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敦克爾克第三站 博尼法齊奧奪單站第二
1
敦克爾克第三站 博尼法齊奧奪單站第二
2
騎乘自行車時你該如何補充能量?4種不同距離的吃與喝補充建議
3
移動藝術/跑酷創社培訓計畫 等你來參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敦克爾克第三站 博尼法齊奧奪單站第二

2017-05-12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新聞 賽事

敦克爾克四日賽第三站,選手們從博韋(Beauvais)出發,目標152.5公里外的終點亞眠(Amiens),途中設有四個登山點,最後一個登山點位於終點前14公里處,會是決勝的關鍵路段;除此之外,終點前還有一個短坡,接著緩下坡衝線,決定本日的單站得主。

巴林好手於賽前開心自拍合影。 圖片來源/4 jours de Dunkerque官方

果不其然,本日後發的攻擊,成為本站的勝負分野;衝線前,集團高速追擊著三名兔群,最終我們的衝刺主將尼科洛·博尼法齊奧(Niccolò Bonifazio)距離勝利僅一步之遙,身處大集團的他,摘下本站第二位,而單站冠軍則由兔群中的地主好手湯瑪士(Benjamin Thomas)險險拿下。

博尼法齊奧在集團衝刺首先進站,拿下單站第二名。 圖片來源/4 jours de Dunkerque官方

雖然無法直上單站冠軍,但在多有起伏的第三站,他仍挺進最後關頭,博尼法齊奧的表現相當亮眼:「在最後一公里處,隊友的領騎相當成功,讓我能夠跟上德瑪爾(Arnaud Demare)的後輪,完成一次好的衝刺。即便不可能抓回小幅領先的湯瑪士,在巴黎–魯貝(Paris-Roubaix)一個月後重回賽場,我很開心自己有好的狀態,感謝我的團隊。」

第三站的賽程多有起伏。 圖片來源/4 jours de Dunkerque官方

帶著前一站終點前摔車造成的大面積擦傷,阿凱仍如期在起跑線上出現。左半部手掌、手臂,膝部等處都有包紮,在這樣的狀態完成3個半小時的賽程,身體肯定承受了許多疼痛與不適。凱哥賽後僅簡短表示:「很不舒服,手抓不住把手。」這樣的狀態,他稱之為單車選手的日常。

馮俊凱為粉絲簽名。 圖片來源/4 jours de Dunkerque官方

完賽後的美銀,也分享本日心得:「今天屬於大起伏線路,速度一直都很快,最後三十公里的側風真的是騎得特別吃力,賽後身體也是特別疲憊,多日賽需要的就是補充,恢復,希望接下來可以有好的狀態。」除了恭喜隊友的好表現,美銀也分享旅歐期間,對於歐洲賽道的想法:「我還是比較喜歡跑沒有石板路的起伏線路,但是歐洲這邊的線路大部分都是山路比較多,有的坡度不長但是非常陡峭,對我來說需要針對性的訓練,才可以有好的發揮。」

敦克爾克四日賽,即將進入最艱難的兩個賽段,我們將持續關注巴林美利達,祝願他們有好的表現!

馮俊凱騎進賽道。 圖片來源/4 jours de Dunkerque官方

敦克爾克四日賽第三站單站成績

尼科洛·博尼法齊奧(Niccolò Bonifazio) 第2名
海因里希·豪斯勒(Heinrich Haussler) 第39名
大衛·佩爾(David Per) 第73名
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zic) 第82名
馮俊凱 第105名
王美銀 第110名
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 第130名
多蒙·諾瓦克(Domen Novak) 第131名

敦克爾克四日賽第三站累計總成績

海因里希·豪斯勒(Heinrich Haussler) 第47名
大衛·佩爾(David Per) 第52名
尼科洛·博尼法齊奧(Niccolò Bonifazio) 第67名
博魯特·博日奇(Borut Bozic) 第105名
馮俊凱 第116名
王美銀 第121名
因喬斯蒂(Jon Ander Insausti) 第127名
多蒙·諾瓦克(Domen Novak) 第128名

資訊、圖片提供:巴林美利達車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騎乘自行車時你該如何補充能量?4種不同距離的吃與喝補充建議

2019-06-14
初鐵515觀念運動補給單車鐵人三項戶外運動知識庫

在運動的過程中碳水化合物絕對是身體第一首選的能量來源,當然,對於進行自行車比賽的人來說,當下攝取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一定比吃進蛋白質要來的好吸收,然而,要攝取多少的碳水化合物才算適量又不會影響騎乘的狀態?尤其,對於參與三項鐵人賽事的然來說,在第二項轉換成自行車的途中該如何補充能量也成為一種技巧,接下來我們將提供針對短、中、長及超長程四種騎行的能量補充建議。

騎乘自行車時你該如何補充能量?4種騎乘距離的吃與喝補充建議

水合作用

首先,要了解如何補充能量之前,我們必需要先知道運動營養的原則「水合作用推動營養戰略」;這個意思就是說,只有在水份充足的情況下你的營養策略才有效。無論你吃什麼或是吃多少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補充足夠的水份,如果你的身體處於脫水的狀態之下,那麼你吃進去的能量將會使你的肌肉吸收便的更加緩慢;以及會讓食物長時間的停留在腸道之中引起噁心想吐的症狀,因為,脫水將會減緩胃部排空與腸道乳動變慢,起初可能對你的狀態影響不大;但會隨著脫水的狀態越嚴重狀況就會越糟糕。

另外,我們都知道當從事間歇訓練或高強度運動時,身體的能量都必須透過碳水化合物的補充來進行,如果你身體內的碳水化合物不足;將會造成力量輸出與持續重複動作的能力都會下降。然而,騎乘自行車是屬於間歇性高強度的運動,這意味著在有些時期我們可透過脂肪來做能量,但隨著劇離與時間的增加,碳水化合物就成為十分關鍵的能量來源。所以,在你騎乘的過程中所吃的東西,不僅會受到距離長度的影響外,還會有騎乘強度的影響。

在補充能量之前,我們必需要先知道運動營養的原則「水合作用推動營養戰略」。

攝取量該怎麼抓

美國運動醫學學院建議每小時有氧運動,需要攝取約30至60克碳水化合物,這個建議的基準來自於;大多數的人每分鐘大約只能吸收約1克的碳水化合物,這吸收的問題不是來自於你的肌肉而是來自於腸道問題,因為我們的腸道可將我們吃進的碳水化合物分解為葡萄糖(glucose)輸送到血液之中讓身體吸收,因此,你如果吃進太多的食物不一定能增加吸收量,但一定會增加腸胃不適的機率。

我們常見碳水化合物超量補充的方式例如:半根能量棒(約23g碳水化合物)+一個能量凝膠(約27g碳水化合物)+一瓶運動飲料(約50g碳水化合物),這三樣東西加起來意味著一小時內你補充進約100g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在剛吃進的前期身體可以有效率的處理這些能量,但幾個小時之後體內多餘的碳水化合物,將會使你的胃部過於晃動造成身體不適。

解決碳水化合物過量的方式,最簡單的就是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香蕉或無花果條,再喝低碳水化合物的電解質飲料,運用固體與液體分開進食的方式,就能讓你將碳水化合物控制在每小時30-60克的範圍內,並且可以確保身體吸收足夠的鈉和液體。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表明,通過食用含有醣類混合物的能量食物,例如葡萄糖和果糖或葡萄糖和麥芽糖糊精的組合,而不僅僅是攝取一種醣類食物,可將氧化作用提高到每分鐘1.7克。這表示醣離開你的腸道並更快地進入你的血液,所以當你最需要的時候,你會有更容易獲得的能量。

美國運動醫學學院建議每小時有氧運動,需要攝取約30至60克碳水化合物。 ©TriGearLab

距離能量補充建議

短程騎乘

騎乘時間:1小時以內

首要關注:補充液體

要喝什麼:普通水或低碳水化合物電解質飲料

該吃什麼:大多數的人在一個小時內的訓練,身體都有足夠的能量儲存。但建議額外帶一根香蕉,以備時間超出預期或身體能量下降時可補充。

中程騎乘

騎乘時間:1-3小時以內

首要關注:碳水化合物補充

要喝什麼:至少2瓶低碳水化合物電解質飲料

該吃什麼:總計每小時30-60克碳水化合物。因為,隨著騎行時間的延長消化會變得更加困難,因此,在騎乘初期吃固體食物,並在騎行的最後階段切換到塊狀物或咀嚼物和其它容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確保喝進大量的液體,這樣你就不會感到胃腸不適。

長程騎乘

騎乘時間:3-6小時以內

首要關注:熱量與水份補充,如果天氣炎熱或高強度,可將熱量與水份補充分開。

要喝什麼:水與電解質飲料

該吃什麼:從固體食物開始包括三明治與運動營養棒,在最後三分之一的路程中保存咀嚼片和凝膠。

超長程騎乘

騎乘時間:6小時以上

首要關注:熱量與水份補充,如果天氣炎熱或高強度,可將熱量與水份補充分開。

要喝什麼:水與電解質飲料

該吃什麼:在超長程騎乘的過程中強度通常是適中的,所以你能擁有足夠快速的碳水化合物吸收能力,隨身口袋可以多準備一些擁有多種口味的零食,以避免對食物口感厭倦的問題。另外,對熱量

資料參考/trainright、bicyclin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移動藝術/跑酷創社培訓計畫 等你來參加

2016-07-21
賽事跑酷極限運動活動戶外運動話題

各位同學,你喜歡跑酷這種超好玩的極限運動嗎?也想在你們學校成立一個「跑酷社」?趕緊來參加這個培訓計畫吧!

2015年,ADD Academy Taiwan 與FRMP台灣摩猴跑酷團隊成功的培養了5間學校社團成立,2016年,延續本計畫,要展開第二波的徵召囉!

本計畫完全免費,為扶植培養本運動,會訓練創社幹部,即提供資源,讓移動藝術透過校園,介紹給全臺灣。

time 2016/8/3 14:00~21:00
add 新北市板橋區觀光街56-3號1樓

名額有限,登記請:點我報名

*更多詳情請上ADD Academy Taiwan粉絲頁查詢。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