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於目標的訓練方法都不相同,過去有許多報導指出,如果要挑戰一場馬拉松,除了在健身房做肌力訓練外,跑步本身最好還是能在戶外進行。但其實也有不少的馬拉松跑者是以跑步機的訓練方式進行,一樣順利完賽,到底跑步訓練該用跑步機訓練還是非得到戶外訓練呢?
美國奧蘭多運動基金會的運動生理學家也是跑步教練的SusanPaul表示:「雖然跑步機有很多好處,但是跑步機和外面的路面感受仍不盡相同,所以跑者仍然需要進行室外訓練,而且比賽就是在室外進行的,跑者需要適應室外的環境。」
當為一場比賽而訓練時,跑者的其一菜單內容是要盡可能的模擬比賽場景;包括路面的高低起伏、天氣條件、開始時間等。這些都應該加入到日常訓練中,到了現場,才能更好的實現目標。
而路面與跑步機之間有很多的不同之處。首先,跑步機訓練時對能量的要求相比在路面上跑步相對低一些,這是因為跑步機的履帶能夠幫助雙腿,讓我們在跑的過程中變得更簡單。因此,跑者就會發現自己在跑步機上的速度會快於室外的速度。
再者,正是因為速度的不同,也會使得兩種環境下跑步的步幅有所不同。而且,室外跑步時會遇到一些障礙,像是小碎石、粗糙路面或越野路段,會增加能量消耗。
此外,兩者對軟組織的要求不同,包括肌肉、肌腱、韌帶、結締組織、筋膜等,而路面的硬度也比跑步機的履帶堅硬,跑步機履帶面積的設計會讓你感覺比一般道路或人行道踩起來更寬廣些,所以當身體遇到的阻力更大,這些軟組織需要變得更強壯才能適應堅硬的路面。
話雖如此,但跑步機這項健身器材仍然受到許多運動愛好者或是選手的喜愛,因為它有著自己的優點,關鍵是要懂得何時以及如何利用,尤其是在備戰比賽期間。例如,原計劃的訓練時間因遇到了惡劣天氣不適合室外訓練時,跑步機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既方便又安全。
另外,跑步機還能模擬一些賽道條件,比如山坡。現在許多跑步機的履帶是可以調角度的,假設此次的比賽有山坡地形,那麼跑步機的履帶也可以調整斜度以進行速度的訓練達到良好的備戰效果。
Susan Paul說:「以上只是一些比對狀況,當然,如果你暫時還無法適應路面,依然想要繼續在跑步機上訓練也無妨。」我們可以先從短距離的戶外路面著手,例如:每周1-2天,每次設定3-5公里的短距訓練在路面上,其他的訓練比例,依然在是跑步機上進行。循序漸進,慢慢增加戶外的訓練比例,最後最理想的狀況是能夠把其中一半的里程數移動至戶外練習。
這樣你更能夠適應道路、氣候,同時仍然保持著跑步機的訓練。適應後,當每次使用跑步機時,可將傾斜度提高1至2%,以更好地模擬戶外跑步的能量需求。
總之,要想在比賽時跑出好成績,必須進行戶外訓練。習慣利用跑步機的跑者,需要循序漸進的增加戶外訓練比例,最終要將戶外訓練量占到總訓練量的一半左右。
長期提供耐力型賽事公益救護服務的台灣知名社會企業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與探索者運動總經理陳天利,5/26代表金門體育會前往日本館山市遞交金門史上首次海外賽事交流備忘錄予日本千葉縣館山市市長森正一並完成簽署儀式,邁向台日賽事合作新里程碑。並於5/28以選手身份正式參加日本館山市鐵人三項。
館山市市長森正一在簽署儀式中表示,這次的交流備忘錄簽署是一次重大的里程碑,將帶動金門和館山市之間的運動交流與友誼進一步加深,也期待未來更多的合作與交流活動。而本次來自台灣的代表能親自到訪館山市,後續也將高雄市運動一發展局做進一步的交流。
金門體育會理事長暨現任縣議員唐麗輝表示,由於過去5年昇陽自行車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施和鋐董事長、陳素梅總經理、大鷹旅行社與館山市政府持續深耕合作下,透過醫護鐵人與探索者運動的穿針引線,於今年二月時在佛光山與日本館山市官方及高雄市運動發展局結緣,完成本次的MOU簽署儀式,此舉不僅象徵著兩地的友誼與合作,更是台灣與日本在體育領域中共同進步的重要起點。期待在10/15舉辦的金門鐵人三項能迎接日本館山的朋友到訪。
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提及,醫護鐵人自2016年創立以來多次代表台灣各地官方前往海外進行賽事交流,本次代表金門體育會完善這份備忘錄不僅是為了促進兩地的運動交流,更讓全球首創的台灣名產“醫護鐵人”推廣至同樣具有醫護跑者機制但無相關組織的日本。今天親自參加館山市鐵人三項賽事,主辦單位選擇了騎車與跑步項目都在自衛隊基地,全程封路無任何車輛影響一方面讓參賽者恣意騎乘另一方面更是兼顧了選手們的人身安全,加上沿路皆有醫護著點實在令人印象深刻.
多次來到千葉縣館山市的探索者運動總經理陳天利提到,本次旅程再次充分感受到日本對於賽事旅遊的用心。無論是自行開車或從東京兩國車站搭乘由JR東日本旗下打造日本唯一兩鐵專用自行車電車B.B.BASE直接前往房總半島,車友可以將自行車直接帶上電車,省去組裝、拆卸的時間及繁瑣,在移動上更加方便。
在賽前主辦單位除了對賽事規則有了充分的描述,甚至考試制度要求選手必須盡可能的了解賽事規則,進而達到賽事安全的目的外,在賽事前一天甚至舉辦了免費的賽事講習及相關鐵人三項在海中競賽時所必須了解到的技巧,如:穿脫防寒衣、海豚跳、岸邊入海時快速跑步等技巧,讓每一個人親身練習。
雖然賽事中自行車與跑步項目都是在日本自衛隊基地中進行,禁止選手自行拍照但是大會卻貼心的在賽後送給每一個選手免費的照片讓每個人留下永生難忘的參賽回憶,而清澈的海水與讓選手分批次下水的方式讓每位選手不僅能夠盡全力地發揮外,還能夠兼顧安全及享受海底的美景,至於騎車及跑步時能夠看到平日所看不見的直升機更是令人驚喜萬分。
常言好頭好尾,大會在賽後一方面安排了冷水池讓選手進行降溫外,另外一方面還準備了飲品,有吃有拿有享受可以說是誠意十足。
資料提供/醫護鐵人
責任編輯/林彥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