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新聞
  • 增肌
  • 動學堂
  • 路跑
  • 運動傷害
  • 增肌補帖
  • 瘦身攻略
  • 痠痛對策
  • 夏日跑堂
  • 微肌男子
  • 初鐵515
  • 觀念
  • 有氧運動
  • 飲食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首頁
  • 話題
  • 傳統秘笈與創新科技教你如何打造馬拉松世界冠軍
1
傳統秘笈與創新科技教你如何打造馬拉松世界冠軍
2
跑越快≠跑越好 跑步訓練超速的害處
3
肌力訓練與運動表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傳統秘笈與創新科技教你如何打造馬拉松世界冠軍

2017-05-02
話題 跑步 運動生理 馬拉松 NIKE 觀念

為了突破馬拉松2小時大關,運動員需要將現有的馬拉松世界紀錄2小時2分57秒縮減約3%。這意味著在42.195公里(26.2英里)的全程中,每公里耗時需要減少約4.3秒鐘。在多數人看來,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挑戰,但對Nike而言,卻是一個值得追逐的目標。  

Lelisa Desisa和團隊在衣索比亞進行跑步訓練

三位無懼挑戰的運動員接受了Nike的邀請,嘗試在2小時內完賽馬拉松,他們是 Eliud Kipchoge 、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透過對世界頂尖長跑運動員進行為期數月的測試和資料分析,Nike最終選定這三位身體狀況最適合迎接這項挑戰的菁英運動員。選擇他們的主要原因為在長時間快速奔跑方面,他們的表現遠遠優於其他跑者。他們多年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造就了他們獨有的優勢,正因如此,Breaking2教練和科學研究團隊認為,應該調整他們的日常訓練和補給策略,而非進行徹底的改變他們原來的習慣,這是嘗試讓運動員達成挑戰目標的最佳方式,而這也將是至今為止長距離跑領域最大的挑戰。

在製定訓練計畫方面,運動員及其教練團隊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並是他們取得今天成績的關鍵因素。生理學家兼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探索研究團隊新產品總監Brad Wilkins 博士和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研究員兼首席生理學家Brett Kirby 博士受邀對Breaking2 計畫的日常科學研究工作進行監督。“作為菁英運動員,他們目前的訓練計畫已經相當成熟了。” Brad Wilkins博士說,“我們的目標是與運動員及其教練團隊合作,提供相應的資料分析和回饋意見。” 正因如此,集合不同領域的力量,2小時內完賽馬拉鬆的夢想才有可能成為現實。

經驗決定成效

訓練計畫隨著運動員狀態的改變而不斷調整

Eliud Kipchoge的每週訓練計畫多樣且有針對性,並隨著整個計畫的推進逐步完善。他每天都會進行兩組訓練,包含長跑、跑道快速跑和變速跑訓練。Brett Kirby提到“Eliud Kipchoge身體的配合度十分協調,他經常根據自己身體的反應和感覺來調整步伐。” Lelisa Desisa初期的訓練重心為耐力訓練,在此期間進行了很多長距離、從輕度到中等強度的基礎跑步訓練。在之後的訓練中,還加入了更具針對性的跑道訓練,以便在計畫後期提高速度和強度。Brett Kirby說:“Zersenay Tadese的策略與Lelisa Desisa幾乎相反,他的前半程訓練著重速度,可以説明他熟悉比賽速度,而他後期的目標是延長高速跑的持續時間,以便能夠長時間保持足夠的配速。”

跑前熱身(大多數情況下)很簡單

熱身時,所有的運動員都做典型的滑步慢跑(根據Brett Kirby描述,有時慢到看上去幾乎像是從站著不動的狀態開始拖著腳走),並逐漸加快步伐,持續約30分鐘。Lelisa Desisa和他的團隊會做更“儀式性”的跑前熱身,該跑前熱身由動態伸展組成,持續約30分鐘。Brett Kirby表示“ 看上去就像跳舞一樣。”。

團隊協作和單獨訓練同樣重要   

一般來說,為了獲得足夠的跑步動力和陪伴,運動員會選擇和很多人一起跑步。Lelisa Desisa的團隊由6至8名成員組成,為他提供所需的一切支援。Eliud Kipchoge會與由當地人、專業運動員或教練組成的60人團隊一起跑。但是,當他們想要進行一項極具針對性的訓練時,他們會選擇獨自一人或與少數幾個人一起跑步。Brett Kirby表示“Zersenay Tadese大多數情況下選擇自己一個人跑。

充足的睡眠保持最佳運動狀態

這些運動員通常都不是做一般大家想像的放鬆方式。對於每週跑量超過160公里的運動員來說,常規訓練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恢復。“Zersenay Tadese被稱為'睡神',因為當他不跑時,他一定是在睡覺,” Brett Kirby說道。不進行訓練的時候,Lelisa Desisa會選擇放鬆。在營地,Eliud Kipchoge在閒暇時花了很多時間來平衡休息和日常生活。Brett Kirby說:“除了和隊友一起打盹和品茶之外,他還會做一些雜務,比如從井裡打水或者在營地幫忙。” 多數情況下,大家每週休息一天,也會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三位運動員,有的每週會接受三次按摩,通常是在接受高強度訓練以後。

跑步是唯一運動

三位運動員不做重量訓練,也不會做瑜伽。他們只選擇跑步。“要想跑得快,你就得不斷地跑。” Brad Wilkins說道。雖然每位運動員的訓練計畫都非常不同,但都在不斷完善和調整,以便適應不同的熟練度和階段性的低效率。Brad Wilkins說“通常來說,精英運動員的柔韌性較差。” 然而,與很多人的想法相反,較差的柔韌性更容易提高跑步成績。Brad Wilkins表示“理論研究表明,較為僵硬的雙腿在跑步過程中損失的能量更少。”(他將此比作硬彈簧,與較鬆弛的彈簧相比,硬彈簧儲存和釋放的能量要高出很多。)

日常飲食很自由

作為菁英級別的跑者,很清楚地知道什麼食物能夠為其日常跑步提供最佳補給,儘管如此,Brad Wilkins和Brett Kirby還是建議跑者吃大約50-75%的碳水化合物、20-30%的蛋白質,其它的則可以隨意。此外,科學家們還提供了具體的訓練後營養攝入量的指導。例如,他們強調了在高強度訓練後立即攝入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當運動員不能很快攝取正餐時,他們會指導運動員飲用體能恢復飲料。

科技改變傳統

關鍵指標幫助提升跑步成績

自從肩負著破2的使命以來,Brad Wilkins和Brett Kirby多次造訪3位菁英運動員並對一些重要指標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估,包括最大耗氧量、跑步過程中水分的流失以及肌肉能量儲備等。即使不與運動員在一起時,他們仍然會定期透過電話或Skype 保持聯繫。在訓練期間,運動員會佩戴配有心率監測儀(含配套胸帶式發射器)的GPS手錶。每次訓練後,教練和科學研究團隊一起進行資料分析,以進一步瞭解運動員的狀況和提高運動表現的因素,並利用收集的這些資料與運動員的教練團隊溝通並不斷調整訓練計畫。

相信高海拔優勢

三位運動員都在高海拔地區生活並在此進行絕大部分的訓練。Eliud Kipchoge的營地在肯亞,Lelisa Desisa的營地在衣索比亞,而Zersenay Tadese往返於他自己居住的衣索比亞和他的教練居住的西班牙兩地進行訓練。Brad Wilkins解釋說:“因為高海拔地區的氧氣稀薄,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紅血球細胞的數量會增加,血液就能為肌肉攜帶和運輸更多的氧氣。肌肉含氧量越高運作越好,就可以幫你跑得更快、更遠。” 當一個人離開高海拔地區後,這種較高的紅血球的細胞濃度可以維持長達兩週之久,因此可以假定較高的血紅細胞濃度能為在海平面高度的比賽帶來競爭優勢。

能量補給的個人化定制和精確控制

科學家們專注於因出汗引起的水分流失和能量補給的最大限度。他們將重點放在賽前48小時和高強度訓練後的24小時,並重點關注兩個方面:”補給類型與方式”,以及”個人需求”。“我們在訓練計畫中收集到的資料表明了運動員跑步時流失的水分以及內臟可以吸收的液體量。根據這些資料,我們為每位運動員量身打造了一種碳水化合物能量補充劑”, Brett Kirby解釋。除此之外,三位運動員所引用的碳水化合物的類型、比例、液體和口味也不盡相同。
 
精確的能量補給頻率

透過資料分析以及大量的反復試驗,Breaking2團隊已經確定了運動員在比賽中進行能量補給的理想週期:每2.4公里補充一次(即他們在義大利Monza賽道繞跑道跑一圈的距離)。Brett Kirby說:“運動員大約每七分鐘就會攝取特定的能量補充劑,以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能量。”科學研究團隊表示,這對運動員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因為以前每位運動員每小時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不足60克,而現在他們都不得不讓自己習慣攝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Brad Wilkins、Brett Kirby和Breaking2 團隊中的其他成員都在繼續透過獲取的這些資訊和經驗不斷為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完善策略。“自Breaking2 正式啟動以來,我們一直都在不斷收集資料,並一直努力獲取更多有效的資訊,説明三位運動員在正式挑戰當天達到最佳狀態。”Brad Wilkins表示,“大多數運動員無法享受如此水準的個人化測試、訓練和指導。” 當你將這些與每位運動員堅韌的意志力相結合時,便有可能突破人類的極限。“無論我們在科學研究方面做了多少努力,將會是這三位運動員以每小時21.08公里的速度跑完42.195公里。”Brad Wilkins說,“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越快≠跑越好 跑步訓練超速的害處

2018-06-11
運動生理觀念跑步知識庫

對每一位有企圖心的跑者而言,追求跑速是必要的目標。然而,練跑時跑出比原定更快的速度,是在幫你還是害你呢?把角色轉換成一台車,車子超速就是違法、要被罰錢;同樣概念,對於身為跑步教練的美國RunnersConnect公司執行長Jeff Gaudette而言,跑出打破原本規劃的速度,在訓練中也是「違規」的。雖然你不會因為跑步超速吃下罰單,但小心!超速的後果會直接報償在你身上。

跑越快≠跑越好 跑步訓練超速帶來的害處

首先,如果你正在遵循一個良好的跑步計畫,跑速超過原計畫、或是訓練距離比原計畫長,可能損害你在目標賽事的潛能,或是對長期發展潛力有害。要記住,訓練課表中的每一次鍛鍊、恢復跑和休息日都有特定目的,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跑步效率,每一公里遵守速度規定是非常重要的。下文依據Jeff Gaudette提出的看法,告訴你在常見的跑步訓練:節奏跑、恢復跑、最大攝氧量訓練時若超速,可能帶來什麼糟糕後果。

節奏跑(Tempo Run)

節奏跑又稱乳酸閥值跑,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跑者的乳酸閥值(人體在超過一個速度或心跳率時開始堆積乳酸,主要能量來源從有氧代謝變成無氧代謝的臨界點),使身體克服乳酸堆積,並訓練維持穩定速度的能力。練習時,比跑10K或5K比賽速度稍慢(每公里大約慢10-15秒),或者以平時15-21K的配速來跑。一次節奏跑的時間在15-45分鐘內,換成距離則在5-12公里之間。

當輕鬆跑時,運動強度不超過乳酸閾值,可在沒有不適或疲勞的情況下長時間連續地進行運動;當你繼續跑得更快,需要更多能量,乳酸的產量將緩慢增加並超過乳酸閾值。節奏跑需要稍低於人體乳酸閥值的跑速,以便訓練身體增加將乳酸轉為能量,也就是代謝乳酸的能力,藉此讓身體能在較長時間的比賽中保持更快的速度。
 
為什麼節奏跑超速有害?
當跑到超出乳酸閥值速度時,你會阻止身體學習如何有效清除乳酸,並開始與系統的代謝性酸中毒(systemic metabolic acidosis)有關聯,同時大幅增加換氣需求,進而出現疲勞且無法繼續運動,或是步速遠低於你平常保持的速度。

若跑超出乳酸閥值速度,會阻止身體學習如何有效清除乳酸,進而出現疲勞且無法繼續運動,或步速遠低於平常保持的速度

恢復跑(Recovery Run)

經過艱苦的訓練後,跑者的肌肉會因為快速收縮而產生微裂紋,導致肌肉痠痛;此時身體通過循環系統,將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需要修補的肌肉,以治癒這些微裂紋。恢復跑目的正是增加血液流向跑步特定使用的肌肉,有助清除乳酸堆積並提供新鮮的氧氣、營養物質,因此恢復跑是以較短、較輕鬆的方式訓練,是一周訓練中最輕鬆的一天。
 
為什麼恢復跑超速有害?
身體沒有無限的自我修復能力,所以在兩個艱苦的訓練之間需要充足休息,但如果恢復跑時跑得太快,跑步產生的肌肉裂痕將比你正在修復得更多,就像「屋漏偏逢連夜雨」,反而延長了你完全恢復的時間,也因為肌肉仍疲憊不堪,導致之後的訓練表現不佳。

恢復跑時跑得太快,產生的肌肉裂痕將比你正在修復得更多,反而延長恢復的時間、肌肉疲憊不堪

最大攝氧量訓練(VO2max)

每個人一分鐘所能攝取消耗的氧氣量有一定的限度,從事最激烈運動時,每分鐘能攝取消耗的氧氣的最高值,即最大攝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簡單來說,VO2max是運動時身體可利用的最大氧氣量。
 
最大攝氧量訓練是為了增加這個上限,以提高你的最快速度,常見如間歇訓練就能刺激VO2max進步。此外,這樣的訓練讓肌肉可獲得更多氧氣,也增進腿部肌力和動能,進一步改善你的「跑步經濟性」(指在非最大強度的跑步過程中,人體所消耗的能量高低情形;若在相同跑速下,能量消耗較少代表有較好的跑步經濟性)。
 
為什麼VO2max訓練超速有害?
在這樣的訓練期間,你試圖將體力推到極限,而當你接近最高跑速時,肌肉正收縮到最大,同時增加受傷的風險。你的訓練計畫目標應該是提高VO2max以增加速度,但不應超過紅線,所以將速度保持在既定的步速範圍內,不僅能降低受傷風險,且讓訓練連貫一致。

資料來源/Runners Connect、山姆伯伯工作坊、運動生理學網站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力訓練與運動表現

2016-05-16
跑步健身體適能觀念運動生理話題

對於許多剛進入健身的新手來說,網路上、市面上以及健身者口中,有著五花八門的健身資訊,也有各式類型的健身課表,可是這些健身課表真的適合你嗎?

對於每個人進入健身領域的原因有很多,無論是想要增強肌力、改變體格或是增加運動表現,可是這麼當你在選擇這些課表的時候,是否遺忘了當初進入健身時想要達到的目標,或者做了許多訓練之後,卻沒有成效呢?

©Shutterstock

首先你得「了解你的目標」,當自己足夠了解自己的「目標」,比較不會在訓練時感到迷惘,做了很多無關訓練。當決定了自己的目標時,對於整體肌力訓練的安排上也會比較有系統性,利用最適當的訓練,來達到預設的目標。 

為了日常生活而練與提升運動表現,為現今大多數人進入健身的兩大原因,為了日常生活而練,只是存粹想要讓自己的身材更好一點,並能夠減緩一些身體問題以及減肥。對於這樣的需求的人來說,適度的刺激每個肌群的肌肉,並均勻地提升個肌群的肌肉量是最好的,而非過度追求某些特定肌群的訓練。

對於提升運動表現來說應該藉由訓練動作而非單一肌肉,在運動中需要許多的肌肉群互相配和,非單一的特定肌群。當單一的特定肌群十分發達時,對於整體的動作,反而會造成干擾。以運動項目來說,健力、健美、籃球及棒球的運動都是可以藉由肌力訓練來提升像是爆發力、肌耐力、最大肌 力與肌肥大的身體能力。

但是要因應各項運動來提升這項身體能力時,就不能只有一套固定模式的肌力訓練模式。以籃球為例,在籃球的運動中,會需要到很多跳躍、衝刺與卡位的動作,這些動作主要是經由腿部的肌群來做力量的提供,而腿部主要的訓練為深蹲、大腿伸展及訓練雪橇等等的動作。

圖片來源:robiecapps.com

整體的訓練上,應該是要讓動作的執行,更有能力、更有效率與更有力量,所以訓練的動作上,不建議採用個別性的訓練,強化動作中某個特定肌肉,應該以整體的動作方式來訓練。

以跳躍動作來說,跳躍是由「蹲」做為啟動,所以可以利用深蹲的方式來訓練跳躍,而非單使用大腿伸展只訓練到股四頭肌。另外藉由運動動作的方式做肌力訓練,再建議加上「活化後增強作用」的訓練方式,可以達到更加有效的成果。

所以藉由運動動作來訓練,才能增加動作模式在肌肉之間的協調性、技巧與神經適應,並真正增加動作執行時的力量。

最後對於自己進入健身所想要達到的目標為何,是自己在進行健身時,必須非常清楚了解的,當自己有明確的健身目標時,才能找到適合的健身動作,與訓練模式, 所以對於健身訓練,千萬不要直接模仿他人所提供的課表來使用,應該從這些多樣化的課表中,找尋到適合自己且有幫助的訓練動作來使用,才是正確的,這樣才能 讓這些課表與運動動作達到真正的成效。

©Shutterstock

參考資料
1.《運動健身知識家》,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2.《運動生理學》,新文京出版公司 (2014)
3.《肌力訓練解剖學》,合記圖書出版公司 (2015)
4.《肌力訓練圖解聖經》,旗標出版公司出版 (2015)
5. 江旻諺教練-活化後增強作用

分享文章
  • 新聞
  • 增肌
  • 動學堂
  • 路跑
  • 運動傷害
  • 增肌補帖
  • 瘦身攻略
  • 痠痛對策
  • 夏日跑堂
  • 微肌男子
  • 初鐵515
  • 觀念
  • 有氧運動
  • 飲食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19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