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用漸進式方法減少跑步中走路休息的頻率
1
用漸進式方法減少跑步中走路休息的頻率
2
8個瑜珈姿勢,提高跑步正能量
3
首位美國女性跑者挑戰7天跑世界7大洲的7場馬拉松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用漸進式方法減少跑步中走路休息的頻率

2017-06-26
知識庫 跑步 跑步訓練 觀念 健走

對新手跑者來說,走路是一種常見的訓練工具,而且跑步距離越長,越會用到。這當然是有益的,就像在間歇訓練的期間,走路休息是個相對的恢復期,它能實現幾個重要目標:

用漸進式的4種方法減少跑步中走路休息的頻率

  1. 步行休息可降低心率,防止新手跑者在本該輕鬆地訓練中訓練的太過辛苦。
 
  1. 它讓初學者能單獨完成更長的距離。
 
  1. 走路休息在心理學的角度上能讓初跑者更輕鬆的面對長距離。當可以停下走路時,似乎也不太有挑戰性。
 
顯然,跑步時有很多好理由停下走路。但走路休息能持續適用嗎?美國Strength Running的跑步總教練Jason Fitzgerald建議:最好不要!因為一旦跑者達到一定的健身程度,走路便會影響提升程度的前進,就像小孩子不會永遠依賴自行車上的輔助輪,初學者們也會因為這樣,很可能意識不到他們其實可以更快地完成更多里程數。

如何避免在跑步中的走路休息?

首先,得先了解跑者為何在開始時要利用走路休息?因為這是很有幫助的,雖然目前並未有證據支持,在跑步時利用走路休息可以避免受傷,但在跑步時夾雜走路休息並不足以預防運動傷害發生。
 
相反,走路休息應該被視為持續跑步的墊腳石,在經過4-6週訓練後,大多數跑者將準備開始減少走路休息次數,最後將此完全移除於訓練之中。所以,你所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減少走路間隔時長來避免步行休息。

假設你本來習慣步行2分鐘,那就嘗試減少到90秒或1分鐘。一旦跑者的步行休息時間減少到1分鐘或更少,你就可以開始減少以走路休息方式的頻率。如果你通常跑2分鐘走1分鐘,那你就可以延長跑步時間,跑3分鐘走1分鐘,不斷重複這種模式,直到不久後你就能跑7-10分鐘,走30秒。

需要時才走路

這種漸進式的方法好處很多:
 
  1. 防止跑者跑得太多太快。
 
  1. 可從心理上控制,使跑者不會感到很沮喪。
 
  1. 隨著程度提高,延長跑步時間,可以提升自信心。
 
 一旦你可以跑7-10分鐘且只需更短時間的休息時,就可以到下一步了:「只有在需要時走路」而不是完全不走路,需要時的理念會讓跑者對走路並不感到內疚,同時還能適應跑更長時間。很多跑者只有在覺得心率太快或呼吸困難時才會選擇走路,且是控制在一個輕鬆舒適、能夠對話的狀態之遮中。
 
使用這種需要時才走路的方式持續2-3週,絕大多數跑者都漸漸能成功避免走路,在不休息的情況下完全跑完每週的里程。

當然,如果你覺得你需要停下來走走,那你就應該停下來。高溫、高濕、高海拔,甚至大風都是跑步的障礙,會使跑步更加困難。隨著走路的減少,跑者將能增強自信心,並且增加每週里程而成功提高程度。最後,將使你跑步跑得更快。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8個瑜珈姿勢,提高跑步正能量

2017-03-21
知識庫訓練動作瑜伽動作伸展跑步瑜伽

瑜珈可以幫助放鬆臀部,四肢,腿部肌肉和其他容易緊繃的區域神經。

紐約的物理治療師和瑜伽教練Diana Zotos說:「在理想的情況之下,跑者至少每週透過練習瑜伽一個小時來平衡他們的身體和心靈。」不論哪個姿勢,都可有助於提高跑步時的表現,減少傷害風險,緩解壓力,並增加正能量。

以下8個瑜珈動作,每天花10分鐘,有助提升跑步性能以及正能量。

 1   單腿鴿式

步驟1:右腳小腿往前儘量靠近墊子的前緣,並與前緣平行;右腳膝蓋靠近右手手腕,右腳腳踝靠近左手手腕。
步驟2:後腿在背後伸直並以腳趾踩地,將髖部向下貼近地面。
步驟3:上半身向上延伸,吸氣、吐氣,保持45秒。

©yogatime.tv

 2   高弓步式

高弓步式有助伸展下半身肌肉與胸口。
步驟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雙腳伸直微微張開,雙手撐地,頭部自然垂下。
步驟2:右膝往臉部方向抬起。
步驟3:右腳踩在雙手之間,身體呈低弓步式姿勢。
步驟4:掌心回到雙腳之間,雙手向上舉起,手臂貼著雙耳。右腳膝蓋成九十度,不要往前超過膝蓋,膝蓋與腳踝成垂直,維持動作三次呼吸的時間後換腳。

©pinkbike.com

 3   低弓步旋轉

低弓步式有助伸展下半身肌肉。
步驟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上身前彎,後腿打直,手掌完全接觸地面。
步驟2:左腳往後跨一大步,左腳往後伸直,右腿彎曲,上身保持挺直。
步驟3:雙手合十,左肘頂於右膝外側,停留15秒。
步驟4:換邊,重複以上動作。

©yogajournal.com

 4   美人魚式

低弓步式有助伸展下半身肌肉。
步驟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上身前彎,後腿打直,手掌完全接觸地面。
步驟2:將右腿抬高,形成下犬式後踢的動作,伸展你的髖部,然後彎曲膝蓋。
步驟3:右腳小腿掃向墊子前方,在髖部朝地面降下形成單腿鴿式時,讓小腿與墊子前緣平行。
步驟4:彎曲左膝並握住左腳,將腳擺在左手手肘的彎曲處,然後試著將臀部筆直地抬離地面。

 6   束角式

步驟1:膝蓋彎曲並朝身體兩側張開,將兩腳掌貼合,擺在身體前方約 30-60 公分處。
步驟2:雙手握住腳踝。深深吸一口氣以伸展脊柱,然後在感到舒適的範圍內,盡量將身體往前傾。
步驟3:頭部下沉並放鬆肩膀,停留45秒。

©merakilane.com

 7   橋式

橋式有助於伸展脊椎與腿部肌肉。
步驟1:輕鬆躺在瑜伽墊上做準備。
步驟2:膝蓋彎曲,雙腳張開與臀部同寬,雙腳與瑜伽墊外圍保持平行。雙手手掌朝下,向外伸直。
步驟3:雙腳用力往下踩,將下身提起。
步驟4:慢慢移動肩膀讓雙手可以在下方交握,如果不行,將雙手至於身體兩側即可,維持動作三個呼吸的時間。

 8   雙腿上牆

步驟1:脊椎平躺於地面。
步驟2:臀部貼牆,雙腿順勢抬起靠牆。
步驟3:肩膀平貼地面,胸口挺起、不塌陷。
步驟4:緩緩深呼吸,可停留1分鐘。

©doyouyoga.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首位美國女性跑者挑戰7天跑世界7大洲的7場馬拉松

2016-09-29
故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在7天內於世界7大洲完成7場馬拉松?聽起來是一個天方夜譚,不過,現在有位美國女性要來挑戰這件不可能的任務了!

據美聯社報導,35歲的貝卡·皮茲 (Becca Pizzi) 將成為美國第一個完成「世界馬拉松挑戰賽 World Marathon Challenge」的女性。這位來自於麻州貝爾蒙特的日間護理中心館長將成為明年這場比賽來自世界各地的15位好手之一。

Becca Pizzi 完成了7天跑世界7大洲的7場馬拉松 ©ultimareplenisher.com

在2016年1月23日,她將從南極洲的聯合冰川(Union Glacier)開始這場挑戰,跑這個連續7天世界馬拉松終極挑戰的第一場。接下來的6天,她將逐一前往智利的蓬塔阿雷納斯(Punta Arenas)、邁阿密、馬德里、摩洛哥的馬拉喀什(Marrakech)、阿聯酋的杜拜和雪梨各跑一場全馬。

此次總共有四位女性跑者參賽。四位美國男性跑者也將和她一起,加入其他來自澳洲、德國、日本、摩洛哥和新加坡的世界好手們一起競逐。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名來自芬蘭的女性Marianna Zaikova在2015年完成這個挑戰,皮茲將成為第一位參賽的美國女性跑者。

對於一場經典的26.2英里全程馬拉松的嚴峻考驗和摧殘,皮茲並不陌生。這位馬場老手至今已經完成45場馬拉松比賽,其中包括15場波士頓馬拉松。她在她自己想要在美國50州各跑一場馬拉松的挑戰中,也已經在地圖上的27州打上勾勾。

朋友們說,她現在正處於一種「野獸模式」。

Becca Pizzi ©ultimareplenisher.com

但她從來沒有嘗試過這樣的事,當然,目前也還沒有美國女性挑戰過這個馬拉松終極耐力大考驗。

「我一聽說有這個挑戰的那一秒,我就知道我生來就是為了跑這場比賽,」皮茲告訴美聯社記者說。「我參加這場比賽第一是為了代表我的國家、第二則是想要激勵世人說,只要你用心投入,你可以完成任何看似不可能的事。」

在賽事總時間168小時之內,其中有59個小時,這位腳套壓縮襪的女性參賽者將搭上私人包機穿梭飛行23,560英里。她將以雙腳征服世界七大洲:南極洲、南美洲、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和澳洲。

「這將是一趟不太舒適的七天環繞世界旅行。」她說。「我們甚至有可能無法洗澡。在這七天之內基本上將會只有重複地跑步、睡覺、吃飯。」

七天跑七大洲 ©drcoolrecovery.com

這場挑戰不僅是耗費體力,以總花費36,000美元來說,它更是天價。皮茲原本苦於籌措資金,不過後來總算得到幾家企業贊助,以便支付各種費用。到目前為止,Ultima 這家生產補充電解質飲料的公司,和 Dr. Cool 酷博士,一家主要銷售壓縮套和其他輔助競賽配備的公司,合起來負擔了她費用的半數。

身為一位忙碌的單親媽媽,皮茲每週要花30小時做訓練,當中包括每週80-100英里的路跑,加上瑜伽和跨項目訓練的鍛鍊。

皮茲的閨蜜跑友,同時也是一位波士頓的律師珍妮·李科斯基 (Jenny Rikoski),將飛往智利,也可能到南極去幫她這位身處於令人振奮和折服的艱苦挑戰的好友加油打氣。

「這表示女性在這項運動上面能有多大成就。」37歲的李科斯基說,「40年前,女性是不被允許參加波士頓馬拉松的。現在,我們有一位波士頓女性不僅是要跑一場馬拉松,而是要在一週內連續跑7場,它展示了女性是多麼強大,與她們能夠做到的成就有多大。」

皮茲的訓練夥伴,43歲的波士頓人珍奈特·錢伯斯 (Janet Chambers),對於皮茲此舉非常有信心:「她可以做任何事情,她總是能把自己起頭的一切事務完成。」

Becca Pizzi ©ultimareplenisher.com

皮茲的全馬個人最好成績 (PB) 是3小時25分,她計劃每一場馬拉松以接近四個小時的速度完成。她在這七大洲終極挑戰裡還將對上極端的天氣條件,包括極冷和極熱,以及變化性非常強的地表:南極的冰原,以及撒哈拉大沙漠。

然而,什麼是令她最為焦慮緊繃的事?除了與她7歲的女兒分開7天之外,好像就沒什麼太令她擔心的了。

「這一切都將是關於專注。精神層面會比物質條件更重要,」她說。「如果我一分心,比賽就結束了。」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