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快」關鍵竟然是學會「跑得慢」?已有無數運動員用自身經驗證實,學會放慢速度讓他們保持健康、提高跑量,進而能用更快速度完成目標距離。也有國外研究顯示,輕鬆跑占所有跑步訓練比例較高(80%)的跑者,比較低者(65%)進步幅度高出 23%。那麼,慢慢跑實際上該怎麼執行呢?下文是你的輕鬆跑指南。
跑多慢才夠慢?多輕鬆才稱為輕鬆跑?首先,要知道輕鬆跑(Easy Run,也稱 E Pace)的關鍵在於「慢」,因為過高的強度會讓身體長時間處於無氧狀態,而無法提升有氧能力。透過觀察心率可找出自己輕鬆跑的配速,有一些經驗的跑者會運用跑錶、運動手環、心跳帶等裝備監測心率區間,E 心率約是儲備心率(最大心率-安靜心率)的 59-74%,許多運動 App 可依照身體狀態算出 E Pace 的配速區間。初階跑者則可使用粗估公式:180 減去自身年齡,來估算慢跑過程中的心率上限(不過,此公式對不同跑步經驗的跑者差異大,例如對菁英跑者來說太快,對初跑者來說有時會太慢)。
另外,最簡易且直覺的方式是靠體感來確認輕鬆跑速,以自我感受來說,輕鬆跑時呼吸輕鬆順暢,可以自然地跟朋友聊天對話。不過,體感因素複雜,相當抽像,要如何跑得夠輕鬆又夠慢?對許多跑者來說答案往往是個謎。
美國跑步教練暨Podcaster大衛·羅奇 (David Roche)推薦 5 個方法,能幫助你在不經意中達到跑得夠慢、夠輕鬆的目標。David 是曾獲兩屆全美冠軍及三屆美國隊成員的越野跑者,他建議,初階跑者每週只需 1-2 天執行速度訓練,進階以上的跑者每週可 1-3天 速度訓練,其餘時間盡量以慢跑為主。
1. 與朋友交談
此方法直接符合前述輕鬆跑的自我感受,當你能在不氣喘吁吁的情況下跟朋友聊天,這裡指的聊天是一次至少能說出 3 句完整句子,那麼你可能夠輕鬆了。
2. 與毛小孩一起跑
跟毛小孩一起跑是控制速度的好方法,與 1. 的概念相同只是對象轉換,你仍然能邊跑邊跟毛小孩聊天,而且無法說人話的牠能讓你暢所欲言。要注意的是,並非每種狗都能讓你的速度夠慢,如果你跟大麥町犬、牧羊犬、獵犬或是哈士奇跑,牠們認真起來你可能連衝刺都追不上。
3. 做呼吸測試
如果你沒跑友也沒毛小孩,不用擔心跑步人生就此黑白,你可以選擇呼吸測試。獨跑者如果在跑步時屏住呼吸 5 步而不改變速度,代表心率控制得很好。
4. 將拍照融入訓練
跑步能帶領我們以多數人無法體會的獨特視角看世界,既然有這樣的優勢,就把這視角拍下來吧!起初可嘗試每次跑步至少拍一張照片,並發布在社群上。在尋找合適拍攝點和完美構圖的過程,讓你放慢步伐、探索新奇事物;停下腳步拍照確保你不會趕速度;發布照片還會有朋友們大力按讚留言支持你的運動,真是個三贏的方法。
5. 穿上慢跑鞋
有一定經驗的跑者通常不會只有一雙跑鞋,而是依照訓練強度、距離來選擇適合的鞋。或者,鞋櫃裡有雙運動鞋稍微重了點,以至被你忽視在角落許久。穿上它,你就不會想要跑得太快來折磨自己了。
資料來源/TRAIL RUNNER
責任編輯/Dama
對於西方人來說,一年之中最盛大最重要的節慶莫過於聖誕節了,其地位就好比中國人的農曆春節,因此,為了要以最特別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節日,歐美一些國家都有聖誕路跑的活動,藉由舉辦路跑傳遞歡樂的氣氛,而這些活動通常會伴隨一些聖誕市集,以及將所得捐贈給一些醫療、育幼、慈善單位,除了推廣健康運動,更藉由募款的方式為這些單位送暖做愛心,讓大家的年終團圓過得更有意義!
由於聖誕節主要是有聖誕老人的出現,他駕著雪橇到世界各地去送禮物給孩子,因此聖誕路跑往往會以兒童及家庭團聚為主要考量,因此路跑距離往往是從3K到10K不等的短距離,也不強調一定要跑,用走的也是可以的,重點是在於大家一起扮成聖誕老人的趣味與氛圍。
由於各地已經有許多聖誕主題路跑,為了更吸引大家的關注,馬拉松勝地波士頓有人想出了全身僅著聖誕主題的泳衣裝飾來跑路跑吸睛,當然也要為當地一些公益機構團體募款,讓這些單位在這麼重要的節慶裡也能夠愛心洋溢。因為此舉實在太有意義也太歡樂,後來逐漸擴散到北美、歐洲與澳洲各大城市,只不過在寒冷的雪地裡要穿得這麼清涼去跑個3、5K還是挺有挑戰的啊!
不過,除了吸引關注,看起來大家還是很樂在其中啊,真是一個自虐性的活動?
而且還是一個超級養眼的活動啊。
這麼養眼有意義的活動,希望台灣以後也有機會辦啊!