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歐洲百年品牌BH推出獨家可調式旋轉避震墊跑步機
1
歐洲百年品牌BH推出獨家可調式旋轉避震墊跑步機
2
騎腳踏車低衝擊運動助跑步表現達到最佳狀態
騎腳踏車能代替輕鬆跑? 低衝擊運動助跑步表現達最佳狀態
3
2014 MIZUNO馬拉松接力賽(圖片來源:don1don)
美津濃馬拉松接力賽王者對戰經典實況 大腳ㄚ VS. 三重箭歇團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歐洲百年品牌BH推出獨家可調式旋轉避震墊跑步機

2017-07-13
話題 跑步 跑步機 運動器材 健走

跑步機避震的迷思:跑步機避震係數越大越好?

避震,是許多人選購跑步機時的重要考量,然而要如何選擇強調有避震效果的跑步機是一個學問。歐洲百年品牌BH,近日推出 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這款配備獨家專利可調式旋轉避震墊的跑步機,可以變化出多達8種的模式,是一款能夠模擬多元的地面感受,結合健走、跑步、快跑等多種運動模式,提供跑者貼近各種需求的多功能跑步機!

許多人選購跑步機時都有一個迷思:避震係數越大越好,因為他們認為越能避震,越能吸收跑步時對於膝蓋的衝擊,但是這個係數真的越大越好嗎?要如何選擇有正確避震效果的跑步機呢?

許多人誤以為跑步機避震係數越大越好。

據《Treadmill Reviews》資深專欄作者Steven J. Bancroft的分析,他認為跑步機避震技術已經發展成熟,一些減震技術甚至能減少40%的衝擊,不過以下兩種技術並非優良的避震技術:

1.厚跑帶
有些跑步機機型宣稱它有較厚的跑帶,對於需要降低跑步時對於身體衝擊的跑者來說具有良好的緩震效果,但厚跑帶對於實際的避震效果並沒有太大的幫助。事實上,較厚的跑帶並不被認為是緩衝技術之一。

2.跑帶彈簧技術
有些跑步機宣稱在跑板加裝了彈簧,可以提供更多避震效果,事實上,這只會讓你在跑步時變得更顛簸,因為回彈力太強,致使你必須施加更多力量在不必要的身體穩定上,反而會讓你跑得更費力。

他也認為,並非避震係數越大的跑步機就越適合跑者,因為其實我們平時跑路跑都是在水泥路或柏油路上,若突然在很柔軟的地面上跑步反而會非常不習慣,導致跑姿的變化,因此,只要有適當的避震效果,例如可以模擬PU跑道或是一般的越野土地的軟硬度,其實是比較適合一般跑者的跑步機。那麼,什麼是真正有效的跑步機避震技術呢?

整片跑板都有全面性的避震支撐,才是具備優良避震技術的跑步機。

優良的跑步機避震技術

Bancroft提供給想選購跑步機者的建議是:

1.跑板全面避震
優良的跑板避震,必須做到整塊跑板都能避震。

2.分區緩衝
跑板的分區緩衝,應該能做到跑板前方較為柔軟,可以吸收腳步踩下去的衝擊;而在後方則有較硬的結構,如此可給予將腳部抽離跑板時有足夠的支撐。根據跑步的人體工學,提供不同的緩震與支撐功能,就是一種最理想的跑板避震設計。

3.可調式避震技術
可調式避震技術就是讓你可以調整跑板的避震能力,分為整片跑板避震係數的調整,與分區的避震調整。因應家中多人使用的狀況,若能針對每一位跑者的不同需求,提供最佳的避震選擇,那麼就是一台最理想的居家跑步機。

優良的避震跑步機,應該做到跑板有前中後三種不同的避震或支撐效果,才能實際貼合跑步時的人體工學。

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是一款專為更多避震需求的使用者而設計的跑步機。其獨家專利的旋轉避震系統,可以變化出多達8種的模式,模擬出更多元的地面感受,可以更完美結合健走、跑步、快跑等多種運動模式,可說是一款更廣泛貼近各種使用群眾需求的多功能跑步機!

BH BT6385C多功能避震跑步機

可變動的旋轉避震系統 創造更多元的跑步地面感受

BH BT6385C 跑步機獨創的旋轉避震墊,可以用外旋或內轉的方式調節跑板的軟硬度,依照個人喜好與膝蓋特性,調節出最適合自己的跑感。

除了藍色旋轉避震墊,BH BT6385C 跑步機更有紅色加強避震蓋,除了以藍色避震墊調節跑台的軟硬度,想要模擬硬度更高地面的使用者還可以加上紅色加強避震蓋來提升跑台整體硬度,讓你跑得更起勁!

彈性避震蓋可自由拆裝。

媲美商用等級 堅固又耐用

為了更符合有跑步習慣的跑者們的常用需求,BH BT6385C 跑步機整體比照商用等級跑步機打造,以比一般跑步機更為堅實的材質和結構,構建出這台堅固又耐用的跑步機,同時也兼顧到使用者的安全性,讓全家老少都可以安心使用。

輕鬆組裝/收折 安全又可靠

若家中空間不夠,一般跑步機都有可以將跑板收起的設計,BH BT6385C 跑步機也不例外,而且其油壓系統可以在放下時讓跑台緩緩降下,避免突然落下造成人員受傷。

綠能馬達 環保又省電

BH BT6385C 跑步機搭載3.5HPP綠能馬達,符合ISO 14001環境管理認證,實踐對生態環境的承諾,更以獨家技術開發ECO Mode環保節能,最多為您節省高達約30%的電量。

導帶勾校正 讓你隨時保持在軌道上

BH BT6385C 跑步機貼心設計雙邊導帶勾,隨時校正跑帶位置不致偏斜,讓你隨時都保持在軌道上,不會因為跑步施力的關係讓跑帶偏移,可避免長時間跑步導致跑步機跑帶歪斜可能引起的危險性。

大幅度速度/坡度範圍 提供更多訓練模式

BH BT6385C 跑步機速度可達18公里時速、坡度也可提升到12%,提供進階跑者更多的訓練選擇。

視覺集中型面板 讓你跑得更輕鬆

BH BT6385C 跑步機完備各項家用高階跑步機應有的各項功能,例如7吋藍背光LCD螢幕、面板大範圍快速鍵、廣角大型風扇、iPad架、水壺座、置物架、手握心跳裝置等等,讓你可以完整享受到跑步時的各項功能需求,一次滿足。

大尺寸螢幕,介面設計簡潔,一目瞭然。

BH BT6385C 電動跑步機
馬達能力 1.75HP/最高馬力 3.5HPP
速度範圍 1~18 公里/小時
坡度範圍 0~15段
跑帶面積 141x50cm
屏幕顯示 7吋 LCD螢幕
內建程式 12組內建程式/1組手動程式/3 HRC/ECO MODE/體脂肪測試
避震系統 4組旋轉避震墊/6顆避震球/彈性減震輪
速度快速鍵 3/6/9 km/hr
跑步機尺寸 174 x 86 x 151 cm(未收合)
垂直收合尺寸 123 x 86 x 151 cm
螢幕顯示 時間、速度、距離、卡路里、體脂肪、心率
機台重量 81kg
其他 風扇

產品購買方式,請洽:BH官網

責任編輯/Oliver Wu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騎腳踏車能代替輕鬆跑? 低衝擊運動助跑步表現達最佳狀態

2021-01-27
知識庫觀念跑步機跑步訓練單車跑步

想增加跑步速度、強化運動表現,除了平常吃課表、健身練肌力之外,其實還有個非常好的交叉訓練選擇已被證實有效,就是室內腳踏車。尤其對於傷後恢復跑步的人而言,這種低衝擊的交叉訓練好處說不完,甚至可以代替輕鬆跑!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麼騎腳踏車對你的跑步這麼有幫助﹖

騎腳踏車低衝擊運動助跑步表現達到最佳狀態
騎腳踏車能代替輕鬆跑? 低衝擊運動助跑步表現達最佳狀態 ©Aditya Wardhana on Unsplash

實例:傷後重返馬拉松賽道大破PB

舉個例子,50歲的Tony因為背部和膝蓋關節炎,已中斷跑步超過一年,並於2017年接受背部手術。渴望重返賽道的他跟醫師討論出一項培訓計畫,目的不只能促進背部恢復健康,也可幫助他重返跑道。醫師請他每周只跑步兩次,一次在田徑場上,另一次周末進行長距離訓練,而在參加2019加州國際馬拉松賽的訓練期間,每周做5次室內腳踏車訓練。

比賽當天,有五場馬拉松經驗的Tony大破PB 15分鐘,他表示,室內腳踏車讓他能以低衝擊的方式複製訓練所需的有氧運動,而且騎車時間不受限致,使他減掉11公斤贅肉,讓跑步輕鬆多了,也讓他到達練跑多年來的最佳狀態。

為什麼跑者該用室內腳踏車訓練﹖

騎室內腳踏車可在不影響跑步下提高有氧水平,也能鍛鍊大腿前側股四頭肌、臀肌等肌群,以避免跑步時大腿後側或小腿受傷。透過增強肌力、修復肌肉失衡,就能降低受傷風險。

當然,我們大可藉由在戶外騎腳踏車獲得上述好處,但室內腳踏車可以避免一些戶外可能發生的風險,例如必須注意其他來車、行人和野狗。另外,在忙碌生活中,室內腳踏車能讓你在更短時間內更方便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不像在戶外騎腳踏車必須等紅綠燈、人多時減速、或是應付各種上下坡路段,在腳踏車座墊上就 能進行短距離衝刺,提高心率並訓練速度。

戶外騎腳踏車
戶外騎腳踏車 ©CC BY 2.0

如何把室內腳踏車訓練納入跑步訓練

如何將騎腳踏車納入跑步訓練計畫﹖首先在跑步上,認證私人教練暨美國運動器材品牌Peloton自行車與跑步機教練Matt Wilpers建議可遵循一條黃金法則:所有高質量訓練應納入你的選項,例如安排速度訓練、長距離訓練,且必須在實際路面進行而非機器上,這不只能改善身體素質,也使你的身體建立並適應快速移動的生物力學。

至於腳踏車訓練可做為補充性的交叉訓練,在低強度下幫助建立基礎攝氧量,因此,可運用室內腳踏車做踩踏節奏高而阻力低的訓練,代替一些輕鬆跑、恢復跑課表。

各式室內腳踏車
各式室內腳踏車 ©Sam Moqadam on Unsplash

不過,前文所述的跑者Tony是個例外,考量他的背部與膝蓋關節炎,室內腳踏車能讓他自由選擇適合的強度,以在一般公路上無法做到的方式積極地訓練,並反過來改善他的跑步狀態,同時將受傷風險降到最低。

由於室內腳踏車衝擊力小、強度較高,建議先慢慢開始,以增強耐力為主。如果你以往練跑1小時都沒流汗(指強度低),那就別馬上納入長達1小時的腳踏車課表,先從短途開始,觀察自體感受,讓身心都有時間去適應新的運動,接著再以每周增加10分鐘的方式提升腳踏車訓練量。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津濃馬拉松接力賽王者對戰經典實況 大腳ㄚ VS. 三重箭歇團

2020-12-25
賽事話題馬拉松黃崇華教練書摘故事跑步

MIZUNO馬拉松接力賽是台灣每年最受各大跑團矚目、戰況最激烈的接力賽事。跑步教練黃崇華在自傳新書《一萬天不休跑》中,詳細記錄了他創立的傳奇性跑團「三重箭歇團」,曾與發跡於中部的知名跑團「大腳ㄚ長跑協會」互相較勁、爭霸社會隊比賽冠軍的戰況實錄。從棒次順序安排、比賽戰略到在驚險中獲得理想成果,撇開敵對心態,在激烈廝殺後黃崇華教練了解:「善待你的敵人,是他讓你變得更強!」

MIZUNO馬拉松接力賽社會隊冠軍獎金為新台幣三萬元整,每隊共有六男二女出賽,每人分得不到四千元獎金,如果扣掉報名費、住宿、交通等支出,每人僅剩兩千多元獎金。不過,勝者價值不一定是金錢能衡量,更不是金錢能換得。我們參賽是追求一份團隊榮耀,為團隊共同的信念與目標奮鬥,我們的動能來自於對長跑的熱情,我們的實力取決於每週紮實的訓練! 獲得二〇一四MIZUNO馬拉松接力賽社會隊冠軍後三天,我們一如往常訓練不斷,不僅是傳統,也是使命。這就是三重箭歇團。

美津濃馬拉松接力賽王者對戰
美津濃馬拉松接力賽王者對戰經典實況 大腳ㄚ VS. 三重箭歇團

二〇一三年,三重箭歇團成立後不久,某天我與團員黃文華晨跑時, 文華說年底即將當爸爸了,希望在擔任父職之前,能有別於個人路跑與越野賽,一起組隊參加團體接力賽,團隊一起奮鬥,為將來留下美好回憶。

於是,我選擇兩個多月後在台中舉辦的傑人盃馬拉松接力賽,由黃文華、Ruth Croft、Bas Brüll、魏振展以及我等幾位組隊參賽。賽事中,原本我們居於第三名,最後一刻被國立林口體育學院中長跑為班底的愛迪達隊超越,以第四名成績做結。

傑人盃馬拉松接力賽之後,點燃我們對馬拉松接力賽的熱情與企圖心,於是我馬上選定當年最受矚目、也是最火紅的「MIZUNO 馬拉松接力賽」。

為了準備在四個月後舉行的MIZUNO接力賽,三重箭歇團在為期十六週的團練中,不斷提升訓練強度與對抗性。有更明確的賽事目標,也是大家團結一致積極投入訓練的動力,可說是全力以赴。而報名當下我也意識到,我個人必須讓出 A 隊陣容,讓團內得以最佳陣容出賽挑戰。

在棒次安排上,為了提升競爭力與團員專注度,我將實力狀況最佳的Ruth 提前安排在大會規定的女子第三棒。賽中我們也確實在前四棒得到相當不錯的競爭 力與潛力激發,前四棒跑完,我們僅落後來自台中、台灣最大的長跑軍團「台灣 大腳ㄚ長跑協會」約一百公尺。然而,大腳ㄚ龍隊在第五棒馬拉松名將蔣介文出 發後,立即甩開我們的糾纏,最終三重箭歇團A隊以第二名作收。

社會組頒獎台上,司儀脫口而出:「第二名是三重箭歇團A隊,這次三重箭 歇團來勢洶洶,是大黑馬,大腳ㄚ面臨威脅了!」這一年大腳ㄚ長跑協會不僅完成社會組連霸的豐功偉業,更豪取社會組冠軍、季軍、第四、六、七名,在前十名中攬獲五個席次,絕對是賽會的最大贏家。「三重箭歇團不是三重唯一的代表,三重箭歇團也不會以全國第二名而自滿。」這是賽後分享文中,我對大家說的最後一句話。

三重箭歇團團練
三重箭歇團團練

三重箭歇團經過一整年每週不間斷的磨練後,團練的人數、規模、強度、陣容也更上一層樓。在這一年之中,不僅添增張哲豪、傅淑萍兩名大將,在團練時, 台灣團員以哲豪、振展、晏慶為主體,強力對抗Bas Brüll、Petr Novotny、Sasha Tarasov國際軍團。在主課表速度訓練前的四十分鐘節奏跑,四百公尺操場已飆速 到每圈八十二至八十六秒區間,讓團練嚴然形成一場小型競賽。

於是,我們把二〇一四年MIZUNO馬拉松接力賽視為年度最重要的目標賽事, 提前調整訓練強度、課表內容,完全針對接力賽擬定訓練方針。這一年,可說是三重箭歇團陣容最完整的一年,關乎成敗的女子棒次有Ruth Croft、傅淑萍兩名大將。雖然主要對手大腳ㄚ的整體陣容更加整齊,但我們對比賽仍充滿期待,每位團員都抱著三重箭歇戰鬥魂!

看似一切做好萬全準備的奪冠之路,卻處處充滿著挑戰與阻礙。賽前兩個多月,Ruth跟我說接力賽前一天剛好強碰她在馬來西亞京那魯巴聖山攀登馬拉松賽,聽到瞬間我感到相當心灰意冷,但我也知道Ruth的潛力具有國際等級身手,我絕不可能讓她冒著受傷風險,甚至放棄這場名列亞洲指標性國際越野賽事。

正當我在懊惱之際,Ruth主動請我等她一下。大約過了一個多小時後,她說:「我可以當天趕回來台灣!」這段時間她應該去查了車程與班機時間,其實不用我多說,她了解這場接力賽對三重箭歇團的重要性。

賽前一個月,傅淑萍老師在一場公開的五千公尺測驗賽中,跑出17分31秒佳績,此成績可名列台灣歷年女子五千公尺前二十傑,讓我們對奪冠企圖心更加強烈。不料一週後,傅老師在一場訓練中不慎拉傷股二頭肌,不得不中斷訓練數 週,直到賽前十天仍無法確定可正常出賽。雖然她公開留言「有著與團長共同的理想與目標,堅持用一生懸命的精神,一起加油!」但是在出賽與否之間,仍不斷猶豫難以抉擇。

傅老師曾私下跟我說:「心繫三重箭歇團成績,才是遲遲無法決定的原因,更擔心下場無法幫忙,甚至無法完成交棒任務,才是她選擇棄賽的主因。」這段話是我們約定在賽前五天晨跑,她作出最後決定的時刻。

雖然我們團陣中還擁有雷理莎等女子好手,但是在當初報名分隊時,我沒有料到此情況發生,也為了顧及B隊戰力需求,並沒有將A隊備取女子選手排入極 具競爭力團員。以當時報名的名單而言,A隊備取女子選手的實力,五千公尺至少差傅老師七分鐘以上,這將直接宣告三重箭歇團A隊至少掉出社會組三名以外。

賽前十六小時,我遲遲仍未等到傅老師通知可出賽的好消息,於是我靈機一動,獨自進入房間打字,並要求家人、小孩在這段時間不要吵我,讓我專心。我以一張拳擊賽照片為主題,述說著三重箭歇團成立以來,所有遭遇與面臨各種挑戰的心路歷程。

我以「此時此刻,Ruth Croft正在馬來西亞神山奮戰」為開頭,述說這場比賽她必須花費五小時多,比她在台北馬拉松所創下的2小時46分成績足足多了一倍以上時間,而今晚她將搭乘晚上十點四十分班機趕回台灣繼續再戰。文中也提到,傅淑萍老師因受傷已確定無法出賽,身為團長的我,實不忍心團員在社會組 遭遇多位現役長跑國手與市民菁英跑者所組成的社會隊。而文中最後一段話:

「跑者,投入數百小時只為追求進步二十秒、十秒、一秒
權者,花了數倍精力只為達到最終甜美果實
這像一場經典拳擊擂臺賽,我們無法選擇對手量級
我們無法載好護具就在場上......」

這段話後,我也公佈三重箭歇團今年四隊所有名單與棒次,唯獨A隊仍不見傅淑萍三個字。

本文在二〇一四年十月十八日下午,於三重箭歇團臉書粉絲頁發佈。發佈後約一小時,我收到傅老師通知,她說看到文章後很感動,請我安排她一個棒次吧!她現在要趕出門做賽前最後治療與準備,還問我有無繃帶可借她,她必須綁著下場比賽。此時對我而言不僅只是個好消息,對全團而言更是振奮人心的激勵, 這也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我將傅淑萍排在極為關鍵的第六棒,因為Ruth無論如何,身體肯定處於極度疲勞狀況,我將她排在第三棒,也讓她得以早點休息。 其他男子隊員依實力、狀況、特性,以及大會各組距離重要性安排。最後一棒也是最難抉擇的棒次人選,此棒代表著全隊使命,也是最受到矚目與目光焦點 的棒次,我私心的想以台灣三重在地團員為優先人選,腦海中第一時間浮現的人選是魏振展。但是後來想想,振展在學校體制服務,或許不需如此高曝光率,於是我最後選擇未來可能在運動界發展的江晏慶,扛起決定最終名次重責大任的第八棒。

第七棒我選擇鬥志高昂的Bas Brüll擔任;在距離坡幅難度較高的第四棒,我安排全隊實力狀況最佳的張哲豪;距離最長的第五棒,則由老將鄭子健擔綱;在距離不算最長但代表全隊氣勢的第一棒,由實力與經驗兼具的魏振展擔任開路先鋒角色。雖然Ruth可能無法發揮超水準表現,但是有她的壓陣之下,我得以將李鴻銓放入第二棒位置,讓前三棒成為一個戰力小組,第四至六棒成為另一個戰力小組。我評估在前六棒結束後,名次應該已大致底定,最後兩棒依戰況而臨場發揮。全隊八棒次形成,擔任起社會組挑戰者角色。

另外,我也將自己排到C隊,並安置在第一棒位置,為的只是儘早跑完才得以全程觀戰,並最後耳提面命。

賽前最後六小時,也是凌晨十二點十分,Ruth微笑步出機場大門,臉上完全沒有露出疲憊的表情,但是我們都知道此時她肯定身心俱疲,只是刻意掩藏,不願表現出來而已。

我們約深夜一點才抵達金山附近旅館,三小時後就必須起床集合備戰。歷經各種風波後,所幸所有戰將終於集結到位,準備力拼放手一搏。

賽前最後半小時,我向一位友人透露,我預估我們可能以十秒之差險勝,但是我相信,當時如果公開向任何人說出,肯定會癡人說夢。

2014 MIZUNO接力賽後
2014 MIZUNO接力賽後 ©don1don

社會組鳴槍出發,賽前,眾家媒體對於衛冕軍團大腳ㄚ龍隊與挑戰者三重箭 歇團之戰,給予相當深入的報導與討論度,也為這場社會組王者之爭,添增不少煙硝味與戰火。

第一棒魏振展出發後,於下坡段不疾不徐居於第十二名左右位置,最終奇蹟似逆轉,以第一名之姿交棒,這成績確實超乎我的預期!原以為能以前三名交棒,就算是達成提升全隊競爭力機會,振展突破重圍殺出一條血路,不僅為全隊奪冠 之路注入一股強心之針,更為後面棒次設下更高的標準與壓力。

率先取得接力帶的李鴻銓,遭遇曾跑出29分29秒、高居台灣男子一萬公尺歷代第二傑的何盡平。何盡平展現路跑雄厚實力,在交棒前最後一刻,為大腳ㄚ龍隊首度搶回領先位置。

李鴻銓緊接著交給第三棒Ruth Croft,在起跑前,Ruth 被媒體捕捉到可說是 她在台灣多年來眼神最兇悍的一張照片。不過從賽後影片中可發現,Ruth起跑後不僅沒有立即追上大腳ㄚ龍隊第三棒簡培宇,甚至還有被拉開的跡象,而我們都知道她的狀況,她願意在國際賽後立即返台效力,我們已充滿無限感激。

 

2014 MIZUNO接力賽中第三棒Ruth Croft
2014 MIZUNO接力賽中,第三棒Ruth Croft被媒體捕捉到一張她在台灣多年來眼神最殺的照片 ©don1don

當第三棒剩最後不到兩公里距離,Ruth 展現實力激發潛力,不僅追上並成功 超越,且不斷拉開雙方差距,最終以四十秒差距成功交棒給第四棒張哲豪,為箭歇團再度奪回領先的位置。

賽後哲豪跟我說:「第一次看到Ruth跑到變臉,她真的很拼!」然而Ruth交棒後表情卻相當沮喪,眼神略顯呆滯,對我說的第一句卻是:「對不起,我跑不夠快。」聽到瞬間我差點眼淚掉下來,她知道,她不僅要扛起奪回領先的期待,更對自己要求負起拉開雙方差距的責任,因為後面隊友面臨的對手,不僅更為強大,情勢也更為險峻。

充滿鬥志的第四棒張哲豪,從Ruth手中握住接力帶後,被她的拼勁感動也激發潛力,把四十秒領先差距提高至五十二秒的優勢籌碼。

第五棒鄭子健挾帶著領先優勢,出發後不斷拔腿狂奔,無奈再度遭遇大腳ㄚ龍隊另一張陣中王牌名將,以1小時03分46秒成績高居台灣男子半程馬拉松首傑的蔣介文。來自台中梨山地區的蔣介文,可說是台中屬地大腳ㄚ長跑協會長期贊助培訓的頂尖選手,他也不負眾望,雖未能一舉超越,但也將雙方差距一口氣拉近至二十五秒的可視範圍,一夫當關霸氣頂下前兩棒被拉開的差距。

兩隊戰火來到即將進入決勝期的女子第六棒,大腳ㄚ龍隊派出馬拉松曾跑出2小時44分27秒,高居台灣女子歷年第五傑的陳淑華;三重箭歇團推出重回跑道,也是最凶悍的另一張王牌傅淑萍。

傅淑萍與陳淑華兩人同為三重商工女子田徑隊學姊學妹關係,在戰況激烈又緊繃的時刻,卻不見兩人交談寒暄,但彼此也站在相距不遠的位置。

在等待隊友交棒的時刻,我忍不住問淑萍一句話:「大腳ㄚ這棒派陳淑華出來,目前只領先二十秒左右,妳有把握嗎?」沒想到傅淑萍先低頭吐了一口氣, 再抬頭用凶狠的眼神注視著陳淑華說:「從來沒有輸過她啦!」面對大腳ㄚ龍隊步步進逼,面臨勝敗存亡關鍵之際,我想傅淑萍絕對是三重箭歇團最具攻擊性的一張王牌。

傅淑萍接棒出發後,陳淑華也以二十五秒差距緊接著出發,我立即驅車前往約二公里處,也是回程將遇到強勁逆風與上坡的十八王公橋上,觀看兩位頂尖選手的對決。不久,我被突如其來的聲音所震嚇,眼前這幕實在令我毛骨悚然,不敢置信。我看見淑萍以每一百公尺吶喊方式,激勵自己也逼出最大潛能。我相信只要在場 親眼目睹此幕的所有人,肯定由衷欽佩傅老師的高昂鬥志,也被傅老師的拼勁所 深深感動。而此時雙方差距仍維持不變,傅老師無法拉開差距,而陳老師也暫時無法追近,兩隊戰況陷入膠著,成為不分軒輊的一場冠軍之爭。

當下其實我很擔心傅老師因傷必須停下來,甚至無法交出接力帶的絕境。扣人心弦卻無能為力的心境頗為難受,但是我終究必須前往下一棒接力區,通知第七棒Bas Brüll最新戰況,請他做好迎擊的最後心理準備。

在倒數第二棒的接力區,我看見Bas Brüll漫無目的不斷來回走動,可以感受他焦慮不安的心情。

此時,社會組前導車出現瞬間,最令人充滿期待,也最讓人焦慮不安。「是傅淑萍、是傅淑萍!」我以非常小聲但略帶振奮的聲音說出,也看見緊跟在前導車後方,正是代表三重箭歇團的傅淑萍。

傅淑萍交棒後,自己獨自走了一段路,我與Ruth一起過去關心她的狀況,她才終於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我想三重箭歇團無論任何一隊團員,對於傅老師帶傷上陣,不負眾望完成使命,一定感到無比驕傲與榮耀。

在傅淑萍最放鬆的時刻,我提出她與Ruth合照一張紀念,她卻說:「唉,大 腿綁著繃帶不好看啦! 回會場再照囉!」

Bas背上接力帶後,我手中碼錶顯示,不斷步步近逼的大腳ㄚ龍隊僅在後方十一秒。他猶如被追殺的逃犯,我看見對方不斷將差距縮小,我甚至不敢再按手中緊握的碼錶,但可視雙方差距已接近到二十五公尺。

在Bas 剩下最後一公里時,全車包含我、Ruth、哲豪等人,一起對他大聲喊:「加油!剩最後一公里了!」Bas 聽見了! 只見他聽到聲音後,頭馬上右轉看我 們一眼,立即往前加速衝刺。全車迫不及待前往第八棒,也是最後一棒接力區。

沒有讓我們等待太久,Bas奮不顧身搶先將接力帶交出,此時我的碼錶顯示雙方差距來到二十九秒。換句話說,Bas在最後一公里,硬是拉出一波十八秒差距! 在高手對決的關鍵時刻,短短一公里內能再殺出如此速度,令人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交棒後的Bas因體力不支倒地,也露出相當痛苦的表情,賽後我跟他聊到這段時,他說他聽到我們喊加油同時,也聽到最後一公里提醒,於是他告訴自己只剩下最後三百公尺全力衝刺;三百公尺衝完後,他再告訴自己最後 三百公尺,再度全力衝刺毫無保留。如此反覆三次後早已用盡全身餘力,仍再撐完最後一百公尺。

 

第七棒Bas Brüll交棒給最後一棒江宴慶後體力透支
第七棒Bas Brüll交棒給最後一棒江宴慶後體力透支 ©don1don

看見Bas 倒地,我趕緊攙扶他到分隔島中央,此時他仍痛苦到無法言語,當下我相當不捨與欽佩,只能先替他栽除胸前號碼布別針,讓他得以稍微舒服一點。

在Bas抵達前,我先向第八棒江晏慶報告戰況:「我們暫居領先,但領先的差距僅有短短不到二十秒。」說到這邊,晏慶露出霸氣的眼神對我說:「不用再說了! 我已決定出去就要全開了!」 江晏慶深知即將面臨大腳ㄚ龍隊最後一棒蘇志濱,若論實力、狀況,我們絕對不敢說勝出,甚至可能居於劣勢,但若論鬥志與決心,我想我們絕對不願屈居第二。

江晏慶出發後,也代表眾所矚目的MIZUNO馬拉松接力賽社會組冠軍即將出爐。在終點大門外的斜坡上,我手中碼錶不斷顯示雙方差距,從二十五秒、二十二秒、二十一秒不斷縮減中,縱使在晏慶最有把握、最具信心的上坡段,我仍深怕他氣力放盡,而被迎頭趕上迎頭痛擊。直到晏慶闖進大門右轉,我才相信「我們終於有機會贏得勝利!」

2014 MIZUNO接力賽中最後一棒江晏慶
2014 MIZUNO接力賽中最後一棒江晏慶,後方為大腳丫選手 ©don1don

最終,三重箭歇團A隊以十三秒些微差距,榮登最具團隊精神象徵的馬拉松接力賽寶座。

我始終相信,唯有令人欽佩的強大對手,才能激發全隊潛能,團結一致超越 個人能力。而失去堅強對手的獎盃,顯得不具任何特殊意義;失去團隊精神的獎座,顯得暗淡無光。

「『跑者的故事』經奮鬥創造而生,是過程不是結束
   『跑者的渴望』經戰鬥得到滿足,是過程不是最終」
這是賽後分享文中我所留下的最後一段話。

 

資訊

• 本文摘自莫克文化,黃崇華著《一萬天不休跑:地才跑步教練黃崇華與他的31年跑界風雲》一書。

本書特色

✓ 十餘場經典路跑賽、國家級競賽詳實紀錄
✓ 超過百名台灣近30年馬拉松、田徑、越野跑界風雲人物紙上現身
✓ 退役長跑選手暨資深跑步教練分享對跑步訓練的策略與心法
✓ 以親身案例分析馬拉松、中長跑比賽戰略
✓ 超人氣跑者雷理莎初全馬破3的完整訓練策略大公開

適合讀這本書的人

✓ 跑步教練︰讀完彷彿跟一位資深前輩促膝長談教學理念
✓ 現役與退役長跑選手︰絕對一面讀一面感嘆:「這不是我嗎!」
✓ 路跑、越野跑賽事相關工作者︰深入了解已消失的各大經典賽事規則和舉辦型式
✓ 市民跑者︰沒天賦沒關係!看一名地才跑者如何透過不斷訓練、堅強的意志和比賽戰略贏得勝利,再透過跑步回饋到跑步以外的世界
✓ 一般大眾︰維持31年努力不放棄的經歷,不只能轉化成職場、人生上的養分,更吸引你踏出跑步的第一步!


更多《一萬天不休跑》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