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挑戰性經典賽事 2017貓空路跑開始報名
1
挑戰性經典賽事 2017貓空路跑開始報名
2
姊開跑前必打卡! 4/11-13「 New Balance 姊無畏互動展」華山登場
3
間歇跑 Interval Run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挑戰性經典賽事 2017貓空路跑開始報名

2017-05-11
話題 跑步 路跑 馬拉松 賽事

已有十多年歷史的2017貓空路跑將於10月29日星期天開跑!組別分為21k競賽組、10k競賽組及4.5k休閒健步組,參賽者將從政治大學體育場起跑,秋高氣爽,沿路山區大自然環繞,更可以遠眺台北盆地都市美景,心曠神怡、美不勝收。

2017貓空路跑開放報名 圖片來源/2013貓空路跑

今年舉辦第14年的貓空路跑,為台北市老字號經典賽事之一,每年吸引上千名跑者熱情參與。賽事固定每年10月的最後一週的星期日舉辦,也是當地社區指標型大型活動,將動員地區民眾一同共襄盛舉。貓空路跑創辦人同時為台北市慢跑協會總幹事的謝啓峯里長指出:「當初就是看中貓空產業道路的優美環境,選手沿著路線向上奔跑,邊跑邊欣賞大台北盆地的都市景觀,呼吸郊外大自然的新鮮空氣,更為自己的健康而跑」。

老賽事,新挑戰 - 2017貓空登山王挑戰賽

貓空經典賽事地形,沿路爬坡路線,相較於一般平地地型相當具有挑戰性,因此今年主辦單位特別增設「2017貓空登山王」,21k及10k不分性別、年齡第一位抵達折返點,即可得到「2017貓空登山王」之背帶,貓空登山王將可光榮回到主會場,受到英雄式熱烈歡迎,並獲得索康尼提供之指定跑鞋乙雙。

Saucony╳貓空路跑-獨家限量加購,報名跑友可以優惠價購得優質跑鞋。

公益活動促進學生團隊合作精神及親子關係

每年貓空路跑將同時於政大外河堤道路舉辦「少年/青少年接力賽」,不收報名費,讓雙北地區國中、國小一起組隊參與接力賽事。每組共跑20公里,每棒四位小朋友,每人跑約五公里。除了讓小朋友從小養成運動習慣,更可以促進同儕之間團隊合作精神。父母也可以在場邊為小朋友加油,增進親子關係。

貓空路跑少年接力組競賽情形。 圖片來源/2013貓空路跑

活動贈品

2017貓空路跑紀念衣

2017貓空路跑紀念獎牌

2017貓空路跑紀念獎牌

2017貓空路跑
活動時間   2017/ 10/ 29 (日)  07:00~11:00
報名時間   即日起 ~2017年9月30日(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活動組別   21k競賽組、10k競賽組、4.5k休閒健步組

web  2017貓空路跑
fb      2017貓空路跑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姊開跑前必打卡! 4/11-13「 New Balance 姊無畏互動展」華山登場

2019-04-11
賽事話題活動NEW BALANCE路跑馬拉松跑步

跑步女孩上半年最矚目的賽事之一「2019 Taishin Women Run Taipei」將於4月14日登場,今(11日)賽事倒數3天,New Balance在華山文創園區打造「New Balance 姊無畏互動展」,不只讓領物資的選手們有得拍夢幻美照打卡,現場還推出限量客製化T-shirt服務 、賽事明星商品,跑者名人講座等活動,並開放給一般民眾也能進場參觀。

姊開跑前必打卡! 4/11-13「 New Balance 姊無畏互動展」華山登場(參賽的混血跑者姐妹花雷理莎、雷達達在跑向世界區合影)

「New Balance 姊無畏互動展」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內西1.2館舉行,大會打造五大展區,提供參賽跑者現場領物資、寫滿這次參賽選手的姓名牆、PACER配速區、商品展售區以及跑向世界區等。

其中最吸睛也是最「好拍」的跑向世界區,打造New Balance贊助的亞洲三大女子馬拉松賽事﹕Taishin Women Run Taipei、名古屋女子馬拉松以及上海女子半馬的立體意象,參觀者可和自己喜歡城市拍照留念,一旁還有準備多款信心喊話的告示牌供人作為拍照小道具,讓人一走進來相機快門就停不下來。

選手姓名牆
PACER配速區有賽道介紹與各目標時間配速員介紹

商品展售區以New Balance的Fresh Foam全新科技為核心,推出賽事系列跑鞋 Fresh Foam Zante Pursuit蜂行者、Lazr v2酷型者、1080v9,Hanzo RST影武者全系列。可現場體驗鞋款,還能享展場限定全面8折優惠。此外,現場引進全台唯一手工噴印機,提供10秒內即可完成客製化T-shirt的快速噴印服務,現場限量1,300件發售,不限參賽選手,一般民眾也可付費購買,讓跑者能穿上印有自己名字的專屬戰袍。

New Balance引進全台唯一手工噴印機,10秒內完成客製化T-shirt

受邀參賽的混血跑者姐妹花雷理莎、雷達達趁展覽開幕搶先來體驗,兩人分別參加21及10公里組,日前帶傷身體狀況不佳的雷理莎堅持參加半馬組比賽,她表示希望自己能盡力跑完、體驗全程。

混血跑者姐妹花雷理莎、雷達達分別參加21公里及10公里組

活動期間,New Balance開啟跑者名人講堂,邀請肌力女神Annie老師、鐵人主播侯以理、長跑甜心張芷瑄、世大運國手陳秉豐、森林跑站創辦人蔡宜玫等,為運動愛好者不藏私傳授跑步心法。  

此外,參賽者只要完成展場3項體驗關卡,就有機會獲得2020名古屋馬拉松賽事名額。現場則貼心為女性設置最夯的Instagram列印機,拍照上傳IG、Hashtag#NewBalance#RunYou#姊無畏,就能列印獨一無二的專屬美照。

展覽期間行程表:

資料來源/New Balance   
採訪攝影/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間歇跑 Interval Run

2017-01-03
跑步跑步字典跑步訓練知識庫

間歇跑是由跑與休息交替進行而組成的訓練課,跑時的強度或速度通常比整都是連續跑時要大,要快。

間歇訓練時,在兩次練習之間的間歇要進行強度較低的練習,而不是完全休息。如在利用跑動進行訓練時,間歇時要進行慢跑或快走,而不是靜坐休息。 訓練對練習的距離,強度和每次練習的間歇時間有嚴格的規定,一般情況下,不會等身體完全恢復就開始下一次練習,因此,對身體機能要求較高,能引起身體結構,機能及生物化學等方面較深刻的變化,建議在一定的訓練基礎上進行練習。

間歇跑 Interval Run

間歇跑的好處

1. 完成的總量和總強度大:
在間歇訓練中,採用一定的負荷,可以比持續訓練法能完成更大的工作量。並且用力少,而呼吸,循環系統和物質代謝等功能都可以得到較大的提高。如進行一萬公尺測驗,測驗成績最好為40分鐘,這樣每公里的速度為4分,可持續跑10公里。如果採用間歇訓練,用4分鐘跑1000公尺,間歇4分鐘,可以跑道12組甚至更多,如果採用一公里3分50秒的速度來跑間歇,間歇4分鐘,總速可以達到10000公尺,但速度也要超過比賽速度。一般來講,對於發展有氧耐力來說,總的工作量遠比強度更為重要,因此在馬拉松項目的間歇訓練中,要採用總距離或時間稍長(時間在6-12分或,距離在1600-3000公尺),強度超過比賽配速的速度來進行訓練為宜。
 
2. 對心肺機能的影響大:
間歇訓練法是對內臟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統進行訓練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在間歇期內,運動器官得到休息,而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活動仍在較高水平。如果運動時間較短,練習期間肌肉運動引起的內臟機能的變化,都在間歇期達到較高水平。因此,無論在運動時還是在間歇休息期,可以使呼吸和循環系統承受較大的負荷。經常進行間歇訓練,能使心血管系統得到明顯的鍛煉,特別是心臟工作能力以及最大攝氧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間歇跑的訓練法

1. 每週三次以上,最少六週。
2. 每週四~五次效果最佳。
3. 體能較差者宜以較低強度實施長期訓練。
4. 間歇訓練必需符合 1:2:1 或 1:1:1(即強弱強之比例)
5. 休息時間以心跳脈搏次數決定。 (一般恢復至 120 以下即可再進行下一趟的訓練)
6. 次數不得少於 6 次,最好 10 至 15 次為原則。
7. 三點間歇:利用短距離的定點間歇,反覆的快速往返,達到訓練效果。

參考資料

1.《健身路跑訓練》,禾楓出版公司出版 (2016)
2. Runners World
3. 中華路跑協會
4. 山姆伯伯工作坊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