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達能力 | 1.75HP/最高馬力 3.5HPP |
| 速度範圍 | 1~18 公里/小時 |
| 坡度範圍 | 0~15段 |
| 跑帶面積 | 141x50cm |
| 屏幕顯示 | 7吋 LCD螢幕 |
| 內建程式 | 12組內建程式/1組手動程式/3 HRC/ECO MODE/體脂肪測試 |
| 避震系統 | 4組旋轉避震墊/6顆避震球/彈性減震輪 |
| 速度快速鍵 | 3/6/9 km/hr |
| 跑步機尺寸 | 174 x 86 x 151 cm(未收合) |
| 垂直收合尺寸 | 123 x 86 x 151 cm |
| 螢幕顯示 | 時間、速度、距離、卡路里、體脂肪、心率 |
| 機台重量 | 81kg |
| 其他 | 風扇 |
競速型跑者注意!美國專業運動品牌HOKA為協助選手踏上殿堂級賽事跑出最佳成績,推出專為菁英跑者設計的高階競速訓練鞋Mach X。看準菁英跑者備賽需求,HOKA首次於Mach 家族加入Pebax®推進板外,更是繼競速王者Rocket X 2後,第二雙採用PEBA中底配置的高階競速鞋款,創造兼具舒適與快速回饋的高彈性腳感,提供菁英跑者備賽期間的速度訓練跑出佳績,更宣示著HOKA經營高階鞋款的企圖與決心!
Mach X突破Mach家族產品設計框架,以高階競速訓練鞋出發設計,是競速王者Rocket X 2後第二雙採用PEBA中底材質鞋款,以雙層混和中底結構;上層全新PEBA泡棉與Carbon X 3相比回彈提升34%,全新泡棉技術更輕量、彈性更高,在速度訓練下能有極佳的反饋,下層EVA提供絕佳緩震,中層更搭配首次全掌嵌入的Pebax®推進板,高回彈腳感提高提升跑者訓練效率,Mach X多層次中底創造回彈、推進速度與緩震兼具的平衡性能,並為菁英跑者提供多重速度加成。
為適應戶外多樣的訓練情境與地形,Mach X配置全新設計耐磨橡膠大底至易磨損區,有效延長戶外使用壽命與抓地腳感;看見長時間訓練穿著需求,Mach X鞋床更新親膚內襯泡棉網布、加寬鞋提面積,提升跨出每一步的舒適度與保護力。
HOKA針對跑鞋回饋、推進力、輕量化、緩震及保護等不同比重推出各家族鞋款,其中高階鞋款就有Rocket X 2、Mach X、Carbon X 3、Mach 5等多款產品,而Mach X的推出更揭示HOKA高階跑鞋將進入取材複合式中底,追求速度的時代。
Mach X、Mach 5以長距離速度訓練出發,同樣具有雙層透氣網布鞋面、具保護力的鞋提與鞋床設計,以不同材質配置HOKA獨家的Meta Rocker滾動式中底,提供舒適、緩震與速度兼具的跑步體驗,Mach X更首次嵌入全掌Pebax®推進板,提供菁英跑者在訓練時能有效模擬競賽速度,無縫銜接競賽。
Rocket X 2結合PEBA泡棉與新型專利碳纖維板,提供跑者最佳推進與極致回彈,為賽事打破極限,Carbon X 3則採ProFly X™混合中底兼具緩震及推進力且重量減輕。
Rocket X 2與Carbon X 3則專注於賽事情境,在HOKA深植的緩震靈魂中,開發出極度輕量、快速回饋與推進力多重平衡的產品,以競速跑者長距離競賽破紀錄神器為定位。
Mach X台灣定價6,280元、男款藍/萊姆綠、女款萊姆綠/太平洋藍,男女共款白/青藍,7/6陸續於指定通路上市。
Mach X販售店點:
直營專櫃門市
•ISPO+ 網路商店
•ISPO 八德門市
•HOKA 品牌體驗店
•ISPO+ 台中逢甲
•ISPO 高雄夢時代
經銷通路
• 馬拉松世界 (台北店/新竹店/高雄店)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林彥甫
幾個月前,你報名了一場馬拉松賽事,開始制定訓練計畫,管理自己的生活,並努力進行著。過程中,甚至還為自己添購了新的裝備,一切都是為了等待那一天的到來,卻在這看似一切順利之時,啪!你的膝蓋似乎受傷了…。跑馬前受傷,要如何面對無法達成的目標呢?
眼看離賽事日期不遠,真不希望因為這個傷害而放棄比賽,於是你開始充分的休息、冰敷、熱敷、按摩、滾筒、上復健科,凡事對於治療運動傷害有幫助的方式一試再試,只希望在比賽得當天能有發生奇蹟。
糟糕的是,我們都知道發生運動傷害通常不單是某單個部位,而是整條筋膜的問題。在復健的過程中,原本只是膝蓋疼痛,卻可能因為過去長期的累積緊繃,造成其他的部位疼痛。天哪!幾乎整個下半身都在痛,該如何是好呢?
對一般的跑者或是非運動員來說,的確很難適應這種突如其來的改變。因為當你和家人和朋友一起犧牲時間,甚至放棄了周末進行復健,只期望在比賽當天能順利完賽。
或許馬拉松對你來說甚至不只是完賽,是因為你本來就喜歡,是你的興趣,現在這一切的一切,逼得你得棄賽,該如何調適內心的拉扯呢?
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你隨時隨地都能在社交媒體上看見跑友們分享的運動大小事。這時候,你也可以適當運用這些工具,來分享最近的心情,聽聽其他人給予你的安慰,或許在其中,會遇到曾有著跟你有同樣遭遇的跑友,互相交流,分享心得,或許能夠讓你的心情好些。
當然,每個人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同,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心沉澱下來,不想再被額外的訊息打擾,暫時關閉這些社交媒體也無妨,選擇一個對自己最有益處的方式,再回頭看,心情會不同。
毫無疑問,在你的長跑中,你已經觸碰到了終點線,甚至可以從你身體的深處感受能量,並將最後階段的勝利回饋於此。但這些夢想的不會在每一刻發生,或許在這一次的規劃中,你已經想好自己要破PB或是到達某一個目標。但是時間只是一個數字,身為一位聰明的選手,就不要害怕失敗,因為真正的成功不在於你跑多快,而是心智能跑到多遠
有一些跑者認為即便他們得了足底筋膜炎或是ITBS髂脛束摩擦症候群依然可以帶著這些傷到達終點,因此所謂的堅持兩字,便成了跑友們一定要印在心裡的詞。但是如果你不想,沒有人會怪你,若因為跑馬拉松會而受傷卻要一直堅持下去,對身體來說一點好處也沒有,且截至目前,並未有科學證實不跑馬拉松會造成任何不好的影響,所以請轉換心態,告訴自己:「沒有跑步,沒有關係。」
在治療運動傷害的過程之中,若遇到一位經驗豐富的醫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他們能夠治療你的病痛,並幫助你更舒適。但在某些情況下,或許治療的醫生本身對運動並不是很了解,於是只能協助你注射些局部的止痛藥或類固醇,這些方式並未不妥,只是效果較短暫而已。建議可以多尋找、詢問一些治療、復健的地方,最終一定能找到合適自己的院所。
儘管看似所有的跑者都前去參加馬拉松了,但實際上還有很多跟你一樣狀況的跑友,只是沒有遇到而已,敞開心胸,多找些人說說話,當遇到知音,或有與你相同遭遇的人之時,你會發現這遠比一個人療傷來得更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