成下一步伐的動力。
隨著戶外運動的需求多變,MERRELL持續開發兼具舒適與機能的鞋款,滿足女性在不同活動的需求,無論山林健行、河濱慢步、露營戲水、或是都會漫遊,確保女性在長時間行走下獲得最完善的「支撐」與「穩定」。在顏色上MERRELL也領先同業,加入大膽活潑的亮色及紫色系,為雙棲女子於山林和城市移動間增添色彩,成為陪伴女性走進大自然的首要單品。
 

熱愛山林的靈魂 連俞涵「雙棲女子」的生活態度

甫以《一把青》奪下金鐘新人的連俞涵,也兼具了作家、綠色環保推動者的多重身份,她曾說:「眼中永遠有一片海,心裡永遠藏一座山」,更是一位大自然的愛好者。在山城渡過童年她更坦言:「大自然是我精神上的能量來源」。平時工作雖忙,但若能找到空檔就希望能跟朋友走入大自然,感受自然生態所帶來的療癒,補充精神上的能量來源,取得生活的平衡。
 
對連俞涵來說,爬山是與朋友相聚的最佳場合,一同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並且留下具有紀念意義的美麗影像。在記者會上她也透露曾經爬山的過程中很累但卻樂在其中,尤其是和朋友一起攻上山頂上的成就感,讓她即使很累也要完成攻頂。
 
連俞涵以自身的戶外山林經驗,提醒想要開始爬山的新手,首要挑選一雙適合自己的戶外鞋,而擁有極佳支撐力及穩定性的MERRELL正是最適合雙棲女子的第一個裝備,在爬山行走時能每一步都踩得扎實穩健,更能專注地感受大自然帶來的美,真正地享樂山林。
 
連俞涵更將爬山類比成演戲,都是能訓練自我意志力的事情,「若是想看到上面的風景,你就得一步一步爬完,別人可以給你建議,但不可能會背著你去,走或不走都要靠你自己。就像演戲,每個角色就是一座山,只能靠自己征服。」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視障鐵人賴智傑:「沒有你們我做不到」 領跑員完成113再接領跑

2021-05-10
人物誌路跑鐵人三項戶外運動故事

2020 Challenge Taiwan 賽程第二天的頒獎典禮上,賴智傑在友人的引導下,與領騎、領跑員一起走上台,他以 14 小時 05 分 18 秒獲得視障組冠軍!而當主持人喊出賴智傑等人的名字的同時,台下也響起如雷掌聲!

「謝謝我的隊友,沒有你們我做不到。」雖然賴智傑眼睛帶著墨鏡,但仍遮擋不住滿是喜悅的笑臉。

2020 Challenge Taiwan 賴智傑

賴智傑從 2017 年開始挑戰鐵人三項運動,他也是台灣第一個完成半程超鐵賽的視障運動員。2018 年,賴智傑又完成了難度更高的 226 公里全程超鐵賽。賴智傑表示,這一次的成績比起過往有大幅的進步,關鍵就在於自行車。

鐵人三項賴智傑

本身就是游泳國手的賴智傑,游泳自然不必擔心,而路跑平時也有規律地進行訓練,獨缺自行車始終無法突破。

為了彌補這個缺點,賴智傑找到了一位自行車好手,不只是賽事當天領騎,也特別抽空互相培養默契,每次練習幾乎都是 90 公里起跳,智傑說,很開心訓練有收到效果,進步很多。

游泳國手賴智傑

值得一提的是在賴智傑身旁的領跑員 周筱嵐,在陪同賴智傑進行最後一項路跑前,還先參加了 113 公里組的半超鐵(總成績 06 小時 08 分 02 秒),完成後再去和賴智傑會合,繼續領跑!周筱嵐與智傑合作多年、一同征戰各大馬拉松賽與鐵人賽,甚至被喻為「瘋狂二人組」!

或許就如賴智傑所說,「如果沒有引導員,他們可能無法完成一場鐵人三項賽。」但這並不代表視障朋友沒有能力挑戰!無論是視障選手還是其他身心障礙運動員,他們都不應該因為生理缺陷,而被全盤否定任何事物。

身心障礙選手們需要的是「合理的對待與環境」。下次遇到身心障礙選手時,請不要同情,他們只需一句最真誠的:加油!

成績查詢:BraveLog

身心障礙選手

文章出處/don 1 d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騎乘自行車大腦有完美的踩踏節奏?瑞士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節奏最完美

2019-06-13
初鐵515知識庫新知觀念單車游泳路跑鐵人三項戶外運動

自行車主要是透過腳踩踏板,將動力輸出至後輪帶動整個車身往前運行,因此,最佳的踩踏節奏就成為了,無論是日常騎自行車的人或是熱衷於三鐵運動的人,最常研究與探討的技術問題,然而,一般人普遍認為只要學會以正確的速度讓曲柄旋轉,就能讓騎乘的速度上更有效率,但這項技巧並不是多數騎乘自行車的人都能夠了解,既然學會正確的踩踏技巧這麼重要,那麼最佳效率與速度的最佳採踏節奏又是什麼?以下我們將用一些研究報告來做說明。

騎乘自行車大腦有完美的踩踏節奏?瑞士科學家透過研究發現運用這個節奏最完美

觀察自在節奏

在瑞士科學家所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設定這兩種觀察目標來試圖回答「自在節奏」這個問題。

目標1.觀察自行車騎士在各種條件下自在選擇節奏的方式,這也就是每個人在最輕鬆自在的狀態下,以他們感覺最正確的速度採踏板的方式。

目標2.將這種自在選擇的節奏與最佳節奏來做比較,主要是研究在恆定功率輸出下,產生最低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濃度的踩踏轉數。

研究人員設定兩種目標來做為觀察的重點!

為何這些研究人員要看血液乳酸濃度並用它來計算出最佳節奏?因為,運動時血乳酸濃度的變化主要取決於運動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並受運動方式、年齡與肌糖原貯備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如果乳酸產量減少肌肉疲勞就會減少,這也代表著你可以在固定的動力輸出和踏板節奏下,進行更長時間與距離的踩踏;這正是所有自行車運動員在計時比賽時最需要做的事。此外,研究人員也希望透過這項研究,找出自行車道路與車身位置之間的變化;是否改變自由選擇節奏與最佳節奏有關連。

為此,研究人員設定在平地採正常騎乘與上坡採直立式騎乘這兩種不同的條件下,分析自在節奏、最佳節奏、血乳酸和最大功率等數據;研究人員特別找來七位經驗豐富的自行車運動員,在以上這兩種情況下所呈現出的實際數據。這個研究特別重視於觀察騎乘自行車的人;是否能透過本能選擇出最佳的踏板節奏而不管騎乘的路面環境為何,另外,也會觀察騎乘自行車在上坡時的自在節奏與最佳節奏踩踏是否較低。

這是不錯的選擇

這項研究遞一個發現的是,幾乎所有騎自行車的人都經由自在節奏,選擇了一個十分接近最佳節奏的踩踏方式,無論他們是處於平地或是斜坡時的騎乘環境。在整組中的平均數據在平面騎乘時自在節奏為82.1rpm,而最佳節奏為89.3rpm;騎乘上坡路面時自在節奏為81.5rpm,而最佳節奏為87.7rpm,在這研究中發現一項有趣的狀況,在面臨上坡路面的自在節奏中,採用直立姿勢騎乘有助於產生大約2%的力量。

在面臨上坡路面的自在節奏中,採用直立姿勢騎乘有助於產生大約2%的力量。

大腦控制最佳節奏

對於許多自行車的人甚至是經驗豐富的自行車選手,都可能對他們自己的踩踏技術感到好奇,他們總是會感覺自己踩的速度是否有點慢或太快?但經由這項研究就能了解,在上坡路面使用較低的節奏和直立式的騎乘方式,將更有助於踩踏速度與力量的提升。只要你是一個騎乘自行車經驗豐富的老手,而不是像初學者一樣踩著大齒輪的方式,那麼自在節奏的踩踏方式就是十分的適合你。有趣的是這項研究,還與一項研究關於跑步距離有相關性,因此,研究人員更確定經由我們的大腦無論是騎乘的踩踏速度或跑步的步伐幅度,都能產生出最佳的自在節奏與動作,正因為這樣你就能運用最少的能量消耗來維持固定的速度。

資料參考/peakendurancesport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