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用漸進式方法減少跑步中走路休息的頻率
1
用漸進式方法減少跑步中走路休息的頻率
2
超輕感太空科技的Reebok Floatride輕量緩震長跑鞋
3
如何選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用漸進式方法減少跑步中走路休息的頻率

2017-06-26
知識庫 跑步 跑步訓練 觀念 健走

對新手跑者來說,走路是一種常見的訓練工具,而且跑步距離越長,越會用到。這當然是有益的,就像在間歇訓練的期間,走路休息是個相對的恢復期,它能實現幾個重要目標:

用漸進式的4種方法減少跑步中走路休息的頻率

  1. 步行休息可降低心率,防止新手跑者在本該輕鬆地訓練中訓練的太過辛苦。
 
  1. 它讓初學者能單獨完成更長的距離。
 
  1. 走路休息在心理學的角度上能讓初跑者更輕鬆的面對長距離。當可以停下走路時,似乎也不太有挑戰性。
 
顯然,跑步時有很多好理由停下走路。但走路休息能持續適用嗎?美國Strength Running的跑步總教練Jason Fitzgerald建議:最好不要!因為一旦跑者達到一定的健身程度,走路便會影響提升程度的前進,就像小孩子不會永遠依賴自行車上的輔助輪,初學者們也會因為這樣,很可能意識不到他們其實可以更快地完成更多里程數。

如何避免在跑步中的走路休息?

首先,得先了解跑者為何在開始時要利用走路休息?因為這是很有幫助的,雖然目前並未有證據支持,在跑步時利用走路休息可以避免受傷,但在跑步時夾雜走路休息並不足以預防運動傷害發生。
 
相反,走路休息應該被視為持續跑步的墊腳石,在經過4-6週訓練後,大多數跑者將準備開始減少走路休息次數,最後將此完全移除於訓練之中。所以,你所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減少走路間隔時長來避免步行休息。

假設你本來習慣步行2分鐘,那就嘗試減少到90秒或1分鐘。一旦跑者的步行休息時間減少到1分鐘或更少,你就可以開始減少以走路休息方式的頻率。如果你通常跑2分鐘走1分鐘,那你就可以延長跑步時間,跑3分鐘走1分鐘,不斷重複這種模式,直到不久後你就能跑7-10分鐘,走30秒。

需要時才走路

這種漸進式的方法好處很多:
 
  1. 防止跑者跑得太多太快。
 
  1. 可從心理上控制,使跑者不會感到很沮喪。
 
  1. 隨著程度提高,延長跑步時間,可以提升自信心。
 
 一旦你可以跑7-10分鐘且只需更短時間的休息時,就可以到下一步了:「只有在需要時走路」而不是完全不走路,需要時的理念會讓跑者對走路並不感到內疚,同時還能適應跑更長時間。很多跑者只有在覺得心率太快或呼吸困難時才會選擇走路,且是控制在一個輕鬆舒適、能夠對話的狀態之遮中。
 
使用這種需要時才走路的方式持續2-3週,絕大多數跑者都漸漸能成功避免走路,在不休息的情況下完全跑完每週的里程。

當然,如果你覺得你需要停下來走走,那你就應該停下來。高溫、高濕、高海拔,甚至大風都是跑步的障礙,會使跑步更加困難。隨著走路的減少,跑者將能增強自信心,並且增加每週里程而成功提高程度。最後,將使你跑步跑得更快。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輕感太空科技的Reebok Floatride輕量緩震長跑鞋

2017-09-06
配備館鞋子REEBOK跑步

體驗獨家科技跑鞋Reebok Floatride 感受太空中的羽量輕盈

Reebok先前聯合專業機構發表超輕量Reebok Floatride Space Boot SB-01太空鞋履,搭載因應新世代航太科技而生的緩震中底Floatride Foam。全新上市的Reebok Floatride跑鞋,採用與太空靴相同的中底科技,獨家Floatride Foam輕量緩震材質,提供跑者絕佳的避震回饋體驗,黑白酷炫新色強勢登陸,腳踏太空再也不是夢。

超輕感太空科技的Reebok Floatride輕量緩震長跑鞋

Reebok Floatride獨家緩震中底搭配黑白新色強力襲台 潮流型格引領全新跑鞋時代

Floatride使用獨家跑鞋科技Floatride Foam緩震中底,以更輕量化的高強度緩震結構材質,提供卓越避震效果,同時兼具舒適柔軟腳感;全足環形EVA鞋底,讓跑動的每一步都保持絕佳平衡,感受能量完美流動;搭載高透氣Ultraknit針織鞋面,讓Floatride的靈活步態特性發揮的更淋漓盡致,避震回饋能量交替更順暢。9月9日,年度矚目科技跑鞋Reebok Floatride將搭載太空科技強勢亮相,搭配黑白酷炫新色強力席捲全台,宣告全球新跑鞋時代震撼來臨。

粉紫配色搭配全足環形EVA鞋底,讓跑動的每一步都保持絕佳平衡,感受能量完美流動
Reebok Floatride搭載太空科技中底正式亮相 正式宣告全球新跑鞋時代正式來臨

關於REEBOK
Reebok的品牌的信念是鼓勵運動員或運動愛好者挑戰體能極限的同時,除了擁有更強健的體魄,更進而體認到更積極的生活態度,成為更好更完整的自己。Reebok的紅三角形(Delta)品牌標誌是轉變和變革的象徵,分別代表運動帶給身體、心理、社交這三個面向的積極轉變。而Reebok所提倡的健身理念與運動態度,使品牌積極成為CrossFit高強度健身運動、Les Mills 團體健身訓練、Spartan Race斯巴達障礙路跑賽、UFC終極格鬥錦標賽的官方合作夥伴;更透過潮流時尚名人的加入,共同實現品牌理念,包括熱愛健身的時尚超模Gigi Hadid、饒舌界的兩位巨星未來小子Future以及機關槍凱利 Machine Gun Kelly。

資料提供/Reebok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如何選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鞋

2016-11-23
知識庫運動裝備觀念鞋子跑步

運動鞋的種類百百種,想要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鞋子,其實並沒有想像的容易。一雙真正適合的鞋子是在走路時,從腳到腳趾的感受都能相當舒適。

此圖對應以下的6點選擇重點 ©Runners World

 1  鞋跟

當穿進鞋子後,你的腳跟應該感到舒適且不緊,並且能夠滑動你的腳。

 2  腳背

鞋面與腳背之間的距離應感到舒適,如果穿進去後感覺壓力或壓迫,那也代表你需要更大尺寸的鞋子。

 3  寬度

關於前掌寬度的部分,以亞洲人的腳型來說,大多數人前掌偏寬。所以當腳在鞋子裡面以後,應該還能夠有前後移動的空間。試著將腳頂到最後面,前面應該預留一個拇指的寬度才是適合你的鞋子。

 4  長度

當跑到一個階段後,腳也會因為疲勞而腫脹,所以這也是為什麼上述須留一個拇指的寬度,而且每個人最長的腳趾不見得都是大拇指,如果是其他腳趾的話,這樣也會比較舒服一些。如果當下看不出來的話,可以先在紙上用筆畫自己的腳型,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哪根腳趾是最長的。

 5  彎曲

將腳趾頂至最前端,並用腳尖用力頂地彎曲鞋身。此時鞋子應沿著鞋面本身呈彎曲一條線。如果無法彎曲或是因為彎曲而感到腳很緊的話,那很可能因為缺乏靈活性而導致足底筋膜炎或跟腱及小腿拉傷。

 6  感覺

一雙適合的鞋子除了舒適度,應該也要與你腳的輪廓相配合。想要知道是否真正的舒適,不是光站著來回原地走動就好, 而是應當在適當的空地來回跑幾圈或是至少在跑步機上測試一下。如果有感覺到任何的不適或是抽筋,就不要執著這雙鞋子,因為一雙好的鞋子應該是要配合你的步頻,而不是硬生生的適應它。

©time.com

在了解鞋子的結構與該如何挑選之後,以下有四個是鞋店老闆長年觀察大家挑鞋容易犯的錯誤:

 錯誤  2 買太小的鞋子

過緊的鞋子容易導致水泡和黑指甲的發生。特別是長期穿高跟鞋的女性朋友習慣於選擇較合腳的鞋子,因為若太大,會造成走路的困擾。
但選擇運動鞋不一樣,在運動時我們的腳其實也在跟著前後左右的移動,所以必須要選擇比自己原本尺寸大半號的鞋會比較舒服。

 錯誤  3 在錯的時間買鞋

走路和跑步一樣,當一整天下來,腳一定會比早上出門的時候腫脹。許多人喜歡早上到店裡買鞋,到了隔天下午又回到店裡說鞋子太小。但其實是因為活動了整天而造成腳腫脹,建議盡量選在晚上的時間選購運動鞋,這樣無論什麼時間穿它,都不會感覺到不舒服。

 錯誤  4 假設尺寸大小

每雙鞋子打版不同,所以無論再熟悉自己腳的尺寸,都不要去假設自己的尺寸,還是要實際穿過、跑過再做決定。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