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運動科學強化體能訓練奏效 全大運游泳池畔頻破紀錄
1
運動科學強化體能訓練奏效 全大運游泳池畔頻破紀錄
2
游泳健將開賽前比中指!原來背後另有意義
3
微風水行者俱樂部創辦人吳睿豪:SUP就像踩飛輪,起步困難,但轉動後會越來越順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科學強化體能訓練奏效 全大運游泳池畔頻破紀錄

2017-05-09
話題 水上運動 游泳 新聞

運動科學的介入,可以讓競賽選手能力在短期內大幅提升!接連兩天,106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在游泳池畔,分別打破男子200公尺自由式、400公尺自由式接力的全國紀錄;其中,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動科學處的體能訓練師陳佳慧,負責規劃及執行各種體能訓練,是一大重要功臣。

林建良、黃硯歆、安廷耀與王郁濂組成的輔大接力隊打破國家隊在仁川亞運保持的全國紀錄。 國訓中心/提供

運科博士分析選手狀況 安排體能訓練

這次在全大運打破全國紀錄的游泳好手,包括黃硯歆、安廷耀與王郁濂,目前都在國訓中心進行密集訓練,由總教練李澄峯指導。
 
游泳隊是從去年12月進入國訓中心,運動科學處立即與總教練和選手討論,了解選手狀況,並配合比賽訓練週期,把全大運當作第一個階段性目標。
 
在體能訓練方面,國訓中心運科團隊的負責人,是運科博士陳佳慧。她依據比賽日程,規劃訓練週期、重量訓練、核心和TRX訓練課表;每週3次重量和核心訓練、2次TRX訓練。

訓練過程中,運科團隊發現部分選手,上肢和下肢肌力不足,核心能力有待加強;因此,從去年12月至今年2月,主要在提升選手的肌力、耐力和肌肉,3月至5月則轉換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

結果證明,游泳隊在核心、TRX和最大力量,都有大幅提升。教練李澄峯說,「現在在水裡的訓練量減少,搭配由運科安排的重量訓練,從選手的身體狀況開始改造,收到不錯效果」。

國訓中心體能訓練師陳佳慧(右)是游泳池畔破全國紀錄的幕後功臣。 國訓中心/提供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游泳健將開賽前比中指!原來背後另有意義

2016-08-08
奧運里約奧運水上運動話題故事游泳

有些運動選手再開賽前都有不同開場動作,有些會讓人嘆為觀止,有些會令人匪夷所思!

21歲的康托雷尼(Santo Condorelli)在美國奧勒岡州長大,擁有美國與加拿大雙重國籍。2013年,他婉拒參加全美世界錦標賽的邀請,選擇替加拿大出賽。

2015年,他打破加拿大50公尺蝶泳以及4x100公尺接力游泳的記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在每次比賽前都會對著父親比中指!

©swimbiz.it

Santo Condorelli 表示他這個小動作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Santo Condorelli 說:“我小時候個頭很小,每次和體型較大的男生競爭時,總是感覺很恐慌,每次比賽總會被嚇個半死”,而他的父親兼教練(Joseph Condorelli )告訴​​他最好的辦法就是假裝旁邊沒有人。

Condorelli 的父親說:“所以,他會看向坐在觀眾席上的我,我們對彼此都比出中指,接下來的每場比賽他都大獲全勝!”

©swimbiz.it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微風水行者俱樂部創辦人吳睿豪:SUP就像踩飛輪,起步困難,但轉動後會越來越順

2016-08-02
戶外運動人物誌故事水上運動專訪

水上運動,大家會直接想到的是衝浪、潛水、獨木舟,但現在有種運動叫做立槳衝浪,又稱作SUP,近幾年在台灣開始風行,從過去的俱樂部到現在有了自己的協會。而這個協會的創辦者吳睿豪,過去從事各種水上運動,因緣際會之下接觸了立槳衝浪,讓他一試就愛上,且有別於其他僅能「獨樂樂」的水上活動,立槳衝浪上手門檻較低,是一種老少咸宜,適合全家大小一起從事的活動,也讓吳教練決定投身推廣,希望有更多人參與。

微風水行者俱樂部創辦人吳睿豪

擺脫旱鴨子 成為水上運動專家

現在精通各項水上運動的吳教練,很難想像過去他其實是個旱鴨子,9年前與妻子前往美國佛羅里達,發現當地人能夠很自在的進行任何水上活動,進而思考為什麼自己不行?這才讓他下定決心,回國後一定要學會游泳。

「在台灣其實大家都蠻怕水的,因為很少接觸,認為這些運動都是具有危險性,可是越怕、越不去接觸,越有可能會發生意外,所以現在會讓我的孩子親水,降低他們的恐懼感。」吳教練提到,台灣是海島國家,其實很適合從事水上活動,山上也有一些美麗的水域適合大家去接近,學習怎麼跟大自然相處,也是他推廣SUP運動的原因。

回國後,吳教練馬上報名救生員及游泳教練的相關課程,訓練過程對於原本是旱鴨子的他來說,相當辛苦。「那段時間真的很累,每天都要一大早起床去訓練,常常內心都很掙扎,不過熬過來後,發現一切都很值得。」撐過一系列的訓練課程,吳教練也順利拿到救生員執照,並且開始接觸各式水上運動。

SUP運動 全家大小一起來

「一開始我會去潛水、衝浪,後來比較長時間接觸風箏衝浪。」吳教練表示水上運動自己都很喜歡,也笑說他從事水上運動已經發展到「三度空間」,從水上、水底、水面都有。

因緣際會,在朋友的介紹下,接觸了立槳衝浪也就是SUP,吳教練發現這項運動有廣為發展的可能性,「這個運動沒有想像中困難,好上手,也沒什麼年齡限制,加上安全性高,本身運動器材又好收納,真的適合在台灣發展。」

因為沒有太大年齡限制,吳教練現在只要有時間都會帶著全家大小一起玩,「這樣每次出遊都可以全家人一起玩樂,也可以一起下水,不像以前去潛水、衝浪,小孩跟老婆都只能在岸邊看,沒有什麼參與機會。」藉由立槳衝浪,讓吳教練一家大小彼此之間距離更接近。

副業也可以經營的有聲有色

目前從事汽車零件相關行業的吳教練表示,立槳衝浪這項運動對他來說其實只是副業,因為自己喜歡,所以想要積極推廣,讓更多人能夠一起參與。

「目前我們俱樂部的成員大概一百多人,大家有空其實都會聚集在微風運河這邊練習,我自己習慣清晨大概5、6點去划,然後回家剛好大概七點多,準備送小孩上學,再開始工作。」吳教練表示,SUP現在跟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早上只要有空都會去划一下,再開始一天。

此外,俱樂部從一開始幾位板友大家一起約出來玩SUP,到現在慢慢壯大,其實每個人都投入不少心力,「我們當然是希望這運動能發展的越來越好,從一剛開始的體驗課程,讓大家熟悉、了解,到現在幾乎只要開放都場場爆滿,真的很感動。」

創立俱樂部到協會成立

除了成立俱樂部外,吳教練希望立槳衝浪這項運動能夠受到政府重視,因此決定與這群夥伴們創立立槳衝浪協會,並且透過各項制度的建立,讓這項運動發展更為順利。

「創立協會主要是希望能讓這項運動發展更加順利,透過教練制度的規畫、研擬贊助選手出國比賽的方案等等,這些都需要一些相關規章,如果參與的人越來越多,確實會需要一個協會來維護這些玩家、運動員的權利。」吳教練對於協會未來的方向已經有想法,也希望能讓政府開始重視這項運動,未來他也想爭取讓政府開放更多水域,讓SUP玩家有更多去處,也讓大家一同來維護水域的環境。

撰文/粘粘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