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步
  • 跑10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傳統秘笈與創新科技教你如何打造馬拉松世界冠軍
1
傳統秘笈與創新科技教你如何打造馬拉松世界冠軍
2
台北10大最美跑步景點
3
BLADEZ ARES S30 跑步機:輕鬆跑出理想好體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傳統秘笈與創新科技教你如何打造馬拉松世界冠軍

2017-05-02
話題 跑步 運動生理 馬拉松 NIKE 觀念

為了突破馬拉松2小時大關,運動員需要將現有的馬拉松世界紀錄2小時2分57秒縮減約3%。這意味著在42.195公里(26.2英里)的全程中,每公里耗時需要減少約4.3秒鐘。在多數人看來,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挑戰,但對Nike而言,卻是一個值得追逐的目標。  

Lelisa Desisa和團隊在衣索比亞進行跑步訓練

三位無懼挑戰的運動員接受了Nike的邀請,嘗試在2小時內完賽馬拉松,他們是 Eliud Kipchoge 、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透過對世界頂尖長跑運動員進行為期數月的測試和資料分析,Nike最終選定這三位身體狀況最適合迎接這項挑戰的菁英運動員。選擇他們的主要原因為在長時間快速奔跑方面,他們的表現遠遠優於其他跑者。他們多年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造就了他們獨有的優勢,正因如此,Breaking2教練和科學研究團隊認為,應該調整他們的日常訓練和補給策略,而非進行徹底的改變他們原來的習慣,這是嘗試讓運動員達成挑戰目標的最佳方式,而這也將是至今為止長距離跑領域最大的挑戰。

在製定訓練計畫方面,運動員及其教練團隊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並是他們取得今天成績的關鍵因素。生理學家兼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探索研究團隊新產品總監Brad Wilkins 博士和Nike運動研究實驗室研究員兼首席生理學家Brett Kirby 博士受邀對Breaking2 計畫的日常科學研究工作進行監督。“作為菁英運動員,他們目前的訓練計畫已經相當成熟了。” Brad Wilkins博士說,“我們的目標是與運動員及其教練團隊合作,提供相應的資料分析和回饋意見。” 正因如此,集合不同領域的力量,2小時內完賽馬拉鬆的夢想才有可能成為現實。

經驗決定成效

訓練計畫隨著運動員狀態的改變而不斷調整

Eliud Kipchoge的每週訓練計畫多樣且有針對性,並隨著整個計畫的推進逐步完善。他每天都會進行兩組訓練,包含長跑、跑道快速跑和變速跑訓練。Brett Kirby提到“Eliud Kipchoge身體的配合度十分協調,他經常根據自己身體的反應和感覺來調整步伐。” Lelisa Desisa初期的訓練重心為耐力訓練,在此期間進行了很多長距離、從輕度到中等強度的基礎跑步訓練。在之後的訓練中,還加入了更具針對性的跑道訓練,以便在計畫後期提高速度和強度。Brett Kirby說:“Zersenay Tadese的策略與Lelisa Desisa幾乎相反,他的前半程訓練著重速度,可以説明他熟悉比賽速度,而他後期的目標是延長高速跑的持續時間,以便能夠長時間保持足夠的配速。”

跑前熱身(大多數情況下)很簡單

熱身時,所有的運動員都做典型的滑步慢跑(根據Brett Kirby描述,有時慢到看上去幾乎像是從站著不動的狀態開始拖著腳走),並逐漸加快步伐,持續約30分鐘。Lelisa Desisa和他的團隊會做更“儀式性”的跑前熱身,該跑前熱身由動態伸展組成,持續約30分鐘。Brett Kirby表示“ 看上去就像跳舞一樣。”。

團隊協作和單獨訓練同樣重要   

一般來說,為了獲得足夠的跑步動力和陪伴,運動員會選擇和很多人一起跑步。Lelisa Desisa的團隊由6至8名成員組成,為他提供所需的一切支援。Eliud Kipchoge會與由當地人、專業運動員或教練組成的60人團隊一起跑。但是,當他們想要進行一項極具針對性的訓練時,他們會選擇獨自一人或與少數幾個人一起跑步。Brett Kirby表示“Zersenay Tadese大多數情況下選擇自己一個人跑。

充足的睡眠保持最佳運動狀態

這些運動員通常都不是做一般大家想像的放鬆方式。對於每週跑量超過160公里的運動員來說,常規訓練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恢復。“Zersenay Tadese被稱為'睡神',因為當他不跑時,他一定是在睡覺,” Brett Kirby說道。不進行訓練的時候,Lelisa Desisa會選擇放鬆。在營地,Eliud Kipchoge在閒暇時花了很多時間來平衡休息和日常生活。Brett Kirby說:“除了和隊友一起打盹和品茶之外,他還會做一些雜務,比如從井裡打水或者在營地幫忙。” 多數情況下,大家每週休息一天,也會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三位運動員,有的每週會接受三次按摩,通常是在接受高強度訓練以後。

跑步是唯一運動

三位運動員不做重量訓練,也不會做瑜伽。他們只選擇跑步。“要想跑得快,你就得不斷地跑。” Brad Wilkins說道。雖然每位運動員的訓練計畫都非常不同,但都在不斷完善和調整,以便適應不同的熟練度和階段性的低效率。Brad Wilkins說“通常來說,精英運動員的柔韌性較差。” 然而,與很多人的想法相反,較差的柔韌性更容易提高跑步成績。Brad Wilkins表示“理論研究表明,較為僵硬的雙腿在跑步過程中損失的能量更少。”(他將此比作硬彈簧,與較鬆弛的彈簧相比,硬彈簧儲存和釋放的能量要高出很多。)

日常飲食很自由

作為菁英級別的跑者,很清楚地知道什麼食物能夠為其日常跑步提供最佳補給,儘管如此,Brad Wilkins和Brett Kirby還是建議跑者吃大約50-75%的碳水化合物、20-30%的蛋白質,其它的則可以隨意。此外,科學家們還提供了具體的訓練後營養攝入量的指導。例如,他們強調了在高強度訓練後立即攝入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當運動員不能很快攝取正餐時,他們會指導運動員飲用體能恢復飲料。

科技改變傳統

關鍵指標幫助提升跑步成績

自從肩負著破2的使命以來,Brad Wilkins和Brett Kirby多次造訪3位菁英運動員並對一些重要指標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估,包括最大耗氧量、跑步過程中水分的流失以及肌肉能量儲備等。即使不與運動員在一起時,他們仍然會定期透過電話或Skype 保持聯繫。在訓練期間,運動員會佩戴配有心率監測儀(含配套胸帶式發射器)的GPS手錶。每次訓練後,教練和科學研究團隊一起進行資料分析,以進一步瞭解運動員的狀況和提高運動表現的因素,並利用收集的這些資料與運動員的教練團隊溝通並不斷調整訓練計畫。

相信高海拔優勢

三位運動員都在高海拔地區生活並在此進行絕大部分的訓練。Eliud Kipchoge的營地在肯亞,Lelisa Desisa的營地在衣索比亞,而Zersenay Tadese往返於他自己居住的衣索比亞和他的教練居住的西班牙兩地進行訓練。Brad Wilkins解釋說:“因為高海拔地區的氧氣稀薄,隨著時間的推移,體內紅血球細胞的數量會增加,血液就能為肌肉攜帶和運輸更多的氧氣。肌肉含氧量越高運作越好,就可以幫你跑得更快、更遠。” 當一個人離開高海拔地區後,這種較高的紅血球的細胞濃度可以維持長達兩週之久,因此可以假定較高的血紅細胞濃度能為在海平面高度的比賽帶來競爭優勢。

能量補給的個人化定制和精確控制

科學家們專注於因出汗引起的水分流失和能量補給的最大限度。他們將重點放在賽前48小時和高強度訓練後的24小時,並重點關注兩個方面:”補給類型與方式”,以及”個人需求”。“我們在訓練計畫中收集到的資料表明了運動員跑步時流失的水分以及內臟可以吸收的液體量。根據這些資料,我們為每位運動員量身打造了一種碳水化合物能量補充劑”, Brett Kirby解釋。除此之外,三位運動員所引用的碳水化合物的類型、比例、液體和口味也不盡相同。
 
精確的能量補給頻率

透過資料分析以及大量的反復試驗,Breaking2團隊已經確定了運動員在比賽中進行能量補給的理想週期:每2.4公里補充一次(即他們在義大利Monza賽道繞跑道跑一圈的距離)。Brett Kirby說:“運動員大約每七分鐘就會攝取特定的能量補充劑,以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能量。”科學研究團隊表示,這對運動員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因為以前每位運動員每小時攝取的碳水化合物不足60克,而現在他們都不得不讓自己習慣攝入更多的碳水化合物。

Brad Wilkins、Brett Kirby和Breaking2 團隊中的其他成員都在繼續透過獲取的這些資訊和經驗不斷為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完善策略。“自Breaking2 正式啟動以來,我們一直都在不斷收集資料,並一直努力獲取更多有效的資訊,説明三位運動員在正式挑戰當天達到最佳狀態。”Brad Wilkins表示,“大多數運動員無法享受如此水準的個人化測試、訓練和指導。” 當你將這些與每位運動員堅韌的意志力相結合時,便有可能突破人類的極限。“無論我們在科學研究方面做了多少努力,將會是這三位運動員以每小時21.08公里的速度跑完42.195公里。”Brad Wilkins說,“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資訊、圖片提供:N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台北10大最美跑步景點

2017-06-12
生活趣味跑步話題

相信喜歡跑步的各位,除了平時自己習慣的練習地點外,跑著跑著總會想嘗試更多不同的地點及路線。台北市雖有271.8 平方公里,但由於身為首都,加上時代的轉變,許多美麗的地方陸陸續續被高樓大廈覆蓋,很多人文風景也漸漸消逝。

喜愛跑步的我們,除了學校的操場和公園外,到底還有哪裡可以跑步呢?星球小編特意為大家選出台北10個最美的跑步地方,並親臨現場,跑出玩美體驗,分享給大家。

  1   大湖公園位於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五段31號,南面毗鄰白鷺鷥山、遙指五指山,北面為鯉魚山、忠勇山等,屬區域性公園。依山傍水,岸邊蜿蜒曲折,湖面如鏡,視野開闊,拱橋彷彿垂虹,公園景色秀美。其中紅白相間的錦帶橋就是大湖公園的地標(圖中的橋)。

跑步路線
廣大空曠的面積除了能盡情的奔跑外,亦能健行與作其他像是野餐或足球等親子活動,是一個既宜人又舒暢的跑步景點。

交通資訊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五段31號
捷運:可搭乘捷運文湖線於大湖公園站下車即可到達。
公車路線:可搭乘紅2、247、284、617、620、630可到達。
開車族:可將車輛停於大湖公園旁之湖山六號公園地下停車場後,步行進入大湖公園。

  2   大安森林公園內綠意盎然,被稱為「臺北市之肺」,除規劃了專供散步與慢跑的林間步道外,還有活動廣場、公共自行車、露天音樂台、兒童遊戲區、涼亭休憩區…等多樣遊憩設施。

跑步路線
若大湖公園太遠,則可選擇較市區的大安森林公園,它地處市中心,東臨建國南路、西臨新生南路、南側為和平東路、北側為信義路。
東南西北相加起來,一圈剛好為2.2公里,是許多跑友最愛的跑步地點之一。

交通資訊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1號
捷運:搭高鐵或臺鐵至臺北站下-轉搭臺北捷運至大安森林公園下。
公車路線:搭乘公車0東、0南、3、15、18、20、22、38、72、74、204、211、226、235、237、254、278、280、290、311、505、642、662、663、295、672、675即可到達大安森林公園。
開車族:國道1號-圓山交流道下-建國高架道路-信義路出口下-建國南路一段至二段-和平東路二段-新生南路二段、國道3號-木柵交流道-國道3甲號-臺北端交流道下-辛亥路三段-復興南路二段-和平東路二段-新生南路二段。

  3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與北投區間的磺溪堤頂上,磺溪亦為士林區及北投區的界河。此步道是沿磺溪而設的一條狹長的水岸休閒綠地,步道自磺溪橋至建德橋之間沿溪兩岸。

跑步路線
全長約2.8公里,分左右兩岸,右岸步道屬北投區名稱為「磺溪步道」,左岸屬士林區名稱為「磺溪彩虹健康步道 」,堤岸有栽種櫻花樹等喬灌木樹種,可供散步、健行、慢跑、賞鳥等休閒活動,直直的一條路線,相當適合跑步,也很好計算里程數。

交通資訊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二段360號
捷運:明德捷運站搭振興醫院免費公車。
公車路線:267.285.606.645.646.902.紅12.紅19到齊賢華廈站下車,再走路到磺溪橋。
開車族:振興公園跟醫院有停車場。

  4   社子地區東側是基隆河,西側是淡水河,僅南端與台北市中心在中山高速公路北側附近以陸地相連。南邊是士林區的社子地區、大龍峒、圓山、大稻埕,北邊是北投區與士林區的大部分地區。該社子地區的北端遠望可看見大屯山系、關渡大橋、觀音山。

跑步路線
會特別介紹這個地點除了有美麗的社子大橋以外,主要是接續第三點的磺溪,如果你喜歡這個環境,亦可以從捷運石牌站起跑至承德路七段起、至立賢路直直跑,一路跑到社子大橋再到延平北路8段,這一段空曠的道路充滿了神秘感與探索的心,不僅能深深感受到社子島的歷史,亦能將思緒放空,好好享受屬於自己的跑步時光。

交通資訊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延平北路七段
捷運:捷運石牌站。
公車路線:215僑美站下車,246、536路社子國小下車。
開車族:沿環河北路、延平北路北行洲美橋頭,花卉廣場可停車。

  5    景美河濱公園位於景美橋至新店溪口間,其自行車道,往西一路延伸至政大、木柵動物園,往東直到淡水、八里一帶。在鳴遠橋下的涵洞有面白牆塗鴉區,牆面佈滿訴求前衛、色彩強烈的作品。

跑步路線
全長5.27公里,公園租借處→景美溪左岸道南河濱公園→道南橋→景美溪右岸道南河濱公園→捷運木柵線高架橋。路況屬於平坦路段、跑步舒適度佳,沿途景觀相當豐富,大片翠綠的草地及清澈的溪流河水,適合一般初階跑友。

交通資訊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位於景美橋至新店溪口間
捷運:運景美站下車,出站後沿育英街直走,越過河堤,便到達景美河濱公園。
公車路線:搭乘236、237、253、294、295路市公車→至萬芳醫院站下車→步行即可達景美溪河濱腳踏車道。
開車族:國道3號萬芳交流道下→右轉接木柵路→達羅斯福路六段→至景美街即可抵達。停車可停景美國小停車場 (台北市文山區景文街142巷2號),景美河濱公園就在旁邊。

  6    延續上述的景美河濱公園,若您想要挑戰更進階、看見更美的風景,亦可從景美捷運站出發→景文街→景美街→木柵路一段→木柵路三段→開元街→木新路→道南橋→指南路二段→政大一街→政大二街。

跑步路線
全程約5.5公里,這段路程不僅會經過木柵的道南橋,還會經過美麗的政治大學,最後再到秘境政大二街,那裡的街景不但優雅清閒,且人煙稀少,不受打擾。

交通資訊
地址:台北市文山區政大二街
捷運:捷運景美站或是動物園站。
公車路線:欣欣客運 236、237、611、295、指南客運 1501、1503、282、530、小型公車 10、捷運接駁公車 棕3 、棕5、棕6、棕11、棕15、棕18、綠1,至「政大站」下車。
開車族:從國道三號高速公路(木柵交流道 - 國3甲台北聯絡道 - 萬芳交流道)萬芳交流道下北二高-> 右轉木柵路四段-> 左轉秀明路經萬壽橋直行至萬壽路右轉、從台北市東區(經信義快速道路南向)信義快速道路(南向)接萬芳交流道下北二高-> 右轉木柵路四段-> 左轉秀明路經萬壽橋直行至萬壽路右轉、從辛亥路(辛亥隧道)過辛亥隧道-> 直行至興隆路左轉-> 左轉木柵路二段接秀明路過萬壽橋直行至萬壽路右轉、從和平東路(軍功路莊敬隧道)過莊敬隧道,走軍功路-> 右轉木柵路四段-> 左轉秀明路經萬壽橋直行至萬壽路右轉
從羅斯福路(公館)、羅斯福路四段向南走-> 左轉興隆路-> 左轉木柵路二段接秀明路過萬壽橋直行至萬壽路右轉。

  7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文藝園區,園區前身為「台北酒廠」,為臺灣台北市市定古蹟。在1999年後,成為提供給藝文界、非營利組織及個人使用的藝術展覽、音樂表演等文化活動場地。此外,園區內也有多間餐廳、咖啡館、店舖、藝廊等商業設施。

跑步路線
華山面積廣大,此次要介紹的跑步地區為後區的數前草地,比起跑步,這裡也適合做為健身或快走的好地方,能在接近市中心的地點,看見一大片的草地,實屬難得。

交通資訊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捷運:忠孝新生站1號出口步行3-5分鐘,善導寺站6號出口步行約5-10分鐘。
公車路線:忠孝國小:往台北東方向:212、212直、232、232副、262、299、605、605副、605新台五、忠孝新幹線。、往火車站方向:上述路線之外另加202 202區。
開車族:園區提供24小時停車服務,機車每小時25元,汽車平日每小時40元,假日每小時60元。停車場:入口處在忠孝東路上

  8   國父紀念館位於台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忠孝東路四段和光復南路、逸仙路之間,鄰近台北101、信義商圈和威秀影城。

跑步路線
它外頭的中山公園佔地約為11公尺,綠意盎然、垂柳迎風搖曳的翠湖是欣賞台北101的最佳場所之一,不僅如此,那裡處處充滿優遊自在的鴿子,在跑的過程中,想像自己來到西班牙巴塞隆納感恩大道廣場的模樣,邊跑邊與鴿子起舞,真是太浪漫了。

交通資訊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505號
捷運:搭乘板南線的列車,於捷運「國父紀念館」站下車,於4號出口出來,就可以到達。
公車路線:搭乘:204、212、232、235、240、254、259、261、263、266、270、 282、288、299、504、672、忠孝幹線、仁愛幹線。
開車族:走建國高架。,過民權東路匝道後,約3公里就是忠孝東路匝道;請於忠孝匝道下依號誌左轉走忠孝東路。過復興南路、敦化南路、光復南路口,右手邊既是國父紀念館。 停車場:捷運國父紀念館站2號出口旁有僑安停車場、臨近有臺北市政府地下收費停車場、國父紀念館委外經營之第一停車場(光復南路麥當勞對面)及第二停車場(忠孝東路入口)

  9   位於中和烘爐地山的知名 土地公廟,是北臺灣最有名的 土地公廟之一,再見到土地公爺爺之前,從山下到山頂是一條長約2公里,坡度約有多少的山,雖然號稱2公里,但因為路線相當具有挑戰性,所以跑起來就像是5公里一樣,相當艱辛,許多跑友也因這樣的挑戰慕名而來,不只白天,若選擇晚上前去挑戰,則可以看見整遍新北市的夜景唷!

跑步路線
捷運南勢角站→興南路1段→興南路二段→興南路二段347-1號(挑戰開始)→往上跑至烘爐地頂端

交通資訊
地址: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399巷160-1號
捷運:南勢角站四號出口,沿興南路步行約2公里至烘爐地站;或轉乘捷運接駁公車(自強國中-烘爐地)至終點站烘爐地站;接駁公車於週末假日延駛至山腰烘爐地停車場。
公車路線:搭乘台北聯營公車249、670,於烘爐地站下車,左轉興南路二段399巷步行約500公尺到達登山口,沿登山步道步行到達福德宮。
開車族:
  1. 國道三號,由中和交流道下,右轉中正路至南山路,右轉興南路至二段399巷(兩線道),左轉後續行約500公尺在登山口附近路邊停車,或再續行約1公里到達烘爐地停車場(約 2-300 個大小車位)。
  2. 由安坑交流道下,往安坑方向走到底右轉安康路,過1個路口右轉安和路,直走續行中和景新街,於興南路左轉,至二段399巷。

  10   連接基隆河岸兩岸的內湖區潭美街與松山街兩端。橋跨台北市松山區及內湖區的景觀橋,是座鮮紅色S型曲線的橋體,全長167公尺,夜晚點燈照映河面相當美麗,是市民散步、休閒的好去處。

跑步路線
基隆河左岸自行車道由林安泰古厝旁的疏散門為起點,於南湖左岸河濱公園為左岸自行車道的終點,全長約22.2公里。路面寬大,氣候舒爽,相當適合於黃昏時前來,邊跑邊觀賞夕陽照映在彩虹橋上的餘光。
交通資訊
地址:台北市松山區松河街180號
捷運:搭捷運或火車至松山站,可以從左側的八德路四段709巷進入,穿過饒河夜市再接進饒河街221巷裡,走到底就可以抵達彩虹橋入口了。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BLADEZ ARES S30 跑步機:輕鬆跑出理想好體態

2016-10-06
有氧運動BLADEZ運動器材跑步訓練跑步配備館

「跑步機」這項運動器材,不僅能讓你能節省時間,安全性又高、而且可以穩定地進行爬坡訓練,還能享受多種不同訓練。使用跑步機時不用受到天氣影響,不管刮風下雨都能跑,也不用擔心鞋子會濕掉的問題,更不用費心尋找另一個路程以及山坡,重點是跑到最高處時還可以直接緩和下降,不用再特地跑回下坡回家。

BLADEZ ARES S30 跑步機許多強大功能有別於一般市售同級的跑步機,像是有:心跳監測等多樣的訓練方式以及依據跑速和坡度不同顯示對應的訓練肌肉方式、搭配專屬 APP 紀錄運動數據,幫你輕鬆打造理想體態。

BLADEZ ARES S30跑步機是你的居家運動好選擇

BLADEZ 為跑者打造更理想的器材

BLADEZ 這個品牌早在1999在北美發跡,最早的合作對象為Walmart及SEARS的健身器材供應商,以提供最適合終端消費者使用的健身產品所受到歡迎,以高CP值著稱,集團同時也設計生產健身俱樂部的高耐用器材,並與其他知名品牌代工廠合作,銷售到西班牙、墨西哥、英國、波蘭等近65個國家。

BLADEZ 為了這些喜愛跑步者的各種需求,推出了一台非常適合居家使用的 ARES S30 跑步機,此款跑步機上的跑板比一般市售同級的跑步機跑板來到更寬敞,當訓練者在此跑步機上訓練時可以跑得非常自在, ARES S30 跑步機的跑板下方雙邊共6有顆避震球,避震功能比其它跑步機更佳優越,可以幫助在跑步的時候更加穩健、強化緩衝機制。此外,ARES S30 跑步機的馬達聲浪在時速高達12km時,只會發出僅75分貝的聲響,比使用家用吸塵器所發出的聲音還要低。

ARES S30 跑步機比起市面上販賣同級的跑步機還有更多優越的功能,面板上還有六組不同運動模式加上使用者自訂四種訓練模式,在跑步上增添更多訓練變化,讓我們在跑步時更加有趣。3組心跳模式(HRC)能加強鍛鍊我們心肺器官,活化身體機能。除了這幾項功能還有一組 BODYFAT 能測量我們的體脂,作為運動時的參考數據之一。

ARES S30 跑步機除了獨特功能,在使用設計上也很貼心跑者,ARES S30 跑步機的版面下方有設置物架能方便讓我們在跑步時把身上的物品放置在內,16段揚升系統(1.2度~7.2度)在跑板螢幕上會顯示相對應訓練肌肉區塊。跑步機搭配6顆有效避震墊,設置於跑帶前中後,可消除多數的反彈力道,高密度跑板讓您比起在外跑步更來得舒適,讓使用者跑得更久。對於眾多跑步機的跑板來說,S30是同等級最寬敞跑帶,跑板寬度高達56公分,材質上使用三層式鑽石紋抗靜電防滑跑帶,鑽石紋能增加磨擦係數,三層式複合材質能更加耐用。

從事任何運動,都有能參考的方法及文獻,適用與否就得個人實行後的成果。以跑步這個運動來看,不難發現,若有確切的基準,能讓我們知道自己的訓練要往上或是下修,而這精確的數字就是”心跳”(心率)。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跑步或是在家自己進行運動將近1小時,幾個月下來肌肉雖然是緊實了,但體重仍然下降不了多少,原來是因為心跳數達不到 (強度不夠),也浪費了時間。

那麼,要如何知道自己的心率呢?ARES S30跑步機提供三種心跳測試的方式,側邊的手握心跳,搭配心率帶跑步機上顯示或是搭配 APP 在智慧裝置上顯示,你就可以準確詳實地記錄自己每一筆的心率紀錄!

ARES跑步機利用心跳率進行跑步的好處

1. 易於檢視是否為”有效”訓練,不會像一般跑步機上去可能就是設定時間跟公里數然後跑完了事。
2. 避免運動傷害或疲勞:從心跳率可以了解是否心跳太高以及恢復(Recovery)的狀態,藉此發現是否過度疲勞,具有安全性的考量提醒自己不要跑太快或是得多休息。
3. 能掌握強度:例如耐力跑一開始跑太快,結果跑不完、間歇訓練時跑太慢,強度太低等於沒跑,節奏跑掌握不好導致太操勞,影響之後的運動規劃,這些都能由利用心跳率去掌握,發展自己的適當配速。

Ares跑步機有三種方式量測心跳

Ares跑步機HRC心跳模式訓練

依照目標60%、75%、與THR(自訂目標心率),這是在配帶無線胸帶時可執行的功能。

 1  從心判定——找出自己的最大心跳速率

最大心跳速率(MHR)是衡量運動強度的重要指標,主要功能在於評估身體對於目前運動強度的適應能力。目前最被廣泛使用的最大心跳率預估公式為「220-年齡」,例如一位35歲的男性,其最大心跳率的預估值即為220-35=185次/分。當計算出最大心跳率之後,便能以最大心跳率的百分比來區分運動的強度,一般運動時心跳率若達到最大心跳率的60%~70%屬於低強度運動,達到70%~80%屬於中強度運動,而達到80%以上則屬於高強度運動。透過最大心跳率百分比的計算來預估運動強度,運動時只要監控心跳率,就可在適當的運動強度下運動,當心跳率超過運動前所設定的標準時,可立即停止或降低強度,如此一來,便可以在安全的強度之下完成自己想要的運動訓練。

 2  設定「心的目標」——根據最大心率設定目標心率

目標心率即要鍛練心臟而應該達到的心率,而心率範圍根據年齡和性別而變化。目標心率是一個理想的心率強度水平,在這個心率範圍内,您的心臟得到了鍛練卻不會過度勞累。要決定您的目標心率,請先找出您的最大心率,然後按照所想要鍛鍊的強度,設置一個百分比的範圍(如圖表所示)。

舉例説明:您35歲,每分鐘心跳185次是您的最大心率。現在,您要開始鍛鍊,並希望達到減脂效果,目標心率為最大心率的70%。

您的目標心率便為:185 x 0.7 = 129.5 (您的目標心率約為每分鐘130次心跳)

※心跳數為其中一種運動強度指標,而跑步機或其他健身器材所產生的數據並不具有醫療參考價值,若想了解更多合適個人的運動強度及進行方式,務必請教專業醫師。

ARES跑步機所顯示的心率資訊

藉由目標心率控制運動強度便是有效運動

藉由ARES跑步機的面板資訊顯示,在跑步運動時,讓心跳數保持在目標區間內,您便可以利用心跳率掌握自我訓練,避免運動傷害!若能成功保持在目標心跳區間,而且持續運動30分鐘,勝過1小時的快走,運動效果不言而喻!

ARES S30 跑步機像一般跑步機一樣都有一個安全夾,避免我們在跑帶上跑步,突然沒力氣時,可以拉下它,跑步機就會立即停止運作。

在跑步機上的介面操作方面,左邊為調坡度,右邊是調整速度。而速度可以從最微小的0.1開始操作,讓訓練者能依造自己理想的速度開始進行訓練。介面程式還預設有6組訓練模式,可以依照訓練者的喜好去輸入自己想要的菜單。在開始訓練時只要輕輕按一下,訓練課表就會立刻跑出來,左邊握把兩側可以測量我們的心率,在跑步機兩旁扶手上面還有快速調整速度的按鈕,讓訓練者在跑步機上不用一邊跑步,一邊還要一直按介面來調整。

BLADEZ ARES S30 介面上的安全夾
BLADEZ ARES S30 介面操作:左邊為坡度調整;右邊為速度
BLADEZ ARES S30 扶手上的快速調整速度鈕

在跑步機上的訓練通常有以強度作區分的間歇訓練,以訓練的時間長度做區分的耐力訓練兩種。一般建議在跑步機上要待上40分鐘,但是使用 ARES S30 跑步機來做訓練,只要掌握好我們的心跳率來做自主訓練。在30分鐘內就可達到超越快走1小時的功效,是非常有訓練效果的一台跑步機。

GP綠能特級高效能馬達

3.0HP峰值馬力,耐用係數高,運轉聲浪穩定,符合歐盟規定,材料選擇均為績優大廠,續航力佳。
馬達分貝 (靠近馬達5公分實測):
時速3km – 56db
時速6km – 61db
時速9km – 73db
時速12km –75db
※Ares跑步機馬達聲浪控制在80分貝以下(比吸塵器音量更低)

BLADEZ ARES S30 GP綠能特級高效能馬達

噪音分貝參考:

多元訓練程式 – 直覺式畫面操作

時間、心跳速率、年齡、心跳訓練模式區間、揚升高度、目前速度、使用肌群、體重、距離、行動載具連接狀態、卡路里、文字跑馬燈、程控程式控點矩陣圖
11組+User 4組
內建6組運動模式+使用者自訂(4人)+隨機(RANDOM)1組+心跳模式(HRC)3組+BODYFAT 1組
 
可置放平板或手機,開啟藍芽傳輸,下載APP,畫面不只是雙色螢幕,且更加有趣,資料易留存。

*APP支援平台(行動載具)於最下方規格處介紹

BLADEZ ARES S30 使用介面
使用藍芽傳輸搭配各品牌行動載具

下方儀表按鍵:
INCLINE INSTANT KEY(揚升快速鍵) | SPEED INSTANT KEY(速度快速鍵)
STOP(停止)|揚升(上下)|輸入|(安全插銷)|模式|速度(增減)|快速啟動

BLADEZ ARES S30 下方儀表按鍵

INCLINE SYSTEM揚升系統:
揚升坡度為16段(即1.2°~7.2°),螢幕會顯示相對應訓練肌肉區塊,並且以閃爍方式呈現。

INCLINE SYSTEM揚升系統

訓練肌肉如下圖:大至上分成6個程度,至少在4~6段時訓練小腿肌肉、至第8段時大腿前側開始,直到13段後會訓練到臀部整個下肢。

上控介紹

Ares S30上控富有流線感,黑色亮面烤漆與藍色背光螢幕搭配得宜,設置2處溝槽可置放水杯、搖控器等其他小物,扶手寬處符合大多數人的虎口大小,可自然的擱置於上方,心跳感應及快速鍵同設置於此處,非常直覺。

※扶手快速鍵功能:左手揚升調整、右手速度調整
上下調整為撥桿式,比起按鍵式更好操作。

骨架設計

為避免機台頭重腳輕而產生搖晃,雙側骨架在材質及粗細程度都經過嚴格計算,並且搭配整體外觀。
材質為:高鋼性鐵材外覆特殊沙紋烤漆 (高耐磨、防水、防汗蝕)
涵蓋範圍從支架往下延深至跑帶底部,這些地方承接了80%的力道及汗水。
立管厚度達12cm,測試由80kg的成人手部放置於扶手區,並以時速12km奔跑,車體不晃動。
<註:不含刻意搖晃狀況>

BLADEZ ARES S30 骨架設計

Ares S30 絕對讓身長190cm的朋友也能跑起來無侷促感,圖中 model 身長190cm,腿長95cm。

跑帶面積大

S30是同等級最寬敞跑帶140*56cm,材質三層式鑽石紋抗靜電防滑跑帶,鑽石紋增加磨擦係數,三層式複合材質高耐用。

BLADEZ ARES S30 採用鑽石紋跑帶

雙側避震球

Ares 跑步機搭配_6顆有效避震墊(Cushion),設置於跑帶前中後,可消除多數的反彈力道,高密度跑板讓您比起在外跑步更來得舒適,讓使用者跑得更久。

避震球(黃框處)

兩段式緩降

Ares 跑步機利用2段式的液壓裝置,有效穩定跑板下降速度,保護使用者安全,更避免破壞地板。

錐型滾軸

Ares 跑步機使用錐型60MM滾筒,使跑帶置中不偏移,簡單就能校正跑帶位置。

BLADEZ ARES S30 採用錐形滾軸

BLADEZ ARES S30 跑步機
產地 台灣製造(全機100%)
使用介紹 附詳細使用說明書(英/繁/簡)
跑帶面積 140 x 56 公分
跑帶規格 三層式鑽石紋抗靜電防滑跑帶(495x2944mm/1.6t)
避震球 跑版下方雙邊排列共6顆
坡度範圍 16段電動揚升(1.2度~7.2度)
速度範圍 1- 18 公里/小時
峰值馬力 3.0HP (GP綠能)
顯示螢幕 7”大型藍背光LCD螢幕
顯示資訊 時間、心跳速率、年齡、心跳訓練模式區間、揚升高度、目前速度、使用肌群、體重、距離、行動載具連接狀態、卡路里、文字跑馬燈、程控程式控點矩陣圖
內建程式 內建6組運動模式+使用者自訂(4人)+隨機(RANDOM)1組+心跳模式(HRC)3組+BODYFAT 1組
心率偵測 手握心跳偵測把手 + 無線心跳接收裝置 (與手機或平版串接時可使用APP)
展開尺寸 179.5 x 92 x 136.3 公分
折收尺寸 116.8 x 92 x 154.6 公分
產品重量 98 公斤
最大載重 130 公斤
建議售價 $32999
 
APP支援平台(以下為列舉,請以APP下載頁面所述為主)
1.   IOS Device:
    iPod touch(第四代) / iPod touch(第三代)
    iPhone 5 / iPhone 4S / iPhone 4
    iPad / iPad2 / iPad mini
2.  Andriod Device:
   ASUS Nexus 7
   Samsung Galaxy Note 2
   Samsung S4
 
※IOS建議更新至7.0或更新版本,Andriod建議更新至4.0或更新版本,可以有最佳體驗。
 
其他未列入的IOS或Andriod機型仍可安裝並使用APP,只是因為各家螢幕及解析不同,有可能無法最佳化,上述的機型是完成調校的型號,若有其他新增的機型會公佈在PAFERS官網上。


產品購買方式,請洽:BLADEZ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步
  • 跑10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